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06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负压式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墨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墨盒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一般将进气孔3a和出墨口如分别设在第一墨水仓Ia (又称供墨腔)的仓顶部和仓底部,第一墨水仓Ia与第二墨水仓加之间的隔板 fe底部穿孔51a相连。传统的这种墨盒在装机时,先拔掉底盖,撕掉黄色标签,打印开始后, 空气从第一墨水仓Ia的仓顶部进入,先打印第一墨水仓Ia的部分墨水,令海绵6a吸墨不饱满,从而再开始吸其第二墨水仓加的墨水,这时第一墨水仓Ia与第二墨水仓加间需要空气同墨水交换,空气就从第一墨水仓Ia同第二墨水仓加相连的隔板底部穿孔51a进入, 直到把第二墨水仓加的墨水打完为止。传统的这种墨盒在打印过程中,第一墨水仓Ia内的墨水首先减少,在当第一墨水仓Ia的墨水减少后,从进气孔3a中向第一墨水仓Ia的顶部空间中会及时地补充空气,在第一墨水仓Ia中几乎不会产生负压,在待机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滴墨现象,从而浪费墨水,污染打印机;再者,在第一墨水仓Ia与第二墨水仓加空气同墨水交换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换不及时,从而导致出墨口断墨现象,影响打印质量。拔掉底盖装机时,海绵在吸墨饱满时会从出墨口漏墨出。
发明内容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墨盒的第一墨水仓缺乏负压,待机滴墨现象,以及第二墨水仓墨水排出不流畅,容易出现断墨的技术缺陷,而提出的一种负压
式墨盒ο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式墨盒,包括有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在第一墨水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墨水仓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在第一墨水仓与第二墨水仓之间设有输墨通道,所述输墨通道的进墨端设于第二墨水仓的仓底部,出墨端设于第一墨水仓的仓顶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包括有所述的墨盒为内置墨盒。当为内置墨盒时,所述的第一墨水仓内可能设有纤维棉(也可以没有纤维棉)。当为内置墨盒时,所述的出墨口中可能设有木棉芯(也可以没有木棉芯)。当为内置墨盒时,所述的第二墨水仓的仓顶部还设有填充孔,在填充孔中设有密封胶塞。所述的墨盒为外置墨盒。当为外置墨盒时,所述的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均各设有一个填充孔,在填充孔中设有密封胶塞。当为外置墨盒时,所述的进气孔上设有进入孔胶塞。所述的输墨通道为设有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侧壁上的凹槽及PP膜构成。
3[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进气孔设在第二墨水仓的顶部,由于第一墨水仓顶部除输墨通道的出墨端之外,为一个完全密封的结构,第一墨水仓内的墨水排出后,无法及时补充空气,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第二墨水仓内的墨水从其底部经输墨通道输送到第一墨水仓顶部,从而补充到第一墨水仓中,当第二墨水仓内的墨水完全打完之后, 从进气孔进入的空气才会经输墨通道到达第一墨水仓的顶部,本实用新型打印过程中首先减少的是第二墨水仓内的墨水,第二墨水仓内的墨水减少后,第二墨水仓的墨水液面同第一墨水仓的进墨口形成一个高度差,在第一墨水仓中形成负压,第二墨水仓的墨水液面越低,负压越大,在第二墨水仓内的墨水完全排出后,第一墨水仓的墨水才开始减少,保证了墨水能够稳定的供出,解决了待机滴墨的问题。

图1为传统墨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为打印机内置墨盒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为打印机外置墨盒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的前侧面(图7中从上向下方向)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为另一种类型的外置墨盒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D-D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E-E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参照图3至图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内置墨盒时,该墨盒包括有第一墨水仓 1和第二墨水仓2。第一墨水仓1和第二墨水仓2是由一个装墨水主体12,竖起设于装墨水主体12内将其一分为二的隔板5,以及设于装墨水主体12开口中的面盖9构成的。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第一墨水仓1同第二墨水仓2的距离比例要求,将隔板5设置装在墨水主体12 内的相应位置上。在第一墨水仓1的底部设有出墨口 4,出墨口 4中设有木棉芯41,第一墨水仓内1还设有纤维棉6。在第二墨水仓2的顶部设有进气孔3,在第一墨水仓1与第二墨水仓2之间设有输墨通道7,所述输墨通道7的进墨端71设于第二墨水仓2的仓底部,出墨端72设于第一墨水仓1的仓顶部。本实施例中,输墨通道7为一根垂直连接在面盖9底面的管体,使用时,第二墨水仓2内的墨水从进墨端71进入后,经面板9上凹槽和PP91构成的通道将墨水滴入第一墨水仓1中。第二墨水仓2的仓顶部还设有填充孔,在填充孔中设有密封胶塞8,在本实用新型使用一段时间第二墨水仓2内的墨水将尽时,可以开启密封胶塞8,向第二墨水仓2中注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将其装入在出墨口密封底座10中,在出墨口 4外还设有密封硅胶片。[0029]参照图7至图9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不仅适于上述的内置墨盒,同时, 还适于外墨墨盒。根据相同原理,同样在第一墨水仓1’的底部设有出墨口 4’,通过管线连接出墨口 4’,将墨水输送到打印机,在所述的第二墨水仓2’的顶部设有进气孔3’,在第一墨水仓1’与第二墨水仓2’之间的输墨通道7’的进墨端71’设于第二墨水仓2’的仓底部, 出墨端72’设于第一墨水仓1’的仓顶部。输墨通道7’为设有第一墨水仓1’和/或第二墨水仓2’侧壁上的凹槽及PP膜构成。为了便于加墨,在在第一墨水仓1’与第二墨水仓2’ 顶部均各设有一个填充孔,在填充孔中设有密封胶塞8’。为了进一步保证未使用时不会出现漏墨现象,在进气孔3’上也设有密封胶塞8,。参照图10至图12中所示,根据相同的原理,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该类型的外置墨盒,在第一墨水仓1”与第二墨水仓2”之间的输墨通道7”的进墨端71”设于第二墨水仓 2”的仓底部,出墨端72”设于第一墨水仓1”的仓顶部,其中输墨通道7”图6中的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式墨盒,包括有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在第一墨水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墨水仓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在第一墨水仓与第二墨水仓之间设有输墨通道,所述输墨通道的进墨端设于第二墨水仓的仓底部,出墨端设于第一墨水仓的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墨盒为内置墨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墨水仓内设有纤维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出墨口中设有木棉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墨水仓的仓顶部还设有填充孔,在填充孔中设有密封胶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墨盒为外置墨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均各设有一个填充孔,在填充孔中设有密封胶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孔上设有进入孔胶塞。
9.根据权利要求1 8项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负压式墨盒,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墨通道为设有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侧壁上的凹槽及PP膜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负压式墨盒,涉及到喷墨打印机所用的墨盒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墨盒的第一墨水仓缺乏负压,待机滴墨现象,以及第二墨水仓墨水排出不流畅,容易出现断墨的技术缺陷,包括有第一墨水仓和第二墨水仓,在第一墨水仓的底部设有出墨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墨水仓的顶部设有进气孔,在第一墨水仓与第二墨水仓之间设有输墨通道,所述输墨通道的进墨端设于第二墨水仓的仓底部,出墨端设于第一墨水仓的仓顶部。第二墨水仓的墨水液面越低,负压越大,在第二墨水仓内的墨水完全排出后,第一墨水仓的墨水才开始减少,保证了墨水能够稳定的供出,解决了待机滴墨的问题。
文档编号B41J2/175GK202138072SQ20112024027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冼均祥 申请人:冼均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