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7783发布日期:2023-09-13 23:0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喷墨打印机中,至关重要的是向打印头提供均质且恒定的油墨供给。

2、当使用着色油墨时,可能发生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的油墨罐中形成颜料颗粒沉淀物,这可能改变供应给打印头的油墨的特性,并且可能:导致打印不均匀,和/或打印对比度下降,和/或导致一个或更多个打印头喷嘴堵塞。

3、此外,最重要的是,当使用基于染料的油墨时,明智的是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油墨中的空气气泡;如果空气气泡到达打印头,这些空气气泡可能影响其功能和/或打印质量,并且还可能导致油墨从油墨再循环系统的油墨罐中意外地泄漏。

4、试图解决以上阐述的问题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早已为人所知。

5、例如,ep2670601a1描述了一种用于连续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包括:罐,在该罐中通过使油墨移动通过第一竖向导管和第二竖向导管,产生基本上竖向的流,该第一竖向导管包括设置在罐的底部表面上的开口,该第二竖向导管包括在罐上方一位置处的开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该系统可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那些系统,并且该系统包括:油墨罐,该油墨罐包括用于该罐中油墨输进和输出的装置,该装置被适配成保证离开该罐的油墨具有均质且恒定的特性。

2、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再循环系统,该油墨再循环系统包括:油墨罐,该油墨罐制作简单并且具有有限数量的部件,这些有限数量的部件,例如出于维护的原因,可以快速和容易地组装和/或拆卸。

3、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墨再循环系统,该油墨再循环系统允许使用不同类型的油墨并且特别是着色油墨和基于染料的油墨和/或基于水的油墨或基于溶剂的油墨。

4、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特征部分所述的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实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的这些和其他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所述油墨再循环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道(10)的所述端部部分(10a)的开口(10b)设置在距所述罐的所述底部壁(2f)在所述罐(2)的所述收敛部分(2d)的整体高度(d2)的80%至20%之间的距离(d1)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在所述罐中和所述罐的底部壁(2f)处包括过滤元件(12),并且其中,所述出口管道(9)的所述开口(9a)容纳在所述过滤元件(12)内部,从而保护所述管道(9)向其供应油墨的系统的部件免受可能存在于油墨本身中的不期望尺寸的颗粒的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由所述泵(11)产生的油墨的流速(p)在:1m/s至15m/s之间;其中,离开所述开口(10b)的所述流速通过将经由所述泵(11)在时间单位(1秒)内供给到所述管道(10)的油墨的体积除以所述管道(10)的所述出口开口(10b)的截面来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元件(12)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包括用于将所述进口管道(10)的端部部分(10a)固定在与所述罐的下部部分(2d)的倾斜壁(2e)相切的期望位置的装置(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包括被适配成封闭所述罐本身的顶部的盖(14),其中,所述盖(14)包括用于将所述盖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罐(2)的连接装置(14a);

10.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再循环系统的喷墨打印机。


技术总结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再循环系统包括:用于油墨的罐,罐包括:界定具有上部部分和包括朝向罐的底部封闭壁收敛并具有递减截面的收敛形侧壁的下部部分的腔体的本体;将油墨从罐输出的出口管道;并且包括用于输进要移出罐的油墨的进口开口;将要混合的油墨输进罐中的第一管道,其包括具有用于向罐供应油墨的开口的端部部分;其中管道的端部部分设置在罐的下部部分的收敛形部分中;泵,其与出口管道和进口管道流体连通以在压力下将罐中存在的油墨从出口管道运输到进口管道;其中第一油墨进口管道的端部部分与罐的下部部分的收敛形侧壁的圆形区的部分基本上相切以便在存在于罐中的油墨中形成基本上回旋的流,并使罐中存在的油墨和/或其组分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扎纳西,阿莱西奥·焦万尼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扎纳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