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31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磨削、抛光或清洁作用的材料进行复合加工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
技术背景目前,有关砂纸背面涂胶复合布或纸,均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利用空压机和喷枪等设施进行喷涂复合,时效晾干,产品印刷还须另外加工,这就使整个生产过程速度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还浪费原材料。更重要的是用空压机和喷枪进行喷涂胶水,在其雾化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传统工艺的速度慢、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等落后的生产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该机能够在背胶复合印刷的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基本无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有机架I、机架II、计米器, 还含有放料装置I、放料装置II、光控自动调偏装置、牵引装置I、背面涂胶装置、压合装置、 牵引装置II、印刷装置、烘箱II、自动收卷装置,放料装置I设置在机架I的一端,放料装置 II设置在机架II的另一端,光控自动调偏装置设置在机架II顶部偏下部位,牵引装置I设置在机架I的另一端,背面涂胶装置设置在机架I体内,压合装置和牵引装置II设置在靠近机架I的机架II 一端,印刷装置、烘箱II、计米器、自动收卷装置依次排列,均设置在机架 II体内,在放料装置I和放料装置II与自动收卷装置的工艺流程之间设置多个导引辊和绷料辊,放料装置I的主要构件为磁粉放料辊I,放料装置II的主要构件为磁粉放料辊II,自动收卷装置的主要构件为磁粉收卷辊。放料装置I和放料装置II的主要构件均为磁粉放料辊,磁粉放料辊I、磁粉放料辊 II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I、机架II相联。光控自动调偏装置由光控开关和气动调偏轴组成,光控开关与气动调偏轴的气缸相联接,气动调偏轴的轴两端与机架II相联。牵引装置I、压合装置和牵引装置II均由电机、链传动、胶辊与气缸、光辊构成,电机通过链传动与胶辊的轴端相联,气缸与光辊相联。背面涂胶装置由蜗轮蜗杆、涂浆刀和电机、链传动、浆辊与气缸、压辊构成,蜗轮蜗杆与涂浆刀相联,并可调节涂浆刀与浆辊间的距离,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浆辊的轴端相联,气缸与压辊相联。烘箱由烘箱壳体以及多支红外线加热管和多个导引辊构成,红外线加热管设置在导引辊上部。印刷装置由气缸、容墨辊、电机、链传动、水墨转移辊、字纹辊与另一气缸、印刷辊构成,气缸与容墨辊相联,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水墨转移辊联接,水墨转移辊与字纹辊相连接,字纹辊下方设有印刷辊,另一气缸与印刷辊相联。上面所述气缸都由空压机统一输送气源。计米器为产成品自动计量装置。自动收卷装置由支架、磁粉收卷辊和电机、链传动构成,链传动一端与电机相联, 另一端与磁粉收卷辊的轴端相联,磁粉收卷辊的轴两端与支架相联。上述磁粉放料辊和磁粉收卷辊均由气张轴、活动连轴器和磁粉离合器构成,气张轴一端通过活动连轴器与磁粉离合器相联接,气张轴并与压力气管相通连。上述所用电机均为电磁调速电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气动压合牵引装置、自动收卷装置,使整个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采用背面涂胶装置,实现了涂胶连续化,不但涂胶均勻,而且无雾化现象发生,基本无环境污染。由于在工艺过程中采用印刷装置,减少了二次加工成本。由于增添烘箱设备,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类似材料的背胶复合印刷加工。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与运行流程示意图。图中1-1、机架I ;1-2、机架 II ;2-1,2-3 磁粉放料辊 I、II ;3_1、3-2、3-5、3_6、 3-7、3-8、3-9导引辊;4-1至4_4电磁调速电机;5_1至5_5链传动;6_1至6_6气缸;7、压辊;8-2至8-4光辊;9-2至9-4胶辊;10、蜗轮蜗杆;10_1、蜗杆手轮;11、涂浆刀;12、浆辊; 13-2、光控开关;14-2、气动调偏轴;15-2、红外线加热管;17、印刷辊;18、字纹辊;19、水墨转移辊;20、容墨辊;21、烘箱II ;23、计米器;24、磁粉收卷辊;25、砂纸;27、成品;观绷料辊;29、离形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以在该多用机上实施砂纸背面涂胶复合离形纸并同时印刷为例。在图中,将缠绕在磁粉放料辊I 2-1上的砂纸25打开拉长,通过多个导引辊3_1、 3-2,经压辊7,到达气动牵引装置I的由电磁调速电机4-2通过链传动5-2带动的胶辊9_2 处,因气缸6-2的压力作用使光辊8-2压向胶辊9-2,紧压砂纸25进行牵引,然后人工转动蜗杆手轮10-1,调节蜗轮蜗杆10,移动涂浆刀11,靠紧浆辊12,此时,浆辊12在电磁调速电机4-1通过链传动5-1的带动下转动,压辊7在气缸6-1的作用下,将砂纸25紧压在浆辊 12与压辊7之间,使胶浆转移到砂纸25背面上涂抹上胶。与此同步,离形纸四由磁粉放料辊II 2-3开始放料,经绷料辊观与多个导引辊3-8、3-9,其中过光控开关13_2时,如有离形纸四遮住光控开关13-2的光源时,光控开关13-2开始工作,启动与之相联的气动调偏轴14-2的气缸进行往复横向运动,完成调偏程序。离形纸四和由多个导引辊3-5传送来的上胶后的砂纸25—起进入气动压合装置、气动牵引装置II,在气缸6-3、气缸6-4压力推动下的光辊8-3、光辊8-4,分别压向由电磁调速电机4-3通过链传动5-3带动的胶辊9_3、 胶辊9-4,使离形纸四与背胶砂纸25进行压制复合。复合后半成品被牵引进入印刷装置,在印刷装置中,电磁调速电机4-3通过链传动5-4使水墨转移辊19运行,因气缸6-6的压力作用,使容墨辊20压紧水墨转移辊19,将水墨转移给字纹辊18,因气缸6-5的顶力作用, 使运行在印刷辊17上的复合品与字纹辊18紧密接触,完成印刷任务。后进入烘箱II 21, 在多个导引辊3-6上,由多个红外线加热管15-2直射烘干,烘干后经多个导引辊3-7传送并进行计米器23自动计量,计量后进入由电磁调速电机4-4通过链传动5-5带动的磁粉收卷辊M自动收卷,收卷后即为产成品27。
权利要求1.一种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含有机架I、机架II、计米器,其特征是还含有放料装置I、放料装置II、光控自动调偏装置、牵引装置I、背面涂胶装置、压合装置、牵引装置 II、印刷装置、烘箱II、自动收卷装置,放料装置I设置在机架I的一端,放料装置II设置在机架II的另一端,光控自动调偏装置设置在机架II顶部偏下部位,牵引装置I设置在机架I的另一端,背面涂胶装置设置在机架I体内,压合装置和牵引装置II设置在靠近机架 I的机架II 一端,印刷装置、烘箱II、计米器、自动收卷装置依次排列,均设置在机架II体内,在放料装置I和放料装置II与自动收卷装置的工艺流程之间设置多个导引辊和绷料辊放料装置I的主要构件为磁粉放料辊I,放料装置II的主要构件为磁粉放料辊II,自动收卷装置的主要构件为磁粉收卷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放料装置I和放料装置II的主要构件均为磁粉放料辊,磁粉放料辊I、磁粉放料辊II的轴两端分别与机架I、 机架II相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光控自动调偏装置由光控开关和气动调偏轴组成,光控开关与气动调偏轴的气缸相联接,气动调偏轴的轴两端与机架II相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牵引装置I、压合装置和牵引装置II均由电机、链传动、胶辊与气缸、光辊构成,电机通过链传动与胶辊的轴端相联,气缸与光辊相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背面涂胶装置由蜗轮蜗杆、涂浆刀和电机、链传动、浆辊与气缸、压辊构成,蜗轮蜗杆与涂浆刀相联,并可调节涂浆刀与浆辊间的距离,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浆辊的轴端相联,气缸与压辊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烘箱由烘箱壳体以及多支红外线加热管和多个导引辊构成,红外线加热管设置在导引辊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印刷装置由气缸、容墨辊、电机、链传动、水墨转移辊、字纹辊与另一气缸、印刷辊构成,气缸与容墨辊相联,电机通过链传动与水墨转移辊联接,水墨转移辊与字纹辊相连接,字纹辊下方设有印刷辊,另一气缸与印刷辊相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自动收卷装置由支架、磁粉收卷辊和电机、链传动构成,链传动一端与电机相联,另一端与磁粉收卷辊的轴端相联,收卷辊的轴两端与支架相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磁粉放料辊和磁粉收卷辊均由气张轴、活动连轴器和磁粉离合器构成,气张轴一端通过活动连轴器与磁粉离合器相联接,气张轴并与压力气管相通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其特征是所用电机均为电磁调速电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纸涂复印刷多用途复合机,含有机架I、II、计米器,还含有放料装置I、II、光控自动调偏装置、牵引装置I、II、压合装置、背面涂胶装置、印刷装置、烘箱II、自动收卷装置,放料装置I设置在机架I的一端,放料装置II设置在机架II的另一端,光控自动调偏装置设置在机架II顶部偏下部位,牵引装置I设置在机架I的另一端,背面涂胶装置设置在机架I体内,压合装置、牵引装置II设置在靠近机架I的机架II一端,印刷装置、烘箱II、计米器、自动收卷装置依次排列,均设置在机架II体内,在放料装置I、II与自动收卷装置的工艺流程之间设置多个导引辊和绷料辊。该多用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好,基本无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B41F19/00GK201931708SQ20102059816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郭仁和 申请人:郭仁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