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6517发布日期:2023-07-27 17: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油墨的输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墨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印刷车间内的油墨通过储墨桶来储存的,但是储墨桶内的油墨是混合好成品,储墨桶内的油墨是储油桶内通过压盘泵高压输送过去的,为了降低印刷车间内的异味,储油桶都是安置在通风好的其他车间内,进而压盘泵在输送油墨时有很长的路径。目前车间在高压输送油墨的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提高油墨输送效率的油墨供给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印刷机上的油墨供给系统,包括桶体、送料管、压盘泵和保温装置,

4、桶体,其用于储藏油墨,其具有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有保温腔,

5、送料管,其用于将桶体内的油墨输送至印刷机的储墨桶内,所述压盘泵的压盘伸入桶体内和油墨接触,压盘泵的输出端连接送料管,

6、保温装置,其包括水箱、加热器、送水管路和余热回收组件,水箱通过送水管路连接至桶体和送料管,送水管路上设有增压泵,所述加热器和水箱关联,以便对水箱内的用水加热。

7、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述送料管上连接有若干段衔接管,该衔接管包括直管段和置于直管段两端的收缩段,该两个收缩段分别和送料管连接,直管段的直径小于送料管的直径,所述收缩段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呈递减状。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管包括内管体和外管体,内管体置于外管体内,内管体的内壁和外管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内管体和外管体的两端固定有盖体,其中一个盖体上设有套管,该套管伸入空腔内和空腔连通,所述送水管路输出端和套管连接。

9、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体上延伸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加热腔。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储热罐、热排放管路和排风机,所述储热罐上设有用于接收印刷机烘箱排放热气的回收管,热排放管路一端连接于储热罐,所述热排放管路另一端连接至加热腔的一端,所述排风机通过抽风管连接于加热腔的另一端。

11、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体的内外壁和外管体的内壁之间挡板,挡板上开设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

12、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通过对运送油墨的送料管进行水浴加热,确保油墨在通过时能够保持恒温状态,确保了流动性,从而提高油墨通过送料管的效率。

14、在油墨经过衔接管时,通过衔接管改变油墨通过时路径大小,大大提高油墨的流速,从而提高输送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机上的油墨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送料管(2)、压盘泵(3)和保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墨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2)上连接有若干段衔接管(7),该衔接管(7)包括直管段(71)和置于直管段(71)两端的收缩段(72),该两个收缩段(72)分别和送料管(2)连接,直管段(71)的直径小于送料管(2)的直径,所述收缩段(72)的直径由一端向另一端呈递减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墨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2)包括内管体(21)和外管体(22),内管体(21)置于外管体(22)内,内管体(21)的内壁和外管体(22)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201),内管体(21)和外管体(22)的两端固定有盖体,其中一个盖体上设有套管(2a),该套管(2a)伸入空腔(201)内和空腔(201)连通,所述送水管路(6)输出端和套管(2a)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墨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22)上延伸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加热腔(202)。

5.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墨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储热罐(81)、热排放管路(82)和排风机(83),所述储热罐(81)上设有用于接收印刷机烘箱排放热气的回收管,热排放管(82)路一端连接于储热罐(81),所述热排放管路(82)另一端连接至加热腔(202)的一端,所述排风机(83)通过抽风管连接于加热腔(202)的另一端。

6.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油墨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21)的内外壁和外管体(22)的内壁之间挡板(23),挡板(23)上开设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23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油墨的输送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油墨供给系统,包括桶体、送料管、压盘泵和保温装置,桶体具有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形成有保温腔,送料管用于将桶体内的油墨输送至印刷机的储墨桶内,压盘泵的压盘伸入桶体内和油墨接触,压盘泵的输出端连接送料管,保温装置包括水箱、加热器、送水管路和余热回收组件,水箱通过送水管路连接至桶体的保温腔和送料管,送水管路上设有增压泵,所述加热器和水箱关联,以便对水箱内的用水加热,通过对运送油墨的送料管进行水浴加热,确保油墨在通过时能够保持恒温状态,确保了流动性,从而提高油墨通过送料管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超能印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