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

文档序号:2496023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门前或室内使用的塑料丝圈地垫,特别涉及一种针对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门前或室内使用的地垫既是一种踏垫产品,也是一种装饰用品。目前市场上的地垫品种较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塑料丝圈地垫。这种地垫一般由丝圈层和衬底层复合粘结而成(也可以单独由丝圈层构成),其中衬底层为塑料发泡层,丝圈层由 PVC, PE或PP等塑料挤出单丝随机堆叠卷曲而成,丝径一般在0. 6 3mm之间,层厚一般在 0. 3 3cm之间,整体呈镂空状且具高弹性,可以吸纳颗粒状泥沙等鞋底脏物。这种地垫虽没有羊毛地垫和织物地垫显得豪华,但耐脏,清洗方便,而且价格便宜,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和色彩具有显著的装饰性,是吸引消费者关注的卖点。一直以来,众多生产厂商都在努力开发图案色彩丰富,且具有显著装饰性效果和魅力的一系列塑料丝圈地垫产品。因此,如何在塑料丝圈地垫上制作图案和色彩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目前,在塑料丝圈地垫上制作图案和色彩的现有技术很多,比如,拼图方法(见中国专利CN1386464A)、贴图方法(见中国专利CN201734455U)、热压制图方法以及喷漆制图方法(见中国专利CN2770519Y)等等。其中与本发明内容最为接近的是喷漆制图方法。喷漆制图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使用带镂空图案的模板遮住不需喷涂的区域,在镂空图案处向地垫喷涂油漆,当油漆图案层附着在丝圈地垫表面后,再喷涂一层透明树脂作为保护层,以此在丝圈地垫表面形成图案。此方法使用油漆作为喷涂材料,每次喷涂只能使用一种颜色,当设计的图案在不同区域使用不同颜色时,则需要使用多个模板通过分次、分色喷涂来实现。 目前,在本领域中尽管有一些厂家在偿试使用这种方法,但普遍遇到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在制作彩色图案时,需要制作多个模板,通过分次、分色喷涂来实现,而且每次喷涂后需要等待油漆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喷涂,因此工序复杂,而且耗时,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特别是制作三种颜色以上的复杂图案时,情况更加严重。第二,此方法无法以混色方式进行全彩喷涂,每次喷涂只能使用一种颜色的油漆, 一幅彩色图案只能采用多种颜色通过拼图来实现。因此图案粗糙,只能呈现色块效果,色彩效果差,视觉效果比较呆板,缺乏立体感。第三,喷涂过程中油漆的使用量很难控制。如果油漆量过少,镂空丝圈层内部很难喷透,导致图案着色不均勻,严重影响视觉效果。如果油漆量过多,由于油漆材料浓稠、粘性强,容易堆集在丝圈层表面并且结块,轻者干裂后容易脱落,重者影响原有塑料丝圈地垫的刮泥沙功能。总之,由于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喷漆制图方法在本领域中很难得到大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旨在针对塑料丝圈地垫产品开发一种新的彩喷制图工艺方法,解决以往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以及图案色彩质量差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 其创新在于
(1)塑料丝圈地垫的颜色选择
选择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作为彩喷对象,其中,所述白色为无色;所述浅色是以印刷四原色,即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为标准,并且以每种原色的标准深浅浓度比例是 100%为基准,符合下列两种颜色之一的颜色
第一种颜色是四种原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而且深浅浓度比例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的
30% ;
第二种颜色是四种原色中至少两种原色的混合色,而且各种原色的深浅浓度比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的30% ;
(2)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工艺
针对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
采用与弱溶剂墨水相配合的印前处理液作为喷涂原料,利用喷涂设备以均勻雾状形式对塑料丝圈地垫的正面进行喷涂,使塑料丝圈地垫上的塑料丝圈表面覆盖印前处理液涂层,喷涂后通过静置或加热方式使涂层固化在塑料丝圈表面; 第二步,喷绘彩色图案
以彩色的弱溶剂墨水作为喷绘原料,按照预先设定的图案,利用彩色喷绘机以逐行扫描方式对喷涂有印前处理液涂层的塑料丝圈地垫正面进行喷绘,直至喷绘出图案;在喷绘过程中,彩色喷绘机的喷头距离塑料丝圈地垫顶面3飞毫米,并且以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垂直向下进行喷射;
所述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是指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普通喷射次数的前提下,每次喷射的墨水用量以普通用量为基准增加5(Γ200%用量;
所述墨水增次喷射方式是指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每次喷射采用墨水普通用量的前提下,以普通喷射次数为基准增加2、次喷射; 第三步,加热固化
将喷绘彩色图案的塑料丝圈地垫放入烘箱或经烘道加热固化,使喷绘的彩色图案牢固的附着于塑料丝圈地垫表层,并融为一体。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印刷四原色”是指印刷用的四种原色,即用C表示青色,用M表示品红色,用Y表示黄色,用K表示黑色。实际上所有颜色都可以由印刷四原色按不同深浅浓度比例混合而成。在本发明中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来定义浅色的概念。2.上述方案中,所述“印前处理液”也可称之为涂层液、打印处理液、专用涂层液等名称。它是喷绘打印之前的前处理液体,其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喷绘打印质量和附着力。 印前处理液通常为高透明液体,目前在市场上可通过正常销售渠道直接购买获得。据了解这种产品可分为三大类,即ABS类、金属类和特殊具伸展性材料类,其中,ABS类适合于亚克力、PC、PVC,皮革、有机玻璃、胶片等大部分塑料材料;金属类一般适用于含金属、五金、玻璃、瓷砖、水晶、大理石等表面光滑的材料;特殊具伸展性类适合于有伸展性、可随物体材质拉伸的材料,比如橡胶材料。以上三大类印前处理液均可适用于本发明的塑料丝圈地垫。3.上述方案中,所述“弱溶剂墨水”是介于水性墨水和溶剂型墨水之间的一种喷墨墨水。弱溶剂墨水又称为环保溶剂墨水(ECO-solvent ink或者Light solvent ink), 是最近几年开始在户外溶剂型数码喷墨市场上流行的一种新型户外溶剂喷墨,它具有高安全性、低挥发性、低至微毒性和高闪点等特点。目前弱溶剂墨水在市场上可通过正常销售渠道直接购买获得,常规为四种颜色以上的组合。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自主品牌有七彩惠(佛山市南海墨佳耗材有限公司)、汇能(广州市欧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优典(成都优典科技有限公司)、巨丽(济南巨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凌峰(珠海浩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INKWIN World (上海英威喷墨科技有限公司)、卓越Nerojet (深圳市诺捷科技有限公司)等等。目前市场上供给的弱溶剂墨水均可应用于本发明塑料丝圈地垫。4.上述方案中,在第二步喷绘彩色图案时打印分辨率在MOdp广1440dpi之间,较佳可以选择在360dp广720dpi之间。5.上述方案中,第三步的加热可以选择在8(Γ120摄氏度范围,加热固化时间在20 秒 300秒之间。本发明设计原理和效果是本发明利用现代喷绘技术设计了一种在塑料丝圈地垫上喷绘彩色图案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是遮色问题。采用喷绘技术在塑料丝圈地垫上制作彩色图案所使用的喷墨是弱溶剂墨水。由于弱溶剂墨水与油漆相比遮色效果差,通常情况下喷绘在塑料丝圈上无法遮蔽塑料丝圈地垫本身的材料颜色,导致墨水色彩会受到塑料丝圈本身材料颜色的混合影响, 变成与弱溶剂墨水原色完全不同、黯沈的颜色,图案不够清晰鲜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选择了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作为彩喷对象,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非平面、镂空丝圈的喷绘问题。塑料丝圈地垫上的丝圈层为塑料挤出单丝随机堆叠卷曲而成,系非平面的镂空立体结构,且缝隙大,若采用喷墨方式制作图案,因喷墨扩散原理,在丝圈内部位置越低的部位图案就会变得越模糊,墨点距离越大,且越低部位越容易被上层丝圈遮蔽,显色效果差,易露出底材颜色,导致丝圈地垫上产生较多露白,图案会断断续续、无整体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垂直向下进行喷射,使墨水深入丝圈层内部,让不同高低位置的丝圈都能完整着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发明虽然针对的是非平面、镂空的丝圈层,却可以让不同高低丝圈上的图层汇聚形成完整图案,从一定高度的各俯视角度均可看到完整图形, 突破塑料丝圈结构不能印色、显色的缺憾。而且丝圈材料上形成的着墨层很薄,不会改变地垫原有结构形态,不破坏原有功能性,效果如同丝圈的原有颜色。第三是图案牢固度问题。塑料丝圈地垫材质不吸墨,且墨水喷涂在丝圈圆弧曲面上会产生溅射、移墨现象,因此在丝圈材料上无法着墨成像,因此图案不成形,显色效果差, 油墨吸附力差,易脱色,不耐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在塑料丝圈地垫的丝圈层上事先喷涂了一层与丝圈层物性相同或相近的印前处理液涂层,以印前处理液涂层作为载体将弱溶剂墨水喷绘层牢固地附着于丝圈层上,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本发明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因此与以往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1.备料简单,图案与色彩制作不受限制,即使全彩照片均可制作于塑料丝圈地垫上;
2.图案清晰而且色彩效果好;
3.图案牢固、耐磨、踩踏而不脱色;
4.制作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批量生产。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喷绘彩色图案后的塑料丝圈地垫分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图案彩喷前的塑料丝圈地垫示意附图3为本发明对塑料丝圈地垫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示意附图4为本发明对塑料丝圈地垫喷绘彩色图案示意附图5为本发明对塑料丝圈地垫喷绘彩色图案后加热固化示意附图6为图案每个像素点的墨水普通用量示意附图7为本发明墨水增量喷射示意附图8为本发明墨水增次喷射示意附图9为传统喷墨方式视觉效果附图10为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视觉效果图; 附图11为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图案视角原理图; 附图12为图11中的X视角效果图; 附图13为图11中的Y视角效果图; 附图14为图11中的Z视角效果图。以上附图中1.灰色衬底层;2.白色或浅色塑料丝圈层;3.印前处理液涂层; 4.弱溶剂墨水喷绘层;5.喷涂设备喷头;6.彩色喷绘机喷头;7.增量或增次墨水;8.顶面墨水着墨部位;9.侧面墨水着墨部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
本发明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由以下两部分内容组成 第一部分塑料丝圈地垫的颜色选择
选择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作为彩喷对象,其中,所述白色为无色;所述浅色是以印刷四原色,即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为标准,并且以每种原色的标准深浅浓度比例是 100%为基准,符合下列两种颜色之一的颜色
第一种颜色是四种原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而且深浅浓度比例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的
30% ;
第二种颜色是四种原色中至少两种原色的混合色,而且各种原色的深浅浓度比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的30%。第二部分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工艺针对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
采用与弱溶剂墨水相配合的印前处理液作为喷涂原料,利用喷涂设备以均勻雾状形式对塑料丝圈地垫的正面进行喷涂,使塑料丝圈地垫上的塑料丝圈表面覆盖印前处理液涂层,喷涂后通过静置或加热方式使涂层固化在塑料丝圈表面。印前处理液涂层通常是以树脂与交联剂调配而成,且为透明无色,该涂层可覆盖塑料丝圈地垫上的每根丝圈表层,并与丝圈融合为一体。喷涂后可静置3飞分钟固化,或者通过烘道以8(Γ120摄氏度加热固化,加热时间约1(Γ200秒,即可进行后加工。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的面积可按图案需求塑料丝圈地垫正面局部或全部喷涂。第二步,喷绘彩色图案
以彩色的弱溶剂墨水作为喷绘原料,按照预先设定的图案,利用彩色喷绘机以逐行扫描方式对喷涂有印前处理液涂层的塑料丝圈地垫正面进行喷绘,直至喷绘出图案;在喷绘过程中,彩色喷绘机的喷头距离塑料丝圈地垫顶面;Γ5毫米,并且以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垂直向下进行喷射。所述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是指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普通喷射次数的前提下,每次喷射的墨水用量以普通用量为基准增加5(Γ200%用量。所述墨水增次喷射方式是指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每次喷射采用墨水普通用量的前提下,以普通喷射次数为基准增加2、次喷射。所述第二步中,喷绘彩色图案的打印分辨率在240dp广1440dpi之间,其中,打印分辨率在360dp广720dpi之间较佳。第三步,加热固化
将喷绘彩色图案的塑料丝圈地垫放入烘箱或经烘道加热固化,使喷绘的彩色图案牢固的附着于塑料丝圈地垫表层,并融为一体。所述第三步中,加热在8(Γ120摄氏度范围,加热固化时间在20秒 300秒之间。经加热后融合固化效果会加强,图案即与丝圈融为一体,其牢固度与耐磨度即可达到踏垫使用标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说明
1.关于喷绘彩色图案后的塑料丝圈地垫分层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喷绘彩色图案后的塑料丝圈地垫分层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喷绘彩色图案后的塑料丝圈地垫自下而上由四层构成,第一层为灰色衬底层1,第二层为白色或浅色塑料丝圈层2,第三层为印前处理液涂层3,第四层为弱溶剂墨水喷绘层4。本发明的图案彩喷对象是塑料丝圈地垫,通常塑料丝圈地垫由丝圈层和衬底层复合粘结而成,也可以单独由丝圈层构成,丝圈层由PVC、PE或PP等塑料挤出单丝随机堆叠卷曲而成,丝径一般在0.6 3mm之间,层厚一般在0. 3 3cm之间,整体呈镂空状且具高弹性。本发明中的塑料丝圈地垫一般为白色或浅色,可以为有衬底层或无衬底层,有衬底层的不限定衬底层材质类型。当塑料丝圈地垫的颜色使用浅色时,其喷绘的图案颜色必须比塑料丝圈地垫颜色深,一般情况下喷绘的图案颜色比塑料丝圈地垫的颜色越深越能突显图案效果。对于有衬底层的塑料丝圈地垫来说,衬底层的颜色最佳但不限定于k (黑色)50%灰色,其他艳度较低,明度在50%上下的颜色均可适用。因塑料丝圈地垫为立体的丝圈构成,其下方的衬底层在视觉上即为衬托丝圈层的背景层,丝圈层会在衬底层的表面形成阴影,越底层的丝圈颜色会显得越暗,丝圈颜色越易融入衬底层颜色成为一体,因此若衬底层明度或彩度过高或过低,在视觉上都会透过丝圈缝隙干扰丝圈上喷绘的图案。使用灰色或彩度明度接近的衬底层,可更好的融入丝圈内部中下层的暗影里,稀释底部遗留的露白,使露白问题降低,也可加强衬托丝圈上图案。2.关于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工艺流程说明
图纩图5表示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工艺过程,其中,图2表示图案彩喷前的塑料丝圈地垫,该塑料丝圈地垫由白色或浅色塑料丝圈层2和灰色衬底层1粘合形成。图3表示对塑料丝圈地垫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从图3中可以看出,印前处理液经喷涂设备喷头 5喷涂在塑料丝圈地垫正面的白色或浅色塑料丝圈层2上,形成印前处理液涂层3。图4表示对塑料丝圈地垫喷绘彩色图案。从图4中可以看出,弱溶剂墨水经彩色喷绘机喷头6在塑料丝圈地垫正面喷绘彩色图案,其中,弱溶剂墨水喷绘层4落在喷涂有印前处理液涂层3 的白色或浅色塑料丝圈层2上。7表示增量或增次墨水,以提高丝圈内部与各侧面及底面的涂布面积。图5表示塑料丝圈地垫喷绘彩色图案后进行加热固化,加速固化速度,提高图案牢固度。3.关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的说明
图6为图案每个像素点的墨水普通用量示意图,图7为墨水增量喷射示意图。从图7与图6对比中可以看出,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普通喷射次数的前提下,每次喷射的墨水用量增加,因此图7的墨点明显大于图6的墨点。图8为墨水增次喷射示意图,从图8中可以看,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每次喷射采用墨水普通用量的前提下, 以普通喷射次数为基准增加2、次喷射。在本发明中,无论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不同高低位置丝圈的着墨面积。因为塑料丝圈地垫是圆形塑料细丝交集缠绕的立体结构,并非实体的平面,如同无数层充满镂空的画布,喷绘的重点在于让立体镂空构成的丝圈从面层到内部的每个部位都能着墨,这样才能在立体丝圈上形成图案,并在视觉上形成整体。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了特殊的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在相同墨点位置提高喷墨用量或喷墨次数,以此增加立体丝圈内部的着墨机率。4.传统喷墨方式与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的视觉效果对比
图9为传统喷墨方式视觉效果图。从图9中可以看,采用传统喷墨方式后在a、b、c、d、 e五处中,b和d处没有着墨,因此视觉为不完整的图形。其原因是传统喷墨方式是为平面喷绘而设计,由于墨量少墨水仅能附着于材料顶部,无法顾及到除顶部外的其它各部位,因此喷涂后图形会有断断续续、漏空以及露白的问题。图10为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视觉效果图。从图10中可以看, 采用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后视觉为完整图形。其原因是利用墨点增量或增次喷射方式可增加包括顶部外的各侧面涂布面积,使墨水可深入不规则的镂空材料内部,因此从各角度观察塑料丝圈地垫,露白问题可降到最低程度。图11为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图案视角原理图。图11中,A勹表示十个不同高度部位连接的情况,8表示顶面墨水着墨部位,9表示侧面墨水着墨部位。 如果采用本发明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喷绘图案,可让墨水深入立体丝圈镂空内部,提高侧面90度以内部位的成像效果。因此当从不同角度由上往下看时,即使在立体丝圈镂空内部,视觉上都可以还原图案完整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图案断续、漏空和露白的现象。图12为图11中的X视角效果图;图13为图11中的Y视角效果图;图14为图11 中的Z视角效果图。尽管A J有十个不同高度部位,但从图12 图14的三种不同视角看,图案具有完整的效果。总之,在本发明中墨水垂直增量或增次喷射技术是专为立体镂空塑料丝圈地垫所设计,在相同的喷墨点位置上提高喷墨量或喷墨次数,从而提高了墨水在立体丝圈内部不同高低位置的上色面积,而不仅局限于塑料丝圈地垫的表层。因为立体镂空塑料丝圈结构, 如同一个具有很多层的破碎画布,提高喷墨精度也仅仅是提高丝圈表层图像细致度,从表层镂空部位落下的墨点量,分散到不同高低丝圈上,每个位置墨量不足以显出整体图形。其原因是喷头喷出的墨水由上而下会呈圆锥状扩散,着墨点位置越低,着墨距离越大露白越多,因此丝圈内部就会出现很多露白情况。本发明采用墨水垂直增量或增次喷射技术只需使用较低喷墨精度,在原墨点位置采用墨水增量或增次喷射,就可以提高墨水深入立体塑料丝圈内部多层次上色比例。墨点增量或增次喷射会加大露白位置着墨机率,使原墨点扩大并缩减墨点间距,减少露白现象。此技术是为在镂空、多缝隙、多层次具有厚度的立体丝圈材料内部着墨成像,提高图案效果而设计,喷涂的图案从不同视角看均具有连续画面。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其特征在于(1)塑料丝圈地垫的颜色选择选择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作为彩喷对象,其中,所述白色为无色;所述浅色是以印刷四原色,即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为标准,并且以每种原色的标准深浅浓度比例是 100%为基准,符合下列两种颜色之一的颜色第一种颜色是四种原色中的任意一种颜色,而且深浅浓度比例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的30% ;第二种颜色是四种原色中至少两种原色的混合色,而且各种原色的深浅浓度比例总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的30% ;(2)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工艺针对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采用与弱溶剂墨水相配合的印前处理液作为喷涂原料,利用喷涂设备以均勻雾状形式对塑料丝圈地垫的正面进行喷涂,使塑料丝圈地垫上的塑料丝圈表面覆盖印前处理液涂层,喷涂后通过静置或加热方式使涂层固化在塑料丝圈表面;第二步,喷绘彩色图案以彩色的弱溶剂墨水作为喷绘原料,按照预先设定的图案,利用彩色喷绘机以逐行扫描方式对喷涂有印前处理液涂层的塑料丝圈地垫正面进行喷绘,直至喷绘出图案;在喷绘过程中,彩色喷绘机的喷头距离塑料丝圈地垫顶面;Γ5毫米,并且以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垂直向下进行喷射;所述墨水增量喷射方式是指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普通喷射次数的前提下,每次喷射的墨水用量以普通用量为基准增加5(Γ200%用量;所述墨水增次喷射方式是指对图案每个像素点而言,喷头在保持每次喷射采用墨水普通用量的前提下,以普通喷射次数为基准增加2、次喷射;第三步,加热固化将喷绘彩色图案的塑料丝圈地垫放入烘箱或经烘道加热固化,使喷绘的彩色图案牢固的附着于塑料丝圈地垫表层,并融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案彩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喷绘彩色图案的打印分辨率在240dpi 1440dpi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案彩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分辨率在 360dp广720dpi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案彩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加热在8(Γ120 摄氏度范围,加热固化时间在20秒 300秒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塑料丝圈地垫的图案彩喷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白色或浅色的塑料丝圈地垫作为彩喷对象,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利用喷涂设备以均匀雾状形式对塑料丝圈地垫的正面喷涂印前处理液涂层;第二步,以彩色的弱溶剂墨水作为喷绘原料,按照预先设定的图案,利用彩色喷绘机以逐行扫描方式对塑料丝圈地垫正面进行喷绘,直至喷绘出图案;第三步,加热固化,使喷绘的彩色图案牢固的附着于塑料丝圈地垫表层。本发明针对非平面、镂空的丝圈层采用墨水增量或者墨水增次喷射方式喷绘彩色图案,却可以让不同高低丝圈上的图层汇聚形成完整图案,从一定高度的各俯视角度均可看到完整图形,突破塑料丝圈结构不能印色、显色的缺憾。
文档编号B41J2/21GK102555509SQ2012100020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杨建章 申请人:康永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