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18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伪印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明私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印章,具体说是一种能有防伪功能的私人或单位的印章。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印章作为表明个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主要标志,由印章和印泥盒组成,主要用在书画作品、签订合同和下发的公文上,以往的印章上只刻有个人姓名或单位名称及表明该单位性质的图案,印泥盒只是能装一种颜色的盒体,盒体内只装有一种颜色主要是红色的印泥。这种印章,容易被人仿制,用来假冒名书画家的作品,签订虚假合同、下发虚假文件,进行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欺诈行为,损害被仿人或被仿单位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印章只有一种颜色,容易被人仿制,造成对社会和被仿者的损害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设有多种颜色的印章,这种颜色大体相近,用人眼难以区分,以便于权威机关对假冒书画作品、虚假合同和党政机关文件进行查处,保护权利人和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印章文字或文字和图案外的空白部分,设有凹槽,凹槽内嵌套有印尼盒的分色隔板,在与印章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印泥盒内,设有与印章的文字、图案阴阳相对、隔板互相咬合的框格,框格内填装颜色大体相近、一般肉眼难以区分的不同颜色的印泥。
使用时,权利人在给自己的作品、合同或公文盖章的同时,用另一质量相同的附件纸片,盖上相同的印章,在权威机关如公证处或行业协会登记、存档、备查;当发现仿冒作品、合同或公文时,可以请求权威机关,取出存档的相应附件纸片,与涉嫌仿冒物品的印章进行对比分析鉴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能有效的保护权利人或权利机关的合法权益。由于这种印章的颜色和不同颜色的部位,只有权利人自己才知道,仿制者很难调配准确,只要权威机关利用科学仪器就可以对比分析鉴别出真伪来。
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将原创作品或文件的附件及时到权威机关登记、存档,就能保证安全,因此便于推广应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印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印泥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印章的边框,2印章的单位名称,3印章单位的性质图案,4印章的隔板,5印章的用途文字,6印泥盒体,7印泥隔板,8印章边框的印泥框格,9印章单位名称的印泥框格,10印章性质图案的印泥框格,11印章用途文字的印泥框格。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为假设的中国书画作品协会设计的一种书画作品登记专用章,印章的印面设有边框1,单位名称2即中国书画作品协会,单位性质图案3即五角星,印章用途文字5即登记专用章,在印章的空白部分通过隔板4,将印章分隔为名称框格,性质框格和用途框格三个相互隔离的框格;在与印章配合的印泥盒体6内,通过金属板或硬塑料板7,将印泥盒分隔为装印章边框印泥的框格8,装名称印泥的框格9,装印章性质图案印泥的框格10和装印章用途印泥的框格11等四个框格,在这四个框格内,分别装填有颜色相近的四种不同颜色的印泥。
权利要求1.一种防伪印章,包括印章和印泥盒,其特征是在印章的文字,或文字和图案以外的空白部分,设有凹槽,凹槽内嵌套有印泥盒的分色隔板,在与印章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印泥盒体内,设有与印章阴阳相对、互相咬合的框格,框格内填装有颜色大体相近、肉眼难以区分的不同颜色的印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印章,其特征是所述隔板为金属板或硬塑料板。
专利摘要一种防伪印章,由印章和印泥盒组成,其特点是印章的文字或文字、图案间的空白部分,设有凹槽,凹槽内嵌套有印泥的分色隔板,在与印章配合的印泥盒内设有与印章阴阳相对,互相咬合的隔板框格,在印泥盒的各框格内分别装填有颜色大体相近的、一般难以用肉眼区分的不同颜色的印泥。使用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换不同颜色的印泥,就可以在书画作品、合同或文件上盖上颜色不同的印章。同时在另一附件纸片上盖上相同的印章,并在权威机关如公证处、行业协会登记、存档,需要对涉嫌作品、合同、文件的印章进行鉴别时,可请求权威机关取出被存入的附件,用放大镜或电脑光学仪、光学分析仪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鉴别,便能得真伪结果。
文档编号B41K1/36GK2873501SQ20052005261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周用金 申请人:周用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