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3282发布日期:2024-03-05 12: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


背景技术:

1、沥青基碳纤维是指以沥青等富含稠环芳烃的物质为原料,通过聚合、纺丝、不熔化、碳化处理制备的一类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超高模量、超高导热和负热膨胀系数的新材料,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和工业领域。而由于沥青基碳纤维本身的特性,纤维丝束在生产过程中易因部分纤维断裂而产生一些毛丝和毛团,不利于后期编织和复材制备,这也是沥青基碳纤维研制过程中一直无法攻克的难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辊轮带动沥青基碳纤维丝束前进的方式,纤维表面还是会附着大量的毛丝和毛团,直到干燥环节后也无法去除,严重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用于解决常规辊轮装置带动纤维时,纤维表面会附着大量的毛丝和毛团,直到干燥环节后也无法去除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包括上浆槽、第一辊轮、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三辊轮分别设置于上浆槽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上浆槽的内部安装有若干第二辊轮;第一辊轮、若干第二辊轮、第三辊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轮连接第一正转电机;若干第二辊轮各连接一个第二正转电机;第三辊轮连接反转电机。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浆槽的入口处连接有第一支架,上浆槽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支架,上浆槽支撑设置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辊轮安装在第一支架的顶端。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浆槽外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三个第二正转电机;所述上浆槽的内部安装有三个第二辊轮,三个第二辊轮连接对应的第二正转电机。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三辊轮安装在固定板顶端。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侧壁设有连接杆,第二支架通过连接杆与烘干箱相连接。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烘干箱的一侧设置有箱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烘干箱内部通过风机与连接管的顶端相连,连接管的底端设有换热器。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顶端开设有内腔,内腔位于第三辊轮的正下方;所述内腔的底部设有收集盒;所述内腔的顶部固定有与第三辊轮的底部贴合的软毛刷。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工作状态时,沥青基碳纤维绕过第一辊轮的上部、若干第二辊轮的下部、第三辊轮的上部;第一辊轮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第一水平面,三个第二辊轮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第二水平面,第三辊轮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第三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和第三水平面的竖直高度大于第二水平面的竖直高度。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三辊轮的直径大于第一辊轮的直径,第一辊轮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辊轮的直径。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正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上浆槽与第二辊轮相连接,且第二正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上浆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包括上浆槽、第一辊轮、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三辊轮分别设置于上浆槽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上浆槽的内部安装有若干第二辊轮;第一辊轮、干第二辊轮、第三辊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轮连接第一正转电机;若干第二辊轮各连接一个第二正转电机;第三辊轮连接反转电机。第一辊轮连接第一正转电机,若干第二辊轮各连接一个第二正转电机,第三辊轮连接反转电机,在沥青基碳纤维进入烘干箱前通过设置连接反转电机的第三辊轮,通过第三辊轮的反转产生反向力,带出纤维丝束上多余的毛丝和毛团,可以对纤维产生的毛丝和毛团进行有效的清除,确保纤维外观光滑。

16、进一步的,烘干箱通过风机与连接管相连,连接管的底端设有一换热器,在烘干结束之后,对烘干箱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再利用,从而节约能源。

17、进一步的,第三辊轮下部的内腔的底部设有一收集盒,内腔的顶部固定有与第三辊轮贴合的软毛刷,可以有效的将带出的毛丝和毛团放至收集盒内,达到清除和收集毛丝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浆槽(1)、第一辊轮(4)、第三辊轮(9);所述第一辊轮(4)和第三辊轮(9)分别设置于上浆槽(1)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上浆槽(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第二辊轮(5);第一辊轮(4)、若干第二辊轮(5)、第三辊轮(9)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轮(4)连接第一正转电机;若干第二辊轮(5)各连接一个第二正转电机;第三辊轮(9)连接反转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槽(1)的入口处连接有第一支架(2),上浆槽(1)的出口处连接有第二支架(3),上浆槽(1)支撑设置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所述第一辊轮(4)安装在第一支架(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槽(1)外侧设有安装板(6),安装板(6)上固定有三个第二正转电机;所述上浆槽(1)的内部安装有三个第二辊轮(5),三个第二辊轮(5)连接对应的第二正转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的上表面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第三辊轮(9)安装在固定板(8)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远离第一支架(2)的侧壁设有连接杆(11),第二支架(3)通过连接杆(11)与烘干箱(1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2)的一侧设置有箱门(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2)内部通过风机与连接管(15)的顶端相连,连接管(15)的底端设有换热器(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的内部顶端开设有内腔(16),内腔(16)位于第三辊轮(9)的正下方;所述内腔(16)的底部设有收集盒(17);所述内腔(16)的顶部固定有与第三辊轮(9)的底部贴合的软毛刷(1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时,沥青基碳纤维绕过第一辊轮(4)的上部、若干第二辊轮(5)的下部、第三辊轮(9)的上部;第一辊轮(4)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第一水平面,三个第二辊轮(5)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第二水平面,第三辊轮(9)的轴线所在水平面为第三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和第三水平面的竖直高度大于第二水平面的竖直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辊轮(9)的直径大于第一辊轮(4)的直径,第一辊轮(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二辊轮(5)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减少纤维毛丝的反转装置,包括上浆槽、第一辊轮、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三辊轮分别设置于上浆槽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上浆槽的内部安装有若干第二辊轮;第一辊轮、干第二辊轮、第三辊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轮连接第一正转电机;若干第二辊轮各连接一个第二正转电机;第三辊轮连接反转电机。本技术可以解决常规辊轮装置带来的纤维毛丝制备中的问题,通过反转装置能够减少纤维表面附带的多余毛丝和毛团,确保纤维外观光滑,避免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何静,张卫霞,魏静,田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