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64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能够提供高质量图像和较小噪音的喷墨打印机等喷墨记录设备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而言,喷墨记录设备能够用于制造尺寸较小的打印机,使得个人打印机 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发展。在这种个人打印机中,用户替换由墨水容器和记录头一体地构成 的喷墨盒来供应墨水。具体而言,与替换由墨水容器和记录头一体地构成的喷墨盒相比,仅 替换墨水容器的结构能够降低使用成本。然而,由于随着近年来图像打印质量的进步,为了 提高图像质量以实现照片般的图像质量,设置多墨盒的方法广泛应用在个人打印机中,墨 盒分别用于不同的颜色并可独立拆卸。但是,这样的构造增加了墨盒的数量,同时增加了用 户更换墨盒的频率。由于墨盒包括塑胶、薄膜等部件,更换墨盒时,若直接丢弃,其中大部分都不能自 然降解,显然,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增加墨盒的使用成本。因此,需要 对墨盒进行回收利用,以提高墨盒利用率,降低墨盒使用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 此,优选的方式是不更换墨盒,对墨盒进行墨水填充使其获得二次利用价值。为满足该需 求,市面上出现了不少用于墨盒填充的墨水填充工具。其中,美国专利US7470008中揭露了一种负压填充方法以及相应的负压填充装 置,具体为墨盒填充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填充用墨水的墨水瓶、放置待填充墨盒的底座、使 墨盒内部减压的抽吸器、分别与墨水瓶及墨盒连接的L型连接头以及连接两L型连接器的 软管。其使用过程是将墨盒固定在底座上,并将两L型连接头分别与墨水瓶口及墨盒的注 墨口连接,然后将抽吸器与墨盒的出墨口连接,抽吸墨盒内的空气,使墨盒内部形成一定的 负压,则由于压力平衡原理,墨水瓶中的墨水会流动填充至墨盒中,当看到抽吸器里有墨水 时,即表明墨盒已填充完毕。最后将抽吸器从墨盒的出墨口抽出,再把抽吸器抽出的墨水注 回到墨水瓶中。从上述填充过程可知,该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存在操作步骤繁琐、占用体积较大 且部件繁多的问题;而且从生产制造角度考虑,需要多套模具,造成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以解决现有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操作 步骤繁琐、占用体积较大和生产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包括墨水容器,用于储存填充至墨盒的墨水;注墨通道,与墨盒的注墨口连通,用于向墨盒填充墨水;进气通道,用于外部空气进入墨水容器;[0012]回墨通道,与所述墨水容器连通,用于与抽吸器连接以推压其内的墨水至所述墨 水容器;抽吸通道,与墨盒的出墨口连通,用于与抽吸器连接以抽吸墨盒中的空气;其特征是,在所述抽吸通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抽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打开并 且与所述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关闭的第一流体阀,在所述回墨通道上还设置有与 所述抽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关闭并且与所述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打开的
第二流体阀。所述第一流体阀和第二流体阀为包括伞形阀芯和与所述伞形阀芯相配合的阀座。所述注墨通道、进气通道、回墨通道均设置在所述墨水容器上。所述进气通道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胶塞。所述抽吸通道还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自闭密封圈。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在抽吸通道与回墨通道之间还设置有与抽吸通道 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打开并且与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关闭的第一流体阀和与抽 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关闭并且与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打开的第二流体阀, 当墨盒安装在填充装置上后,抽吸器抽吸墨盒内的空气,第一流体阀打开,第二流体阀关 闭,墨水从墨水容器经注墨通道填充至墨盒,墨盒内多余的墨水从出墨口经第一流体阀进 入抽吸器;当墨盒填充完毕后,推压抽吸器,第一流体阀关闭,第二流体阀打开,抽吸器内的 墨水从第二流体阀经回墨通道注回墨水容器中。显然,采用此类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不仅 能高效地完成墨水填充,而且操作步骤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且生产制造成本较低,解决了现 有墨水填充装置填充墨水的操作繁琐,空间占有率较大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蠱盒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蠱盒的墨水填充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蠱盒装入墨盒的墨 水填充装置的过程示意图;[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蠱盒装入墨盒的墨 水填充装置的过程示意图;[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蠱盒装入墨盒的墨 水填充装置后的示意图;[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抽吸位于墨盒的崖■水填充装置中的墨盒空气的示意图,图8a、
图8b为此时抽吸通道与回墨通道之间的流体阀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压抽吸器内的墨水至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的示意图,图Sc、 图8d为此时抽吸通道与回墨通道之间的流体阀状态示意图;图9a为本实用新型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中流体阀的正视图;图9b为本实用新型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中流体阀的后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局部示意图。图中标志说明1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2自闭密封圈,3上盖,4流体阀,5胶塞,6 进气孔,7密封胶塞,8底盖,9卡扣,10注墨孔,11侧盖,12抽吸器,13墨水容器,14底壳,15 墨盒,16定位柱,17可移动构件,18导气孔,19储墨腔,20出墨口,21墨水,22抽吸口,23进 气通道,24抽吸通道,25回墨通道,26第一流体阀,38第二流体阀,27伞形阀芯,28阀座,29 过墨通道,30注墨通道,31出墨口,32反抽吸口,33进墨口,34出墨口通道,35反抽吸口通道,36滑轮,37凹槽,38卡槽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待填充墨盒1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随着储墨腔19中 的墨水被消耗用于记录,外部空气通过导气孔18进入储墨腔19中。墨盒15上设有出墨口 20,其设置在墨盒15的底壁上以给打印机的记录头供墨,且出墨口 20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定 位柱16,用于出墨口 20的安装定位;同时,墨盒15上还设有可移动杆件17,如图1中所示, 用于墨盒15的安装定位。图2为本实施例填充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包括上盖 3,与底壳14、侧盖11、底盖8配合,构成填充装置1的整个壳体;自闭密封圈2,分别用于密 封上盖3与底盖8上的抽吸口 22 ;抽吸器12,当所述抽吸器分别插入上盖3与底盖8上的 抽吸口 22时,自闭密封圈2打开,当所述抽吸器从抽吸口 22抽出时,自闭密封圈2关闭;流 体阀4,插入位于其下方的胶塞5中;墨水容器13,储存有墨水,墨水通过注墨孔10,填充至 墨盒15 ;卡扣9,用于在将墨盒15安装到填充装置1内时,上盖3通过其与底壳14的卡槽 38卡紧;密封胶塞7,用于密封进气孔6,当填充装置1填充墨盒时将其打开,而平时处于关 闭状态;36滑轮,安装侧盖11时,与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两侧的凹槽37卡接,以固定侧 盖Ilo另外,如图10所示,沿C-C所示方向剖切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抽吸通道M,与 墨盒15的出墨口 20连接以抽吸墨盒15内部空气而使墨盒15内部形成负压;;回墨通道 25,位于墨水容器13上,用于将抽吸器12内的墨水回注到墨水容器13内;注墨通道30,位 于墨水容器13上,用于将墨水容器13内的墨水通过同样与上述墨盒15的出墨口 20连接 的注墨孔10注入墨盒15中;进气通道23,设置在墨水容器13上,且当填充装置1在使用 时可用于将外部大气引入墨水容器13以调节容器内部压力。如图8a_8d,第一流体阀沈、第二流体阀38包括伞形阀芯27与阀座28。其中,应 注意,填充装置1在使用时,抽吸通道M的一端与出墨口 20直接连接,另一端与抽吸器12 相连,用户在进行填充时每次抽吸时,所述流体阀4,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如图8a-8d所 示的第一流体阀沈、第二流体阀38。当用户用抽吸器12抽吸墨盒15内的空气,此时,第一 流体阀沈如图8a所示打开,第二流体阀38如图8b所示关闭,空气和墨水21经第一流体 阀沈的过墨通道四进入抽吸器12内。而并未抽吸墨水容器13中的空气,从而保证进行多 次填充时所抽吸的空气量是恒定的,即可保证每次填充的墨水量恒定,保证用户操作稳定。 当用户填充完毕后,推压抽吸器12,此时,第一流体阀26如图8c所示关闭,第二流体阀38 如图8d所示打开,墨水21经第二流体阀38的过墨通道四注回墨水容器13内。从而使墨 盒的墨水填充装置,不仅能高效地完成墨水填充,而且操作步骤简单。根据图8a_8d中阀的开闭,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内的墨水流向如图9a_9b所示。 图9a为流体阀4的正视图,图9b为流体阀4的后视图。图9a-图9b中箭头A表示用户用 抽吸器12抽吸墨盒15内的空气时,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内的墨水流向。箭头B表示用 户填充完毕后,推压抽吸器12时,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内的墨水流向。用户开始填充时, 首先用抽吸器12抽吸墨盒15内的空气,随着抽吸器12不断抽吸,墨盒15内形成负压,墨水容器13与墨盒15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墨水容器13中的墨水流 动至墨盒中。结合图9a、图%,当墨盒15填充满时,墨盒15内的墨水依次经流体阀4的进 墨口 33,抽吸通道M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流到抽吸口 22,墨水再经抽吸口 22进入抽吸器 12内。用户填充完毕后,推压抽吸器12,则抽吸器12内多余的墨水21经抽吸口 22,通过回 墨通道25,再进入流体阀4的出墨口 31被注回到墨水容器13内。流体阀4的出墨口 31, 如图4所示,与出墨口通道34连接,且出墨口通道34与墨水容器13建立连接。同时,流体 阀4的进墨口 33,如图4所示,与墨盒15的出墨口 20连接。以下根据图3至图7,对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的使用进行说明。(1)如图3,先打 开上盖3,再打开侧盖11,将墨盒15的可移动构件17所在一端向下倾斜,且先将可移动构 件17所在一端安装进侧盖11内,与可移动构件17对应的侧盖11 一侧卡接固定后,向侧盖 11内按压墨盒15的另一侧,使其与侧盖11对应的另一侧卡接固定。最后,关闭侧盖11。(2)如图4,墨盒15安装在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上,此时,关闭上盖3,上盖3的 卡扣9与底壳14的卡槽38卡紧。流体阀4的进墨口 33与墨盒15的出墨口 20连接,流体 阀4的反抽吸口 32与反抽吸口通道35建立连接,同时流体阀4的出墨口 31与出墨口通道 34连接,且出墨口通道34与墨水容器13建立连接。当抽吸器12从抽吸口 22抽吸墨盒15 内的空气时,空气和墨盒内多余的墨水通过出墨口 20进入流体阀4的进墨口 33,进入抽吸 器12。当抽吸器12推压其内的墨水21时,墨水从抽吸器12通过流体阀4的出墨口 31,经 出墨口通道34回注到墨水容器13内。(3)如图5所示,关闭侧盖11,此时墨盒15的可动杆件17与填充装置1的定位部 件相配合而将墨盒15固定,再关闭上盖3,使上盖3上的卡扣9与底壳14相应的部位卡紧, 而墨盒15的出墨口 20与抽吸通道M连接,且进气通道23被打开。(4)如图6所示,将抽吸器12与抽吸通道M连接,而抽吸通道12保持与出墨口 20连通,此时抽吸墨盒15中的空气,此时,第一流体阀沈如图8a所示打开,第二流体阀38 如图8b所示关闭,空气和墨水21经第一流体阀沈的过墨通道四进入抽吸器12内。此时 墨盒15与墨水容器13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差,则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墨水容器13中的墨 水流动至墨盒中。当观察到抽吸器12内有墨水时,表明墨盒15中的墨水已注满。如图9a、 9b所示,墨盒15内的墨水依次经流体阀4的进墨口 33,抽吸通道M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 流到抽吸口 22,墨水再经抽吸口 22进入抽吸器12内。(5)如图7所示,抽吸器12与回墨通道25连接,推压抽吸器12,此时,第一流体阀 26如图8c所示关闭,第二流体阀38如图8d所示打开,则抽吸器12内多余的墨水21经抽 吸口 22,通过回墨通道25,再进入流体阀4的出墨口 31被注回到墨水容器13内。综上所述,通过在抽吸通道M与回墨通道25之间设置流体阀,在填充装置1填充 满墨盒15后,直接就可以将抽吸器12内多余的墨水21注回墨水容器13中,使得操作方便, 填充工序简单;且注墨通道、回墨通道以及进气通道均设置在墨水容器上,使得制造成本较 低,占用空间也较小。为此。采用上述的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1进行墨水填充时,操作工序 简单,节约用户的时间,并能充分保证打印效果,且间接地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包括 墨水容器,用于储存填充至墨盒的墨水;注墨通道,与墨盒的注墨口连通,用于向墨盒填充墨水; 进气通道,用于外部空气进入墨水容器;回墨通道,与所述墨水容器连通,用于与抽吸器连接以推压其内的墨水至所述墨水容器;抽吸通道,与墨盒的出墨口连通,用于与抽吸器连接以抽吸墨盒中的空气; 其特征是,在所述抽吸通道上设置有与所述抽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打开并且与 所述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关闭的第一流体阀,在所述回墨通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 抽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关闭并且与所述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打开的第二 流体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流体阀和第二流体 阀为包括伞形阀芯和与所述伞形阀芯相配合的阀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注墨通道、进气通道、回 墨通道均设置在所述墨水容器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通道还设置 有用于密封的密封胶塞。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吸通道还设置 有用于密封的自闭密封圈。
专利摘要一种墨盒的墨水填充装置。包括墨水容器、注墨通道、进气通道,用于外部空气进入墨水容器、回墨通道、抽吸通道,在抽吸通道上设置有与抽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打开并且与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关闭的第一流体阀和在回墨通道上还设置有与抽吸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抽吸时关闭并且与回墨通道连接的抽吸器推压时打开的第二流体阀。不仅能高效地完成墨水填充,而且操作步骤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且生产制造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1913890SQ20102067680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刘文科, 马达荣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