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93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色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具有多个印刷单元、以卷筒形式的材料 为承印原料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具有多个印刷单元的印刷机在分色套印时,要求承印物与印刷版辊精确对准方能 达到设计需要的印刷效果,如果这种分色套印的单元很多时,经历多个各印刷单元后的套 印对承印物的准确定位要求便很高。卷筒式承印材料在进入印刷机的印刷过程中,承印材 料要经历放卷牵引、收卷牵引、收卷等多段张力控制,各段张力会有所变化,这种张力变化 直接会引起承印物在各段之间相对长度的变化,也就是承印物在印刷机各段运行会产生伸 缩变化,特别是易拉伸承印物,该现象就更加严重,这种伸缩现象如果发生在放卷牵引与收 卷牵引之间的印刷阶段就会直接影响套印质量,当承印物经过每个印刷单元时相对长度变 化超过0. 1mm时就直接造成印品的报废。因此控制承印材料在印刷阶段保特衡定张力是保 证和提高印刷质量的关系重大。在现有具有多个印刷单元、以卷筒形式的材料为承印原料 的印刷机中,设有许多导辊,这些导辊在承印物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只是承载、导向 和展平作用,其仅起导向、承载作用的导辊其承载面是光滑圆筒面如图1所示;而具有展平 作用的导辊其承载面为中部直径大两端直径小的光滑鼓形面如图2所示,或在辊面上开有 左右螺旋槽如图3所示。在印刷单元中的这些导辊均为不带动力的被动辊,由承印物移动 时带着转运,导辊工作不影响承印物应力变化或长度的变化,不能保证承印物在印刷段的 张力稳定,因此,会造成承印物在印刷段上的各个印刷单元之间发生伸缩变化,造成套印不 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卷筒形式的承印材料为承印物的多色印刷机,这 种印刷机能减少承印物在印刷阶段保持较为衡定的张力,以获得准确的套印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多色印刷机包括有承印物的放卷部分,多个印刷单元的印 刷部分和收卷部分,在承印物的行进通道上,在所述印刷单元的前方和后方至少两处位置 设置有同步辊,所述的同步辊之间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相互连接,以保证辊面的线速度相一 致;除在第一个印刷单元前的位置所设置的同步辊可以是两个夹持承印物的对辊也可以是 真空吸附辊;在经过第一个印刷单元之后的位置,由于刚印上承印物上的油墨尚未干燥,所 设置的所述同步辊只能是设在承印物非印刷侧面的真空吸附辊,所述真空吸附辊是内部设 有与真空抽吸机器连通的吸气道,辊面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吸气道的吸气孔的导向输送辊。 这种结构使承印物与同步辊之间的磨擦力获得大幅度增大,以防止因外部对承印物的张力 与同步辊之间对承印物的张力的差别而造成承印物在印刷单元之间发生伸缩而影响套印 的精确。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真空吸附辊内的所述吸气道可以设置有多条,它们在辊面下
3呈轴向排列,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的端面,正对承印物包角的扇区部位,设有用于对接转经该部位的所述吸气道出口的吸气罩,该吸气罩与所述真空抽吸机器相连通,使真空吸附辊只 对包着所述真空吸附辊辊面的部分具有吸附作用,而对于其它部分不产生吸力。上述的全 部真空吸附辊可以通过其两侧轴颈上的轴承活动地装在印刷机的侧板上,所述吸气罩与所 述印刷机的侧板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印刷单元的前后方设置有同步辊,而在印刷单元后方的同步辊为真空吸附辊 的这种结构,可以解决现有多个印刷单元的印刷机因承印物在印刷部分外部的张力变化而 造成套印不准确的问题。2、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的端面,正对承印物包绕位置的扇区部位,设有用于对接转 经该部位的所述吸气道出口的吸气罩,该吸气罩与真空抽吸机器相连通的这些技术特征可 以保证承印物在经过真空吸附辊时,在承印物包绕位置外的部位不因被吸附而影响机器运 转的稳定。


图1是现有印刷机上的导向辊。图2是现有印刷机上的展平辊之一。图3是现有印刷机上的展平辊之二。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印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中真空吸附辊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面图。图8是图6中B-B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图4所示的多色印刷机主要由双点划线框出的放卷部分A、放卷牵引部分B、印刷部分 C、烘干部分D、收卷牵引部分E和收卷部分F几大部分构成。其中放卷部分A、放卷牵引部 分B、烘干部分D、收卷牵引部分E和收卷部分F几大部分为现有多色印刷机的相关部分。图5所示的印刷部分C具有8个印刷单元,即印刷单元2、3、4、5、7、8、9、10,承印物 的为卷筒纸1,在卷筒纸1行进通道上,在第一个印刷单元2之前装有一个真空吸附辊12, 在最后一个印刷单元10之后装有一个真空吸附辊11,在第四个印刷单元5与第五个印刷单 元6之间也装有一个真空吸附辊6,这些真空吸附辊的结构原理和安装方式均相同,所不同 的是卷筒纸1在不同的真空吸附辊上的包绕幅度有所不同。三个真空吸附辊6、11、12均为 同步棍,它们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相互连接,由电动机14通过皮带轮13带动,使它们在运行 时的辊面线速度保持一致
图6、7、8所示的为真空吸附辊6的结构和安装结构示意图。真空吸附辊6由位于中间的辊部主体和位于辊部主体两侧的辊轴部构成,其中间主体部的外侧圆筒面为用于接触承载卷筒纸的辊面,如图6所示。在其辊面下,辊部主体设 有16个连接两个端面的轴向排列的通孔,如图7所示,这16个通孔即本发明所称的吸气 道,吸气道的出气口为辊部主体两端面上的开口 ;每一个吸气道与辊面外连通有均勻分布 的29个吸气孔,如图6、7所示。真空吸附辊6在两侧的辊轴部各通过一个轴承与印刷机侧 板18连接,其中一侧的辊轴端上装有皮带轮19。在真空吸附辊6辊部主体的两端各装有 一个吸气罩16,吸气罩16中部设有一个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套装在真空吸附辊6辊轴部的 外面,吸气罩16通过连接螺杆17固定地装在印刷机侧板18上,吸气罩16与真空吸附辊6 辊部主体的端面留有0. 05-0. 1毫米的间隙,吸气罩16正对真空吸附辊6辊部主体的端面 上卷筒纸包绕位置的扇区P的位置上设有连通真空泵吸气管15的吸气罩口,如图6、图8所示ο图5中的真空吸附辊11、12与真空吸附辊6的结构完全相同,除了连接在真空吸 附辊11、12辊部主体两端面上的吸气罩的吸气罩口的开口位置及大小根据卷筒纸1包绕在 真空吸附辊11、12上的包绕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外,其它连接螺杆、轴承等均与图6-8所示 结构相同。各个真空吸附辊通过连接在它们辊轴上的皮带轮和皮带相互连接,使各个真空 吸附辊的辊面旋转线速度保持一致。本印刷机工作时,卷筒纸经过各真空吸附辊上时,在其包绕位置被连通真空泵吸 气口的吸气孔吸住,以抵抗印刷段外不同的张力,使两个真空吸附辊之间的张力和行进速 度保持相对一致,以防卷筒纸发生伸缩而造成套印偏差。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多色印刷机与实施例1的多色印刷机相比,除了在第一印刷单元前的同步 辊是由夹着承印物两侧面的一对普通辊筒代替图5中的真空吸附辊12外,其它部分与实施 例1的多色印刷机相同。这一对普通辊筒也通过皮带轮和传动皮带与真空吸附辊连接,在 运行时,其辊面的线速度与其它真空吸附辊辊面的线速度相同。
权利要求
一种多色印刷机,包括有放卷部分,多个印刷单元的印刷部分和收卷部分,其特征在于在承印物的行进通道上,在所述印刷单元的前方和后方至少两处位置设置有同步辊,所述的同步辊之间通过机械传动装置相互连接;除在第一个印刷单元前的位置所设置的同步辊是相互压接承印物的一对辊筒或者是真空吸附辊,在经过第一个印刷单元之后的位置所设置的所述同步辊是设在承印物非印刷侧面的真空吸附辊,所述真空吸附辊是内部设有与真空抽吸机器连通的吸气道,辊面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吸气道的吸气孔的导向输送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吸附辊内的所述吸气 道有多条,这些吸气道呈轴向排列,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的端面,正对承印物包角的扇区部 位,设有用于对接转经该部位的所述吸气道出口的吸气罩,该吸气罩与所述真空抽吸机器 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吸附辊通过其两 侧轴颈上的轴承活动地装在印刷机的侧板上,所述的吸气罩与所述印刷机的侧板固定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多色印刷机,它至少在第一个印刷单元前和最后一个印刷单元之后设有承印物的真空吸附辊,这些真空吸附辊的辊面下设有多条轴向排列的吸气道,在辊面上分布有多个与辊面下的吸气道连通的吸气孔,在所述真空吸附辊的端面,正对承印物包角的扇区部位,设有用于对接转经该部位的所述吸气道出口的与真空抽吸机器的吸气罩,所述这些真空吸附辊辊轴上的驱动轮通过同步皮带传动相互连接。这种印刷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解决承印物在印刷阶段所承受的张力受印刷参数变化作用而伸缩,从而影响套印不准的问题。
文档编号B41J15/04GK101863170SQ20101022887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曹杨 申请人:曹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