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44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部件,具体是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中的新型版尾压板机构。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直接制版(简称CTP)设备的装版过程中,版材依靠光鼓内外的气压差吸附在光鼓表面,同时依靠光鼓上安装的版头压板和版尾压板来实现对版材前后两端的紧固。制版时通过版头压板和版尾压板的开闭来实现装、卸版的动作。CTP设备成像时,载有版材的光鼓作高速旋转运动,由于版材自身具有转动惯量和离心力,版头压板和版尾压板对版材的压紧强度将直接影响到成像的质量。如果在制版过程中版材与光鼓表面有间隙或版材相对光鼓有位移的现象时,则会造成图像失真。对于超大幅面的CTP设备(简称VLF)来讲,可用版材的幅面已经达到1630X 1250mm,版材自身的重量有I. 65Kg,随着版材幅面的不断加大,版头与版尾压板的强度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压板的強度不够,版材随光鼓做旋转运动时易松动或飞版,因而形成设备事故隐患和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是要克服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ー种新型版尾压板机构,该机构应能有效地对超大幅面的版材进行紧固,具有紧固カ大、刚度高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包括与光鼓圆周母线平行且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的版尾压板;其特征在于该机构中还配置一版尾侧板,该版尾侧板与所述版尾压板平行且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该版尾侧板的前端还通过若干个沿版尾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合页与版尾压板的后端进行铰接。所述版尾压板以及版尾侧板均分别通过若干个沿版尾压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导轨调节结构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所述导轨调节结构包括制作在光鼓表面的若干条沿着圆周方向伸展的长槽以及若干个与长槽配合的滑块可滑动地定位在光鼓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原理是由于在版尾后边增设了版尾侧板,有效地增加了版尾压板的刚度和強度,尤其是大大加强了版尾压板各处在光鼓切线方向的刚度,即便对于对超大幅面的版材,也能有效的对版材实施紧固,使版材牢牢贴在光鼓表面不松动、不飞版,进而消除了设备事故隐患和安全隐患,显著提高了设备可靠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中有1一滑动块;2—版尾侧板;2_1—版尾侧板销子'2-2一版尾侧板固定块;3一螺钉;4一合页;4-1一合页轴;5—固定螺钉;6—版尾压板;6_1—版尾压板固定块;6-2—版尾压板销轴;8—版材;9—长槽;9-1—受压条;10—光鼓;11一版尾压板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版尾压板6通过若干个沿版尾压板长度方向(即光鼓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间隔距离根据需要确定)的导轨调节结构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10圆周表面(导轨调节结构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并且保持与光鼓圆周母线平行状态。其导轨调节结构中 若干条制作在光鼓表面的长槽9沿着圆周方向伸展,与长槽滑动配合(与长槽两侧边沿的受压条9-1嵌合配合并保持滑动状态)的滑块(即版尾压板滑动块11)定位在光鼓表面,版尾压板固定块6-1与版尾压板滑动块11通过版尾压板销轴6-2铰接,版尾压板固定块6-1则通过固定螺钉5固定在版尾压板上。版尾压板6的两端还装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光鼓上,版尾压板依靠拉簧的拉カ牢牢地把版材8压在光鼓10表面。以上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又配置一版尾侧板,2,该版尾侧板也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其铰接方式与版尾压板相同,也是通过另外的若干个沿版尾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间隔距离根据需要确定)的导轨调节结构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10圆周表面(导轨调节结构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并且保持与光鼓圆周母线平行状态。这些导轨调节结构中滑块(即滑动块I)通过版尾侧板销子2-1与版尾侧板固定块2-2铰接(版尾侧板固定块2-2通过螺钉3固定在版尾侧板上),而滑动块又与前述长槽配合(与长槽两侧边沿的受压条9-1嵌合配合)可滑动地定位在光鼓表面,并且与所述版尾压板平行布置;该版尾侧板的前端(即图I右側)还通过若干个间隔布置(间隔距离根据需要确定)的合页5与版尾压板的后端进行铰接。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仍然与现有版尾压板相同。另外,版头压板固定在光鼓上(固定方式为现有技木);版尾压板6可绕版尾压板销轴6-2转动一定角度,版尾侧板2也可绕版尾侧板销子2-1转动一定角度,并且,版尾压板6能跟随版尾侧板同步旋转,并且可一起沿光鼓圆周方向滑动,以满足不同幅面版材的需求。该结构有效地增加了版尾压板的刚性,克服了由于版材幅面较大而引起的版尾压板刚性不足的问题。
权利要求1.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包括与光鼓(10)圆周母线平行且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的版尾压板(6);其特征在于该机构中还配置一版尾侧板(2),该版尾侧板与所述版尾压板平行且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该版尾侧板的前端还通过若干个沿版尾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合页(4)与版尾压板的后端进行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版尾压板以及版尾侧板均分别通过若干个沿版尾压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导轨调节结构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调节结构包括制作在光鼓表面的若干条沿着圆周方向伸展的长槽(9)以及若干个与长槽配合的滑块可滑动地定位在光鼓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中的新型版尾压板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机构应能有效地对超大幅面的版材进行紧固,具有紧固力大、刚度高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制版设备中的精密版尾压板机构,包括与光鼓圆周母线平行且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的版尾压板;其特征在于该机构中还配置一版尾侧板,该版尾侧板与所述版尾压板平行且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该版尾侧板的前端还通过若干个沿版尾侧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合页与版尾压板的后端进行铰接。所述版尾压板以及版尾侧板均分别通过若干个沿版尾压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导轨调节结构可转动地铰接在光鼓圆周表面。
文档编号B41C1/00GK202388889SQ20112054297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卢伟毅, 简小明, 项建龙 申请人: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