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及其面料和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6772发布日期:2023-08-20 16:2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及其面料和服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及其面料和服装。


背景技术:

1、纱线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连续线状物体。通常所谓的“纱线”,其实是“纱”和“线”的统称,一般定义为:纱线是以各种纺织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连续线状物体,它细而柔软,并具有适应纺织加工和最终产品使用所需要的基本性能。在纺织上也多常将“纱”和“线”分开定义,即“纱”是将许多短纤维或长丝排列成近似乎行状态,并沿轴向旋转加捻,组成具有一定强力和线密度的产品,而“线”则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捻合而成的产品则称之为线或股线。

2、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7149461u公开了一种保暖透气纱线及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的纺织面料保暖和透气性不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纱芯、内包覆纱和外包覆纱,纱芯由截面形状为y形的锦纶铜离子异形纤维加捻而成,内包覆纱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侧且内包覆纱由木棉纤维加捻而成,外包覆纱螺旋缠绕在内包覆纱的外侧且由竹炭纤维加捻而成。

3、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抑菌和透气性,但是传统纱线纺纱过程中,由于短纱线中的短纤维加工过程中不断地通过罗拉牵伸、梳理工艺,使纤维尽量处于伸直状态,然后经粗纱加低捻,再经细纱加高捻度而成的,因此此种纺纱工艺所生产的纱线纤维与纤维之间,紧密排列,纱线间没有空隙,此类型纱线虽然可以通过后续拉伸提供一定程度的透气性,但是手感、质地较硬,且因为没有空隙,就没有空气,因此纱线的导热系数比较高,无法提供良好的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纺纱工艺所生产的纱线纤维与纤维之间,紧密排列,没有空隙,手感、质地较硬,导热系数比较高,无法提供良好的保暖效果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包括:竖线纱线,所述竖线纱线包括轴纤维、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所述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交叉捻和在轴纤维的外表面,所述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互相交叉捻和,多个所述竖线纱线的外表面均螺旋缠绕捻和有多个连接短纤,所述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的连接间隙为蜂窝状。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轴纤维的材质为混合棉纤维,所述轴纤维的粗细为20~55m。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混合棉纤维降低了轴纤维的伸缩性,同时加强了单向抗拉伸强度,纺织的面料竖直空间拉伸力度小,横向拉伸空间大,以此制成的服装透气性更强,同时可以保持原有面料内部结构。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环纤维的材质为粘胶纤维,所述内捻纤维的材质为涤纶,所述外捻纤维的材质为活性炭复合纤维,所述缠绕纤维的材质为维纶,所述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的粗细为15-20mm。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多种材质纤维混纺的方式在保留原有棉材质透气性的同时通过不同收缩率的多股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螺旋缠绕捻和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短纤为高收缩腈纶、高收缩涤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连接短纤通过高收材质纤维混纺或单纺而成为热湿条件下收缩提供高收缩率。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面料为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构成的面料。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螺旋缠绕捻和而成的面料遍布多个蜂窝状间隙,间隙可保留以及通过空气,从而降低导热系数,提高保温效果。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服装为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构成的服装。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多层面料通过非平行叠加纺织,以此调节蜂窝间隙大,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纺织,适用范围更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包括:竖线纱线,所述竖线纱线包括轴纤维、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所述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交叉捻和在轴纤维的外表面,所述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互相交叉捻和,多个所述竖线纱线的外表面均螺旋缠绕捻和有多个连接短纤,所述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的连接间隙为蜂窝状。

15、2.本实用新型,竖线纱线内部轴纤维混合棉纤维的成分为不收缩的棉,外部加捻粘胶纤维材质的外环纤维以及涤纶材质的内捻纤维,极大地降低了竖线纱线的收缩性,同时额外加捻一股外捻纤维与缠绕纤维,提高了竖线纱线的韧性,连接短纤的材质采用收缩大的高收缩腈纶以及高收缩涤纶,继而使得在热湿条件下,收缩大的纤维连接短纤变短,收缩小的纤维竖线纱线被动弯曲,从而拉伸竖线纱线,形成蜂窝状间隙,其中面料在纺织为成品过程,非平行叠加纺织,以此调节蜂窝间隙大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包括:竖线纱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线纱线(1)包括轴纤维(101)、外环纤维(102)、内捻纤维(103)、外捻纤维(104)、缠绕纤维(105),所述外环纤维(102)、内捻纤维(103)、外捻纤维(104)、缠绕纤维(105)均交叉捻和在轴纤维(101)的外表面,所述外环纤维(102)、内捻纤维(103)、外捻纤维(104)、缠绕纤维(105)均互相交叉捻和,多个所述竖线纱线(1)的外表面均螺旋缠绕捻和有多个连接短纤(2),所述竖线纱线(1)与连接短纤(2)的连接间隙为蜂窝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纤维(101)的材质为混合棉纤维,所述轴纤维(101)的粗细为20~55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纤维(102)的材质为粘胶纤维,所述内捻纤维(103)的材质为涤纶,所述外捻纤维(104)的材质为活性炭复合纤维,所述缠绕纤维(105)的材质为维纶,所述外环纤维(102)、内捻纤维(103)、外捻纤维(104)、缠绕纤维(105)的粗细为1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短纤(2)为高收缩腈纶、高收缩涤纶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蜂巢保暖透气纱的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为竖线纱线(1)与连接短纤(2)构成的面料(4)。

6.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蜂巢保暖透气纱的服装,其特征在于:该服装为竖线纱线(1)与连接短纤(2)构成的服装(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蜂巢保暖透气纱及其面料和服装,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竖线纱线,竖线纱线包括轴纤维、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交叉捻和在轴纤维的外表面,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互相交叉捻和。本技术,包括:竖线纱线,竖线纱线包括轴纤维、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交叉捻和在轴纤维的外表面,外环纤维、内捻纤维、外捻纤维、缠绕纤维均互相交叉捻和,多个竖线纱线的外表面均螺旋缠绕捻和有多个连接短纤,竖线纱线与连接短纤的连接间隙为蜂窝状。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男,姜启刚,王星,郑秀莲,陈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魔力薇薇(上海)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