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5731发布日期:2024-03-13 20:3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丝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1、双结构侧吹风窗是一种为更好的满足大位距纺丝生产,在常规的侧吹风窗基础上改进结构设计的一种新型侧吹风窗装置。侧吹风窗设备是纺丝生产线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纺丝生产中,丝的冷却成型主要是通过风冷的方式在实现的,冷却风从进风箱进入导风室再从蜂窝板吹出,形成纯净、均匀的微风吹在丝束上,使喷出的丝冷却成型。

2、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大位距风窗内部空间较大,风在风窗内部的流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影响丝束的冷却对丝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丝的质量更加稳定,需要对常规的风窗进行改进。本新型的双结构侧吹风窗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只对侧吹风窗的部分重要结构进行改进,其余的零部件依然通用,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包括左进风箱、右进风箱、左导风室、右导风室、左顶框和右顶框,所述左进风箱的上端连通有左导风室,所述右进风箱的上端连通有右导风室,所述左导风室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框,所述右导风室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框;

3、所述左进风箱、右进风箱之间固定组合,所述左导风室、右导风室之间连通固定设置。

4、具体的,所述左顶框、右顶框的后端均设有抽吸罩。

5、具体的,所述左导风室、右导风室的后端位置安装有上油装置,所述左进风箱、右进风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

6、具体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甬道。

7、具体的,所述上油装置的下端与甬道连通设置。

8、具体的,所述左导风室、右导风室之间设有整流板,改变风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经过长时间的实际生产试验,具有结构稳定、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等于在一块底板上把大位距的风窗变成了两个小位距风窗的结合体,节约了安装空间,并且结构强度更加稳定,不易变形。在实际生产中出丝良好运行稳定,能够很好的配合进行纺丝生产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进风箱(1)、右进风箱(2)、左导风室(3)、右导风室(4)、左顶框(5)和右顶框(6),所述左进风箱(1)的上端连通有左导风室(3),所述右进风箱(2)的上端连通有右导风室(4),所述左导风室(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框(5),所述右导风室(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顶框(5)、右顶框(6)的后端均设有抽吸罩(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风室(3)、右导风室(4)的后端位置安装有上油装置(8),所述左进风箱(1)、右进风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下端设有甬道(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装置(8)的下端与甬道(10)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风室(3)、右导风室(4)之间设有整流板,改变风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结构侧吹风装置,包括左进风箱、右进风箱、左导风室、右导风室、左顶框和右顶框,所述左进风箱的上端连通有左导风室,所述右进风箱的上端连通有右导风室,所述左导风室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顶框,所述右导风室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顶框,所述左进风箱、右进风箱之间固定组合,所述左导风室、右导风室之间连通固定设置。本技术为双结构侧吹风装置,通过结构的设置,实现双结构侧吹风冷却处理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敏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