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9433发布日期:2023-05-15 02:3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丝印冶具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丝印,尤其涉及一种丝印冶具。


背景技术:

1、丝印工艺的全称是“丝网印刷”。首先进行丝印之前我们需要制作与图案相应的网板,然后调出所需要颜色的油。网板是由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者是光化学制版的方法按照相应图案制作丝网印板。

2、现有技术中,对于具有特殊性的装饰件件外形结构都是在模具内增加气动装置,通过气动装置将产品向上顶起,但气动装置的结构复杂,同时采用气动设备时对丝印设备要求也较高,从而导致成本升高。

3、所以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降低丝印模具的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丝印冶具,包括:

3、印刷部,所述印刷部与承载面相背的第一侧具有印刷槽,所述印刷槽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印刷部的通道;

4、其中,所述承载面为用于支撑所述印刷部的一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至所述承载面的方向,所述印刷槽用于放置待印刷物;

5、顶持部,所述顶持部具有插入端,所述插入端于所述印刷部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第二侧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所述印刷槽内,并将所述印刷槽内的所述待印刷物顶起。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形状相同;

7、其中,所述插入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小于等于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通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入端的长度大于所述通道的长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持部包括:

11、顶持柱和底板,所述顶持柱为所述插入端,所述顶持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12、其中,所述顶持柱背离所述第一端的第二端于所述第二侧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所述印刷槽内,并将所述印刷槽内的所述待印刷物顶起。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凹陷的通槽,所述通道位于所述印刷槽与所述通槽之间,并将所述印刷槽与所述通槽连通;

14、其中,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印刷部通过所述通槽跨于所述底板上,并将所述顶持柱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所述印刷槽内,以将所述印刷槽内的所述待印刷物顶起。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

16、其中,所述底板背离所述印刷槽的一面与所述承载面相贴合,且所述顶持柱的第二端插入所述通道内,所述顶持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印刷槽之间具有间隔;

17、所述通槽具有所述通道的一面与所述底板具有所述顶持柱的一面相贴合,所述顶持柱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所述印刷槽内,并将所述印刷槽内的所述待印刷物顶起。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沿所述通槽的槽长方向延伸至所述通槽外。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与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尺寸一致;

20、其中,所述底板插入所述通槽内,所述顶持柱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所述印刷槽内,并将所述印刷槽内的所述待印刷物顶起。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持柱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丝印冶具,将待印刷物置于印刷槽内,待待印刷物完成丝印后,可通过顶持部的插入端于印刷部的第二侧经通道插入印刷槽内,并将丝印完成后的待印刷物从印刷槽内顶起,以方便技术人员从印刷槽内取出丝印完成后的待印刷物。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相比于气动装置的丝印模具,顶持部对印刷部并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保证顶持部的插入端能经通道插入印刷槽内即可,故本装置于气动装置的丝印模具相比,不仅方便了丝印模具的生产加工,还可降低丝印模具的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持部(4)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印冶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丝印冶具,涉及丝印技术领域,丝印冶具,包括:所述印刷部与承载面相背的第一侧具有印刷槽,所述印刷槽内具有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印刷部的通道;其中,所述承载面为用于支撑所述印刷部的一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至所述承载面的方向,所述印刷槽用于放置待印刷物;所述顶持部具有插入端,所述插入端于所述印刷部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第二侧通过所述通道插入所述印刷槽内,并将所述印刷槽内的所述待印刷物顶起。故本装置于气动装置的丝印模具相比,不仅方便了丝印模具的生产加工,还可降低丝印模具的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和,刘晓东,张亚莉,何小明,吕先跃,向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