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48706发布日期:2023-09-07 21:2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打印膜制作,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打印膜又叫可打印彩喷膜、刻字膜。不同于烫画的开版印刷,打印膜都是通过喷墨图案做成了,这需要用到喷刻机!简单来说,可打印彩喷膜是刻字膜里的一种,可打印膜又有两种,一种是深色可打印刻字膜,一种是浅色可打印刻字膜,都是采用聚氨酯弹性材料具有弹性佳,吸墨性强,色彩还原度高,耐高温不变形,不脱胶,容易雕刻、容易排废的特点。

2、在申请号为cn201610633403.9的中国发明专利中提出一种离型剂、离型膜、复合膜、喷墨打印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离型剂利用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钛的协同作用,向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引入了网状si-o-si结构,增强了离型剂成膜后的韧性,降低了离型剂涂膜剥离后的残余率,并且提升了膜的不透明性、光亮度和白度,而且膜表面光滑平整。

3、但是,上述对比文件并不具有温变功能,一部分具有温变功能的打印膜原有性能难以保持。

4、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及其制作方法,温变打印层由吸墨材料和温变粉组成,变色温度为31℃-35℃,能够满足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色效果,吸墨材料包括了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具有长时间保存能力顶部膜层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温变打印层、水性离型层和pet层。

3、优选的,所述水性离型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25-35份,纳米二氧化钛溶胶6-11份,乙烯基三胺2-3份,六偏磷酸钠2-3份,环己酮22-32份,异佛尔酮1-2份和聚硅氧烷1-2份。

4、优选的,所述温变打印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吸墨材料18-30份和温变粉12-20份,所述吸墨材料包括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5-7份,纳米二氧化钛溶胶5-11份,乙烯基三胺3-4份,六偏磷酸钠3-4份,钙粉3-4份,异佛尔酮1-2份、聚硅氧烷1-2份。

5、在本发明中,温变打印层和水性离型层中均含有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均匀的横截面,完整的内部结构,细微的尺寸,溶胶状态有利于降低表面能,增强与组分体系的界面粘合,提高与组分体系的相容性和界面黏结力,使得打印膜成品结合性较强,纳米级溶胶二氧化钛填充粒子还能够确保在填充粒子不会产生凝聚或聚集现象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打印膜的抗粘连性和爽滑性,同时,温变打印层由吸墨材料和温变粉组成,变色温度为31℃-35℃,能够满足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色效果,吸墨材料包括了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具有长时间保存能力顶部膜层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6、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一、将水性离型层通过金属镀铬网纹辊涂布到pet层上;

8、二、待水性离型层干燥后,将温变打印层通过金属镀铬网纹辊涂布到水性离型层上,待温变打印层干燥后,即得到打印膜;

9、三、将打印膜裁切成需要的尺寸,即制得成品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

10、优选的,在步骤一中,pet层上水性离型层的上胶量为0.3-0.4g/m2,金属网纹辊线数为150线-200线之间,机器运行速度控制在180-220m/min;

11、在步骤二中,水性离型层上温变打印层的上胶量为0.3-0.4g/m2,金属网纹辊线数为150线-200线之间,机器运行速度控制在180-220m/min。

12、优选的,干燥的方法为:采用热空气烘干,烘干温度为80-110℃,烘干时间为1秒。

13、优选的,所述水性离型层的制备方法为:

14、将重量份的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乙烯基三胺、六偏磷酸钠、环己酮、异佛尔酮和聚硅氧烷混合并不断搅拌,搅拌速率200-12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25-40分钟,搅拌后静置1-2小时,得水性离型层原料,将原料涂覆于基材表面,然后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在基材表面形成水性离型层。

15、优选的,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制作方法为:将3-8份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加入到12-20份重量份的75%体积分数乙醇和35-45份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体积分数为20-25%的稀硝酸至溶液ph值在5-6,然后继续搅拌直至溶液变成均匀透明,即得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16、优选的,所述温变打印层的制备方法为:

17、将重量份的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纳米二氧化钛溶胶、乙烯基三胺、六偏磷酸钠、钙粉、异佛尔酮、聚硅氧烷和温变粉混合并不断搅拌,搅拌速率1800-24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2小时后静置2-2.5小时,得温变打印层原料,将原料涂覆于基材表面,然后干燥,冷却至室温,即在基材表面形成温变打印层;

18、其中,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制作方法为:将3-8份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加入到12-20份重量份的75%体积分数乙醇和35-45份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体积分数为20-25%的稀硝酸至溶液ph值在5-6,然后继续搅拌直至溶液变成均匀透明,即得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温变打印层由吸墨材料和温变粉组成,变色温度为31℃-35℃,能够满足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色效果,吸墨材料包括了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具有长时间保存能力顶部膜层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温变打印层(1)、水性离型层(2)和pet层(3),所述水性离型层(2)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25-35份,纳米二氧化钛溶胶6-11份,乙烯基三胺2-3份,六偏磷酸钠2-3份,环己酮22-32份,异佛尔酮1-2份和聚硅氧烷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变打印层(1)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吸墨材料18-30份和温变粉12-20份,所述吸墨材料包括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5-7份,纳米二氧化钛溶胶5-11份,乙烯基三胺3-4份,六偏磷酸钠3-4份,钙粉3-4份,异佛尔酮1-2份、聚硅氧烷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方法为:采用热空气烘干,烘干温度为80-110℃,烘干时间为1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离型层(2)的制备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的制作方法为:将3-8份重量份的钛酸四丁酯加入到12-20份重量份的75%体积分数乙醇和35-45份重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体积分数为20-25%的稀硝酸至溶液ph值在5-6,然后继续搅拌直至溶液变成均匀透明,即得纳米二氧化钛溶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变打印层(1)的制备方法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数码温变打印膜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打印膜制作技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温变打印层、水性离型层和PET层,水性离型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25‑35份,纳米二氧化钛溶胶6‑11份,乙烯基三胺2‑3份,六偏磷酸钠2‑3份,环己酮22‑32份,异佛尔酮1‑2份和聚硅氧烷1‑2份,温变打印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吸墨材料18‑30份和温变粉12‑20份,所述吸墨材料包括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5‑7份,纳米二氧化钛溶胶5‑11份,乙烯基三胺3‑4份,六偏磷酸钠3‑4份,钙粉3‑4份,异佛尔酮1‑2份、聚硅氧烷1‑2份,本发明温变打印层由吸墨材料和温变粉组成,变色温度为31℃‑35℃,能够满足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色效果,具有长时间保存能力,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技术研发人员:施长城,洪荣红,洪荣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腾盈印刷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