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4815发布日期:2023-12-07 00:3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风散热,特别涉及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

2、现有细纱机为了提高设备自动化,提高效率,改为罗拉伺服传动,在原来次轮变速箱的地方加装伺服电机,进而出现了伺服电机散热问题;现利用上方吸风电机的排风,通过通风管道与细纱机驱动部的散热孔连接,引流对伺服电机散热,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伺服电机散热问题,但这种直接在细纱机上固定连接通风管道的方式,造成在细纱接维修保养时细纱机驱动部壳体打开前需对通风管道拆除,而且在平时通风管道也易于与人员或周转器具发生磕碰,不利于厂房空间的安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实现通风散热装置与所述细纱机驱动部活动连接,便于细纱机驱动部壳体的打开,可使驱动部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维护保养,避免了通风散热装置产生阻碍,有利于厂房空间的安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下端设有竖向往复运动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塑性管件,所述塑性管件远离细纱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波纹管,所述塑性管件在水平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管口朝向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每个所述管口内设有一个可伸缩的接头,所述接头靠近细纱机的一端设有磁体。

3、为了实现散热装置的提升,远离细纱机驱动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气缸或液压缸活塞杆向下贯穿所述支架,所述支座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下端,所述气缸一侧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对导杆,所述支架上对应设有一对导向孔,一对所述导杆下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导杆上端通过连接板连接。

4、为了实现对通风管件的安装,且便于拆卸、维护,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支座的侧面设有管夹,所述支座侧面具有抱箍形的夹孔与所述管夹配合,所述管夹与所述夹孔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螺母将管夹与所述支座连接并固定所述塑性管件。

5、为了实现所述散热装置与细纱机散热孔活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接头上设有一对手柄沿所述管口径向贯穿所述管口,所述管口上沿轴向设有一对沿管口径向贯穿的通槽与所述手柄中部配合。

6、为了实现所述散热装置与细纱机散热孔活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接头位于所述管口内的一端通过第二波纹管或活塞与所述管口内部连通。

7、为了便于所述散热装置与细纱机散热孔的对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接头的远离管口一端具有锥形接口。

8、为了实现所述散热装置与细纱机散热孔吸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靠近锥形接口的所述接头上设有一个环形凸体,所述环形凸体靠近所述锥形接口的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9、为了实现所述散热装置与细纱机散热孔吸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磁体为环形磁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通风散热装置与所述细纱机驱动部活动连接,可以实现在细纱机工作时通过通风散热装置散热,在细纱机未工作时或保养维修时,通风散热装置可以自动升起,可使驱动部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维护保养,避免了通风散热装置产生阻碍,有利于厂房空间的安排。



技术特征:

1.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下端设有竖向往复运动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塑性管件,所述塑性管件远离细纱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波纹管,所述塑性管件在水平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管口朝向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每个所述管口内设有一个可伸缩的接头,所述接头靠近细纱机的一端设有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气缸或液压缸活塞杆向下贯穿所述支架,所述支座安装在所述活塞杆下端,所述气缸一侧的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对导杆,所述支架上对应设有一对导向孔,一对所述导杆下端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导向孔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一对所述导杆上端通过连接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座的侧面设有管夹,所述支座侧面具有抱箍形的夹孔与所述管夹配合,所述管夹与所述夹孔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螺母将管夹与所述支座连接并固定所述塑性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设有一对手柄沿所述管口径向贯穿所述管口,所述管口上沿轴向设有一对沿管口径向贯穿的通槽与所述手柄中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位于所述管口内的一端通过第二波纹管或活塞与所述管口内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远离管口的一端具有锥形接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锥形接口的所述接头上设有一个环形凸体,所述环形凸体靠近所述锥形接口的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磁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环形磁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细纱机驱动部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竖向设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下端设有竖向往复运动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有塑性管件,所述塑性管件远离细纱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波纹管,所述塑性管件在水平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管口朝向远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每个所述管口内设有一个可伸缩的接头,所述接头靠近细纱机的一端设有磁体;实现通风散热装置与所述细纱机驱动部活动连接,可以实现在细纱机工作时通过通风散热装置散热,在细纱机未工作时或保养维修时,通风散热装置可以自动升起,可使驱动部具有较大的空间便于维护保养,避免了通风散热装置产生阻碍,有利于厂房空间的安排。

技术研发人员:顾宇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纺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