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变形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5367发布日期:2023-05-11 10:0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防变形滚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陶瓷表面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了防变形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1、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在陶瓷领域也有大量的应用,印刷陶瓷时,将油墨均匀的涂抹于滚筒上,再使滚筒沿着陶瓷表面行走,对陶瓷进行表面印刷,目前印刷滚筒的安装一般是采用直接将滚筒的两端固定于机架上,为了减轻重量,滚筒一般采用金属板卷制成空心状,但是,由于滚筒仅靠两端受力,承受的力度小了有可能滚筒会晃动,承受的力度大了有可能会将滚筒挤压至变形,如何确定合适的力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并且在进行滚筒的安装时,往往需要两人同时配合安装,一人负责抬起滚筒并维持,另一人则负责滚筒两端的安装,安装麻烦的同时,还额外增加了工人的负担。

2、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不会使滚筒变形的快速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结构稳定的防变形滚筒结构。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变形滚筒结构,包括机架和滚筒主体,机架两端分别固定有侧板,滚筒主体内套设有中心杆,滚筒主体与中心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侧板转动配合的侧盖,滚筒主体底部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拆卸架,拆卸架开设有与滚筒主体形状匹配的放置槽。

3、中心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侧板上,同时,滚筒主体通过其两端的侧盖固定于中心杆外,将滚筒主体承受的力转移至中心杆上,防止滚筒主体受力过大导致其扭曲变形;将滚筒主体置于拆卸架并且使用者站在行架上将拆卸架及其上的滚筒主体推入安装区域,安装完滚筒主体之后再将拆卸架拆除,极大的方便了滚筒主体的安装。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盖外依次设有第三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和第一安装环,第一安装环与第二安装环转动配合,第二安装环与第三安装环限位配合;通过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和第三安装环的配合可以使滚筒主体、中心杆、侧盖和侧板均装配于一起的同时又能实现滚筒主体的旋转。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环内套设有轴承,轴承安装于侧板上,第一安装环的外壁抵接于第二安装环的内壁并与其固定安装;将第一安装环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安装环之内,同时,第一安装环又安装于侧板上,既可以进行第二安装环的安装,轴承的设置,又不影响第二安装环的转动。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安装环的外壁与第三安装环的内壁抵接,第二安装环开设有限位槽,第三安装环固定有与限位槽卡合的限位件;将限位槽对准限位件后,可以快速将第二安装环安装于第三安装环内,同时,也实现了第二安装环的转动带动第三安装环。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环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环与第一安装孔固定安装;第二安装环靠近第三安装环的一面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钉头,通过钉头的设置,可以无需使用螺栓就将第二安装环与第三安装环装配于一起,极大降低了安装的时间与步骤。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环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环通过第三安装孔与侧盖装配,第三安装孔包括定位孔,侧盖固定有定位件,定位孔与定位件对应设置;将螺栓从第三安装孔内穿入,并装配于侧盖上,并且定位孔与定位件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三安装环与侧盖的快速对齐。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环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中心杆的两端均开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对应设置;将螺栓从第二安装孔内插入第四安装孔后并拧紧,可实现第三安装环与中心杆的快速安装。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拆卸架外固定有抽拉板,抽拉板外设置有至少两个扶手。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滚筒主体内设置中心杆并将两者固定之后,再将中心杆与滚筒主体同时固定于侧板上,将现有技术中滚筒主体承受的力转移至中心杆上,避免滚筒主体受力挤压变形,也无需额外增加滚筒主体的厚度,不会导致其重量的增加;并且拆卸架的设置,使得单人也可以进行滚筒主体的安装,无需两人同时装配,节省操作步骤的同时还更为省力,极大的加快了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变形滚筒结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两端分别固定有侧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筒主体(5),所述滚筒主体(5)内套设有中心杆(7),所述滚筒主体(5)与中心杆(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侧板(2)转动配合的侧盖(8),所述滚筒主体(5)底部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拆卸架(4),所述拆卸架(4)开设有与滚筒主体(5)形状匹配的放置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8)外依次设有第三安装环(13)、第二安装环(11)和第一安装环(9),所述第一安装环(9)与第二安装环(11)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安装环(11)与第三安装环(13)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环(9)内套设有轴承(10),所述轴承(10)安装于侧板(2)上,所述第一安装环(9)的外壁抵接于第二安装环(11)的内壁并与其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环(11)的外壁与第三安装环(13)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安装环(11)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第三安装环(13)固定有与限位槽(12)卡合的限位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环(13)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5),所述第二安装环(11)与第一安装孔(15)固定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环(13)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18),所述第三安装环(13)通过第三安装孔(18)与侧盖(8)装配,所述第三安装孔(18)包括定位孔(14),所述侧盖(8)固定有定位件(19),所述定位孔(14)与定位件(19)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环(13)还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7),所述中心杆(7)的两端均开设有第四安装孔(20),所述第二安装孔(17)与第四安装孔(20)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变形滚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架(4)外固定有抽拉板(3),所述抽拉板(3)外设置有至少两个扶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陶瓷表面印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变形滚筒结构,包括机架和滚筒主体,机架两端分别固定有侧板,滚筒主体内套设有中心杆,滚筒主体与中心杆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侧板转动配合的侧盖,滚筒主体底部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拆卸架,拆卸架开设有与滚筒主体形状匹配的放置槽;本技术在滚筒主体内设置中心杆并将两者固定之后,再将中心杆与滚筒主体同时固定于侧板上,将滚筒主体承受的力转移至中心杆上,避免滚筒主体受力挤压变形,也无需额外增加滚筒主体的厚度,不会导致其重量的增加;并且拆卸架的设置,使得单人也可以进行滚筒主体的安装,无需两人同时装配,节省操作步骤的同时还更为省力,极大的加快了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添,陆永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美嘉陶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