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0777发布日期:2021-10-24 17:2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


背景技术:

2.在软性材料上打印标识时,由于表面光滑、凹凸、褶皱导致打印效果差,电子识别困难,电脑自动设备对软性材料进行裁剪处理不能精确同步导致的失误,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以解决软性材料同步困难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包括打码机、输送线、轮轴和轮体;所述打码机的下表面设有喷头;所述输送线设于所述喷头下方;所述轮轴设于所述打码机的下部;所述轮体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轮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输送线传输路径的上方,所述轮体的轮面上设有多根尖刺,所述尖刺用于刺入所述输送线运输的材料内。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轮体,所述轮轴两端的所述轮体平行相对布置。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刺包括外斜刺,所述外斜刺设于所述轮体的轮面两侧,所述外斜刺以往所述轮体外部倾斜的方式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尖刺还包括直刺,所述直刺设于所述轮体两侧的所述外斜刺之间,所述直刺以垂直于所述轮体表面的方式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刺在所述轮体两侧的所述外斜刺之间排列为多排。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由于所述轮体的轮面上设有多根尖刺,所述尖刺用于刺入所述输送线运输的材料内,所以当利用运输线运输软性材料时,尖刺将会刺入软性材料内,从而防止了软性材料产生位移和皱褶,实现了软性材料的精准同步,切实解决了软性材料同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软性材质同步轮实施例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软性材质同步轮实施例提供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如下:
15.10、打码机;11、喷头;
16.20、输送线;
17.30、轮轴;
18.40、轮体;
19.50、尖刺;51、外斜刺;52、直刺;
20.60、软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其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打码机10、输送线20、轮轴30和轮体40;打码机10的下表面设有喷头11;输送线20设于喷头11下方;轮轴30设于打码机10的下部;轮体40的转动中心与轮轴30连接,轮体40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输送线20传输路径的上方,轮体40的轮面上设有多根尖刺50,尖刺50用于刺入输送线20运输的材料内。
23.所以当利用运输线运输软性材料60时,尖刺50将会刺入软性材料60内,从而防止了软性材料60产生位移和皱褶,实现了软性材料60平稳输送至喷头11进行打码,达到软性材料60精准同步的需求,切实解决了软性材料60同步困难的问题。
24.具体的,轮轴30的两端均连接有轮体40,轮轴30两端的轮体40平行相对布置。
25.在利用轮体40表面尖刺50对软性材料60进行压稳时,两个轮体40能从软性材料60的两侧实现刺入压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软性材料60的输送平稳性,为软性材料60的精准同步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26.具体的,尖刺50包括外斜刺51,外斜刺51设于轮体40的轮面两侧,外斜刺51以往轮体40外部倾斜的方式设置。
27.以图2所示方向为参考,外斜刺51设于轮体40的轮面左右两侧,左侧的外斜刺51往左下方延伸布置,右侧的外斜刺51往右下方延伸布置,从而扩大了尖刺50的刺入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软性材料60输送时的平稳性。
28.具体的,尖刺50还包括直刺52,直刺52设于轮体40两侧的外斜刺51之间,直刺52以垂直于轮体40表面的方式设置。
29.即直刺52实现了对软性材料60的稳固刺入,外斜刺51实现刺入范围的扩大,从而提高了刺入效果的稳固性和扩大刺入区域的范围。
30.具体的,直刺52在轮体40两侧的外斜刺51之间排列为多排。
31.通过设置多排直刺52后,则增大了单位空间内的尖刺50刺入量,从而为刺入的稳固性提供了保障,其中,此实施例优选设置直刺52为三排,则可在确保刺入稳固性的基础上避免直刺52设置数量过多。
3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码机、输送线、轮轴和轮体;所述打码机的下表面设有喷头;所述输送线设于所述喷头下方;所述轮轴设于所述打码机的下部;所述轮体的转动中心与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轮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输送线传输路径的上方,所述轮体的轮面上设有多根尖刺,所述尖刺用于刺入所述输送线运输的材料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性材质同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轮体,所述轮轴两端的所述轮体平行相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软性材质同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包括外斜刺,所述外斜刺设于所述轮体的轮面两侧,所述外斜刺以往所述轮体外部倾斜的方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软性材质同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还包括直刺,所述直刺设于所述轮体两侧的所述外斜刺之间,所述直刺以垂直于所述轮体表面的方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软性材质同步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刺在所述轮体两侧的所述外斜刺之间排列为多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性材质同步轮,包括打码机、输送线、轮轴和轮体;打码机的下表面设有喷头;输送线设于喷头下方;轮轴设于打码机的下部;轮体的转动中心与轮轴连接,轮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输送线传输路径的上方,轮体的轮面上设有多根尖刺,尖刺用于刺入输送线运输的材料内;所以当利用运输线运输软性材料时,尖刺将会刺入软性材料内,从而防止了软性材料产生位移和皱褶,实现了软性材料的精准同步,切实解决了软性材料同步困难的问题。切实解决了软性材料同步困难的问题。切实解决了软性材料同步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颐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