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8085发布日期:2023-07-29 06: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明涉及光缆,具体为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


背景技术:

1、为了便于光缆的区分和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在缆皮上标记厂家信息、生产日期、产品编号、记米长度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通常是通过与光缆成型同步的光缆印字机印制在光缆表面上的。现有的光缆保护层印字主要通过热压印字轮,在其保护层上进行烙印,但是传统的光缆热压印字设备在印字过程中,光缆由于持续输送,可能会导致光缆无法绷紧,从而导致热压印字轮烙印的字体模糊,也可能导致光缆保护层与热压印字轮接触时间过长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根据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有竖板,所述竖板前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大输送轮,所述大输送轮右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烙印轮,所述烙印轮右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小输送轮,上侧的所述烙印轮上侧设置有加热座,两个所述大输送轮内均固定有大输送轮轴,两个所述烙印轮内均固定有烙印轮轴,两个所述小输送轮内均固定有小输送轮轴。

3、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轴座腔,所述第一轴座腔左右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轴座腔内滑动配合有第一轴座,下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轴后端与所述第一轴座转动配合,通过所述第一轴座的滑动能够带动下侧的所述大输送轮上下移动。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座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轴座腔下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轴座左右两侧端面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利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上下两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能够夹紧光缆。

5、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二轴座腔,所述第二轴座腔左右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竖板前端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加热座固定于所述连接块前端面,上侧的所述烙印轮上侧面位于所述加热座内。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座腔内滑动配合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二轴座,两个所述烙印轮轴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轴座内,两个所述烙印轮轴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轴座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轴座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轴座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拉力,能够使得上下两侧的烙印轮外周能够与所述光缆保护层抵接。

7、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三轴座腔,所述第三轴座腔内滑动配合有第三轴座,下侧的所述小输送轮轴后端与所述第三轴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三轴座下端面与所述第三轴座腔下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轴座腔左右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轴座左右端面均固定有第三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槽滑动配合,利用所述第三轴座的滑动,能够使得下侧的所述小输送轮上下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竖板后端面固定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设有带轮腔,上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轴以及上侧的所述小输送轮轴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所述大输送轮轴以及所述小输送轮轴外周上均固定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动力配合有皮带。

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箱后端面固定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固定有电机,上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轴后端与所述电机前端动力连接。

10、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两个带轮同时转动,从而使得大输送轮与小输送轮同时同向转动,从而使得光缆从小输送轮向大输送轮输送,由于大输送轮的直径大于小输送轮,从而使得光缆在两个大输送轮夹紧处的线速度大于其在两个小输送轮夹紧处的线速度,从而使得光缆在大输送轮与小输送轮之间的部分处于牵拉的状态,从而确保该部分的光缆处于绷紧的状态,此时通过上侧的烙印轮加热后与光缆保护层抵接,实现热压印字作业,绷紧的光缆确保印字清晰,也避免了光缆与烙印轮接触时间过长而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上端面固定有竖板(11),所述竖板(11)前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大输送轮(12),所述大输送轮(12)右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烙印轮(14),所述烙印轮(14)右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小输送轮(15),上侧的所述烙印轮(14)上侧设置有加热座(13),两个所述大输送轮(12)内均固定有大输送轮轴(17),两个所述烙印轮(14)内均固定有烙印轮轴(18),两个所述小输送轮(15)内均固定有小输送轮轴(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1)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一轴座腔(24),所述第一轴座腔(24)左右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一限位槽(21),所述第一轴座腔(24)内滑动配合有第一轴座(22),下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轴(17)后端与所述第一轴座(22)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座(22)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轴座腔(24)下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轴座(22)左右两侧端面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26),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6)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一限位槽(21)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1)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二轴座腔(25),所述第二轴座腔(25)左右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二限位槽(29),所述竖板(11)前端面固定有连接块(35),所述加热座(13)固定于所述连接块(35)前端面,上侧的所述烙印轮(14)上侧面位于所述加热座(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座腔(25)内滑动配合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第二轴座(28),两个所述烙印轮轴(18)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二轴座(28)内,两个所述烙印轮轴(18)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轴座(28)转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轴座(28)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限位块(31),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31)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第二限位槽(29)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第二轴座(28)之间固定有第二弹簧(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1)内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三轴座腔(39),所述第三轴座腔(39)内滑动配合有第三轴座(37),下侧的所述小输送轮轴(36)后端与所述第三轴座(37)转动配合,所述第三轴座(37)下端面与所述第三轴座腔(39)下侧壁之间固定有第三弹簧(38),所述第三轴座腔(39)左右两侧均连通设有第三限位槽(40),所述第三轴座(37)左右端面均固定有第三限位块(30),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30)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槽(40)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1)后端面固定有动力箱(16),所述动力箱(16)内设有带轮腔(32),上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轴(17)以及上侧的所述小输送轮轴(36)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所述带轮腔(32)内,所述大输送轮轴(17)以及所述小输送轮轴(36)外周上均固定有带轮(34),两个所述带轮(34)之间动力配合有皮带(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16)后端面固定有电机座(19),所述电机座(19)内固定有电机(20),上侧的所述大输送轮轴(17)后端与所述电机(20)前端动力连接。


技术总结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保护层印字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固定有竖板,竖板前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大输送轮,大输送轮右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烙印轮,本发明通过电机带动两个带轮同时转动,从而使得大输送轮与小输送轮同时同向转动,从而使得光缆从小输送轮向大输送轮输送,由于大输送轮的直径大于小输送轮,从而使得光缆在两个大输送轮夹紧处的线速度大于其在两个小输送轮夹紧处的线速度,从而使得光缆在大输送轮与小输送轮之间的部分处于牵拉的状态,从而确保该部分的光缆处于绷紧的状态,此时通过上侧的烙印轮加热后与光缆保护层抵接,实现热压印字作业,绷紧的光缆确保印字清晰,也避免了光缆与烙印轮接触时间过长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张捷,朱韩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春闻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