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织物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26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字织物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机,其不仅可在稍厚印刷材料(纺织品或纸张)例如横幅、广告材料或照片上有效地进行普通印刷操作,而且可在非常薄的印刷材料例如纺织品上有效地进行织物印刷操作。
背景技术
通常,在利用减色法混色技术的传统印刷机中,数字控制器将数字信号传送到印刷机的印刷头,这样印刷头可喷射适量的包括品红色、黄色、青色的三原色和黑色的油墨到印刷材料上,以产生不同色调。因此,最新的印刷机可使使用者更易于设计他/她所想要的图案。
在减色法混色技术中,印刷机的印刷头装备了若干个油墨储槽,其中每一油墨储槽分别容纳一种颜色。印刷头从每一油墨储槽喷射适当量的油墨,以产生一种新色调。如果需要,印刷头经常配备另一容纳专色油墨的油墨储槽,以生产一种新的色调。
通过参考图1和图2,下面将简要描述该传统数字印刷机。
该传统印刷机在基座3的顶部配备一导轨形传送带5,而基座3通过与地面接触的两个支腿1支撑。盒状体9的一侧固定于传送带5上,这样盒状体9的印刷头7可通过传送带5移动。进一步,传动轴50与驱动面板18内的传动马达(未示出)连接,该驱动面板18安装在基座3内上侧的一侧。另外,位于传动轴50上的多个传输辊51在基座3的顶部伸出,以使印刷材料17向前方移动,而对应地配备在每一传输辊51上部的压辊40向下压住印刷材料17。
进一步,安装在数字印刷机的后侧的供料辊11供应印刷材料17到基座3的顶部。当盒状体9在印刷材料17上部往复移向左边或右边时,与盒状体9结合地移动的印刷头7从相应的油墨储槽中喷射预定量的每一种颜色,以执行印刷操作。结果,印刷后的材料反绕在位于供料辊11的相对侧的反绕辊12上。
被一罩15盖住的操作面板16配备在基座3的顶部。这样,使用者可输入将在印刷材料17上印刷的任何所需信号。
换句话说,如图2所示,印刷材料17悬挂在供料辊11上,该供料辊处于支腿1之间的固定架10的后侧,并且印刷材料17的末端通过由支腿1支撑的基座3的顶部。此外,反绕辊12处于固定架10的前侧,它用来卷取在基座3执行印刷后的印刷材料17。
然而,前面所述的传统印刷机具有以下问题。在印刷材料17放置在多个传输辊51和压辊40之间后,传输辊51转动,以使印刷材料移动到基座3的前侧。在织物印刷的情况下,当印刷材料17相当薄时,印刷材料17在传输辊51和压辊40之间通过的速度与印刷材料17通过传输辊51之前的速度不同。因此,印刷材料的一部分经常会起皱,而起皱的移动印刷材料17具有只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倾向。结果,当印刷材料17扭曲或起皱时,印刷颜色交叠,从而导致印刷操作的高废品率。
另外,传统数字印刷机没有一个以恒速收取和反绕印刷材料17以保持印刷材料17平整的供料装置。因此,印刷材料17的扭曲或起皱更大程度地增加了印刷操作的高废品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其包括前侧反绕装置和后侧供料装置,它们分处在基座的前后侧,并通过驱动面板中的传动轴驱动,从而以恒定张紧力将印刷材料卷绕到一反绕辊上,以防止由于印刷材料的扭曲或起皱现象而产生的缺陷性印刷操作,从而最终在非常薄的纺织品上执行有效的织物印刷。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其包括一长的、处在基座顶部的油墨回收孔,以收集穿过印刷材料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从而防止印刷材料的油墨污染或油墨扩散。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其包括一橡胶材料加热器,它处在基座前侧的内部,用来迅速干燥经过油墨回收孔的印刷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其带有一位于基座顶部的导轨形传送带,该基座由与地面接触的两支腿支撑,一盒状体通过传送带可移动并在其一侧面固定有一印刷头单元,一长形传动轴与安装在基座内的顶部的驱动面板内的传动马达配合,多个突出基座顶部的传动轴的传输辊使印刷材料向前移动,一安装在基座后侧的供料辊装置传送印刷材料通过基座的顶部,一反绕辊装置从基座的顶部反绕印刷材料,该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位于基座后侧的多个后侧导辊装置,其与所述传动轴配合;一后侧供料装置,其包括在支腿后侧底部以一预定角度偏心旋转的后侧张紧装置,一安装在后侧张紧装置的预定位置上的后侧位置检测器,其对应于卷绕印刷材料的后侧张紧装置的后侧偏心轴,以及安装在后侧张紧装置顶部的供料马达,以通过从后侧位置检测器接收的信号驱动与供给印刷材料的后侧筒管相结合的供料辊装置的后侧筒管轴;至少一个位于基座前侧的前侧导辊装置,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及一前侧反绕装置,其包括一位于支腿前面底部以一预定角度偏心旋转的前侧张紧装置,一安装在前侧张紧装置的预定位置上的前侧位置检测器,其对应于卷绕印刷材料的前侧张紧装置的前侧偏心轴,以及一安装在前侧张紧装置的顶部的反绕马达,其通过从前侧位置检测器接收到的信号驱动与反绕印刷材料的前侧筒管相结合的反绕辊装置的前侧筒管轴。
此外,该安装在支腿底部前侧的前侧张紧装置包括在两支腿前侧彼此相对的前侧固定支架;一以预定长度偏心安装在两前侧托架之间的前侧旋转轴,其贯穿两前侧托架,且其两端与前侧固定支架结合;以及一前侧偏心轴,其与印刷材料对应,并与在两前托架之间的前侧旋转轴分开一预定距离。
此外,安装在支腿底部后侧的后侧张紧装置包括在两支腿后侧彼此相对的后侧侧固定支架;在两个后侧托架之间以预定长度安装的一后侧旋转轴,它贯穿两后侧托架,且其两端与后侧固定支架结合;以及一后侧偏心轴,其对应于印刷材料,并与在两后侧托架之间的后侧旋转轴分开一预定距离。
此外,前侧导辊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前侧辊,它们与传动轴的传送带配合,并与至少一个前侧张紧轴结合。
此外,后侧导辊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后侧辊,它们与传动轴的传送带配合,并与至少一个后侧张紧轴结合。
此外,直接与传动轴相连的前侧导辊装置的前侧辊的直径稍大于后侧导辊装置的后侧辊的直径。
此外,该数字织物印刷机进一步包括处在基座顶部的一长形油墨回收孔,以收集穿过印刷材料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
此外,该数字织物印刷机进一步包括处于基座内部的橡胶材料加热器,以迅速干燥印刷材料。
此外,该数字织物印刷机进一步包括处在两前侧托架之间的多个前侧调节孔;以及安装在多个前侧调节孔的其中一个内的前侧张紧调节轴,以用来平衡前侧偏心轴的重量,从而最终调节前侧偏心轴的拉伸强度。
此外,该数字织物印刷机进一步包括处在两后侧托架之间的多个后侧调节孔;以及安装在多个后侧调节孔的其中一个内的后侧张紧调节轴,以用来平衡后侧偏心轴的重量,从而最终调节后侧偏心轴的拉伸强度。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是传统印刷机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印刷材料传送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的前侧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的主要部分的A-A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的后侧部分的透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导辊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材料处于印刷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具体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大型印刷机的前侧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大型印刷机的后侧部分的透视图。
一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位于由与地面接触的两个支腿100所支撑的基座110的顶部的导轨形传送带200。传送带200与一盒状体(未示出)结合,且该盒状体通过传送带可移动并且一印刷头单元(未示出)装配在盒状体的一侧。
如图6所示,处在基座110一侧面的上端的驱动面板120包括传动马达121和传动轴122。传动轴120与传动马达121结合,且沿长度方向安装于基座110内。如图3所示,传动轴122包括多个突出于基座110的顶部的传输辊123。压杆124处在传输辊123的顶部,且每一压杆124分别对应于每一传输辊123,以将印刷材料800向前传送。一手柄杆126处在操作面板130内,以用来驱动压杆124。
如图5所示,安装在基座110的背面的后侧供料装置600包括后侧张紧装置610,它处在支腿100的背面的底部,并以一预定角度偏心旋转。一后侧位置检测器616与一卷绕印刷材料800的后侧偏心轴615对应并安装在该张紧装置610的顶部的一预定位置上。后侧张紧装置610的顶部具有供料辊装置630,它包括与卷绕印刷材料800的筒管(未示出)配合的筒管轴631,且一供料马达632由后侧位置检测器616的信号驱动。
该后侧张紧装置610包括在两个支腿100的后侧彼此相对的后侧固定支架611、两个具有预定长度的后侧托架612、一轴承613、一旋转轴614、以及一后侧偏心轴615。当旋转轴614在两后侧托架612之间偏心安装时,旋转轴614的一端与后侧固定支架611连接,而旋转轴614的另一端与轴承613连接。此外,对应于印刷材料800的后侧偏心轴615处在两后侧托架612之间,并与旋转轴614保持预定距离。
换句话说,当印刷材料800被卷绕以使后侧托架612上升到图7中箭头指示的方向时,后侧位置检测器616探测到如图7中虚线所示的后侧托架612。接着,后侧位置检测器616接收到信号,以旋转供料马达632,并向前输送处在与筒管轴631相配合的筒管上的印刷材料800。结果,后侧张紧装置610的后侧偏心轴615下降到图7中如实线所示的向下方向。
此外,在两个后侧托架612之间形成多个调节孔618,并在该多个调节孔618中的一个内安装的后侧张紧调节轴617被控制,以平衡后侧偏心轴615的重量,从而最终调节后侧偏心轴615的拉伸强度。
如图5和图6所示,后侧导辊装置640与传动轴122连接并安装在基座110的背面,它包括第一辊642、第二辊643以及第三辊644,这些辊彼此相邻,并以预定高度差处于基座110两侧的两个托架641中。此外,第一辊642和第二辊643的皮带轮642a和643a通过皮带646与传动轴122的皮带轮125配合。安装在托架641上的两个张紧轴645和647的皮带轮645a和647a与皮带646连接,从而使皮带646始终保持恒定张力。
如上所述,现有传动轴122用于驱动后侧供料装置600。因此,可实现印刷机的简化结构并降低制造该印刷机的原成本。
如图3所示,安装在基座110前侧的前侧反绕装置500包括前侧张紧装置510,它处在支腿100前侧的底部,以一预定角度偏心旋转。前侧位置检测器516与缠绕印刷材料800的前侧偏心轴515对应,并安装在该前侧张紧装置510顶部的一预定位置上。在前侧张紧装置510顶部具有反绕辊装置550,它包括与卷绕印刷材料800的筒管(未示出)配合的筒管轴551,以及由前侧位置检测器516的信号驱动的一反绕马达552。
前侧张紧装置510包括在两支腿100前侧彼此相对的前侧固定支架511、两个具有预定长度的前侧托架512、一轴承513、一旋转轴514以及一前侧偏心轴515。旋转轴514的一端与前侧固定支架511连接,而旋转轴514的另一端与轴承513连接。此外,对应于印刷材料800的前侧偏心轴515处在两前侧托架512之间,并与旋转轴514保持预定距离。
此外,在两个前托架512之间形成多个调节孔518,并在多个调节孔518中的一个孔内安装的前侧张紧调节轴517被控制,以平衡前侧偏心轴515的重量,从而最终调节前侧偏心轴515的拉伸强度。
如图3和图6所示,前侧导辊装置530与传动轴122连接并安装在基座110的前面,它包括第一辊532和第二辊533,这些辊彼此相邻并以预定高度差处于基座110两侧的两个托架531中。此外,第一辊532的一皮带轮532a通过皮带540与传动轴122的皮带轮125配合。换句话说,现有的传动轴122可用来驱动前侧反绕装置500,从而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装置。因此,不仅可以实现印刷机的简化结构,而且可以维持高精度。
如图7所示,由于前侧张紧装置510的前侧偏心轴515以及后侧张紧装置610的后侧偏心轴615的负载,在它们之间的印刷材料800被拉紧。因此,防止了印刷材料800的扭曲和起皱。此外,前侧导辊装置530的第一辊532的直径稍大于后侧导辊装置640的第一辊642的直径。因此,印刷材料800以恒定的力被向前拉出。
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在基座110的顶部形成一长形油墨回收孔140,以回收穿过印刷材料800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如图4所示,优选的是,在基座内形成至少一个吸入盘150,以易于收集穿过印刷材料800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并在基座110的底部形成一橡胶材料加热器160,以迅速地干燥经过油墨回收孔140的印刷材料800。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的操作。
如图5所示,为了将印刷材料800安装到数字织物印刷机上,首先将印刷材料800从与供料辊装置630的筒管轴631相结合的筒管中拉出。接着,如图7所示,印刷材料800的边缘经过后侧张紧装置610的后侧偏心轴615、第三辊644、第二辊643、第一辊642、基座110、第一辊532、第二辊533、前侧偏心轴515,最后是反绕辊装置550的筒管轴551。
当运行该数字织物印刷机时,与驱动面板120内的传动马达121连接的传动轴122开始旋转,从而传动轴122的传输辊123使印刷材料800向前移动。与此同时,与传动轴122连接的前、后侧导辊装置530、640的第一辊532、642和第二辊643也旋转,以使印刷材料800向前方移动。
期间,如图7中实线部分所示,反绕辊装置550的反绕马达552旋转,以卷绕印刷材料至筒管。此时,反绕马达552的旋转提起包括前侧偏心轴515的托架512。与此同时,当托架512到达前侧位置检测器516的位置时,信号被发送到前侧位置检测器516,以暂停反绕马达552的旋转。
如图7所示,由于前侧张紧装置510的前侧偏心轴515以及后侧张紧装置610的后侧偏心轴615的负载,它们之间的印刷材料800被拉紧。因此,防止了印刷材料800的扭曲或起皱。此外,前侧导辊装置530的第一辊532的直径稍大于后侧导辊装置640的第一辊642的直径。因此,印刷材料800以恒定的力被向前拉出。
另外,当印刷材料800被卷绕以使后侧托架612上升到图7中箭头指示的方向时,后侧位置检测器616检测到如图7中虚线所示的后侧托架612。接着,后侧位置检测器616接收到信号来旋转供料马达632,向前输送处在与筒管轴631相配合的筒管上的印刷材料800。结果,后侧张紧装置610的后侧偏心轴615下降到图7中如实线所示的向下方向。
换句话说,仅当前侧位置检测器516传送信号到反绕马达552时,反绕马达552卷绕印刷材料800。此外,仅当后侧位置检测器616传送信号到供料马达632时,供料马达632输送印刷材料800。这样的过程被反复进行。
如图3所示,在基座110的顶部形成油墨回收孔140,以有效地收集穿过印刷材料800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从而防止油墨的扩散,并且位于基座110内的吸入盘150易于收集喷射油墨流经印刷材料800的残留物,如图4所示。此外,在基座110前侧内部的加热器160可迅速地同步干燥印刷材料80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前侧反绕装置500和后侧供料装置600,它们通过基座110前、后侧的驱动面板内的传动轴122驱动。这样,印刷材料800以恒定张力的状态被卷绕在辊子上,以防止扭曲和起皱现象并进而产生缺陷性印刷。其结果是,可有效地进行织物印刷,即使是在非常薄的纺织品上。
另外,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在基座110的顶部沿着传动轴122的一长形油墨回收孔140,其用来收集喷射油墨穿过印刷材料800的残留物,以防止油墨在印刷材料800上的扩散。
另外,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在基座110内的至少一个吸入盘150,以易于收集喷射油墨的残留物,从而加速油墨的干燥。
另外,本发明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在基座110前侧内部的橡胶材料加热器160,以加速经过油墨回收孔的印刷材料800的干燥。
虽然通过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和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上与细节上作出前述和其它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其带有一位于基座顶部的导轨形传送带,该基座由与地面接触的两支腿支撑,一盒状体通过传送带可移动并在其一侧面固定有一印刷头单元,一长形传动轴与安装在基座内的顶部的驱动面板内的传动马达配合,多个突出基座顶部的传动轴的传输辊使印刷材料向前移动,一安装在基座后侧的供料辊装置传送印刷材料通过基座的顶部,一反绕辊装置从基座的顶部反绕印刷材料,该数字织物印刷机包括位于基座后侧的多个后侧导辊装置,其与所述传动轴配合;一后侧供料装置,其包括在支腿后侧底部以一预定角度偏心旋转的后侧张紧装置,一安装在后侧张紧装置的预定位置上的后侧位置检测器,其对应于卷绕印刷材料的后侧张紧装置的后侧偏心轴,以及安装在后侧张紧装置顶部的供料马达,以通过从后侧位置检测器接收的信号驱动与供给印刷材料的后侧筒管相结合的供料辊装置的后侧筒管轴;至少一个位于基座前侧的前侧导辊装置,其与所述传动轴连接;以及一前侧反绕装置,其包括一位于支腿前面底部以一预定角度偏心旋转的前侧张紧装置,一安装在前侧张紧装置的预定位置上的前侧位置检测器,其对应于卷绕印刷材料的前侧张紧装置的前侧偏心轴,以及一安装在前侧张紧装置的顶部的反绕马达,其通过从前侧位置检测器接收到的信号驱动与反绕印刷材料的前侧筒管相结合的反绕辊装置的前侧筒管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支腿底部前侧的前侧张紧装置包括在两支腿前侧彼此相向的前侧固定支架;一以预定长度偏心安装在两前侧托架之间的前侧旋转轴,其贯穿两前侧托架,且其两端与前侧固定支架结合;以及一前侧偏心轴,其与印刷材料对应,并与在两前托架之间的前侧旋转轴分开一预定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在支腿底部后侧的后侧张紧装置包括在两支腿后侧彼此相对的后侧侧固定支架;在两个后侧托架之间以预定长度安装的一后侧旋转轴,它贯穿两后侧托架,且其两端与后侧固定支架结合;以及一后侧偏心轴,其对应于印刷材料,并与在两后侧托架之间的后侧旋转轴分开一预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导辊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前侧辊,它们与传动轴的传送带配合,并与至少一个前侧张紧轴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导辊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后侧辊,它们与传动轴的传送带配合,并与至少一个后侧张紧轴结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与传动轴相连的前侧导辊装置的前侧辊的直径稍大于后侧导辊装置的后侧辊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处在基座顶部的一长形油墨回收孔,以收集穿过印刷材料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处于基座内部的橡胶材料加热器,以迅速干燥印刷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处在两前侧托架之间的多个前侧调节孔;以及安装在多个前侧调节孔的其中一个内的前侧张紧调节轴,以用来平衡前侧偏心轴的重量,从而最终调节前侧偏心轴的拉伸强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织物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处在两后侧托架之间的多个后侧调节孔;以及安装在多个后侧调节孔的其中一个内的后侧张紧调节轴,以用来平衡后侧偏心轴的重量,从而最终调节后侧偏心轴的拉伸强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织物印刷机,其包括前侧和后侧供料装置,它们由在基座前侧和后侧的一驱动面板内的传动轴驱动,以防止可产生缺陷性印刷的扭曲和起皱现象的发生,从而甚至在非常薄的纺织品上也可以有效地进行织物印刷,一油墨回收孔沿传动轴设在基座顶部,以收集穿过印刷材料的喷射油墨的残留物,从而防止油墨在印刷材料上扩散,至少一个吸入盘位于基座内,以很容易地收集喷射油墨的残留物而加速干燥油墨,以及一橡胶材料加热器位于基座前侧内部,以加速干燥经过油墨回收孔的印刷材料。
文档编号B41J3/407GK1593914SQ20041005778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9日
发明者李吉宪 申请人:株式会社泰一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