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对卷打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7682发布日期:2023-06-08 17:4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对卷打码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打码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卷对卷打码机。


背景技术:

1、码机是一种由单片机控制,非接触式喷墨标识系统,其主要通过控制内部齿轮泵或由机器外部供应压缩气体,向系统内墨水施加一定压力,使墨水经由一个几十微米孔径喷嘴射出,分别打在产品表面不同位置,形成所需各种文字,图案等标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厂家在对软板电路进行生产时便需要使用专门的卷对卷打码机来对软板电路进行加工。

2、然而目前的打码机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现有的打码机纠偏效果较差,导致上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在对软板电路进行收放时软板电路容易出现位置偏移,从而对后续激光镭射组件的打码加工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现有的打码机移动效果较差,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对软板电路的其他位置进行打码操作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调节激光镭射组件的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整体加工效率。

3、因此,急需对此缺点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则是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有一种卷对卷打码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对卷打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包括外壳体和防护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并且工作台的正上方设置有激光镭射组件,而且外壳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上料端组件,同时上料端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软板电路,所述防护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外壳体的外表面上,且外壳体的顶部嵌设有散热风扇,并且外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电脑。

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含有固定支架、第一电机、丝杆、连接机构、固定台、前后移动机构、连接座和辅助支架,且固定支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丝杆,而且丝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的内部,同时丝杆的边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且固定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前后移动机构,并且前后移动机构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而且连接座的端部与激光镭射组件的边侧固定连接,同时连接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架。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以固定台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固定台通过连接机构与辅助支架构成滑动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端组件包含有连接支架、第二电机、导料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和粘尘辊,且连接支架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并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导料辊,而且连接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同时连接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所述连接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粘尘辊。

6、进一步的,所述导料辊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料辊对称设置,且对向设置的导料辊对向转动。

7、进一步的,所述纠偏组件包含有纠偏支架、第三电机、气胀轴、放料辊、滑座和纠偏传感器,且纠偏支架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并且纠偏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气胀轴,而且气胀轴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放料辊,同时纠偏支架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的边侧滑动连接有纠偏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放料辊的内部与气胀轴的外表面卡合连接,且气胀轴的端部与纠偏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并且放料辊通过气胀轴与纠偏支架构成转动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纠偏传感器的边侧与滑座的边侧活动连接,且纠偏传感器与滑座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纠偏传感器的底部边侧与放料辊的端部贴合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卷对卷打码机,通过设置的上料端组件和纠偏组件,使得该装置的纠偏效果更加优良,从而避免了上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在对软板电路进行收放时软板电路容易出现位置偏移造成后续激光镭射组件的打码加工存在诸多不便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设置的移动组件和电脑,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电脑来对移动组件的移动路线进行设置,从而使得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激光镭射组件移动至工作台正上方的任意位置,进而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对软板电路的其他位置进行打码操作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调节激光镭射组件的位置造成工作人员的整体加工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

11、1、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通过纠偏传感器在滑座上的滑动来对纠偏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纠偏传感器底部边侧与放料辊的端部完全贴合时停止移动纠偏传感器,接着转动螺栓使得纠偏传感器与滑座之间牢牢固定在一起,接着通过纠偏传感器、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和导料辊的相互配合,使得软板电路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移,使得改进后的装置纠偏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避免了上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在对软板电路进行收放时软板电路容易出现位置偏移造成后续激光镭射组件的打码加工存在诸多不便的情况发生。

12、2、本实用新型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将激光镭射组件的移动路线输送进移动组件内,当激光镭射组件的位置需要移动时第一电机和前后移动机构自动运行,当第一电机开始运行时带动丝杆在固定支架的内部转动,接着通过连接机构的连接滑动使得固定台沿着固定支架和辅助支架的顶部进行左右滑动,接着随着前后移动机构的运行使得连接座沿着固定台的边侧进行前后移动,使得改进后的装置便于工作人员调节激光镭射组件的位置,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对软板电路的其他位置进行打码操作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调节激光镭射组件的位置造成工作人员的整体加工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包括外壳体(1)和防护门(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3),并且工作台(2)的正上方设置有激光镭射组件(4),而且外壳体(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上料端组件(5),同时上料端组件(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纠偏组件(6),所述纠偏组件(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软板电路(7),所述防护门(8)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外壳体(1)的外表面上,且外壳体(1)的顶部嵌设有散热风扇(9),并且外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脑(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含有固定支架(31)、第一电机(32)、丝杆(33)、连接机构(34)、固定台(35)、前后移动机构(36)、连接座(37)和辅助支架(38),且固定支架(3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2),并且第一电机(32)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丝杆(33),而且丝杆(33)转动连接在固定支架(31)的内部,同时丝杆(33)的边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机构(34),所述连接机构(3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5),且固定台(3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前后移动机构(36),并且前后移动机构(3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7),而且连接座(37)的端部与激光镭射组件(4)的边侧固定连接,同时连接机构(3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架(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34)以固定台(35)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固定台(35)通过连接机构(34)与辅助支架(38)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端组件(5)包含有连接支架(51)、第二电机(52)、导料辊(53)、第一导向辊(54)、第二导向辊(55)和粘尘辊(56),且连接支架(5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2),并且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导料辊(53),而且连接支架(5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辊(54),同时连接支架(5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导向辊(55),所述连接支架(5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粘尘辊(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辊(5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料辊(53)对称设置,且对向设置的导料辊(53)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组件(6)包含有纠偏支架(61)、第三电机(62)、气胀轴(63)、放料辊(64)、滑座(65)和纠偏传感器(66),且纠偏支架(6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62),并且纠偏支架(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气胀轴(63),而且气胀轴(63)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放料辊(64),同时纠偏支架(6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滑座(65),所述滑座(65)的边侧滑动连接有纠偏传感器(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辊(64)的内部与气胀轴(63)的外表面卡合连接,且气胀轴(63)的端部与纠偏支架(61)的内部转动连接,并且放料辊(64)通过气胀轴(63)与纠偏支架(61)构成转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传感器(66)的边侧与滑座(65)的边侧活动连接,且纠偏传感器(66)与滑座(65)构成滑动结构,并且纠偏传感器(66)的底部边侧与放料辊(64)的端部贴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对卷打码机,涉及打码机领域,包括外壳体和防护门,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并且工作台的正上方设置有激光镭射组件,而且外壳体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上料端组件。该一种卷对卷打码机,通过设置的上料端组件和纠偏组件,使得该装置的纠偏效果更加优良,从而避免了上料机构和收料机构在对软板电路进行收放时软板电路容易出现位置偏移造成后续激光镭射组件的打码加工存在诸多不便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过设置的移动组件和电脑,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电脑来对移动组件的移动路线进行设置,从而使得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激光镭射组件移动至工作台正上方的任意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包贤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卓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