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及不停机对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4071发布日期:2023-04-26 14:0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及不停机对花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花机,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及不停机对花方法。


背景技术:

1、印花机是用染料或者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一种机械。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双面印花应运而生,即在布料的两面均印上花色图案。双面印花时需要将布料正反两面图案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完全对准,否则两面的图案错位,将会降低布料的美观效果。

2、现有设备一般采用在停机时,通过对两组印花辊的角度调整来保证图案对应,并且需要反复开机进行测试以验证调整效果,因此现有的调整方式效率较低,调整所需花费的时间较长。其次双面印花机在连续印花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累积误差,当累积误差较多时也会出现印花图案错位,亦需要停机进行调整。因此亟需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在不停机状态进行调节印花辊的双面印花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及不停机对花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一转轴、第二斜齿轮、第二转轴、调整机构、第一印花辊、第二印花辊,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印花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通过花键结构设于第二转轴上,以使第二斜齿轮可沿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形成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轴端与第二印花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的齿宽大于第二斜齿轮的齿宽,且第二斜齿轮在移动范围内与第一斜齿轮保持啮合状态;

3、调整机构包括丝杆螺母组件、推块,所述推块设于丝杆螺母组件上并由丝杆螺母组件带动移动,所述推块用于推动第二斜齿轮沿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使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的啮合位置改变,从而改变第二印花辊与第一印花辊的印花图案的周向相对位置。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斜齿轮于宽度方向的中段位置开设有沿周向朝内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

5、进一步的,还包括箱体,丝杆螺母组件包括丝杆、活动块,所述丝杆可转动的设于箱体下端,且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所述活动块可活动的设于丝杆上,所述推块与活动块连接,所述推块嵌设于环形凹槽内,通过转动丝杆使活动块带动推块沿丝杆轴线方向移动。

6、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架设于箱体下端,且平行设于丝杆上方,所述限位杆贯穿推块设置,限制推块无法发生转动。

7、进一步的,还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通过设有嵌套结构固定安装于推块上,且与推块共同嵌设于环形凹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嵌套结构包括弧形凹槽、弧形凸块,所述耐磨块上中段位置开设有所述弧形凹槽,所述推块上中段位置设有所述弧形凸块,通过弧形凸块与弧形凹槽嵌套配合使耐磨块固定安装于推块上,所述弧形凹槽外端适配于环形凹槽内,限制推块无法发生转动。

9、进一步的,所述耐磨块的厚度大于推块的厚度。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手轮、刻度轮,所述手轮设于螺杆一端,所述手轮控制丝杆转动,所述刻度轮可转动套设于丝杆上且与手轮固定连接,所述刻度轮上设有刻度数字,通过手轮带动刻度轮转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转轴、第三印花辊,所述第三转轴一端形成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与第三印花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设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三斜齿轮且与第一斜齿轮啮合设置。

12、一种双面印花机不停机对花方法,基于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第一输出端带动第一印花辊转动,第二输出端带动第二印花辊转动,通过丝杆螺母组件的正转或反转,使推块朝左或朝右移动,推块移动过程中将推动第二斜齿轮朝左或朝右移动,第二斜齿轮在保持着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状态下沿着第二转轴轴线移动,且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的啮合位置发生改变,由于斜齿轮特性,改变啮合位置过程中将会使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发生转速差,使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间角度差改变,即使第一印花辊与第二印花辊相对在周向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置改变,进而调整第二印花辊与第一印花辊的印花图案至相对应状态。

13、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及不停机对花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4、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输出端带动第一印花辊转动,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输出端带动第二印花辊转动,且第二转轴上设有花键结构,第二斜齿轮通过花键结构设于第二转轴上的作用在于使得第二斜齿轮可沿花键结构在第二转轴转动的状态下沿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不停机对花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15、第一斜齿轮的齿宽大于第二斜齿轮的目的在于让第二斜齿轮沿第二转轴轴线移动过程中可始终保持与第一斜齿轮啮合设置;

16、设置调整机构的作用在于通过丝杆螺母组件的正反转带动推块移动,而推块的移动可以推动正在转动的第二斜齿轮沿第二转轴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第二斜齿轮移动改变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的啮合位置,而由于斜齿轮的特性,啮合位置的改变会使第二转轴发生周向方向上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调整第二印花辊至至与第一印花辊的印花图案在周向对应位置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一转轴、第二斜齿轮、第二转轴、调整机构、第一印花辊、第二印花辊,所述第一斜齿轮固定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一端形成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印花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斜齿轮通过设有花键结构设于第二转轴上,以使第二斜齿轮可沿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形成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轴端与第二印花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的齿宽大于第二斜齿轮的齿宽,且第二斜齿轮在移动范围内与第一斜齿轮保持啮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齿轮于宽度方向的中段位置开设有沿周向朝内凹陷形成的环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丝杆螺母组件包括丝杆、活动块,所述丝杆可转动的设于箱体下端,且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所述活动块可活动的设于丝杆上,所述推块与活动块连接,所述推块嵌设于环形凹槽内,通过转动丝杆使活动块带动推块沿丝杆轴线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架设于箱体下端,且平行设于丝杆上方,所述限位杆贯穿推块设置,限制推块无法发生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通过设有嵌套结构固定安装于推块上,且与推块共同嵌设于环形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套结构包括弧形凹槽、弧形凸块,所述耐磨块上中段位置开设有所述弧形凹槽,所述推块上中段位置设有所述弧形凸块,通过弧形凸块与弧形凹槽嵌套配合使耐磨块固定安装于推块上,所述弧形凹槽外端适配于环形凹槽内,限制推块无法发生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的厚度大于推块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轮、刻度轮,所述手轮设于螺杆一端,所述手轮控制丝杆转动,所述刻度轮可转动套设于丝杆上且与手轮固定连接,所述刻度轮上设有刻度数字,通过手轮带动刻度轮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转轴、第三印花辊,所述第三转轴一端形成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与第三印花辊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设于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三斜齿轮且与第一斜齿轮啮合设置。

10.一种双面印花机不停机对花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出端带动第一印花辊转动,第二输出端带动第二印花辊转动,通过丝杆螺母组件的正转或反转,使推块朝左或朝右移动,推块移动过程中将推动第二斜齿轮朝左或朝右移动,第二斜齿轮在保持着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状态下沿着第二转轴轴线移动,且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的啮合位置发生改变,由于斜齿轮特性,改变啮合位置过程中将会使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发生转速差,使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间角度差改变,即使第一印花辊与第二印花辊相对在周向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置改变,进而调整第二印花辊与第一印花辊的印花图案至相对应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印花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印花机同步齿轮箱,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一转轴、第二斜齿轮、第二转轴、调整机构、第一印花辊、第二印花辊,第一斜齿轮固定于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与第一印花辊传动连接,第二斜齿轮通过设有花键结构设于第二转轴上,以使第二斜齿轮可沿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转轴与第二印花辊传动连接,第二斜齿轮在移动范围内与第一斜齿轮保持啮合状态;调整机构包括丝杆螺母组件、推块,推块设于丝杆螺母组件上并由丝杆螺母组件带动移动,推块用于推动第二斜齿轮移动,使第二斜齿轮与第一斜齿轮的啮合位置改变,从而改变第二印花辊与第一印花辊的印花图案的周向相对位置,进而实现不停机对花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钟杰,吴春麟,蒋彬,钟元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创鑫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