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砂医用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61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磨砂医用胶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胶片,具体说是一种磨砂医用胶片。
背景技术
医用胶片的使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原本的胶片叫做盐银胶片,那个时候的胶片是由X射线成像的,X射线穿过人体然后在胶片上成像,然后再通过显影和定影然后成像,价格也不是很高,每张胶片的价格在4. 5元人民币左右,国内很多厂家也生产。但是由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大厂家制定了数字化医疗影像技术标准,即PACS系统下的DICOM图文标准,X射线穿过人体后不再对胶片成像,而是由IP板(CR)、数据平板(DR、 DSA)、采集器(CT)收集,然后经由电脑把图像输送给干式相机,由干式相机成像,即将需要成像的图像数据输入医用干式激光相机,然后相机用激光扫描胶片,在胶片上成像,形成最终产品,通过这个方式工作的胶片被称为DVB胶片,这个技术已经使用了十多年,其实这个技术还是感光技术,还是盐银胶片,但由于有了 PACS系统的瓶颈,我们中国的厂家纷纷出局,新型医用DVB胶片被国外几家大厂垄断了。他们分别是柯达、富士、柯尼卡。另外还有一个厂家就是德国的爱克发,爱克发的胶片不是盐银的感光胶片,他们使用的是热升华技术, 由于他们也掌握了 PACS系统的标准,所以他们也成了国内垄断胶片的四大厂商之一。由于国内的厂家如乐凯之类的都被档在了数字化DVB胶片的竞争范围之外,所以这些大品牌厂家把价格做的很高,每张胶片的价格由4. 5元涨到了 22元左右,中国每年6亿多张的胶片, 其中有5亿多张被这些国外厂家所瓜分。这个情况至今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其实很早国内就有人想突破这个瓶颈,去打破国外大厂对国内胶片业的垄断,但是都不成功,首先是软件信息的转换问题,PACS下的DICOM图像标准是不同于一般的电脑系统里的诸如BMP、JPG、PDF等通用标准的,国内的厂家根本无法把这些图像转换出来,所以开始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截屏的方式来截取图像,即他们无法得到或是说无法转换出原始的不失真的图像信息,所以他们就用别的软件截取出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信息,截屏所能得到的图像信息是有很大的数据丢失的,清晰度大幅下降,根本无法达到医疗诊断标准; 所以那个时候的产品大多不成功,从图像源头上就失败了。接下来到了 2006年左右,随着我们很多的海归工程师的到来,我们国内也有了对PACS下的DICOM图像信息流的转换软件,这个时候就拥有了突破这个封锁的先决条件,即我们有了图源。但是如何把这些图像完好的,无损失的打印出来,同时还要满足医用诊断胶片所必需的清晰度效果和耐光耐热耐湿以及耐保存性能呢?首先想到的就是激光打印技术,因为激光打印技术是目前最主流的打印技术,其速度快,图像清晰度高,而且成像的材料是墨粉,墨粉的化学稳定性非常好,保存时间也很长。当时的数据是,主流的激光机已经能够打印出2400XM00DPI的图像了 !这个数值的具体含义是,在每平方英寸,即2. 54X2. 54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一共有 2400X2400个点组成图像,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值,因为人类眼睛对图像清晰度的分辩能力只能达到300X300DPI左右,再高,人类的眼睛根本分辨不出来,但是激光机的瓶颈慢慢的显现了出来首先,激光机的高清晰度是建立在彩色基础上的,彩色的元素有7色,所以能够混出那么丰富的图像信息,而我们医用胶片的图像大多都是黑白的,也就是说,我们医用胶片的图像元素只有两个,黑和白,而纸张本身是白的,能够去调节图像的墨粉只有一种, 那就是黑粉,单用一种黑粉根本无法打印出高质量的黑白图像。黑白图像的清晰度和彩色图像的清晰度标准是不同的,彩色图像的清晰度标准用的是多少色,一般是256色或者M 位真彩色,而黑白图像的标准是灰阶度,也叫做灰度梯度,所谓灰阶度即是打印机能把从纯黑到纯白的图像一共分为多少个台阶,就是多少个灰阶,灰阶以2的几次方来表示,比如一般的打印机打印黑白图像的灰阶度都是8位灰阶,即他能把从黑到白打印出256个不同的层次来。而我们人类肉眼对于灰阶的分辨率是很高的,经过训练的人的肉眼对灰阶的分辨能力最高能接近16位,而医用胶片一般使用的灰阶度都是12位,也就是说,医用胶片的标准是把从黑到白分为4096个层次。但是激光打印机说打印出来的胶片有很多的细节表现的不到位,最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几种情形第一,CT的肺窗图片,里面的肺部肺纹理是由很多发丝一样细的偏白色细纹组成,如果肺部的纹理变粗,则表示肺部有了炎症,而我们激光机打印的胶片即使是正常人的肺纹理看起来都会觉得有点粗;第二,DR的胸片,原因同上, 也是看起来肺纹理比较粗;第三,肺部集结的恶性肿瘤机率辨别,肺部集结的病人很多,但是判断这个集结是不是恶性肿瘤的时候,是观察这个集结的周边有没有一些细如发丝的放射状的血管,如果有,那么这些侵略性的血管预示着这个集结很可能是一个恶性肿瘤,但是在使用我们的激光技术打印胶片的时候,这些细节就很难看出了 ;第四,骨小梁的病变,骨小梁的病变也是很细微的,在深浅度和图像纹理上的一些变化可以使医生判断出病情的大致状态,但是通过我们的激光机打印的时候,这些细节也看不出。因此激光打印技术在医用胶片打印上也存在缺陷。目前的医用胶片两面都是光滑面,尤其是在打印机里走片时容易发生一次出多张胶片或者一个图像被打印在两张不同的胶片上,这样势必会造成胶片的浪费,而且图像不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保存时间长、能在打印机中顺畅走片,不会打滑的磨砂医用胶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包括塑料片基,在所述片基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磨砂层。在所述塑料片基的下表面上涂有防静电涂层,在所述第一磨砂层上涂有吸墨层。在所述塑料片基的下表面上涂有吸墨层。在所述塑料片基的下表面上涂有第二磨砂层,在所述第一磨砂层上涂有吸墨层。所述吸墨层为纳米Y -氧化铝水合物吸墨层。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高端喷墨打印机打印,打印出的图像是由墨水构成,学性质稳定,保存时间长,保存方便,室内保存可保存200年,而且不怕光不怕热,同时还防水;由于采用了磨砂层,多张胶片叠放在一起也不会互相粘连,还能使胶片在打印机中顺畅走片,不会打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包括塑料片基1,片基1的下表面为光滑面,在片基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磨砂层2,在第一磨砂层2上涂有吸墨层3,在所述光滑面上涂有防静电涂层4。所述吸墨层3为纳米Y-氧化铝水合物吸墨层3。第一磨砂层2可以是磨砂膜,也可以是直接将片基1的上表面通过机械打磨或手动打磨而成的。其中防静电涂层4可以选用市售的防静电液按厚度要求喷涂在片基1上,吸墨层 3主要选用与高端喷墨打印机相适配的市售的吸墨层3液按厚度要求喷涂在片基1上。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包括下表面为光滑面的塑料片基1,在所述片基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磨砂层2,在所述光滑面上涂有吸墨层3。其中所述第一磨砂层2是直接将片基1的上表面通过机械打磨或手动打磨成磨砂面。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包括塑料片基1,在片基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磨砂层2、第二磨砂层5,在第一磨砂层2上涂有吸墨层3,所述吸墨层3为纳米γ -氧化铝水合物吸墨层3。第一磨砂层2和第二磨砂层5均可以是磨砂膜,也可以是直接将片基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通过机械打磨或手动打磨成磨砂面。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包括塑料片基(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片基(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磨砂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片基(1)的下表面上涂有防静电涂层G),在所述第一磨砂层(2)上涂有吸墨层(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片基(1)的下表面上涂有吸墨层(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塑料片基(1)的下表面上涂有第二磨砂层(5),在所述第一磨砂层(2)上涂有吸墨层(3)。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磨砂医用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层 (3)为纳米Y-氧化铝水合物吸墨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砂医用胶片,有三种结构,一种是包括塑料片基,在片基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磨砂层,在片基的下表面上涂有防静电涂层,在第一磨砂层上涂有吸墨层;第二种是包括塑料片基,在片基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磨砂层,在片基的下表面上涂有吸墨层;第三种是包括塑料片基,在片基的上表面设有第一磨砂层,在塑料片基的下表面上涂有第二磨砂层,在第一磨砂层上涂有吸墨层。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高端喷墨打印机打印,打印出的图像是由墨水构成,学性质稳定,保存时间长,保存方便,室内保存可保存200年,而且不怕光不怕热,同时还防水;由于采用了磨砂层,多张胶片叠放在一起也不会互相粘连,还能使胶片在打印机中顺畅走片,不会打滑。
文档编号B41M5/50GK201950981SQ20102067163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陆扬 申请人:陆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