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51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动印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印章,是对已有的滚动印章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滚动印章结构如图7所示,由回转体1、卷绕在回转体1上的表面凸设有文字、图形、字母、记号等图案的大体上为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和用于支撑回转体1并且可保障回转体1滚动自如的回转体支持件3以及一个设在回转体支持件3上的用于向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即多孔质橡胶带补充印油的给油部件5组成,这种结构的滚动印章所存在的缺点之一,易受到给油部件5的制约,例如当向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的表面凸状文字、图形、字母、记号里补充印油时,往往会使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的所有表面渗及印油,于是当用力向被盖物如纸上盖印时,图案以外的部分所接受到的印油便同样会转移到纸张上,使图案印迹不清晰;之二,加工麻烦复杂,其加工过程往往先是将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直压成形,再将其用粘合剂等缠绕固定于回转本体1上,最后将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的两端的接头用粘结剂或以热熔接合的方式接续。还有,由于回转体1的周长和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的长度客观上很难保持充分一致,因此会造成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两端的接续部位23或因过长而出现重叠或因过短而出现缝隙;之三,难以制作出外径很小的印章,因为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很难缠绕到直径甚小的回转体1上,而且两端的接续部位23往往会表现出如图8所示的V字形,有损外形之美观;之四,由图7所示,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表面所设的凸部211的间隔l与接续部位23两侧的凸部211的间隔l不同,给以均等的间距配置文字或字母等带来麻烦;之五,为使印油不从凹部212渗出,需对平板状的多孔质体2的凹部212作必要的硬化处理,然而对于V字状的接续部位23则无法进行硬化处理,因此印油照样可以从V字状的接续部位23渗出,当用力将印章按到纸上进行滚印时,上述接续部位23在与纸接触时,会出现使印油沾附到纸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确保盖印印迹清晰的、多孔质体无接续部位的、在多孔质体上形成所定文字或图形或记号等图案的厚的凸部以外的印油不会渗出的、加工制作方便且不受大小制约的滚动印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滚动印章,它包括回转体1和设在回转体1上的多孔质体2以及用于枢置回转体1的回转体支持件3,所述的多孔质体2的形状为具筒腔22的圆筒体,套固在所述的回转体1上,所述的多孔质体2的表面21形成有作为印记的厚的凸部211和形成有熔融固化了的薄的凹部2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体1包括轴套11、轴销12,轴套11的基部扩设有第一轴盘111,第一轴盘111所朝向外的一侧窄缩成有一用于枢置到回转体支持件3上去的第一枢置突缘1111,轴销12的一端插入于轴套11的轴套孔112中,另一端扩设有第二轴盘121,第二轴盘121所朝向外的一侧窄缩成有一用于枢置到手柄3上去的第二枢置突缘12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孔质体2的材料为得以形成立体网目构造气孔的发泡塑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泡塑料为热塑性树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为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印记为文字、图形、字母、记号、卡通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体支持件3包括捏把31和与捏把31相连结的并且位于捏把31下方的枢置本体32,枢置本体32的二侧延伸有一对第一、第二枢臂321、322,第一、第二枢臂321、32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的腔形为槽、孔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槽为盲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为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将多孔质体2的结构构成为具筒腔22的圆筒状,因此不存在已有技术中的接续部位23,给以均等的间距配置文字之类的印记带来方便;只有凸部211得以将印油渗出,而被熔融固化的凹部因连续气孔体结构被破坏,因此无法将印油渗出,从而能确保盖印的清晰效果;由于加工制造方便,不受大小之限,因此能以获得甚为迷你型的多孔质体2来得到整体上极小的滚动印章产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质体2与回转体1相互装配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动印章的加工工艺过程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7为已有技术中的滚动印章的结构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图1中,材料为热塑性树脂系中的例如由聚丙烯、聚乙烯等等所加工而成的具筒腔22(图3示)的多孔质体2被固设在回转体1上,不言而喻,所谓的多孔质体2应当是具有网目状的气孔,当多孔质体2被含浸印油(一般为含浸到饱和状态)后,那么印油可以从网目状的气孔中渗出。但是,由于对多孔质体2的表面21作过处理,因表面21上的凸部211在处理过程中未被熔融固化,因此可以使印油渗出,而表面21上的除凸部211以外的所有区域即凹部212在处理过程中被熔融固化,从而使网目状的气孔体遭到破坏,因此凹部212无法使印油外渗,从而能保障盖印效果的清晰程度。这里所讲的凸部211是指作为构成印记例如文字、字母、记号、卡通画等的厚的部分,至于文字、图形、字母、记号等等既可以是择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一种以上的组合,例如字母与图形的配合,本实施例所给出的印记为图形,即凸部211为图形。
由回转体1携多孔质体2枢置到回转体支持件3上,图中示出的回转体支持件3的整体形状大体上呈一个倒置的Y形状,由捏把31和枢置本体32构成,两者既可以一体制作,也可以彼此配接。枢置本体32沿两侧向下对称地弯折成一对第一、第二枢臂321、322,而第一、第二枢臂321、322的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的腔形为槽,而且是盲槽,槽口略窄缩,以便确保回转体1的第一、第二枢置突缘1111、1211不会从槽口脱出。当用手捏持捏把31,使多孔质体2在被盖印物例如纸张上拂掠而过时,那么自凸部211上渗出的印油便转移到纸张上,在纸张上留下印记。
实施例2在图2中,给出了回转体支持件3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捏把31与枢置本体32相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中的枢置本体32的整体形状大体上呈一个盒状体,在该盒状体的腔中垂直地延伸出彼此并行的一对第一、第二枢臂321、322,并且在第一、第二枢臂321、322的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的腔形为孔,而且是盲孔,以便保障回转体1的第一、第二枢置突缘1111、1211的枢置效果。此外,在枢置本体32上还配设一个用于盖蔽多孔质体2的盖33。其余同实施例1的描述。
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中所提及的多孔质体2与回转体1的装配可以通过图3给出的一种方式得到理解。作为回转体1包括轴套11和轴销12,由于多孔质体2是富具弹性的,因此,多孔质体2的筒腔22的两端腔口可以分别绷固在第一、第二轴盘111、121的盘沿上,而轴销12的一端插置于轴套孔112中。如此装配后通过第一、第二轴盘111、121所朝向外的一侧窄缩而成的第一、第二枢置突缘1111、1211枢置到回转体支持件3上,更具体地讲是枢置到第一、第二枢臂321、322的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上。此外,图3所给出的回转体1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可以有相应的变异,因此不应当以所给出的实施例结构来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限制。
在图4、图5、图6中,其中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滚动印章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多孔质体2是用热塑性树脂系列的原料通过圆管挤出装置挤塑出粘土状的筒状棒体,筒状棒体经药品作用去除不纯物形成气孔体,从而得到多孔质体2。由回转体1携多孔质体2装配到回转体支持件3上,使回转体1旋转自如,从而由回转体1带动多孔质体2旋转自如。在多孔质体2未被放到表面41由凹部42形成所定的文字、图形、记号等图案的模版4上滚动之前,由截面形状如图5所示,即在多孔质体2的表面21上未构成有凹、凸部212、211,而一旦将多孔质体2放到表面41由凹部形成所定的文字、图形、记号等图案的材质为金属的模版4上,并且以0.5-3秒的时间边压边滚动时,此时,由于模版4的温度为130-200℃,结果是,多孔质体2的表面21经模版4的加热,表面41熔融、固化形成凹部212,但模版4上与凹部42相当的部分,因不与模版4接触,因为模版4预先雕刻得很深,所以不会熔融、固化,从而形成与凹部42相同图案的凸部211,对此可以由图6的截面形状晰示,即,当由回转体支持件3带着设置多孔质体2后的回转体1从模版4上通过后,在多孔质体2的表面21上形成了与模版4的凹部42相同的凸部211和凹部212,此凸部211是由多孔质体2自身由表及里原封不动地留下的,而凹部212是由于模板4的高温由表面21向里熔融、固化,使其丧失了网目结构的性质。所以,凸部211可以渗透印油而凹部212不可以渗透印油,从而能得到鲜明的盖印印迹。
权利要求1.一种滚动印章,它包括回转体(1)和设在回转体(1)上的多孔质体(2)以及用于枢置回转体(1)的回转体支持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质体(2)的形状为具筒腔(22)的圆筒体,套固在所述的回转体(1)上,所述的多孔质体(2)的表面(21)形成有作为印记的厚的凸部(211)和形成有熔融固化了的薄的凹部(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体(1)包括轴套(11)、轴销(12),轴套(11)的基部扩设有第一轴盘(111),第一轴盘(111)所朝向外的一侧窄缩成有一用于枢置到回转体支持件(3)上去的第一枢置突缘(1111),轴销(12)的一端插入于轴套(11)的轴套孔(112)中,另一端扩设有第二轴盘(121),第二轴盘(121)所朝向外的一侧窄缩成有一用于枢置到手柄(3)上去的第二枢置突缘(1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质体(2)的材料为得以形成立体网目构造气孔的发泡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塑料为热塑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树脂为聚丙烯、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记为文字、图形、字母、记号、卡通画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体支持件(3)包括捏把(31)和与捏把(31)相连结的并且位于捏把(31)下方的枢置本体(32),枢置本体(32)的二侧延伸有一对第一、第二枢臂(321)、(322),第一、第二枢臂(321)、(322)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枢置突缘腔(3211)、(3221)的腔形为槽、孔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为盲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动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为盲孔。
专利摘要一种滚动印章,是对已有的滚动印章结构的改进。它包括回转体和设在回转体上的多孔质体以及用于枢置回转体的回转体支持件,所述的多孔质体的形状为具筒腔的圆筒体,套固在所述的回转体上,所述的多孔质体的表面形成有作为印记的厚的凸部和形成有熔融固化了的薄的凹部。优点将多孔质体的结构构成为具筒腔的圆筒状,不存在已有技术中的接续部位,给以均等的间距配置文字之类的印记带来方便;只有凸部得以将印油渗出,而被熔融固化的凹部因连续气孔体结构被破坏,无法将印油渗出,能确保盖印的清晰效果;加工制造方便,不受大小之限,能以获得甚为迷你型的多孔质体来得到整体上极小的滚动印章产品。
文档编号B41K1/38GK2905445SQ20062007241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远山泰广 申请人:山八化学(常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