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防包装纸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8962发布日期:2023-09-16 11:4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防包装纸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造纸,具体为一种多防包装纸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包装纸主要用于包装目的的一类纸的统称。通常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能耐压、耐折,质量要求比文化印刷用纸等纸种简单。其细分纸种很多,各自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比如:用于食品包装的纸还要求卫生、无菌、无污染杂质。电子、日化、食品、饮料等行业对包装纸需求为甚。包装纸按功用可分为普通包装纸、特殊包装纸、食品包装纸、商品印刷包装纸等。

2、目前,市售的包装纸虽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但是其力学性能相对不足,仍需进一步地改善。再者,其防水、防刮及抗菌性能也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了其品质或质量。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防包装纸及其生产工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防包装纸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所生产的包装纸产品不仅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及防刮性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包装纸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其品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制备包装纸原纸;

5、ⅰ、按0.02~0.06g/ml的固液比将玻璃纤维浸渍在处理液中2~3h,将玻璃纤维捞出并干燥处理;干燥完毕后,将玻璃纤维切成长度为6~12mm的短纤维,并将其与打浆度为65~85°sr的阔叶木浆、竹浆、助剂按1:3~5:0.3~0.8的质量比混合,然后加入蒸馏水中,经搅拌后过180~250目筛,所得复合纤维依次经干燥及撕碎处理后,保存、备用;

6、ⅱ、向步骤ⅰ中所得的复合纤维碎片中加入蒸馏水,疏解后得到浓度为0.8~2wt%的疏解液;然后向疏解液中加入打浆度为35~55°sr的阔叶木浆、竹浆;疏解10~15min后将所得浆料采用抄纸工艺制成包装纸原纸。

7、步骤二、包装纸原纸的涂布;

8、对步骤一所得的包装纸原纸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为16~20wt%;然后在其表面涂布2~3层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控制在5~9wt%的范围内;所得多防包装纸保存、备用;

9、步骤三、多防包装纸的后处理;

10、对步骤二中所得的多防包装纸依次进行剥离、卷曲及裁切处理;最终所得即为多防包装纸成品。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ⅱ中复合纤维与打浆度为35~55°sr的阔叶木浆、竹浆的质量比为0.8~2.5:0.3~0.5:0.5~0.8。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涂布条件为:传动侧/操作侧:16~24/16~24kn/m,计量棒加压压力:上辊/下辊:0.6~1.2/0.6~1.2bar,涂布量:2~4g/m2。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ⅰ中助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助剂的用量为玻璃纤维的0.2~0.6倍。

14、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所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ⅰ、按2.6~3.2:1的摩尔比将1,6-亚己基二异氰酸酯及聚己内酯二元醇混合均匀,然后向所得第一混合组分中依次加入质量为其2~3.5%的二羟甲基丙酸、3~6%的n-甲基吡咯烷酮、2.5~4.0%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混合搅拌均匀后将第二混合组分的温度升至75~80℃,并于此温度下保温反应3~5h;待反应完毕,将所得生成物组分保存、备用;

16、ⅱ、向生成物组分中加入质量为二羟甲基丙酸3~5倍的功能改性剂,混合搅拌均匀后于75~80℃的温度下保温反应50~80min;待反应完毕,向所得反应产物中加入质量为功能改性剂8~12%的三羟甲基丙烷,混合搅拌均匀后反应30~50min;

17、ⅲ、待反应完毕后,将所得生成物体系的温度降温至8~10℃,而后加入碱性添加剂将其ph调节至中性;反应100~150min后在高速搅拌下分散到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并加入抗菌剂,将制得固含量为20~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18、更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ph为5.3~5.8、体积浓度为1.5~4.0%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溶液的温度升至75~80℃,混合搅拌至其ph至中性,最终所得即为处理液成品。

19、更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改性剂选用胡敏酸钠、胡敏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20、更进一步地,所述碱性添加剂选用三甲胺、三乙胺、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

21、更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剂由纳米二氧化钛及纳米二氧化锌按1:0.5~0.8的质量比混合制备而成;且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及纳米二氧化锌的平均粒径均为5~10nm。

22、一种多防包装纸,所述多防包装纸由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得。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发明先采用处理液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得其中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玻璃纤维表面的相关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而键连,实现了对玻璃纤维的预处理。然后将之与阔叶木浆、竹浆及助剂混合,在处理液及助剂的作用下阔叶木浆及竹浆中的植物纤维能有效地附着在玻璃纤维的表面,构建出由无机纤维及有机纤维共同“织造”构成的三维网络,有效地改善了其力学性能。

25、2、本发明中以1,6-亚己基二异氰酸酯、聚己内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及n-甲基吡咯烷酮等为原料,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作用下使得相关原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成键,然后再将之与功能改性剂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制备出具有较好防水性能及防刮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由于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含有抗菌剂,其用作包装纸原纸的表面涂布层也明显地改善了所制备的包装纸的防水性能、防刮性能、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有效地保证了所制备的多防包装纸的品质或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ⅱ中复合纤维与打浆度为35~55°sr的阔叶木浆、竹浆的质量比为0.8~2.5:0.3~0.5:0.5~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涂布条件为:传动侧/操作侧:16~24/16~24kn/m,计量棒加压压力:上辊/下辊:0.6~1.2/0.6~1.2bar,涂布量:2~4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ⅰ中助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助剂的用量为玻璃纤维的0.2~0.6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将ph为5.3~5.8、体积浓度为1.5~4.0%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溶液的温度升至75~80℃,混合搅拌至其ph至中性,最终所得即为处理液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改性剂选用胡敏酸钠、胡敏酸钾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添加剂选用三甲胺、三乙胺、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防包装纸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由纳米二氧化钛及纳米二氧化锌按1:0.5~0.8的质量比混合制备而成;且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及纳米二氧化锌的平均粒径均为5~10nm。

10.一种多防包装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防包装纸由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防包装纸及其生产工艺;所述多防包装纸的生产方法包括:制备包装纸原纸、包装纸原纸的涂布及多防包装纸的后处理三个工序;本发明先采用处理液对玻璃纤维进行预处理,使得其中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玻璃纤维表面的相关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而键连;在处理液及助剂的作用下阔叶木浆及竹浆中的植物纤维能有效地附着在玻璃纤维的表面,构建出由无机纤维及有机纤维共同“织造”构成的三维网络,有效地改善了其力学性能;本发明所生产的包装纸产品不仅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及防刮性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包装纸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其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卿贵庭,吴小伟,叶景桥,代伟,曾庆芳,蒋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一树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