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2016发布日期:2024-04-18 20:26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刷制品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1、印刷版辊也叫钢辊,又分空心辊和实心辊,带轴辊和非带轴辊,一般用于制版,滚筒表面镀铜,经过凹版电子雕刻机雕刻好图案,然后镀上一层铬,做好后交付印刷厂,常用于塑料包装的印刷,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

2、例如申请号201910820403.3公开的一种印刷机械用印刷辊冷却置,包括印刷机,印刷机顶部的左右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印刷辊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散热片,空腔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螺旋水冷管,印刷辊左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内部的中央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3、上述中,通过在空腔内部的中央在安装螺旋水冷管,由于第一管道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相连通,当印刷辊在转动时,会带着进水管和出水管一起旋转,使得水管出现打结的情况,导致印刷辊停止运作时水泵难以无法水管进行供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管与进液端之间便于拆卸的印刷辊的供液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包括架体和与架体连接的辊件,辊件一端设有与辊件连接的供液区,供液区内设有出液端和进液端,架体上设有容纳冷却液的容纳箱,容纳箱上设有增压泵和与容纳箱相连通开口部,进液端与开口部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沿水管外壁套设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分别与开口部和进液端螺旋连接,连接柱具有腔体,腔体内开设有内螺纹,开口部和进液端外壁均开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旋连接。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件包括内层和印刷层,印刷层环绕至内层的上方,内层内设有转轴,转轴贯穿于内层且与内层活动连接。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和印刷层之间设有柱体,沿柱体外壁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螺纹,螺纹的凸纹端面分别与内层外壁和印刷层内壁抵触,螺纹的凹纹端面分别与内层和印刷层之间形成流通通道。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一侧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与转轴活动连接,支架上开设有通孔,以便电机输出端贯穿通孔与转轴转动连接。

7、对比现有技术存有的不足,本产品的有效果为:

8、当对进液端注入冷却液时,将将水管上的其中一个连接柱与进液端螺旋固定,水管上的另一个连接柱与开口部螺旋固定,通过增压泵将容纳箱内的冷却液,穿过水管流入进液端处。当电机驱动转轴进行转动时,连接柱分别与进液端和开口部螺旋分离,将盖帽与进液端螺旋连接,这样可对印刷辊进行转动,实现水管与进液端之间便于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和与架体(1)连接的辊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件(2)包括内层(6)和印刷层(7),印刷层(7)环绕至内层(6)的上方,内层(6)内设有转轴(8),转轴(8)贯穿于内层(6)且与内层(6)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6)和印刷层(7)之间设有柱体(9),沿柱体(9)外壁开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螺纹(10),螺纹(10)的凸纹端面分别与内层(6)外壁和印刷层(7)内壁抵触,螺纹(10)的凹纹端面分别与内层(6)和印刷层(7)之间形成流通通道(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一侧设有基座(19),基座(19)上设有电机(20),电机(20)输出端与转轴(8)活动连接,支架上开设有通孔,以便电机(20)输出端贯穿通孔与转轴(8)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辊的供液装置,包括架体和与架体连接的辊件,辊件一端设有与辊件连接的供液区,供液区内设有出液端和进液端,架体上设有容纳箱,容纳箱上设有增开口部,进液端与开口部之间通过水管连通,沿水管外壁螺旋套设有两个连接柱,当对进液端注入冷却液时,将将水管上的其中一个连接柱与进液端螺旋固定,水管上的另一个连接柱与开口部螺旋固定,通过增压泵将容纳箱内的冷却液,穿过水管流入进液端处,电机驱动转轴进行转动时,连接柱分别与进液端和开口部螺旋分离,将盖帽与进液端螺旋连接,这样可对印刷辊进行转动,实现水管与进液端之间便于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赫轩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5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