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设备和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250872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设备和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薄片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美国7395778号专利公报所述的喷墨打印设备设置有用于在打印操作前预先在 薄片上涂布与墨色料反应的涂布液(预处理液)的涂布机构。该涂布机构包括涂布辊和液 体保持构件,其中,涂布辊具有用于在薄片上涂布涂布液的涂布面,液体保持构件紧靠涂布 辊的涂布面,以形成保持涂布液的液体保持空间。在通过转动涂布辊输送薄片的同时,使用 涂布机构在薄片上涂布涂布液。如果在涂布操作期间在涂布辊和薄片相互接触时停止操作,则涂布液不仅散布在 薄片的接触部分上,而且还散布在接触部分的周围区域上,结果,薄片吸收大量液体,从而 导致涂布液涂布不均的不均勻涂布。如果不均勻涂布在局部变得显著,则不能保证薄片上 均一的打印质量。在美国7395778号专利公报所述的设备中,使得从涂布机构到打印开始 位置的薄片输送路径的长度充分长于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长度,从而可以不中断地进行涂布 操作。然而,对于从薄片进给开始到打印为止的输送路径,使用了较长的距离,因而从薄片 进给到打印开始所需的时间较长。为了提高连续打印多页或多个薄片时的总吞吐量,缩短薄片进给所使用的输送路 径的距离,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从完成特定页的打印到开始下一页的打印所需的时间(打印 空白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包括薄片进给单元,用于从贮存单元逐一进给薄片;涂 布单元,用于在所进给的薄片上涂布涂布液;打印单元,用于在涂布过的薄片上进行打印操 作;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薄片进给单元、所述涂布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的操作,其 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是否发生打印操作的临时中断或延迟的事件,控制在打印当前页的 同时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的定时。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贮存单元逐一进给薄片;以 及根据是否发生打印操作的临时中断或延迟的事件,控制在当前页的打印过程中进行下一 页的薄片进给的定时。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显而易 见。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 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图1是示出打印设备的主要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2是示出用于利用液体进行涂布的机构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打印单元的结构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控制单元的结构的框图;图5是示出连续打印多页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如果在开始了下一页的薄片进给之后发生当前页的薄片输送故障时 的恢复操作序列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判断序列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判断序列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判断序列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判断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主要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 1中的箭头表示从完成自盒201进给的薄片的打印开始到排出该薄片为止的薄片输送路 径。打印设备包括作为薄片进给装置的盒201和薄片进给辊202。盒201以堆叠状态贮存 用作记录介质的多个薄片S(多页)。薄片进给辊202是从盒201逐页分离、拾取和进给薄 片的薄片进给单元。涂布机构208是在从薄片进给辊202进给的薄片上涂布涂布液(预处 理液)的涂布单元。涂布机构208包括涂布辊101、对向辊(counterroller) 102和液体保 持构件103。涂布液是指在使用由例如作为色料的颜料组成的墨进行记录时加速颜料的凝 固的预处理用的液体(颜料墨用的预处理液)。沿着从涂布机构208到打印单元209的输送路径设置多个薄片输送辊对203,从而 向打印单元209输送薄片S。将从涂布机构208中的涂布辊101和对向辊102之间的夹持 (保持)位置到打印单元209的薄片输送路径的长度设计成大于要使用的最大薄片大小在 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长度。该设计旨在防止通过涂布机构208涂布了涂布液的薄片在薄片的 后边缘离开涂布辊101和对向辊102之间的夹持位置之前被打印。另一方面,从薄片进给 辊202到涂布机构208中的涂布辊101和对向辊102之间的夹持位置的输送路径的长度小 于薄片S在输送方向上的薄片长度。在尚未到达打印单元209的位置处通过输送辊204和夹紧辊205夹持输送的薄 片,并且将该薄片输送至打印单元209。在通过输送辊204的转动驱动进行副扫描的同时, 通过记录头206将已到达打印单元209的薄片打印与薄片宽度相当的量。通过组合主扫描 方向上的打印和副扫描方向上的薄片进给,在薄片上进行二维图像的打印。在完成打印之 后,通过薄片排出辊207排出薄片。使用薄片传感器210来检测在尚未到达输送辊204的 位置处是否存在薄片,并且通过掌握薄片从有到无的变化,检测到薄片S的后边缘已通过 了薄片传感器210。控制单元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驱动电路和各种输入 /输出(I/O)接口,并且负责包括薄片进给、涂布和打印的整个设备的操作控制。操作单元 406包括输入电路(例如,按钮、按键、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并且使得用户能够输入控制 用指示等。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器,并且显示维护和打印状况、以及与维护等有关的各种信 肩、ο
6
图2是示出涂布机构208的结构的侧视图。通过涂布辊101和对向辊102夹持薄 片S,并且在图1中的箭头方向上输送薄片S。液体保持构件103包括沿着涂布辊101的圆 柱面具有凹形的基底构件106和使得涂布辊101和基底构件106紧密接触的密封件107。 将涂布液保持在由基底构件106、密封件107和涂布辊101形成的液体保持空间104中。通 过弹簧等弹性体105对液体保持构件103向涂布辊101侧施力,因此通过与涂布辊101紧 密接触的密封件107防止从液体保持空间104漏出涂布液。当涂布辊101沿图2中的箭头 方向转动时,涂布液从液体保持空间104中经转动方向的下游侧渗出,因此在涂布辊101的 表面上形成涂布膜。然后,将涂布液转印至由涂布辊101和对向辊102夹持的薄片S的表 面上。图3是示出打印单元209及其附近区域的结构的透视图。记录头206被安装到滑 座301,并且从四种颜色(CMYK)的储墨器302将墨分别提供给记录头206。各储墨器302均 设计成能单独更换。在驱动电动机的驱动下,滑座301在主扫描方向(图3中的χ方向)上 进行往复移动。在滑座301的移动范围内、记录区域外设置恢复机构300。恢复机构300是 用于清洁记录头的污染的喷嘴表面、去除混入喷嘴的气泡或者喷嘴的堵塞、并收纳进行预 喷射时排出的墨的单元。用于清洁喷嘴表面的清洁机构具有擦拭器,并且通过擦拭器擦除 粘附在喷嘴表面的墨。此外,用于抽吸并去除混入记录头中的气泡的抽吸机构包括用于覆 盖记录头206的喷嘴表面的抽吸帽和通过管与抽吸帽连接的抽吸泵。预喷射是用于排出喷 嘴内已经干燥且粘性增大的墨的操作,并且由恢复机构中设置的收纳单元收纳排出的墨。图4是示出控制单元100的结构的框图。CPU 400通过主总线405执行设备的各 单元的控制和数据处理。CPU 400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0M)401中的程序,控制数据处 理、记录头驱动和滑座驱动,并且负责打印操作和其它设备的各种操作。使用随机存取存储 器(RAM) 402作为CPU 400进行数据处理的工作区,并且RAM 402临时存储多次扫描的打印 数据、储墨器中的剩余墨量以及与打印设备的恢复处理有关的参数等。图像输入单元403 临时保持通过与主设备的接口 418从主设备输入的图像。图像信号处理单元404执行颜色 转换和二值化等的数据处理。操作单元406的输入电路和显示单元与主总线405连接。通 过CPU 400检测来自操作单元的输入,并且在CPU 400的控制下对该输入进行输出并将其 显示在显示单元上。可以根据薄片传感器210是否检测到薄片来判断薄片的后边缘位置。 另外,可以根据薄片传感器210是否检测到薄片和薄片进给控制电路417控制的薄片进给 量,判断在记录区域中是否存在薄片。恢复系统控制电路407根据恢复处理程序,控制预喷射、抽吸操作和擦拭记录头 喷嘴表面等的恢复操作。恢复系统电动机408驱动记录头413、与记录头413相对并相隔 开的擦拭器409和帽410、以及抽吸泵411。头驱动控制电路415控制记录头413的墨喷射 用的驱动,并且通常使记录头413进行预喷射和记录操作用的墨喷射。滑座驱动控制电路 416根据图像信号处理单元404处理后的打印数据,控制记录头413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 描。设置在记录头413中的温度传感器419检测记录头413的温度。下面接着参考图5的流程图说明连续打印多页的操作序列。根据存储在控制单元 100中的执行程序进行该操作序列。根据来自主设备的打印命令开始打印。在步骤Si,由 薄片进给单元进给一页(一张)薄片,并且通过涂布单元进行涂布液的涂布。将进行了涂 布的薄片输送到打印单元。在步骤S2,利用记录头通过一次扫描(一次主扫描)进行所输送薄片的一个条带的打印。在步骤S3,控制单元100基于薄片位置作为基准,判断是否应该进给当前正打印 的页的下一要进给页的薄片。根据在进给下一页时下一页的薄片是否与当前页的薄片的后 边缘接触来进行该判断。如果没有接触,则判断为应该允许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并且如果接 触,则判断为不应该允许下一页的薄片进给。作为一种方法,基于当前页的薄片位置进行判 断。如果当前页的薄片的后边缘的位置与输送路径中的预定位置相比更接近打印单元侧, 则即使在开始了下一页的薄片进给时,也可以避免薄片的相互接触。另一判断方法是估计 直到完成当前页的薄片的打印为止的剩余时间,并且如果剩余时间小于预定值,则判断为 应该允许薄片进给。可以采用这些方法中的任一方法。如果步骤S3中的判断为“不允许”(步骤S3为“不允许”),则处理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执行一个条带的薄片进给,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以进行下一个条带的打印。 如果步骤S3中的判断为“允许”(步骤S3为“允许”),则处理进入步骤S5。在步骤S5,控 制单元100判断下一页的打印数据是否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RAM 402)中。如果没有 下一页的打印数据(步骤S5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6。在步骤S6,随后进给当前页的 薄片以继续当前页的打印。然后在步骤S7,进行一次扫描的打印。在步骤S8,控制单元100 判断是否完成了打印。如果没有完成(步骤S8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6,并且重复 一次扫描的薄片进给和打印。如果完成了打印(步骤S8为“是”),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9, 并且排出当前页的薄片。然后,打印序列终止。另一方面,在步骤S5,如果判断为存在下一页的打印数据(步骤S5为“是”),则 处理进入步骤S11。在步骤S11,控制单元100判断是否存在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 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是临时中断或延迟打印的一些事件。在该例子中,禁止下一页 进给的必要条件是储墨器中包含的剩余墨量变得少于预定值(包括为空)、并进行储墨器 的更换或者墨的补充的状态。下面将详细说明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如果作为步骤 Sll的判断结果,存在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步骤Sll为“是”),则不进行下一页的 薄片进给。在这种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4,并且执行一个条带的薄片进给以继续当前页的 打印。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如果在步骤Sll的判断中,不存在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步骤Sll为 “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在步骤S12,在薄片进给单元中开始下一页的进给操作。然后, 在涂布单元中进行涂布液的涂布,并且将涂布后的薄片输送到打印单元。与此并行地,在当 前页仍未打印的区域(剩余区域)上重复步骤S13中的一个条带的薄片进给和步骤S14中 的一次扫描的打印操作,直到在步骤S15判断为完成了打印为止。在步骤S16,排出完成了 打印的当前页的薄片。在步骤S16的处理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并且开始下一页的打印 操作。尽管相互并行地执行步骤S12中的处理(下一薄片进给)和步骤S13 S16中的处 理(当前页的剩余区域的打印),但是,在通常情况下,下一页的薄片的前边缘决不会与当 前页的薄片的后边缘接触。这是因为,在上述步骤S3 步骤Sll中判断可以进行下一页的 薄片进给的定时,仅在允许进行薄片进给之后才执行步骤S12中的处理。在一些少见的情况下,当在步骤S12中已开始了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后,在当前页 的薄片输送中(在打印的中途或者在打印后的薄片排出中)可能发生意外中断或延迟。在 一些情况下,可能发生由于例如薄片输送过程中的卡纸而导致的薄片输送故障。或者在一
8些情况下,在步骤Sll的判断中可能存在估计误差,并且打印中断可能持续长时间。在发生 这类意外打印中断的情况下,当继续下一页的薄片进给时,下一页可能与当前页的薄片后 边缘接触。因此,在步骤S12中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之后,并且在打印了当前页并在步骤 S16中开始薄片排出之后,将并行进行下面的恢复序列。图6是示出在开始了下一页的薄片 进给之后、当发生当前页的薄片输送故障时的恢复序列的流程图。在图6中,在步骤S21,通过检测单元不断地检测在当前页的薄片输送中(在打印 中途或者打印之后的薄片排出中)是否发生了意外中断或延迟等的输送故障。作为检测单 元的例子,卡纸传感器监视薄片的输送状态。如果检测到了输送故障(步骤S21为“是”), 则处理进入步骤S22。如果未检测到输送故障(步骤S21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控制单元100判断是否完成了所有预定的打印操作。如果该判断为“否”(步 骤S30为“否”),那么处理返回到步骤S21。如果该判断为“是”(步骤S30为“是”),则该 序列终止。在步骤S22,立即停止已经开始了的薄片进给辊202对下一页的薄片进给操作。这 是为了防止下一页与停止了的当前页的后边缘相撞。随后,在步骤S23,通过检测单元检测 下一页的前边缘位置。检测单元基于从薄片进给辊202开始转动时的时点开始测量到的转 动量或者过去的时间,估计该前边缘位置。可选地,通过利用传感器检测在沿着薄片输送路 径的多个位置处是否存在薄片,来检测该前边缘位置。在步骤S24,控制单元100判断所检 测到的前边缘位置是否是尚未到达涂布机构208的涂布位置(涂布辊101和对向辊102之 间的夹持位置)的位置。如果该判断为“是”(步骤S24为“是”),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25。 如果该判断为“否”(步骤S24为“否”),那么处理进入步骤S27。如果在下一页的前边缘到达涂布机构208的涂布位置之前停止了薄片,则可以 防止涂布液粘附到薄片上,结果,可以作为正常品处理该薄片。如果在步骤S24中判断为 “是”,那么在步骤S25,处理进行等待,直到当前页的薄片输送(打印中途或者打印之后的 薄片排出)从暂停恢复为止。如果恢复了当前页的薄片输送(步骤S25为“是”),则处理 进入步骤S26。在步骤S26,重新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并且通过涂布机构208重新开始 涂布操作。由于涂布后的薄片是不存在不均勻涂布的正常品,因而通过打印单元209的记 录头206进行打印。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21,并且重复相同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4中判断为“否”(步骤S24为“否”),则已在下一页的薄 片的一部分上涂布了涂布液,并且在涂布操作的中途停止了薄片进给。作为涂布操作特有 的情况,如果没有使薄片以均一速度通过涂布机构208,则发生薄片上的涂布液的不均勻涂 布。因此,如果在涂布操作中途位置处停止了薄片,则在该区域上涂布比正常多很多的涂布 液,结果,局部发生不均勻涂布。例如,由于卡纸的恢复工作需要时间并且停止时间变得更 长,因而不均勻涂布变得更明显,因此对于该薄片来说,不再能够保证均一的打印质量。在步骤S27,处理进行等待,直到当前页的薄片输送(打印中途或者打印之后的薄 片排出)从暂停恢复为止。如果从暂停恢复了当前页的薄片输送(步骤S27为“是”),则 处理进入步骤S28。在步骤S28,重新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并且进行剩余涂布。然而, 由于该薄片不适于高质量打印,因而在打印单元209不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从设备排出该薄 片。作为缺陷品,用户丢弃所排出的薄片。然后,开始下一页的另一薄片进给。处理返回到 步骤S21,并且重复相同处理。另外,在薄片进给单元侧发生卡纸、并且不能自动进行薄片排出的情况下,设备可以指示用户执行维护,并且用户可以从路径中去除并排出薄片。如上所述,如果在开始了下一页的薄片进给之后,在当前页的薄片输送过程中检 测到发生了意外中断,则立即停止下一页的薄片进给。然后,根据停止进给的下一页的前边 缘位置,判断在重新开始薄片进给之后是在进给的薄片上进行打印,还是在不进行打印的 情况下排出该薄片。执行控制,使得如果下一页的前边缘位置位于尚未到达涂布单元的涂 布位置的位置,则在重新开始薄片进给之后进行打印,以及如果下一页的前边缘位置通过 了涂布单元的涂布位置,则在重新开始薄片进给之后不进行打印。因此,即使在开始了下一 页的薄片进给之后发生了意外错误、并且在前的当前页的输送停止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 适当的措施。由于仅当不能保留下一页时才作为缺陷品排出导致不良涂布的薄片,因而可 以减少由于故障引起的薄片和涂布液的消耗。下面参考图7中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说明步骤Sll中的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 件。在步骤S61,开始与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有关的判断处理。在步骤S62,获取当 前时点CMYK颜色各自的储墨器的剩余墨量。可以通过光学传感器、电学传感器或者使用其 它物理技术的传感器来检测储墨器内的剩余墨量,即储墨器内的墨的液位高度。作为可选 技术,可以不使用传感器而通过根据已打印部分的打印数据估计消耗的墨量,并且通过从 新的储墨器的容量减去累积消耗量,来获得剩余墨量。在步骤S63,对于各颜色判断剩余墨量是大于预定值(步骤S63为“是”)还是小 于预定值(步骤S63为“否”)。这里所使用的预定值是指为打印当前页的剩余区域要消耗 的墨量和为打印下一页(整个一页)要消耗的墨量的总和,即两个参数的总和值。如果为 “是”(步骤S63为“是”),则在打印下一页时,剩余墨量不会耗尽,因此,在步骤S64中允许 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另一方面,如果为“否”(步骤S63为“否”),则存在某颜色的墨可 能在下一页的打印中途(更糟糕的情况是在当前页的打印中途)耗尽的可能性,因此,在步 骤S65中不允许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如果不允许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则不进行下 一页的薄片进给,并且在终止当前页的打印的阶段,提示用户更换剩余量不足的颜色的储
函PLP 聖研。该预定值可以是根据经验获得的固定值,但是为了更精确的判断,应尽可能精确 地估计构成该预定值的上述两个参数,并且使得该预定值可根据情况而改变。可以基于仍 未打印的当前页的打印数据,计算当前页的剩余打印所要消耗的墨使用量。打印的图像由 反映打印数据的大量墨点的集合构成,并且各个点的墨量的积分值给出总的墨使用量。类 似地,可以根据下一页的打印数据,计算为打印下一页所要消耗的墨量。如果根据下一页的 打印数据确定了为打印下一页所要消耗的墨量,则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值。然而,通过使用根 据经验获得的固定值(例如,能够密排(solid setting)半页的墨量),可以简化计算。如上所述,基于根据剩余墨量和通过分析仍未打印数据所估计出的墨使用量而设 置的预定值,判断是否剩余有足够量的墨,并且进行控制,以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当前页的 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开始下一页的薄片 进给并且进行涂布,从而可以提高进行连续打印的吞吐量。此时,控制单元根据临时中断或 延迟打印操作的事件的状况,控制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的定时。因此,防止了当前页和下 一页的彼此相撞,并且可以使得涂布操作过程中的薄片输送速度保持恒定,结果,决不会发 生涂布液的不均勻涂布。此外,不会在从涂布单元到打印单元的途中停止输送,并且薄片不
10会停留太长时间。因此,防止了涂布有涂布液的薄片过分卷曲,或者防止了涂布液从薄片向 输送路径的引导件不均勻地转印。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由于打印的操作序列与图5所示的操作序列 相同,因而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与前述典型实施例的不同是图5的步骤Sll中的判断。如果长时间高负荷(高打印工作量)地连续驱动记录头,则通过冷却不能应付记 录头的能量发生源的发热,因此记录头中的温度可能升高。这在使用加热器(热发生元件) 作为能量发生源的热式喷墨记录头中尤为显著。由于不仅在热式喷墨记录头中,而且在使 用压电元件或微机电系统(MEMS)等致动器作为能量发生元件的喷墨记录头中,致动器的 驱动会产生热,因而可能发生相同情况。因此,需要进行控制,以使得不要超过预定温度 (头故障温度),在该预定温度,记录头可能由于温度升高而损坏。在本例子中,通过在记录 头的附近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检测记录头的温度,并且在头到达故障温度之前,临时中断打 印操作。然后,在进行等待直到记录头温度下降后,重新开始打印操作。因此,在打印操作 过程中可能需要临时打印中断时间(等待时间)。如果在进给了下一页的薄片之后在涂布 操作过程中发生打印中断,则薄片的输送被中断,因此涂布操作也被中断,并且可能导致薄 片上的不均勻涂布。因此,在本例子中,将在打印操作过程中为冷却记录头所需的等待时间 定义为临时打印中断事件。将该事件定义为图5的步骤Sll中的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 件。下面参考图8的流程图说明在将为冷却记录头所需的等待时间定义为禁止下一 页进给的必要条件时的操作序列。在步骤S81,控制单元开始与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 有关的判断处理。在步骤S82,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输出,获取与记录头的温 度有关的当前信息。在步骤S83,控制单元分析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RAM 402)中的仍 未打印数据,并且根据墨点的数量和打印区域计算打印工作量。在步骤S84,控制单元使用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根据经验获得的温度估计表, 根据当前记录头温度和仍未打印数据的打印工作量,判断在当前页的打印操作过程中记录 头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记录头温度的估计值)。在步骤S85,控制单元在判断出的记录头 温度的估计值和前述预定温度(头故障温度)之间进行比较。如果头故障温度高于记录头 温度的估计值(步骤S85为“是”),则判断为在当前页的打印操作过程中冷却不需要等待 时间。在步骤S86,允许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另一方面,如果头故障温度不高于记录头温度的估计值(步骤S85为“否”),则判 断为在当前页的打印过程中冷却可能需要等待时间。在步骤S87,不允许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如上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输出和仍未打印数据,估计为了冷 却是否发生打印的临时中断。此外,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该估计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 当前页的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更具体地,控制单元分析仍未打 印数据的打印工作量,并且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输出和该打印工作量,估计当前页打 印过程中的最高温度。然后,如果所估计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则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 不允许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在第二典型实施例 中,同样可以获得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本发明不局限于喷墨打印设备。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除喷墨以外的、设置有热式记录头的其它类型的打印设备(例如,升华式打印设备和热转印式打印设备)。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例。由于打印的操作序列与图5中的操作序列相 同,因此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与上述典型实施例的不同是图5的步骤Sll中的判断。功耗随着从记录头同时喷射墨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由此电源容量的扩大导致打 印设备成本的升高。在正常图像的打印中不会频繁发生从所有喷嘴同时喷射墨。因此,在 使用有限的小容量电源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限制同时喷射的喷嘴数量,从而使得功耗 不会超过电源容量。例如,如果一次扫描的打印数据使得同时喷射的数量超过预定数量,则通过将一 个条带分成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两次扫描来进行打印。在第一次扫描(正向路径)中,仅使 用上游侧的一半喷嘴打印上游侧。接着,在不进行薄片进给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次扫描(反 向路径)仅使用下游侧的一半喷嘴打印下游侧,并且完成一个条带的打印。因此,如果根据 同时喷射的数量执行分割打印控制,则喷射喷嘴的最大数量可以相当于所有喷嘴的数量的 一半。结果,可以防止出现功耗增大到超过电源容量的事件。然而,在分割打印控制中,与使用所有喷嘴的情况相比,扫描的次数加倍,因此打 印时间增大。换句话说,在分割打印控制中,在一个条带中,在不进行薄片进给操作的情况 下,进行两次扫描。因此,随着一页中进行分割打印控制的条带的增多,为打印一页所需的 时间增加。因此,当前页可能与下一页的前边缘相撞。因此,在本例子中,将分割打印控制中 可能发生的打印时间的增加定义为打印时间延迟事件,其中,打印时间延迟事件是图5的 步骤Sll中的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下面参考图9的流程图说明在限制最大同时喷射数量是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 条件的情况下的操作序列。在步骤S91,控制单元开始与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有关的 判断处理。在步骤S92,控制单元分析存储在控制单元的存储器(RAM 402)中的仍未打印数 据,并且获取一个条带的打印数据中的最大同时喷射数量。在步骤S93,控制单元在上述获 取的仍未打印数据的最大同时喷射数量和基于电源容量预先指定的能够进行同时喷射操 作的喷嘴的数量(可允许的同时喷射数量)之间进行比较。如果作为该比较的结果,可允 许的同时喷射数量大于最大同时喷射数量(步骤S93为“是”),那么在步骤S94,由于不会 发生分割打印控制,因而允许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另一方面,如果可允许的同时喷射数 量不大于最大同时喷射数量(步骤S93为“否”),那么在步骤S95,由于发生分割打印控制 并且打印时间增加,因而不允许开始下一页的输送。如上所述,如果通过分析仍未打印数据所获取的喷嘴的同时喷射数量大于预定 值,则控制单元可以通过限制一次所使用的喷嘴的数量,对打印执行分割打印控制。然后, 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通过分析仍未打印数据所获取的喷嘴的同时喷射数量,判断是 否允许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在第三典型实施例 中可以获得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典型实施例。由于打印的操作序列与图5所示的操作序列 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与上述典型实施例的不同在于图5的步骤Sll中的判断。在进行打印时,在打印设备内产生并漂浮伴随喷射的墨滴并以低速喷射的微小液 滴(墨雾)。当墨雾粘附在喷嘴附近并累积时,会对墨的喷射方向有影响,并且使得薄片上 的墨滴着落位置发生偏移,这将导致图像质量劣化。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累积的多种颜色的墨可能进入喷嘴并且使得墨的颜色混合。因此,设置有具有擦拭器的清洁机构的恢复机 构300通过周期性地擦除粘附到记录头的喷嘴表面上的墨来执行清洁(恢复处理)。控制 单元计数累积喷射次数,并且如果超过了预定计数数量,则使得恢复机构300进行清洁。可 选地,在计算累积打印时间或者累积设备启动时间之后,可以在累积时间超过预定值时进 行清洁。换句话说,基于累积喷射次数或者累积使用时间确定清洁定时的周期。在包括加热器的喷墨记录头中,在通过喷射产生的气泡消失时,可能二次产生微 泡。微泡在填充有墨的喷嘴内与喷射次数成比例地累积。当累积的泡达到特定量时,可能引 起向喷嘴供墨的问题。为此,恢复机构300设置有抽吸机构,其中,抽吸机构通过气密覆盖 记录头并抽吸空气,以抽吸方式强制去除喷嘴内的气泡。周期性地进行抽吸(恢复处理)。 控制单元计数累积喷射次数,并且当累积喷射次数超过预定计数数量时,进行清洁。可选 地,控制单元计算累积打印时间或者累积设备启动时间,并且可以在累积时间超过预定值 时进行抽吸操作。换句话说,根据累积喷射次数或者累积使用时间确定抽吸定时的周期。如果这样周期性地进行清洁处理或抽吸处理等的恢复处理,则当前页的打印操作 过程中的恢复处理或者当前页和下一页之间的恢复处理需要打印中断时间(等待时间)。 如果在涂布操作过程中进给下一页的薄片并且发生打印中断,那么薄片的输送被中断,因 此,涂布操作也被中断,并且在薄片上可能产生不均勻涂布。如果在打印中断期间仅执行涂 布操作,则当前页和下一页的薄片可能彼此相撞。因此,在本例子中,将恢复处理所需的等 待时间的发生定义为临时打印中断事件,其中,临时打印中断事件是图5的步骤Sll中的禁 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件。下面参考图10的流程图说明将恢复处理所需的等待时间定义为禁止下一页进给 的必要条件的情况下的操作序列。在步骤S101,控制单元开始与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要条 件有关的判断处理。在步骤S102,控制单元获取到目前为止的累积喷射次数(计数值)。在 步骤S103,控制单元计算存储在存储器(RAM402)中的仍未打印数据的打印操作的喷射次 数。在步骤S104,控制单元通过将当前时点的累积喷射次数与仍未打印数据的喷射次数相 加,计算完成当前页时的预计累积喷射次数。在步骤S105,控制单元在计算出的完成当前页 时的预计累积喷射次数和根据恢复处理指定的预定值之间进行比较。恢复处理包括清洁操 作和抽吸操作,但是适于各操作的周期相互不同,并且预定值根据各自的周期而改变。作为 该比较的结果,如果没有达到与任一恢复处理相对应的预定值(步骤S105为“是”),则不 会发生由于恢复处理引起的打印中断。结果,在步骤S106,允许开始下一页进给。如果累积 数量超过至少一个恢复处理的预定值(步骤S105为“否”),则发生由恢复处理引起的打印 中断。结果,在步骤S107,不允许开始下一页进给。如上所述,可以代替累积喷射次数,基于累积使用时间(打印时间或者设备启动 时间)来确定用于执行恢复处理的定时。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在执行打印操作过程中,累积 使用时间是否达到与恢复处理的周期相对应的预定值(该预定值在清洁处理的情况下和 在抽吸处理的情况下是不同的)。如果任一累积使用时间均没有达到预定值,则允许开始用 于打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如果至少一个累积使用时间达到了预定值,则不允许开始下一 页进给。除清洁机构和抽吸机构以外,恢复机构还包括用于收纳通过预喷射所排出的墨的 收纳单元和用于排出收纳单元中累积的墨的机构。收纳单元中可以累积的墨量是有限的,
13并且在该量超过收纳单元的容量之前要进行收纳单元中的墨的排出。在从收纳单元排出墨 时,需要打印中断时间(等待时间),并且可能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控制单元计数预喷射的 累积喷射次数,并且进行控制,以根据计数值是否达到了与收纳单元的容量相对应的预定 值来判断是否允许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如果预喷射的计数值没有达 到预定值,则允许开始用于打印下一页的下一页进给。如果预喷射的计数值达到了预定值, 则不允许开始下一页进给。这样,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是否执行了恢复机构中的恢复处理,判断是否允 许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更具体地,控制单元进 行控制,以根据累积喷射次数或者累积使用时间是否达到了与清洁操作的周期相对应的预 定值,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在第 四典型实施例中,同样可以获得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除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以外,第五典型实施例还具有用于在打印单元的打印之 后进行下一页的打印的临时中断以定影并干燥墨的干燥模式。这是为了防止薄片上的墨 的渗色和防止墨转印到下一页上。基于当前页的打印中喷射的墨量,如果喷射的墨量大于 预定值,也就是说,如果薄片的湿度大,则控制单元执行该干燥模式。可选地,可以根据用户 输入到操作单元的指示执行该干燥模式。换句话说,根据本例子,将干燥模式的执行定义为 临时打印中断事件,其中,该临时打印中断事件是图5的步骤Sll中的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必 要条件。控制单元基于当前页的打印中喷射的墨量或者是否存在用户输入到操作单元的指 示,判断是否执行了干燥模式,并且基于该判断进行控制,以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当前页的 同时通过薄片进给单元进行下一页的薄片进给。因而,可以获得与上述典型实施例中的效 果相同的效果。以上说明了禁止下一页进给的几个例子,但是可以组合这些例子的全部或部分来 实现本发明。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 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一种打印设备,包括薄片进给单元,用于从贮存单元逐一进给薄片;涂布单元,用于在所进给的薄片上涂布涂布液;打印单元,用于在涂布过的薄片上进行打印操作;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薄片进给单元、所述涂布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的操作,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是否发生打印操作的临时中断或延迟的事件,控制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的定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比较剩余墨量和预定 值,并且进行控制以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根据 所述剩余墨量所设置的预定值和根据仍未打印数据所估计出的墨使用量,判断所述剩余墨 量是否足以打印所述下一页,并且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 的薄片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单元还包括记录头,其中, 所述记录头具有加热器和用于检测所述记录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所检测到的温度和仍未打印数据,估计是否会发生用 于进行冷却的打印临时中断,并且基于所述估计,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 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分析所述仍未打印数 据的打印工作量,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和所述打印工作量估计所述当前页的打印过程中的 最高温度,并且如果所估计出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则进行控制以不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 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分割打印控制,在 所述分割打印控制中,如果通过分析仍未打印数据所获取的喷嘴的同时喷射数量大于预定 值,则通过限制一次所使用的喷嘴数量来进行打印,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所 述同时喷射数量,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恢复机构,用于对所述打印单元所包括的记录头周期性地进行恢复处理,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是否执行了所述恢复处理,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 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记 录头的喷嘴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累积喷射次数或累积使用时间是否达到了与所述清洁 的周期相对应的预定值,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记 录头的喷嘴进行抽吸的抽吸机构,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累积喷射次数或累积使用时间是否达到了与所述抽吸 的周期相对应的预定值,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还包括用于收纳通过 预喷射所排出的墨的收纳单元和用于排出累积在所述收纳单元中的墨的机构,以及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所述预喷射的累积喷射次数是否达到了与所述收纳单 元的容量相对应的预定值,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基于所述当前页的打印中喷射的墨量或者指示,判断是否 执行了干燥模式,并且基于所述判断,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 一页的薄片进给,以及执行所述干燥模式包括进行所述下一页的打印的临时中断,以定影和干燥打印之后的m蛮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在开 始了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之后,当在所述当前页的薄片输送中检测到发生了意外中断 时,立即停止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根据已 停止了进给的所述下一页的前边缘位置,判断在重新开始薄片进给之后是在所进给的薄片 上进行打印还是不进行打印而排出所述薄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如果 所述下一页的前边缘位置位于尚未到达所述涂布单元的涂布位置的位置,则在重新开始薄 片进给之后进行打印,并且如果所述下一页的前边缘位置通过了所述涂布位置,则在重新 开始薄片进给之后不进行打印。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是颜料墨用的预处理液。
16.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贮存单元逐一进给薄片;以及根据是否发生打印操作的临时中断或延迟的事件,控制在当前页的打印过程中进行下 一页的薄片进给的定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事件定义为以 下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更换或补给墨、为冷却记录头而临时中断打印、用于通过限制一 次所使用的喷嘴数量来进行打印的分割打印控制、所述记录头的清洁处理、所述记录头的 抽吸处理、收纳单元对预喷射中所排出的墨的回收处理、在打印操作之后执行干燥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在开始了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之后,在所述当前页的薄片输送中发生意外中断,则根据停止薄片进给之后的前边缘位置,判断在重新开始薄片进给之后是在所进给的 薄片上进行打印还是不进行打印而排出所述薄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比较剩余墨量和预定值;以及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根据所述剩余墨量所设置的预定值和根据仍未打印数据所估计出的墨使用量,判 断所述剩余墨量是否足以打印所述下一页;以及判断是否允许在打印所述当前页的同时进行所述下一页的薄片进给。
全文摘要
一种打印设备和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包括薄片进给单元,用于从贮存单元逐一进给薄片;涂布单元,用于在所进给的薄片上涂布涂布液;以及打印单元,用于在涂布过的薄片上进行打印。控制单元根据是否发生打印操作的临时中断或延迟的事件,控制在打印当前页的同时开始下一页的薄片进给的定时。
文档编号B41J29/46GK101885266SQ2010101754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中川善统, 北畠伸纮, 增山充彦, 增田智, 岩崎督, 矢野史子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