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0899发布日期:2024-04-18 11:4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磨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磨浆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磨浆系统是利用多台并联的磨机进行磨浆。

2、现有技术中,短纤维由4台pro3磨机并联方式磨浆,存在磨浆不均匀,磨浆效果不佳。对于有些浆料,并联方式磨浆效果差,存在纤维长度短、细小纤维含量高,抗张强度低;磨片的使用也存在游离度降不明显、能耗高、振动大、磨片寿命低等问题。

3、如何提高磨浆效果,使磨浆更充分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提高磨浆效果,充分降低磨机比能耗,使磨片寿命更长。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浆系统,其中,包括磨前槽、至少两个磨料单元和磨后槽;

3、两所述磨料单元并联于所述磨前槽和所述磨后槽之间,所述磨料单元的进口与所述磨前槽连接,所述磨料单元的出口与所述磨后槽连接;

4、所述磨料单元至少包括能够串联的第一磨机和第二磨机。

5、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磨料单元还包括浆料泵;

6、所述浆料泵的进口与所述磨前槽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浆料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磨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磨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磨机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磨机的出口与所述磨后槽通过管道连接。

7、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连接所述浆料泵与所述第一磨机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连接所述第一磨机与所述第二磨机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连接所述第二磨机与所述磨后槽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

8、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第四阀和第五阀;

9、所述第四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和所述第一磨机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磨后槽连接;

10、所述第五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和所述浆料泵之间的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和所述第二磨机之间的管道连接。

11、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阀、所述第二阀、所述第三阀、所述第四阀和所述第五阀均为电磁阀。

12、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磨机和所述第二磨机均具有两个进口;

13、所述第一磨机的两个进口均与所述浆料泵的出口连接;

14、所述第二磨机的两个进口均能够与所述第一磨机的出口连接。

15、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磨机和所述第二磨机的型号相同。

16、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磨机包括动盘和定盘;所述动盘和所述定盘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

17、所述动盘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

18、所述定盘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

19、所述动盘的角度为10度,所述定盘的角度为30度。

20、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定盘内,且所述动盘与所述定盘同轴布置。

21、如上所述的磨浆系统,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磨料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磨料单元的所述磨机数量为两个。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多个并联的磨机改造成混联的方式,即,两个串联的磨机形成一个支路,多个支路并联在一起,形成新的磨浆系统。这种方式延长浆料通过磨机滞留时间,使磨浆更充分,纤维分丝帚化效果更好,同时,pro3磨机串联后可以降低磨机比能耗,使磨片寿命更长。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重新对动盘和定盘进行了设计,并改变了动盘和定盘的匹配角度。动盘角度是10度,把定盘角度增加到30度,解决了磨片振动问题,该磨片还具有增压作用,对提高产能有较大帮助。



技术特征:

1.一种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前槽(1)、至少两个磨料单元(2)和磨后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单元(2)还包括浆料泵(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浆料泵(23)与所述第一磨机(21)的管道上设有第一阀(24),连接所述第一磨机(21)与所述第二磨机(22)的管道上设有第二阀(25),连接所述第二磨机(22)与所述磨后槽(3)的管道上设有第三阀(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阀(27)和第五阀(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24)、所述第二阀(25)、所述第三阀(26)、所述第四阀(27)和所述第五阀(28)均为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机(21)和所述第二磨机(22)均具有两个进口;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机(21)和所述第二磨机(22)的型号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机(21)包括动盘和定盘;所述动盘和所述定盘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定盘内,且所述动盘与所述定盘同轴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料单元(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磨料单元(2)的所述磨机数量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浆系统,其中,包括磨前槽、至少两个磨料单元和磨后槽;两所述磨料单元并联于所述磨前槽和所述磨后槽之间,所述磨料单元的进口与所述磨前槽连接,所述磨料单元的出口与所述磨后槽连接;所述磨料单元至少包括能够串联的第一磨机和第二磨机。本技术能够提高磨浆效果,充分降低磨机比能耗,使磨片寿命更长。

技术研发人员:郭友福,张罗坤,刘瑞峰,李朝东,邓建荣,王灵军,黄茂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