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3545发布日期:2023-05-27 16:0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属于纺丝。


背景技术:

1、再生纺丝一般采用了回收的聚酯瓶子作为原料,聚酯瓶子经粉碎成一定要求的片状形状的瓶片,瓶片经过物理法和化学法清洗,再经前纺按工艺要求经过干燥熔融纺丝。但其中因瓶片在清洗过程中及原有自身原料中仍含带有杂质(非聚酯分子物质及残留挥发气体等),现有技术中缺少相应的净化装置对含有杂质的瓶片进行净化,使得降低了再生聚酯熔体纯净度,影响到了再生聚酯的前纺可纺性以及后纺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包括料仓、螺杆挤出机、过滤器、流量计、减压阀、增压泵、氮气管路组件、调节阀、离心泵和废气处理器,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净化罐,所述料仓与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螺杆挤出机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与净化罐连接,所述净化罐分别与增压泵和调节阀连接,所述调节阀与离心泵连接,所述离心泵与废气处理器连接,所述氮气管路组件设置在净化罐内,所述氮气管路组件与流量计连接,所述流量计与减压阀连接。

3、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与净化罐通过熔体流入管道连接,所述净化罐与增压泵通过熔体流出管道连接,所述净化罐与调节阀通过废气排出管道连接,所述净化罐倾斜设置在支脚上。

4、进一步地,所述氮气管路组件包括氮气进管、氮气出管和氮气喷嘴,所述氮气出管与氮气进管连接,所述氮气喷嘴设置在氮气出管上。

5、进一步地,所述氮气出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氮气出管并排布置,多根并排布置的氮气出管所组成的平面与净化罐的轴线平行,相邻两根氮气出管上的氮气喷嘴错位设置,设置在同一根氮气出管上的多个氮气喷嘴并排布置,所述氮气喷嘴倾斜设置。

6、进一步地,所述氮气进管与流量计连接。

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可在熔体制备过程中通过氮气进管向净化罐内通入氮气,可通过氮气来改善净化罐内熔体的纯净度,使得增强可纺性,将净化罐倾斜设置有利于熔体的流动,将氮气喷嘴倾斜设置有利于氮气通入到熔体。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包括料仓(1)、螺杆挤出机(2)、过滤器(3)、流量计(5)、减压阀(6)、增压泵(7)、氮气管路组件(8)、调节阀(9)、离心泵(10)和废气处理器(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罐(4),所述料仓(1)与螺杆挤出机(2)连接,所述螺杆挤出机(2)与过滤器(3)连接,所述过滤器(3)与净化罐(4)连接,所述净化罐(4)分别与增压泵(7)和调节阀(9)连接,所述调节阀(9)与离心泵(10)连接,所述离心泵(10)与废气处理器(11)连接,所述氮气管路组件(8)设置在净化罐(4)内,所述氮气管路组件(8)与流量计(5)连接,所述流量计(5)与减压阀(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3)与净化罐(4)通过熔体流入管道(41)连接,所述净化罐(4)与增压泵(7)通过熔体流出管道(42)连接,所述净化罐(4)与调节阀(9)通过废气排出管道(43)连接,所述净化罐(4)倾斜设置在支脚(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管路组件(8)包括氮气进管(81)、氮气出管(82)和氮气喷嘴(83),所述氮气出管(82)与氮气进管(81)连接,所述氮气喷嘴(83)设置在氮气出管(8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出管(82)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氮气出管(82)并排布置,多根并排布置的氮气出管(82)所组成的平面与净化罐(4)的轴线平行,相邻两根氮气出管(82)上的氮气喷嘴(83)错位设置,设置在同一根氮气出管(82)上的多个氮气喷嘴(83)并排布置,所述氮气喷嘴(83)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进管(81)与流量计(5)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氮气净化再生聚酯熔体的装置,属于纺丝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料仓、螺杆挤出机、过滤器、流量计、减压阀、增压泵、氮气管路组件、调节阀、离心泵和废气处理器,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净化罐,所述料仓与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螺杆挤出机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与净化罐连接,所述净化罐分别与增压泵和调节阀连接,所述调节阀与离心泵连接,所述离心泵与废气处理器连接,所述氮气管路组件设置在净化罐内,所述氮气管路组件与流量计连接,所述流量计与减压阀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姚海鹤,蒋雪风,朱玮,刘桂兰,陈志锋,何永军,张李丰,吴金涛,肖俊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