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控制方法、程序、点字刻印装置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93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刻印控制方法、程序、点字刻印装置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字刻印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程序、点字刻印装置以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制作视觉障碍者可识别的点字标签。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有如下装置将视觉障碍者可识别的点字和无视觉障碍的明眼者可识别的墨字(相对于点字,指通常的打印字符)配置在同一形成介质上,制成视觉障碍者和明眼者两者都可识别的点字标签或点字收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182158号公报(图5等))。
上述装置由于在同一区域上进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所以形成可在最小空间显示墨字信息和点字信息。但是,用户会提出不要将墨字信息和点字信息重叠显示、而是上下排列显示的要求。而且,还希望指定上下排列时的墨字信息和点字信息的上下位置。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宽度方向的长度被限制的带状点字刻印介质上进行点字刻印的装置中,还没有满足这种要求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刻印控制方法、程序、点字刻印装置、以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作为点字刻印介质,如果使用带时,可指定点字刻印区域在该带宽度方向的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点字刻印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对于沿带移动路径输送出的带,通过刻印头,在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同时,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进行点字刻印,其执行以下步骤点字刻印区域指定步骤,将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刻印区域;点字刻印步骤,在指定的点字刻印区域进行点字刻印。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点字刻印装置,对于沿带移动路径输送出的带,通过刻印头,在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同时,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进行点字刻印,在该点字刻印装置中,包括点字刻印区域指定单元,将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刻印区域;以及点字刻印单元,在指定的点字刻印区域上进行点字刻印。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不连续的两条带移动路径,对于沿各自的带移动路径输送出的带,进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在该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包括墨字打印单元,在已导入墨字用带移动路径的带上,进行墨字打印;点字刻印单元,在已导入点字用带移动路径的带上,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进行点字刻印;以及区域指定单元,将带的宽度方向的任意区域指定为进行墨字打印的墨字打印区域,同时,将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刻印区域;其中,墨字打印单元和点字刻印单元,根据区域指定单元的指定,分别进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指定点字刻印区域,并进行点字刻印,其中,区域是指使点字刻印区域靠近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的区域,即靠近带的上侧或下侧的区域。因此,根据用户的喜好及需求,可以变更点字刻印区域在带宽度方向的配置。而且,根据本发明字符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进行墨字打印,可以指定墨字打印区域和点字刻印区域在带宽度方向的配置。而且,所谓“带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是指根据点字排列的上下规定的上侧或下侧。而且所谓“点字排列的上下”不是将构成点字的各刻印点的凸部作为上侧而规定的,而是指带宽度方向的作为点字的标记的上下。而且,本发明也适用于使用可进行多行点字刻印的刻印头。
在上述的刻印控制方法中,优选方式是,将刻印头配置在靠近带移动路径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上,且将带导入上述带移动路径,以使点字刻印区域与刻印头相对,在点字刻印区域指定步骤和点字刻印步骤之间,对于导入到带移动路径上的带,进一步执行数据翻转步骤,以便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其中,数据翻转步骤是使用于进行所述点字刻印的点字数据翻转180°。
而且,在上述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优选方式是,点字刻印单元通过刻印头进行点字刻印,且带被导入带移动路径,以使点字刻印区域面对刻印头,其中,该刻印头配置在靠近点字用带移动路径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位置。点字刻印单元根据区域指定单元的指定,对导入点字用带移动路径的带,将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数据翻转180°后进行刻印,以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
根据上述构成,例如在将刻印头配置在靠近带移动路径的宽度方向下侧的位置时,当指定点字刻印区域为带的宽度方向的下侧时,以正向刻印点字数据(进行通常的刻印)。而且,相反,当指定点字刻印区域为上侧时,带以上下颠倒的状态被导入,以使点字刻印区域与刻印头相对,所以,为了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在使点字数据翻转180°的状态下进行刻印。这样,为了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通过使点字数据翻转180°,并进行点字刻印,从而,即使在使用配置在靠近带移动路径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位置上的刻印头进行点字刻印时(具有与带的宽度相等的宽度的刻印头,或刻印头不是为了与带的上侧和下侧相对从而可以移动的结构),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指定点字刻印区域在带的宽度方向的配置。
而且,在上述刻印控制方法中,可以手动将带导入带移动路径,在带上还可以打印表示向带移动路径导入方向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带上打印有表示其导入方向的信息,所以,用户不会错误导入带的前后。
优选方式是,在上述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将墨字打印后的带手动导入点字用带移动路径,墨字打印单元打印表示向点字用带移动路径导入带的方向信息的同时,根据该导入方向和区域指定单元的指定,将用于墨字打印的墨字数据翻转180°后进行打印,以使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和所述墨字的上下方向一致。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带上打印有表示其导入方向的信息,所以,用户不会在导入时弄错带的前后。而且,可以制成墨字的上下方向和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一致的美观的标签。
而且,在上述的刻印控制方法中,也可以在带上打印表示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信息。
而且,在上述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中,墨字打印单元也可以打印表示墨字和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信息。
根据这些结构,因为在带上打印有表示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信息,所以,用户不会在使用(粘贴)时弄错带的上下。而且,即使在使用墨字打印后的带时,往往有墨字打印内容是不能辨别上下内容的情况(例如,箭头标记或数字零等),所以,通过打印表示墨字和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信息,用户可以准确地识别带宽方向的上下。
本发明的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刻印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供一种程序,用于实现可指定点字刻印区域在带宽度方向的配置的刻印控制方法。


图1是实施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的闭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3A和图3B是六点点字的说明图和刻印凸部的截面图;图4A和图4B是刻印单元的平面图和截面图;图5是带在点字刻印部中的输送的说明图;图6是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图7A和图7B示出制作墨字标签和制作点字标签的基本步骤的示意图;图8A~图8C是墨字打印区域和点字刻印区域在带上的配置指定的说明图;图9是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的表示打印/刻印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画面显示对点字标签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1是接续图10的示意图;图12是接续图10和图11的示意图;图13是接续图10、图11和图12的示意图;以及图14是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的打印/刻印方法的另外一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就本发明涉及的刻印控制方法、程序、点字刻印装置、以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说明。根据本发明,作为点字刻印介质而使用带时,可根据用户的喜好或需求,将该带的宽度方向的点字刻印区域的配置指定为上侧或下侧。
这里,举例说明将本发明的刻印控制方法、程序、点字刻印装置、以及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标签制作装置的情况,该标签制作装置用于通过将非视觉障碍者可以看见的墨字和点字配置在同一带上,从而制作非视觉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两者都可识别的点字标签。
图1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闭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标签制作装置1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而且,图2中,为了易于理解地示出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刻印部150,从而切去装置外壳2的局部进行表示。如两图所示,标签制作装置1由装置外壳2形成轮廓,在该装置外壳2的前半部上表面上配置有键盘3,在后半部上表面上安装有开闭盖21。在开闭盖21的内侧,包括墨字打印部120,该墨字打印部120对于从带盒C陆续放出的带T进行墨字打印(字符或符号等的字符的打印);在开闭盖21的右侧(装置外壳2的后半部右侧)上,包括点字刻印部150,该点字刻印部150用于通过将带T从前半部手动插入而进行点字刻印。
在开闭盖21的表面侧,形成有具有长方形形状的显示器4,同时,在开闭盖21的里侧左部上,凹入形成有用于安装带盒C的带盒安装部6(墨字打印部120),在通过按下盖体开启按钮14打开开闭盖21的状态下,带盒C被安装在带盒安装部6中,并可自如装卸。而且,在开闭盖21上形成有观察窗21a,该观察窗21a用于在开闭盖21关闭的状态下,确认带盒C的安装/非安装。
显示器4在横向(X方向)约12cm×纵向(Y方向)5cm的长方形形状的里侧,可显示192点×80点的显示图像数据,用于显示用户利用键盘3输入的字符信息及六点点字信息,或根据该输入信息,制作/编辑用于墨字打印的墨字数据及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数据。而且,显示各种错误或信息(指示内容),并向用户报告。
另一方面,在装置外壳2的上表面上,配置有包括各种输入键的键盘3,在键盘3上,排列有字符键群3a和用于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群3b。字符键群3a用于输入字符信息及六点点字信息,是根据JIS排列的全键结构。而且,所谓字符信息是指在制作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墨字数据及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数据时所输入的信息,并且是通过假名输入法或罗马字输入法而输入的信息。相对于此,六点点字信息是指制作点字数据时输入的信息,是指通过用与点字的各刻印点(201a~201f,参照图3A)对应的数字键直接指定各刻印点的刻印/非刻印而输入的信息。而且,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字符信息和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字符信息不是分别输入的,而是可以根据相同的字符信息,执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但在本实施例中是分别输入的。
而且,标签制作装置1可以制作墨字标签L1(参照图7A)和点字标签L2(参照图7B)两种标签,其中,墨字标签L1是只打印有墨字P的标签,点字标签L2是在打印墨字P的同时还刻印有点字B的标签。但是,在功能键群3b上,除了模式指定键(“墨字模式”键、“点字模式”键)之外,还包括“输送开始”键以及“刻印开始”键等,其中,模式指定键指定是进行用于生成墨字数据的输入或是进行用于生成点字数据的输入;“输送开始”键用于指示带T在点字刻印部150的输送开始;以及“刻印开始”键用于通过手动使点字刻印开始。而且,在功能键群3b上,除此之外,与一般的字符处理装置等一样,还包括用于取消处理等的“取消”键;用于移动光标的“光标”键;以及用于确定各种选择(指定)画面的选择项或用于文本输入时的换行的“选择(回车)”键等。
在装置外壳2的右侧部中央上,形成有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供给口11,在前半部右侧部,形成有用于和个人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省略图示)连接的连接口12(接口)。而且,通过在该连接口12连接外部装置,从而可以根据外部装置生成的字符信息进行墨字打印或点字刻印。而且,在装置外壳2的左侧部,形成有用于连通带盒安装部6与外部的打印带排出口22,并且,切断装置19(切断部140,参照图6)与该打印带排出口22相对,其中,切断装置19用于切断从墨字打印部120输送出的带T。而且,通过切断装置19切断带T,从而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墨字打印后的带T。
在此,对墨字打印部120(带盒安装部6)和点字刻印部150的周围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带盒安装部6中包括打印头单元20,在打印头罩20a中内置有由热敏头构成的打印头7;与打印头7对置的滚筒驱动轴(省略图示);卷绕后述的墨带R的卷绕驱动轴(省略图示);以及后述的带卷轴27的定位突起24。而且,在带盒安装部6的下侧,内置有使滚筒驱动轴和卷绕驱动轴旋转的打印输送电动机121(参照图6)。
带盒C构成为在带盒外壳51内部的上部中央部,容纳有缠绕一定宽度的带T的带卷轴27、以及在右下部缠绕有墨带R的墨带卷轴29,带T和墨带R为相同宽度。而且,在带卷轴27的左下部,形成有用于套入覆盖所述头单元20的头罩20a的贯通孔55,与带T和墨带R的重叠部分相对应,配置有嵌入上述滚筒驱动轴并旋转驱动的滚筒轴53。另一方面,靠近上述墨带卷轴29配置有墨带卷绕轴54,从墨带卷轴29陆续放出的墨带R围绕头罩20a卷绕到配置的墨带卷绕轴54上。
当带盒C安装在带盒安装部6后,则打印头罩20a插入贯穿孔55、定位突起24插入带卷轴27的中心孔27a、卷绕驱动轴插入墨带卷绕轴54的中心孔,并且,打印头7隔着带T和墨带R与滚筒驱动轴(滚筒轴)抵接,从而可以进行墨字打印。而且,墨字打印后的带T被输送到打印带排出口22。
虽没有特别图示,带T由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制的记录层(记录薄料)和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制的剥离层(剥离薄料)构成,其中,记录层在背面设有粘着剂层,剥离层通过该粘着剂层粘贴在记录层上。为使通过热转印的墨很好地吸附,对记录层的打印面进行加工。而且,后述的“半剪切”是指,为使剥离层易于剥离,只将被层压的记录层和剥离层中的记录层在带宽度方向进行切断。
而且,关于带T,准备有带的类别(带宽、带颜色、墨字墨色、带材质等)不同的多种带,并在带盒外壳51的背面设有标识上述类别的多个孔(省略图示)。而且,与多个孔对应,在带盒安装部6中设有多个检测上述类别的带识别传感器(微型开关)171(参照图6),通过检测该带识别传感器171的状态,可以判断带类别。
另一方面,在装置外壳2的后半部右侧部,装有在其内部进行点字刻印的刻印组件(点字刻印部150),在该刻印组件上,为将其覆盖,安装有刻印部罩30。而且,刻印带插入口31、刻印带排出口32分别凹入形成沿带移动路径(输送路径)70向下倾斜,其中,刻印带插入口31在该刻印部罩盖30的前侧,由用户手动插入(导入)带T;刻印带排出口32在刻印部罩盖30的后侧,排出点字刻印后的带T。并且,在刻印带插入口31的附近,设定有可在带宽方向上进行宽度调整的手动导板31a。
点字刻印部150包括刻印单元80,通过三根刻印针(刻印头)41(参照图4B)进行点字刻印;带输送单元60,将插入刻印带插入口31的带T向刻印带排出口32输送;以及带移动路径70,用于输送带T。在构成带移动路径70的框架中,安装上述单元并构成刻印组件,作为整体安装在装置外壳2中。而且,对于沿着带移动路径70通过带输送单元60的驱动而输送出的带T,通过由刻印单元80选择性地驱动三根刻印针41,从而形成点字B。
带输送单元60由下述部件构成输送辊61、将该输送辊61支撑在装置框架65上的支撑部件62、以及用于使输送辊61旋转的可正反向旋转的刻印输送电机151。输送辊61是由驱动辊(省略图示)和从动辊61a构成的夹紧辊,为了不压坏已形成的点字B,并避免相当于纵向三个刻印点201(参照图3A)的位置的干扰,在从动辊61a上,形成有环状槽63(参照图5)。
在此,参照图3A和3B,对形成于带T(T3带宽12mm)的点字B(六点点字B)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字符信息“し”的点字(点字数据)B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六点点字B由纵向3个×横向2个的六个点(刻印点)构成一方200,通过该一方200表现一个字符或浊音点等属性。即、排列成二列以上的纵向三个刻印列而形成点字排列。而且,对于点字B,除了使用这种表示假名字符及数字等的六点点字B以外,也使用表示汉字的八点点字(一方由纵向4个×横向2个的点构成的点字),当然,在形成八点点字的标签制作装置中也可以利用本发明。
将六点点字B的一方200以纵向3个×横向2个的配置模式分割为六个刻印点201a~201f,在该图中如下所示,有选择地刻印六个刻印点201a~201f中的四个刻印点201a、201b、201e、201f,在带T上形成四个刻印凸部201a、201b、201e、201f。而且,六个刻印凸部202的纵向间距约为2.4mm、横向间距约为2.4mm、到相邻方的点的(方间)间距约为3.2mm。
图3B示出刻印凸部202的截面形状。如该图所示,刻印凸部202的形状是带圆角的圆筒形。而且,对于刻印凸部202的形状,带圆角的圆筒形(优选触感良好)比较好,但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例如半球形、圆锥形、方锥形等。
下面,参照图4A和4B,对刻印单元8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A是从图1的上方观察到的刻印单元80的平面图,图4B是刻印单元80的截面图。图4A示出如下状态将墨字打印后的带T(带宽12mm)从刻印带插入口31通过手动插入而送入带移动路径70,并朝向刻印带排出口32输送带T。
如两图所示,刻印单元80包括刻印部件81,其包括三根刻印针41;以及、刻印承受部件82,承接上述刻印针41的上顶(刻印),其中,在刻印承受部件82的背面装有耐冲击用的弹簧(省略图示)。
刻印部件81包括沿带宽方向(图示左右方向)以2.4mm的间距排列的三根刻印针41,与六个刻印点201中纵向三个刻印点201对应,而且,通过将螺线管47作为驱动源的引导直线移动的刻印针导向件45,相对于带T保持成垂直。刻印针41的头部41a形成为带圆角的圆柱形,以使刻印的刻印凸部202的形状形成带圆角的圆筒形。
而且,臂部件46的一端半固定地连接于各刻印针41的尾部。在该臂部件46上,后述螺线管47的推杆48的前端部可旋转地连接于其另一端,而且,还设定有可旋转自如地支撑其中间部的支撑部件49。而且,平行配置该螺线管47的推杆48与上述的刻印针41,以使推杆48相对带T沿垂直方向上作直线移动。因此,如果通过螺线管47推杆48进行直线移动,则臂部件46以支撑部件49为支点进行转动,刻印针41相对带T从背面一侧沿垂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
而且,在分别连接于三根刻印针41的三个臂部件46中,位于上下两端的臂部件46分别在带宽方向上反向延伸(在带上下方向上),位于中间的臂部件46沿带T的输送方向延伸。而且,将分别连接于三个臂部件46的三个螺线管47配置成三角形。
另一方面,承受刻印部件82的与三根刻印针相对的面42a上,形成有与三根刻印针41对应的三个承受刻印凹部43,这些承受刻印凹部43与刻印针41的头部形状一致,形成带圆角的凹型圆筒形。此外,与三根刻印针41相对的面42a可以不形成承受刻印凹部43,而是作成以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平坦的表面。
而且,刻印单元80通过该刻印针41和承受刻印部件82,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即、根据输入的信息,对应生成的点字数据来激励螺线管47,当推杆48被吸引时,则刻印针41由刻印针导向件45引导,相对带T沿垂直方向前进,隔着带T撞入对应的承受刻印凹部43,从而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
下面,参照图5,对带T在点字刻印部150的输送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点字刻印部150包括刻印单元80,由刻印针41在带T上形成刻印凸部202;带移动路径70,用于输送带T;以及带输送单元60,沿带移动路径70输送带T。除此之外,还包括导引部件71、72,引导带T在带移动路径70上的输送;以及透射式的前端检测传感器91,用于检测带T的前端。
在刻印带插入口31中,按照带宽由大到小的顺序可插入带T1(带宽24mm)、带T2(带宽18mm)、以及带T3(带宽12mm),对最大带宽的带T1由上下导引71、72进行引导,其他带宽的带T2、T3,则只通过下导引部件71进行引导。例如,当使用最小带宽的带T3时,用户沿下导引部件71手动插入带T3,直到其前端到达带输送单元60(输送辊61)(直到可以插入的位置)。而且,按下键盘3上的带输送开始键,从而开始由带输送单元60输送带T3。而且,将前端检测传感器91检测出的带前端作为触发,开始点字刻印处理(根据生成的点字数据进行带输送和点字刻印)。此时,当从带前端到刻印开始位置的前余白(也包括从半剪切位置开始的前端侧的非信息形成区域)设定成比刻印单元80(刻印针41)与前端检测传感器91之间的长度L1短时(但是,前提是,在输送辊61的位置关系上,将前余白设定成比刻印单元80和输送辊61之间的长度L2长),通过使输送辊61反向旋转而将带T送回,当输送到合适的位置时,开始刻印、并且向正向输送带。
而且,对于由刻印单元80进行的点字刻印处理,也可以不是将由前端检测传感器91检测出带前端作为触发而开始的,而是通过用户按下键盘3上的刻印开始键,使其手动开始。
然而,通过墨字打印部120在带T上打印有表示向刻印带插入口31插入的方向(向带移动路径70导入的方向)的插入标记M1;表示带T的上下(墨字P和点字排列的上下一致)的上下标记M2(参照带T3)。而且,为了不影响信息形成区域(从半剪切线开始的带后端侧的区域)的可识别性,将这些标记M1、M2打印在带前端部的非信息形成区域(从半剪切线开始的带前端侧的区域)。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上下标记M2由表示上方的U标记(UP的开头字母)和表示下方的D标记(DOWN的开头字母)构成,但也可以靠近插入标记M1打印“插入方向”等字符(墨字),通过其字符的上下,用户可以判断带T的上下。而且,也可以以一个标记表示向刻印带插入口31插入的方向和带T的上下。而且,关于插入标记M1,也可以是用箭头表示等方式,只要是可标识带T的插入方向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
在此,对刻印点字“し”(参照图3A)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说明。从刻印带插入口31插入的带T沿带移动路径70被输送到第一列的刻印点201a、201b、201c面对三根刻印针41的位置(刻印位置)。当将带T输送到该位置时,则暂时停止输送带,并开始刻印。因为点字“し”的第一列的刻印点201a、201b成为刻印点,所以首先驱动三根刻印针41中上部的刻印针41,形成刻印凸部202a。接着,驱动中间的刻印针41形成刻印凸部202b。这样,完成刻印第一列的刻印点201a、201b后,再次进行带输送,输送约2.4mm后,同样,通过三根刻印针41中的中间和下部的二个刻印针41,依次刻印刻印点201e、刻印点201f,在表面上形成二个刻印凸部202e、202f。刻印结束后,进行带输送,将存在需要驱动刻印针41的下一个刻印点(实刻印点)的刻印列输送到面对刻印针41的位置,进行点字刻印。而且,当不存在上述的实刻印点时(结束最终刻印列的刻印时),根据后非点字刻印区域的长度,进行带输送,并从刻印带排出口32排出刻印结束的带T,其中,后非点字刻印区域作为点字刻印区域的后侧区域。
接着,参照图6,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构成进行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包括操作部110,其包括键盘3和显示器4,管理用户的字符信息的输入或各种信息的显示等用户接口;墨字打印部120,其包括带盒C、打印头7和打印输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121,并且,用于输送带T和墨带R,同时根据墨字数据将墨字打印在带T上;切断部140,进行全剪切或半剪切;点字刻印部150,其包括螺线管47、刻印针41、以及刻印输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151,并且,输送带T的同时,根据点字数据将点字刻印在带T上;检测部170,用于进行各种检测,其包括检测带T(带盒C)的类别的带识别传感器171、在点字刻印部150中检测带T的前端的前端检测传感器91、检测打印输送电动机121的旋转速度的打印部旋转速度传感器172、以及检测刻印输送电动机151的旋转速度的刻印部旋转速度传感器173;驱动部180,用于进行各部的驱动控制,其包括显示器驱动器181、头驱动器182、打印输送电动机驱动器183、剪切器电动机驱动器184、185、刻印驱动器186、以及刻印输送电动机驱动器187;以及控制部200,与各部连接,控制标签制作装置1全体。
切断部140设在墨字打印部120的带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带盒安装部6邻接,并且,将全剪切器142和半剪切器144(切断装置19,参照图1)配置为面对带输送路径12。全剪切器142和半剪切器144分别由全剪切器电动机141和半剪切器电动机143驱动,全剪切器142通过由固定刀刃和可动刀刃构成的剪刀形式剪切层压的记录薄料和剥离薄料双方,半剪切器144则以压切的形式只剪切记录薄料。
控制部200包括CPU 210、ROM 220、RAM 230、以及输入输出控制装置(以下,称为“IOCInput Output Controller输入/输出控制器”)250,并相互通过内部总线260连接。ROM 220包括控制程序模块221,存储用于由CPU 210控制墨字打印处理或点字刻印处理等的各种处理的控制程序;以及控制数据模块222,除存储用于进行墨字打印的字符字体数据或用于进行点字刻印的点字字体数据之外,还存储用于打印插入标记M1或上下标记M2的打印数据等各种数据。而且,字符字体数据也可以不在ROM 220内,而是另行存储在CG-ROM中。
RAM 230除包括作为标记等使用的各种工作区域模块231之外,还包括墨字数据模块232,存储生成的墨字数据;点字数据模块233,存储生成的点字数据;显示数据模块234,存储用于在显示器4上显示的显示数据;以及配置模块235,存储所指定的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的配置(布局),上述个模块作为控制处理的作业区域使用。而且,RAM 230经常被备份,以便即使断开电源,也可以保持所存储的数据。
在IOC 250中,包括逻辑电路,其用于补充CPU 210的功能,同时用于处理与各种外围电路的接口信号,该逻辑电路由门排列或定制LSI等构成。由此,IOC 250将来自键盘3的输入数据或控制数据保持原样或加工后写入内部总线260,并且与CPU 210连动,将从CPU 210输出到内部总线260的数据或控制信号保持原样或加工后输出到驱动部180。
而且,CPU 210通过上述的构成,根据ROM 220内的控制程序,通过IOC 250从标签制作装置1中的各部输入各种信号/数据。而且,根据输入的各种信号/数据,处理RAM 230中的各种数据,通过IOC 250,向标签制作装置1中的各部输出各种信号/数据,由此,控制墨字打印或点字刻印。
例如,当制作点字标签L2时,用户按下“电源”键后,首先,CPU 210为了返回到上次电源断开时的状态,从而进行恢复已保存的各控制标记等的初始设定,通过带识别传感器171(参照图6)来检测带类别。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带的种类,检测出带宽(带T124mm、带T218mm、带T312mm,参照图8A~8C)。之后,如果从键盘3输入字符信息,据此,生成墨字数据并暂时存储在墨字数据模块232中。而且,如果指定点字标签制作模式并输入字符信息,则据此生成点字数据,并暂时存储在点字数据模块233中。而且,通过按下“打印”键得到点字标签的制作指示(打印指示)时,开始驱动打印输送电动机121。而且,根据打印部旋转速度传感器172的检测结果,驱动打印头7,由此,进行插入标记M1和上下标记M2的打印(根据事先在控制数据模块222中存储的数据)、由半剪切器144进行半剪切、以及根据墨字数据模块232中的墨字数据进行墨字打印。之后,根据墨字数据(如果在输入字符信息时可以设定后余白的长度时,也包括该后余白数据)进行规定长度的带输送,从而由全剪切器142切断带后端部,并从打印带排出口22排出带T。
墨字打印结束后,CPU 210在显示器4上显示催促插入带T的信息,用户将切断成长方形的墨字打印后的带T插入刻印带插入口31,如上所述,通过驱动刻印单元80和带输送装置60,根据点字数据模块233中的点字数据进行点字刻印。而且,结束刻印后,通过刻印输送电动机151的驱动,输送根据点字数据(在输入字符信息或六点点字信息时可以设定后余白长度的情况下,也包括其后余白数据)的规定长度的带,从而,从刻印带排出口32排出带T。而且,在制作点字标签L2时,根据需要,进行墨字数据及/点字数据的反向处理(参照图9),关于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接着,参照图7A和7B,对制作墨字标签L1和点字标签L2时的大致步骤进行说明。当制作墨字标签L1时,如图7A所示,首先,(1)安装带盒C;(2)在从安装的带盒C向墨字打印部120输送出的带T上,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打印墨字P;然后排出打印结束的带T(墨字标签L1)。在制成的墨字标签L1的前端部进行半剪切,但不打印插入标记M1或上下标记M2(参照图5)。此外,当制作墨字标签L1时,可以设定指定是否进行半剪切的单元。
另一方面,当制作点字标签时,如图7B所示,(1)安装带盒C;(2)通过向墨字打印部120输送从安装的带盒C陆续放出的带T,从而打印墨字P;然后排出打印结束的带T。此时,在墨字打印部120中,在非信息形成区域上打印插入标记M1和上下标记M2(参照图5)。而且,(3)根据插入标记M1手动插入墨字打印后的带T;向点字刻印部150的输送,从而,(4)刻印点字B。制成的点字标签L2打印有墨字P的同时、刻印有点字B,根据上下标记M2粘贴到粘贴对象物上,由此得到利用。
而且,在此,因为假设制作的点字标签L2为12mm宽的带T3,并图示了这种情况,所以是将墨字P和点字B重叠打印/刻印。与此相对,当使用24mm宽的带T1或18mm宽的带T2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或需要,指定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在带宽方向上的上下配置。
因此,参照图8A~8C及图9,对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在带宽方向上的配置指定、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的反向处理进行说明。图8A~8C示出的是,墨字打印后,在插入点字刻印部150前的带T1、T2、以及T3,图9示出点字刻印后的带T1(点字标签L2)。
首先,根据带宽类别,对可以进行指定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8A所示,当带识别传感器171(参照图6)检测带宽的检测结果是24mm(带T1)时,可指定墨字打印区域Ep为上段、点字刻印区域Eb为下段(a-1),或墨字打印区域Ep为下段、点字刻印区域Eb为上段(a-2)。而且,除上述配置之外,还可以指定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相重叠的“重叠记录”(参照图12的D09),在该情况下,因为进行与(a-1)相同的数据反向处理,所以,在此省略说明。此外,可以通过墨字P和点字排列的上下及上下标记M2规定带T的上下。
而且,如图8B所示,当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8mm(带T2)时,也可以指定为以下中的任一个墨字打印区域Ep为上段、点字刻印区域Eb为下段(b-1),或者,墨字打印区域Ep为下段、点字刻印区域Eb为上段(b-2)。当已进行后述的“上下位置”的指定时(参照图12的D10),对应带宽,缩短墨字打印区域Ep的带宽方向长度。即,因为点字B的一方200的大小(带宽方向长度)是确定的,所以,当带宽为18mm时,在带宽方向的一方的靠近端部区域(上端侧或上端侧)上设定点字刻印区域Eb,剩余区域为墨字打印区域Ep。
而且,如图8C所示,当带宽的检测结果为12mm(带T3)时,只有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Eb重叠的布局,所以,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为上下中间的配置。即,带宽为12mm(带T3)时,因为带宽是可以刻印一方点字200的大小(带宽方向的长度)的最小长度,所以不需要由用户进行配置指定。
接着,对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的反向处理进行说明。例如,使用带T1时,如图8A(a-1)和图9(a-1)所示,当将点字刻印区域Eb指定为下段(a-1)(下点字的情况)时,读出墨字数据模块232中的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模块233中的点字数据,以正向进行打印/刻印(从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的前端侧进行打印/刻印)。
而且,如上所述,所谓点字数据由以下数据构成为了根据输入的字符信息(在此为“あいう”)刻印点字B而生成的数据部分、前余白数据、以及后余白数据。因此,所谓“以正向刻印点字数据”是指依次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刻印前余白数据、相当于第一个字符(在此为“あ”)的左列纵向三个刻印点201a、201b、201c(参照图3A)的数据、相当于第一个字符(在此为“あ”)的右列纵向三个刻印点201d、201e、201f的数据、相当于第二个字符(在此为“い”)的左列纵向三个刻印点201a、201b、201c的数据、…,最后,刻印后余白数据。
另一方面,如图8A(a-2)和图9(a-2)所示,如果将点字刻印区域Eb指定为上段(a-2)(上点字的情况),则在使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旋转180°的状态下进行打印/刻印(打印/刻印反向墨字P’和反向点字B’)。即、刻印单元80面对靠近带移动路径70的下侧的位置,靠近带T的上侧进行点字刻印时,为使点字刻印区域Eb面对刻印单元80,将带T从后端侧(通过墨字P和点字排列规定上下时的方向右侧)插入,但此时,对于导入点字刻印部150的带T,为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需要使点字数进行180°旋转。因此,将点字数据模块233中的点字数据进行反向处理(从后端侧读取)进行刻印。而且,所谓“在使点字数据180°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刻印”是指,依次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刻印后余白数据、将相当于最后的字符(在此为“う”)的右列纵向三个刻印点201d、201e、201f(参照图3A)的数据旋转180°后的数据、将相当于最后的字符(在此为“う”)的左列纵向三个刻印点201a、201b、201c的数据旋转180°后的数据、将相当于倒数第二的字符(在此为“い”)的右列纵向三个刻印点201d、201e、201f的数据旋转180°后的数据、…,最后刻印前余白数据。
而且,在墨字数据中,当将墨字打印区域Ep指定为下段(a-2)时(上点字的情况),为使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与墨字P的上下方向一致,也将墨字数据模块232中的墨字数据进行反向处理(从后端侧读取),并进行打印。
而且,在使用带T2时,如果为下点字时(图8B(b-1)所示的情况),以正向打印/刻印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如果为上点字时(图8B(b-2)所示的情况),也是在其旋转180°的状态下打印/刻印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打印/刻印反向墨字P’和反向点字B’)。而且,当使用带T3时,因不可能进行配置指定,所以总是以正向打印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3,依照显示器4上所显示的画面的转换,对制作点字标签L2时的详细步骤进行说明。而且,在此,以利用24mm宽的带T1制作点字标签L2的情况(制作图9所示的(a-1)标签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该点字标签L2在带宽方向的上侧打印有墨字P,同时,在下侧刻印有点字B。
如图10所示,由用户将标签制作装置1的电源设定为ON状态时,显示墨字输入画面(文本编辑画面)(D01)。在此,显示表示第一行的输入的行首标记(带有四方形的数字1)和表示输入位置的光标K。在此状态下,由用户按下用于生成墨字数据的字符信息“あ、い、う”,并且按下“选择”键后,确定墨字输入(D02)。此外,在墨字输入中,可以执行一般的字符处理装置等执行的汉字转换及格式·字体设定等各种字符信息处理,在此省略说明。
接着,由用户按下“点字模式”键后,转换到点字输入画面(D03)。在此,可从输入字符信息“字符输入”和输入六点点字信息的“直接输入”的选择项中指定任一项,在反向显示默认值“字符输入”的图示状态下,按下“选择”键后,转换到(点字用的)字符输入画面(D04)。在字符输入画面(D04)中,在以下各行排列显示“输入”栏,用于一般字符列(通常的字符列)的输入、编辑;“点译(译成盲文)”栏,用于点译字符列的输入、编辑;以及“点字”栏,用于显示与点译字符列对应的点字B的信息。在初始状态下,通过光标K,催促进行“输入”栏的第一个字符的输入。
在此,如果按下字符信息“あ、い、う”,并且按下“点译”键,则转换到用于设定点译所需要的句节信息的句节信息设定画面(图11的D05)。对例如“きようはいしやにいく”的文章进行点译时,将句节划分为“きようは(今天)”、“いしやにいく(去看医生)”的情况和、将句节划分为“きよう(今天)”、“はいしやにいく(去看牙医生)”的情况,文章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句节信息设定画面(D05)是为了能够正确地进行点译而指定已输入的文章的句节划分位置的画面。但是,在本例中为使说明简单,而举例说明输入“あいう”这样没有意义的单词列。所以,在此,将“あいう”看作一个句节,并视为已经输入了句节信息,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即、如图所示,在反向显示“あ”的状态下,由用户将光标“→”按下二次,则反向显示“あいう”,并且,如果按下“选择”键,则将“あいう”作为一个句节而设定句节信息。而且,在句节信息设定画面(D05)中,如果完成了句节信息的设定,则转换到用于进行确认和编辑的画面(D06)。
在该画面(D06)中,在“输入”栏中,为催促接着普通字符列“あいう”进行输入,光标指在“う”的后面并显示,同时,在“点译”栏中,显示点译字符列“アイウ”,并且,还在“点字”栏中显示与点译字符列对应的点字信息。而且,如果在D05中划分有句节时(例如,对应“あ”、“い”、“う”的每个字符按下“选择”键后设定为三个句节时),按照点字的间隔书写方式,在“点译”栏的句节之间插入空白(空间)。
在该状态(D06)下,当确定字符输入后(如按下“选择”键),在“点译”栏中移动光标,同时,显示标记有“★”的状态(D07),该状态表示“输入”栏和“点译”栏的内容一致。在此,通过操作光标,在“输入”栏和“点译”栏之间使光标K移动,或在同一行内移动,从而可确认各栏的内容。而且,在该画面(D07)中,可以编辑“输入”栏的普通字符列或“点译”栏的点译字符列,编辑结束后,按下“点译”键,从而使其转换到句节信息设定画面(D05)。
在此,用户确认D07的画面内容后,如果直接按下“选择”键,则转换到带有预览缩小显示的字符输入画面(文本编辑画面)(D08)。在此,当直接按下“打印”键时,在画面上部缩小显示制成的标签的信息,同时,在画面下部,与表示点译字符列的点译标记(带有四方形的“点”)并列显示点译字符列“アイウ”;并且,还与第一行的行首标记并列显示普通字符列“あいう”。此外,还可以编辑点译字符列或普通字符列,通过按下“点译”键,可以转换到句节信息设定画面(D05)。另一方面,这种状态还包括文本编辑画面的另一面,可以进行字符信息输入或格式设定。
在此,为了进行点字格式的设定,在用户按下“转换”键的状态下,如果按下“点字模式”键后,则转换到点字格式指定画面(图12的D09)。在此,可以从“并列记录/重叠记录”、“上下位置”、“左右位置”和“结束?”的选择项中指定任一项,并且作为默认值反向显示“并列记录/重叠记录”。如果选择“并列记录/重叠记录”,则可以进一步在下一步选择“并列记录”和“重叠记录”,其中,“并列记录”是上下排列配置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重叠记录”是重叠打印/刻印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而且,如果选择“上下位置”,则可以在下一步进一步选择将点字刻印区域Eb配置在带T的上下的某一方。因此,选择“并列记录/重叠记录”、且选择“并列记录”时的打印/刻印结果与选择“上下位置”、且选择“下点字”时的打印/刻印结果相同。而且,如果选择“左右位置”,则可在下一步进一步选择将点字刻印区域Eb配置在带T的左右、中央的任一个位置。
在此,通过按下光标“↓”和“选择”键指定“上下位置”时,则显示用于指定将点字刻印区域Eb配置在带T的上或下的选择项“上点字”、“下点字”(D10),在反向显示作为默认值的“下点字”的图示状态下,如按下“选择”键,则确定“下点字”作为点字格式。然后,转换到点字格式指定画面,在反向显示选择项“结束?”的状态下,如按下“选择”键(D11),则结束点字格式的设定,返回到字符输入画面(与D12、D08相同)。
在此,如按下“打印”键,则在显示器4上显示制作的点字标签L2的长度、宽度、有无点字B、及打印张数(图13的D13)。在将按下该“打印”键作为触发并执行的打印处理中,与带输送同步,执行以下处理打印插入标记M1和上下标记M2;由半剪切器144进行半剪切;以及根据输入的信息打印墨字数据“あ、い、う”;由全剪切器142进行全剪切。然后,结束这些处理后,如该图所示,排出打印结束的带T。在此,因为指定为“下点字”,所以将以正向打印的墨字“あいう”配置在上侧。
此外,优选方式是,带长边方向的打印开始位置(如图示的例子时,是插入标记M1的前端)与带前端之间的长度设定得比打印头7与切断位置(全剪切器142的位置)之间的长度长。如果根据该结构,不需要进行以下控制使输送电机反向旋转,从而反方向输送带T之后开始打印等。
结束墨字打印部120的处理后,在显示器4上显示“请在刻印插入口插入标签”的引导刻印的信息(D14)。然后,用户在刻印带插入口31中插入带T,并且当按下“选择”键时,则根据字符信息“あ、い、う”开始点字刻印处理。而且,这里指定为“下点字”,所以,以正向刻印点字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制作的点字标签L2如图9的(a-1)所示。即、指定为“下点字”时,以正向打印/刻印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另一方面,在图12的D10中,当指定为“上点字”时,制作该图的(a-2)所示的点字标签。即、使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旋转180°,并进行打印/刻印。而且,在图12的D09中,当指定“重叠记录”时,以正向打印/刻印如上所述的墨字数据和点字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根据点字刻印区域Eb的配置指定,可以转换墨字数据的打印方向和点字数据的刻印方向,所以,无需使刻印单元80在带移动路径70的宽度方向上能够移动,而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指定带T的宽度方向上的点字刻印区域Eb。
而且,在墨字打印后的带T上,因为打印有插入标记M1,所以,当用户将带T手动插入点字刻印部150时,不会错误插入带T的前后。而且,墨字打印的内容即使是不能判断上下(前后)的内容时(例如,箭头标记或数字零等),因为打印有上下标记M2,所以不会出现粘贴时弄错上下(前后)的情况。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带T的前端侧进行半剪切,在通过该半剪切而划分的非信息形成区域上打印插入标记M1和上下标记M2(参照图9),但是,也可以如图14所示,在带T的后端侧(相对于墨字打印时的带输送方向为上游侧)进行半剪切,在据此划分的带后端侧的非信息形成区域上,打印上述标记M1、M2。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墨字数据的打印方向不同。即、指定为“下点字”时,如(a-1)所示,将墨字数据旋转180°进行打印(打印反向墨字P’);当指定为“上点字”时,如(a-2)所示,以正向打印墨字数据。即、通过指定的配置,确定点字数据的刻印方向,但墨字数据则根据指定的配置和由插入标记M1规定的导入方向来确定其打印方向,以使点字排列和墨字P的上下方向一致。
而且,半剪切的位置不是固定在带T的前端侧或后端侧,例如也可以是,指定为“下点字”时,在带T的前端侧实施半剪切;指定为“上点字”时,在带T的后端侧实施半剪切。即,可以固定墨字数据的打印方向(以正向打印),根据配置指定,变化半剪切的位置。
而且,标签制作装置1是同时包括墨字打印部120和点字刻印部150(参照图1)的装置,但也可以将这些部分作为另外的装置,通过接口(连接器)连接。根据该结构,可只购入相当于墨字打印部120的装置(墨时打印装置),作为任选附件,只有需要点字刻印的使用者可增加相当于点字刻印部150的装置,同时,因为可以将相当于点字刻印部150的装置更改为其他的形态,所以,提高了相当于墨字打印部120的装置的通用性。
此外,刻印单元80是可以刻印一方点字的大小,与一方的大小(纵向三个刻印点201)对应,设定有三个刻印针41。但是,也可以使刻印单元80的大小为能够同时刻印多行点字B。即,对于可同时刻印两行点字的刻印单元,需要纵向六根刻印针。根据该结构,可以进一步实现点字刻印区域Eb的配置多样化。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使用可同时刻印两行点字的刻印单元时,优选方式是,使刻印针每三个一组分为二组,并且可以转换驱动/非驱动。即,当为可同时刻印n行点字的刻印单元时,优选方式是,将刻印针分为n组,并且可以转换驱动/非驱动。根据该结构,即使是具有小于等于刻印单元的宽度的带T,也可以利用。
而且,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的配置指定,不限定于如图8A~8C所示的示例及“重叠记录”,作为选择项,可以增加多种布局例如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在带宽方向上只是局部重叠的布局;以及在墨字打印区域Ep和点字刻印区域Eb的带宽方向的边界上设置空白区域的布局等。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将点字刻印区域Eb指定为靠近带T的带宽方向一个端部的区域(上端部或下端部),根据其指定的配置和刻印单元80的配置,进行刻印处理。
而且,在上述示例中,对使用刻印单元8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该刻印单元80可在由三个刻印点构成的刻印列上进行刻印。但是,当使用可在带T1的上下两侧进行刻印的刻印单元时、或使用可在带移动路径70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刻印单元80时,可省略墨字数据或点字数据的反向处理。
而且,也可以作为程序提供将上述示例中所示的标签制作装置1的各部(各种功能)。而且,也可以将该程序存入存储介质后(省略图示)提供。作为记录介质,可利用CD-ROM、快速ROM、存储卡(小型闪存器(注册商标)、智能介质、存储盘等)、微型光盘、光磁盘、数字化视频光盘、以及软盘等。
而且,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关于标签制作装置1的装置构成及处理步骤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可做适当的变更。而且,除了标签制作装置1之外,如果是可进行点字刻印的装置,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符号说明(供参考)1标签制作装置 4显示器60带输送装置 70带移动路径80刻印单元 120墨字打印部150点字刻印部 200控制部210CPU B点字C带盒 Eb点字刻印区域Ep墨字打印区域 L1墨字标签L2点字标签 M1插入标记M2上下标记 P墨字T带。
权利要求
1.一种点字刻印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对于沿带移动路径输送出的带,通过刻印头,在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同时,靠近所述带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进行点字刻印,其特征在于,包括点字刻印区域指定步骤,将靠近所述带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所述点定刻印的点字刻印区域;以及点字刻印步骤,在指定的所述点字刻印区域进行点字刻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印头配置在靠近所述带移动路径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位置上,且所述带被导入所述带移动路径,以使所述点字刻印区域与所述刻印头相对,在所述点字刻印区域指定步骤和所述点字刻印步骤之间,对于导入到所述带移动路径的所述带,还执行数据翻转步骤,以维持所述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其中,所述数据翻转步骤使用于进行所述点字刻印的点字数据旋转180°。
3.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刻印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4.一种点字刻印装置,对于沿带移动路径输送的带,通过刻印头,在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同时,靠近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进行点字刻印,其特征在于,包括点字刻印区域指定单元,将靠近所述带宽度方向的上下侧中的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所述点字刻印的点字刻印区域;以及点字刻印单元,在所指定的所述点字刻印区域进行点字刻印。
5.一种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包括不连续的两条带移动路径,对于沿各自的带移动路径输送出的带进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其特征在于,包括墨字打印单元,在已导入墨字用带移动路径的所述带上进行所述墨字打印;点字刻印单元,在已导入点字用带移动路径的所述带,靠近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进行所述点字刻印;以及区域指定单元,将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任意区域指定为进行所述墨字打印的墨字打印区域的同时,将靠近所述带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所述点字刻印的点字刻印区域;所述墨字打印单元和所述点字刻印单元根据所述区域指定单元的指定,分别进行墨字打印和点字刻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字刻印单元通过配置在靠近所述点字用带移动路径的宽度方向的一侧位置的刻印头进行点字刻印;而且,所述带被导入所述带移动路径,以使所述点字刻印区域与所述刻印头相对,所述点字刻印单元根据所述区域指定单元的指定,对于导入所述点字用带移动路径的所述带,使用于进行所述点字刻印的点字数据旋转180°后进行刻印,以维持所述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字符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字打印后的所述带被手动导入所述点字用带移动路径,所述墨字打印单元打印表示向所述点字用带移动路径导入所述带的方向的信息,同时,根据该导入方向和所述区域指定单元的指定,将用于进行所述墨字打印的墨字数据旋转180°后进行打印,以使所述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和所述墨字的上下方向一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刻印控制方法,对于沿带移动路径输送出的带,通过刻印头,在维持点字排列的上下方向的同时,靠近上述带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进行点字刻印。该点字刻印装置的刻印控制方法包括点字刻印区域指定步骤,将靠近上述带宽度方向的上下一侧的区域指定为进行上述点字刻印的刻印区域;以及点字刻印步骤,在指定的上述点字刻印区域进行点字刻印。
文档编号B41J3/54GK1799849SQ2006100003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7日
发明者仓科弘康, 菊池纯一, 植原隆行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