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00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打印机构,尤指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机构。(2) 背景技术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由于具有操作容易且可打印于多种喷墨媒体等优点, 广受消费大众欢迎,但喷墨打印机使用一段时日后,便会因墨水匣之墨水耗尽而须 更换墨水匣,目前常见之更换方法是丢弃旧有之墨水匣再安装全新之墨水匣以提供 墨水,此举不但造成墨水匣壳体的浪费,且因墨水匣之价格昂贵而无形地增加了使 用者的开销。为了节省打印成本并避免资源浪费,重复使用同一个墨水匣的连续供 墨系统便因应而生。现有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之打印机构可由墨水匣承载座及墨水匣所组成,其 中当墨水匣内部之墨水用尽时,墨水匣可更换地与墨水匣承载座分离,因此更换墨 水匣的重点在于必须容易插拔及安装,然而若使用者未确实将墨水匣妥善安装于墨 水匣承载座上,再加上打印机构无适当的定位结构时,墨水匣极易于使用过程中因 受外力作用,例如管线的拉扯,而自墨水匣承载座上脱落,造成墨水匣的漏墨或打 印不连续,此外,为了要达成多色打印的目的, 一般打印机构皆会装配多组墨水匣 及墨水匣承载座来提供多种颜色的墨水,由于每个墨水匣之外部型态皆相似,使用 者若有疏忽时,极易将错误之墨水匣安装至非对应的墨水匣承载座上,造成墨水颜 色的混淆,严重影响打印品质。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机 构,使墨水匣可确实定位于相对应的墨水匣承载座上以连续提供颜色正确的墨水, 并避免墨水匣错误安装至墨水匣承载座上所产生的诸多问题,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 决之课题。 (3)发明内容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是为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之打印装置,其中墨水 匣承载座利用定位器之凸起部卡合于墨水匣之容置部中,以将墨水匣定位于墨 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同时并藉由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与墨水匣之第 二辨识部接触导通而产生一信号并传送至打印机构之控制电路,以触发打印机 构进行喷墨打印动作,可确实定位墨水匣并辨识墨水匣是否正确地安装于相符 之墨水匣承载座上。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 之打印机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并具有一控制电路,其系包括墨水匣承 载座,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容置槽,且包含第一辨识部,其设置于容置槽之 侧面上;定位器,其设置于容置槽中且具有凸起部;墨水匣,其具有包含一侧 面之本体且包含第二辨识部,其设置于本体之侧面上;以及容置部,其设置 于本体上并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其中,墨水匣之本体是利用容置部与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卡合,以定位墨水匣之本体于墨水 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且当墨水匣与墨水匣承载座相符时,墨水匣之第二辨识 部将与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接触,以产生一信号告知控制电路以达到辨 识墨水匣之目的。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及墨水匣之第二辨识 部系为由金属材质构成之接点。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还包括固定部,其具有 开口及折弯处;延伸部,其延伸自固定部并与凸起部相连接;以及接触部,其 连接于凸起部。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还具有凸块其包括凸部及凹口,用 以与定位器之固定部之开口及折弯处相套接,使定位器固定于容置槽上。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之形状实质上是 配合墨水匣之容置部,使凸起部与墨水匣之容置部相卡合。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为弹性构件,于墨水匣之 本体进入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时产生变形,并于墨水匣固定墨水匣承载座之 容置槽中时结束变形,使定位器之凸起部与墨水匣之容置部相卡合。
根据本发明之构想,其中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还包括一定位孔,且墨水 匣还包括一定位柱,其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孔,用以加强定位墨水匣于 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另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 构之打印机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其包括墨水匣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 侧面之一容置槽,且包含第一辨识部,其设置于容置槽之侧面上;导轨结构 与定位器,其设置于容置槽中,且定位器包含一凸起部;以及墨水匣,其具有 包含一侧面之一本体,且包含第二辨识部,其设置于本体之侧面上,以及导 槽结构及容置部,其设置于本体上并分别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导轨结构及定 位器之凸起部,其中,墨水匣之本体是藉由导槽结构与墨水匣承载座之导轨结 构相互配合而滑入容置槽中,并利用墨水匣承载座之定位器之凸起部卡合于墨 水匣之容置部内,以将墨水匣之本体定位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当墨水 匣与墨水匣承载座相符时,墨水匣之侧面上的第二辨识部将与墨水匣承载座之 侧面之第一辨识部接触,以产生一信号来辨识墨水匣。(4)


图l(a)其系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墨水匣承载座结构示意图。图l(b)为图l(a)的X方向剖面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墨水匣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正视图。图3 (a)为墨水匣与墨水匣承载座结合前之示意图。 图3(b)为图3(a)结合中之Y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 (c)为图3 (b)结合完成之示意图。 图3 (d)为图3 (c)之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e)为墨水匣错误安装于非对应之墨水匣承载座之Y方向剖面局部放大示 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 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 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标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之打印机构主要是由墨水匣承载座及墨水匣所构成,其利用墨水匣 提供墨水并利用墨水匣承载座承载墨水匣以提供一连续式的供墨。请参阅图l(a),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墨水匣承载座之结构示意 图,如图所示,墨水匣承载座1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一容置槽10, 其包括第一侧面101、第二侧面102、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其中第二 侧面102分别垂直于第一侧面101、第三侧面103及第四侧面104,而第三侧 面103及第四侧面104则位于第一侧面101之两相对侧,使容置槽10成为一 个半开放式的空间,以容置墨水匣2(如图3(c)所示)。为了使墨水匣2定位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墨水匣承载座1 的容置槽IO的第一侧面IOI上设有定位孔11,用以与墨水匣2之定位柱21(如 图2(a)所示)结合,使墨水匣2可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及第三方向(即X方 向及Z方向)定位。此外,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二侧面102上设有凸块12,于 本实施例中,凸块12之数量以两个为佳,但不以此为限,且凸块12之顶面具 有凸部121,而凸块12面向容置槽IO之第一侧面101的一侧面可设有一凹口 122,以便利用凸部121与凹口 122与一定位器13互相卡扣。而定位器13则具有固定部131、延伸部132、凸起部133及接触部134, 其中延伸部132是延伸自固定部131并与凸起部133之一端相连,而接触部134 则相对于延伸部132连接于凸起部133之另一端。于本实施例中,定位器13 是利用弹性构件弯折而成,例如一弹片,但任何可因应受力产生变形并于受力 结束时恢复原形之材质,皆可作为本发明之定位器13。此外,定位器13之固 定部131还包括开口 1311以及折弯处1312(如图3(b)及图3(c)所示),且其形 状实质上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其第二侧面102上所设置之凸块12相 配合,以便藉由固定部131之开口 1311及折弯处1312分别套接及卡合于凸块 12之凸部121及凹口 122中,而将定位器13利用固定部131固定于墨水匣承 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上。请再参阅图l(a),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内部亦可设置一导轨结 构14,其可依设计需求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第三侧面103或第
四侧面104,于本实施例中,导轨结构14可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二侧面102 上,以引导墨水匣2沿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二方向(即Y方向)进入墨水匣承载 座1之容置槽10。请参阅图l(b),其为本发明图l(a)之X方向剖面示意图。为了避免使用 者安装错误的墨水匣2,墨水匣承载座1更设有辨识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墨 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设置于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上,其可为由 金属片构成之接点,且第一辨识部15之数量以两个为佳,但不以此为限,换 言之,任何可藉由接触而导通之材质,皆可作为本发明之第一辨识部15,以便 当墨水匣2安装于墨水匣承载座1上构成打印机构3时(如图3(c)及图3(d)所 示),可通过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与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接 触而产生信号,即导通打印机构3内部之回路以产生信号,进而驱动打印机构 3进行喷墨打印的动作。请再参阅图l(b),当然,制造厂商亦可依需求调整墨水匣承载座l之容置 槽10其第一侧面101之第一辨识部15之位置,例如将原第一辨识部15于第 一方向(即X方向)向内平移Ax之距离,并于第三方向(即Z方向)向容置槽10 之第二侧面102平移A z之距离,亦即将第一辨识部15调整至第一辨识部15' 之位置,藉此变化出多种不同的辨识态样,是以当打印机构3装配有多组墨水 匣承载座1及多种不同颜色之墨水匣2时,每组墨水匣承载座1皆可利用位置 相异之第一辨识部15来达到辨识与其相符之墨水匣2的功能。请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其中图2(a)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墨 水匣结构示意图,而图2(b)为图2(a)之正视图。如图所示,墨水匣2是适用 于一连续供墨系统且具有一本体20,本体20实质上为一长方体结构,且其形 状实质上与墨水匣承载座1的容置槽10配合,墨水匣2之本体20包括第一侧 面201及与第一侧面201垂直之第二侧面202,且墨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一侧 面201及第二侧面202系分别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 101及第二侧面102。请再参阅图2(a)并配合图2(b),墨水匣2尚具有定位柱21及容置部22, 其中定位柱21系设置于墨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一侧面201上并对应于墨水匣 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上的定位孔11,而容置部22则设置于本体20之第二侧面202上并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定位器13的凸起部133, 且其形状与凸起部133相配合,以便墨水匣2之本体20设置于墨水匣承载座1 之容置槽10中时,可同时利用定位柱21与定位孔11之结合以及容置部22与 定位器13之凸起部133的卡合来达成定位墨水匣2之目的。此外,墨水匣2 之本体20上亦可设有导槽结构23,其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4, 以引导墨水匣2进入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同样地,为了辨识墨水匣2与墨水匣承载座1是否相符,墨水匣2于本体 20之第一侧面201上设置有第二辨识部24(如图2(b)所示),且第二辨识部24 之设置位置相对应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的设置位置,于本实施 例中,第二辨识部24亦可为由金属片构成之接点,且数量以两个为佳,但不 以此为限,换言之,任何可藉由接触而导通之材质,皆可作为本发明之第二辨 识部24,以便当墨水匣2安装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时,可利用墨 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上的第一辨识部15是 否接触,来判断墨水匣2与墨水匣承载座1是否相符,即当墨水匣2与墨水匣 承载座1相符时,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将与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 部15接触以产生信号,而打印机构3方可作动进行喷墨打印动作,反之,若 墨水匣2错误安装于不相符的墨水匣承载座1上时,便会因第二辨识部24无 法与第一辨识部15相接触而没有信号产生并传送至打印机构3内部之控制电 路,使得打印机构3无法作动。当然,如前所述,当打印机构3装配有多种颜 色之多个墨水匣2时,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的位置亦可配合其相符之墨水 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的位置因应调整,以达到识别功能。请参阅图3(a)-图3(d),其为上述墨水匣2与墨水匣承载座1的定位及辨 识过程首先,当墨水匣2之本体20欲安装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 以构成打印机构3时(如图3(c)所示),墨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是 相对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侧面102设置,并将墨水匣2之导 槽结构23(如图2(b)所示)套接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导轨结构14上,利用导槽 结构23与导轨结构14之相互配合,使墨水匣2之本体20可沿导轨结构14之 方向滑入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而朝其第一侧面101接近。当墨水匣2之本体20持续朝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侧面101移动时,墨
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将会压迫墨水匣承载座1之定位器13的凸起 部133,使凸起部133产生一压迫变形(如图3(b)所示),是以墨水匣2之本体 20可于容置槽10中朝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侧面101移动而不受到定位器13 之凸起部133的阻挡。当墨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一侧面201与墨水匣承载座1 之容置槽10的第一侧面101相接触时,墨水匣2之定位柱21便可插植于与其 对应之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上的定位孔11中,以形成 第一定位结合处,此外,墨水匣承载座1之定位器13的凸起部133恰好可对 准墨水匣2之本体20第二侧面202上的容置部22,使定位器13之凸起部133 不会再受到墨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压迫,故定位器13可利用其弹 力结束变形并恢复原形,使其凸起部133卡合于墨水匣2之容置部22中,以 形成第二定位结合处,故墨水匣2之本体20可藉由第一定位结合处及第二定 位结合处确实地固定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第二及第三方向(即X、 Y及Z 方向)上(如图3(c)所示)。于此同时,墨水匣2及墨水匣承载座1之间更可利用第二辨识部24与第 一辨识部15的接触与否来辨识墨水匣2与墨水匣承载座1是否相符。请参阅 图3(d),其为图3(c)之局部放大图,当使用者将正确之墨水匣2安装至与其 相符之墨水匣承载座1上时,由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的设置位 置是与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皆为金属材质制成之 接点,因此第一辨识部15及第二辨识部24将会接触而产生一信号,即藉由第 一辨识部15及第二辨识部24之连结而导通打印机构3内部之回路,并藉由所 产生的信号来告知打印机构3内部之控制电路(未图标)目前所装设之墨水匣2 为墨水匣承载座1所适用之型号,进而使控制电路驱使打印机构3进行喷墨打 印动作。反之,若使用者将错误的墨水匣2安装至不相符之墨水匣承载座1上时, 例如将彩色墨水匣安装至黑色墨水匣所属之墨水匣承载座上,即使墨水匣2可 利用定位柱21及容置部22分别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定位孔11及定位器13之 凸起部133结合,进而定位于墨水匣承载座1的容置槽中10,但是由于墨水厘 2之第二辨识部24及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位置不对应(如图3(e) 所示),彼此无法接触因此将无法导通打印机构3内部的回路,故并无任何信
号产生以传送至打印机构3之控制电路,使得控制电路不会驱动打印机构3作 动,是以使用者可藉此轻易识别是否安装正确的墨水匣2至墨水匣承载座1中。而当墨水匣2之墨水含量低的警示信息出现而须进行补墨或更换时,使用 者仅需将墨水匣2之本体20朝远离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侧面101的方向施 力,便可使墨水匣2之定位柱21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定位孔11分离,而此时 墨水匣承载座1之定位器13的凸起部133会脱离墨水匣2之容置部22并再度 受到墨水匣2之本体20的第二侧面202压迫产生变形,使墨水匣2之本体20 不受到定位器13之凸起部133的阻挡而得以藉由导槽结构23配合墨水匣承载 座1之导轨结构14退出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以便使用者取出墨水匣2。 而墨水匣2补墨完成或重新更换之后再安装至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中, 同样可利用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及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之接 触与否来辨识使用者之安装是否正确。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并不局限设置于 容置槽10之第一侧面101,而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亦不局限设置于本体 20之第一侧面201,且第一辨识部15及第二辨识部24之数目亦无特别之限制, 换言之,举凡墨水匣承载座1之第一辨识部15可与墨水匣2之第二辨识部24 利用接触而产生信号告知打印机构3作动之设计,皆属本发明所欲保护之范围。 此外,本发明之定位器13亦不限定安装于墨水匣承载座1之容置槽10的第二 侧面102,其亦可安装于容置槽10之第三侧面103或第四侧面104,只要将墨 水匣2之容置部22相对于定位器13之凸起部133因应调整,同样可达到定位 墨水匣2之功能。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打印机构是藉由墨水匣上的定位柱与墨水匣承载座上 的定位孔配合所形成的第一定位结合处,以及墨水匣之容置部与墨水匣承载座 之定位器的凸起部卡合所形成的第二定位结合处,确实地将墨水匣于第一、第 二及第三方向(即X、 Y、 Z方向)定位于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以避免墨水 匣于打印过程自墨水匣承载座之容置槽中脱落。另一方面,本发明还藉由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及墨水匣之第二辨识 部来提供一辨识墨水匣之功能,当墨水匣与墨水匣承载座相符时,墨水匣承载 座之第一辨识部及墨水匣之第二辨识部便可因接触导通而产生一信号传递至
打印机构之控制电路,以驱动打印机构。反之,若使用者将墨水匣安装至非对 应的墨水匣承载座上,便会因墨水匣承载座之第一辨识部无法与墨水匣之第二 辨识部接触而无法产生信号传递至打印机构之控制电路,是以打印机构便无法 作动,使用者便可依此预知墨水匣是否安装错误。再者,利用本发明之定位及辨识结构亦简化了墨水匣安装程序,因此本发 明便无须如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经由复杂的管线进行补墨,故不会有管线松脱 影响供墨之问题,亦不会因管线的缠绕影响喷墨打印机之外观,使打印机构之 应用更臻完备。纵使本发明已由上述之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艺之人士任施匠 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申请专利范围所欲保护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并具有一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墨水匣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侧面的一容置槽,该墨水匣承载座包含至少一第一辨识部,其设置于该容置槽的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一侧面方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之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标位置的设置;一定位器,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中且具有一凸起部;一墨水匣,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一本体,该墨水匣包含至少一第二辨识部,其设置于该本体的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一侧缘方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的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标位置之设置,且设置位置是为于该对合之墨水匣承载座的第一辨识部相对应位置;以及一容置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上并对应于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定位器的该凸起部;其中,该墨水匣与对合的墨水匣承载座相接合时,利用该墨水匣的容置部与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定位器的该凸起部卡合定位,促使该墨水匣之该侧面上的该第二辨识部能与该墨水匣承载座之该侧面之该第一辨识部相对应接触,以产生一信号告知该控制电路能辨识该墨水匣进行后续供墨打印作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墨 水匣承载座的该第一辨识部及该墨水匣的该第二辨识部为一接点,且该接点由 一金属材质构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辨识结构打印机构,其中该墨水匣承载座 的该定位器还包括一固定部,其具有一开口及一折弯处;一延伸部,其延伸自该固定部并与该凸起部相连接;以及 一接触部,其连接于该凸起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墨 水匣承载座还具有一凸块,该凸块还具有一凸部及一凹口,用以与该定位器的 该固定部的该开口及该折弯处相套接,使该定位器固定于该容置槽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墨 水匣承载座的该定位器之该凸起部的形状实质上是配合该墨水匣之该容置部, 使该凸起部与该墨水匣之该容置部相卡合。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墨 水匣承载座的该定位器为一弹性构件,于该墨水匣的该本体进入该墨水匣承载 座的该容置槽时产生变形,并于该墨水匣固定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容置槽中时 结束变形,使该定位器的该凸起部与该墨水匣的该容置部相卡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墨 水匣承载座的该容置槽还包括一定位孔,且该墨水匣还包括一定位柱,其对应 于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定位孔,用以加强定位该墨水匣于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 容置槽中。
8. —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其特征在 于包括至少一墨水匣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侧面的一容置槽,该墨水匣承载座包含至少一第一辨识部,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之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 一侧面方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的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 标位置设置;一导轨结构及一定位器,其设置于该容置槽中,且该定位器包含一凸起部;一墨水匣,其具有包含一侧面之一本体,该墨水匣包含至少一第二辨识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一侧 缘方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的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标位置之设置,且设置位置为于该对合之墨水匣承载座的第一辨识部相对应位置; 以及一导槽结构及一容置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上并分别对应于该墨水匣承载座 的该导轨结构及该定位器的该凸起部;其中,该墨水匣与对合之墨水匣承载座相接合时,藉由该墨水匣的导槽结 构与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导轨结构相互配合滑移,并利用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 定位器的该凸起部卡合定位,促使该墨水匣的该侧面上的该第二辨识部将与该 墨水匣承载座的该侧面的该第一辨识部接触,以产生一信号来辨识该墨水匣进 行后续供墨打印作业。
9. 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适用于一连续供墨系统并具有一控 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墨水匣承载座,其具有包含一侧面的一容置槽,该墨水匣承载座包含至少一第一辨识部,其设置于该容置槽的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一 侧面方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的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标 位置的设置;一墨水匣,其具有包含一侧面的一本体,该墨水匣包含至少一第二辨识部,其设置于该本体之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一侧 缘方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之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标位 置的设置,且设置位置为于该对合的墨水匣承载座的第一辨识部相对应位置; 以及其中,该墨水匣与对合的墨水匣承载座相接合时,利用该墨水匣的该侧面 上的该第二辨识部能与该墨水匣承载座的该侧面之该第一辨识部相对应接触, 以产生一信号,告知该控制电路能辨识该墨水匣进行后续供墨打印作业。
10. —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墨水匣,其具有包含一侧面的一本体,其特征 在于该墨水匣包含至少一辨识部,其设置于该本体的该侧面上,并依在该侧面上距一侧缘方 向距离及距与该侧缘方向相垂直的另一侧缘方向距离位置作指定坐标位置之 设置,该辨识部部份为金属材质;当该墨水匣辨识部与对应的结构相接合时,可产生一信号,告知该控制电 路能辨识该墨水匣进行后续供墨打印作业。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定位辨识结构的打印机构,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并具有一控制电路,其包括墨水匣承载座,具有包含一侧面的容置槽,且包含设置于容置槽的侧面上的第一辨识部及具有一凸起部的定位器;以及一墨水匣,具有包含一侧面的本体,且包含设置于本体的侧面上的第二辨识部及对应于定位器的凸起部的容置部,其中墨水匣的本体利用容置部与定位器的凸起部卡合而定位,且当墨水匣与墨水匣承载座相符时,墨水匣的第二辨识部将与墨水匣承载座的第一辨识部接触,以产生信号告知控制电路以达到辨识墨水匣的目的。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148121SQ20061013958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0日
发明者罗进添, 邱重钧 申请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