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0073发布日期:2023-08-20 18:1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印刷设备以及印刷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1、印刷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机的种类和功能不断完善,现有的印刷机可以实现柔性网版进行印刷作业,但是在版距调整上,使用版辊齿轮与底辊齿轮之间的啮合深浅来控制印刷版距,调整齿轮则可能会导致印刷套印精度,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丝网在印刷时版距小,细图案还原性差,且版距调整只能通过两个齿轮啮合的深浅进行调整,影响印刷质量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包括:

3、底座,其上设置有一内墙板,并在所述内墙板上贯穿一版距调整轴,所述版距调整轴两端设置在一外墙板上,所述外墙板位于所述内墙板外侧;

4、底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上;

5、版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上;

6、在调整印刷版距时,所述外墙板可沿所述版距调整轴相对所述内墙板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版辊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底辊组件来调整印刷版距。

7、优选地,所述底辊组件包括底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底辊一侧的底辊齿轮,所述底辊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内墙板上,所述底辊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墙板远离所述外墙板的一侧。

8、优选地,所述底辊组件还包括底辊动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底辊动力轴一侧的底辊动力齿轮,所述底辊动力轴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上,所述底辊动力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墙板远离所述外墙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辊齿轮啮合。

9、优选地,所述版辊组件包括版辊动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版辊动力轴一侧的版辊动力齿轮,所述版辊动力轴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上,所述版辊动力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外墙板之间;还包括一版辊齿轮,所述版辊动力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版辊齿轮转动。

10、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版辊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版辊齿轮啮合,当所述版辊动力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随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版辊齿轮转动。

11、优选地,还包括一版距调整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墙板之间,控制所述版辊组件与所述底辊组件之间的印刷版距。

12、优选地,所述版距调整件包括版距调整架、支撑拉筋、版距调整旋钮以及反向弹簧装置,所述版距调整架的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上并处于所述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所述支撑拉筋一端连接所述外墙板,另一端贯穿所述版距调整架并贯穿所述内墙板;所述版距调整旋钮设置在所述版距调整架的一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版距调整架中抵接所述支撑拉筋;所述反向弹簧装置设置在所述版距调整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版距调整旋钮的对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版距调整架中抵接所述支撑拉筋。

13、优选地,在所述版距调整架上还设有一供所述支撑拉筋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大于所述支撑拉筋的横截面大小。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适配有版距调整的辊筒丝网印刷结构,并且在版距调整时,所有齿轮保持原啮合间隙不变,使得在调整时不影响套印精度,不增加振动及噪音,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刷质量差的问题。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刷速度快,传统印刷40米/分钟,本技术方案的印刷速率能够达到80米/分钟以上,且印刷线条跟精细,传统印刷线条宽度一般在0.2mm,本技术方案的印刷线条宽度在0.05mm左右;同时,本装置配合使用的辊筒丝网版造价低,不到传统钢制辊筒丝网版的1/10。



技术特征:

1.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辊组件包括底辊以及设置在所述底辊一侧的底辊齿轮,所述底辊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内墙板上,所述底辊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墙板远离所述外墙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辊组件还包括底辊动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底辊动力轴一侧的底辊动力齿轮,所述底辊动力轴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上,所述底辊动力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墙板远离所述外墙板的一侧,且与所述底辊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辊组件包括版辊动力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版辊动力轴一侧的版辊动力齿轮,所述版辊动力轴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上,所述版辊动力齿轮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外墙板之间;还包括一版辊齿轮,所述版辊动力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版辊齿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版辊动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版辊齿轮啮合,当所述版辊动力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随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版辊齿轮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版距调整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墙板之间,控制所述版辊组件与所述底辊组件之间的印刷版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距调整件包括版距调整架、支撑拉筋、版距调整旋钮以及反向弹簧装置,所述版距调整架的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上并处于所述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所述支撑拉筋一端连接所述外墙板,另一端贯穿所述版距调整架并贯穿所述内墙板;所述版距调整旋钮设置在所述版距调整架的一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版距调整架中抵接所述支撑拉筋;所述反向弹簧装置设置在所述版距调整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版距调整旋钮的对侧,其一端伸入所述版距调整架中抵接所述支撑拉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版距调整架上还设有一供所述支撑拉筋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大于所述支撑拉筋的横截面大小。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辊筒丝网版距调整机构,包括:底座,其上设置有一内墙板,并在所述内墙板上贯穿一版距调整轴,所述版距调整轴两端设置在一外墙板上,所述外墙板位于所述内墙板外侧;底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墙板上;版辊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墙板上;在调整印刷版距时,所述外墙板可沿所述版距调整轴相对所述内墙板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版辊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底辊组件来调整印刷版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适配有版距调整的辊筒丝网印刷结构,并且在版距调整时,所有齿轮保持原啮合间隙不变,使得在调整时不影响套印精度,不增加振动及噪音,解决现有技术中印刷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德(天津)印刷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