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墨回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9572发布日期:2024-02-20 21:2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墨回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刷,具体涉及一种漏墨回传装置。


背景技术:

1、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其具有墨层厚实、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印刷质量好等优点,主要用于印刷精致的彩色图片、商标、装潢品、有价证券和彩色报纸等。在印刷多色时采用套印法或间接的局部涂墨法,使各种颜色的油墨根据需要,分布在印版表面的有关部分。

2、凹版印刷机在使用时,不免会存在漏墨问题。采用琴键式墨键控制油墨的印刷机更是如此,由于墨键刀口的运动轨迹是上下收放的,两组相邻墨刀之间的间隙量就会产生漏墨,并且墨键刀口的前端边缘一旦产生磨损,漏墨问题就更加严重。

3、日常印刷过程中,一般会在各色组墨斗辊下方放置一个接墨托盘,以回收漏出的墨水,然而,该方式需要安排操作员工定时清除托盘中盛装的墨水,以防止漏墨溢出,从而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墨回传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凹版印刷机的漏墨需要安排操作员工定时清除托盘中盛装的墨水,从而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漏墨回传装置,包括回传机构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回传机构两侧的固定机构;

3、任一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印刷机架上的安装支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固定组件;

4、所述回传机构设于墨斗辊和墨键刀口间隙处下方,所述回传机构包括多级回传件,所述回传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任一所述回传件均包括一滚轴和绕设于所述滚轴上的吸附层,任意相邻所述回传件之间的所述吸附层两两贴合,其中一所述回传件中的吸附层还与所述墨斗辊贴合,当所述墨斗辊转动时,带动与所述墨斗辊贴合的回传件转动,以使所有的所述回传件转动。

5、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的漏墨回传装置,无需让机台操作人员定时铲除漏墨,导致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而本装置通过设置回传机构来接住从墨斗辊和墨键刀口间隙漏出的油墨,并将漏出油墨回传至墨斗辊,实现了漏墨回收再利用。具体为,本装置包括回传机构和固定机构,回传机构包括设于印刷机架上的安装支架和设于安装支架上的固定组件,而回传机构又包括多级回传件,回传件通过固定组件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回传件包括滚轴和设于滚轴上的吸附层,任一相邻回传件上的吸附层两两贴合,且设于墨斗辊下方的回传件与墨斗辊贴合,墨斗辊在转动时带动最近的回传件转动,进而带动所有的回传件转动,由于回传件设于墨斗辊和墨键刀口间隙处下方,当漏墨滴落至在回传件上时,由于吸附层的吸附作用,带动其表面的墨水转动,传递至相邻吸附层上,并由回传件逐级传递漏墨,使得最下方的回传件上的漏墨不断被消耗,并将漏墨回传至墨斗辊,对于漏墨实现了回收利用的功能,免去了人工操作。

6、进一步的,所述回传机构包括一级回传件和至少一个二级回传件,所述一级回传件与所述墨斗辊贴合,所述墨斗辊带动所述回传机构转动。

7、进一步的,远离所述一级回传件的二级回传件设于墨斗辊和墨键刀间隙正下方,以将漏墨依次传至二级回传件。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内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斜轨部和竖轨部,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导轨内。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回传件两端的轴承以及用于抵靠所述轴承的挤压件。

10、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穿设进导轨内并抵靠所述轴承,以使所述回传件贴合。

11、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用于在导轨内滑动,所述内圈用于固定滚轴。

12、进一步的,所述斜轨部端口还设有限位板,设于所述斜轨部内的挤压件与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

13、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回传件上设有窜动件,所述窜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吸附层在滚轴上横向移动。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传机构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回传机构两侧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传机构包括一级回传件和至少一个二级回传件,所述一级回传件与所述墨斗辊贴合,所述墨斗辊带动所述回传机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一级回传件的二级回传件设于墨斗辊和墨键刀间隙正下方,以将漏墨依次传至二级回传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内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包括斜轨部和竖轨部,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导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回传件两端的轴承以及用于抵靠所述轴承的挤压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与安装支架转动连接,穿设进导轨内并抵靠所述轴承,以使所述回传件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用于在导轨内滑动,所述内圈用于固定滚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轨部端口还设有限位板,设于所述斜轨部内的挤压件与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墨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回传件上设有窜动件,所述窜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吸附层在滚轴上横向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漏墨回传装置,包括回传机构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回传机构两侧的固定机构;任一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印刷机架上的安装支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回传机构设于墨斗辊和墨键刀口间隙处下方,所述回传机构包括多级回传件,所述回传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任一所述回传件均包括一滚轴和绕设于所述滚轴上的吸附层,任意相邻所述回传件之间的所述吸附层两两贴合,其中一所述回传件中的吸附层还与所述墨斗辊贴合,当所述墨斗辊转动时,带动与所述墨斗辊贴合的回传件转动,以使所有的所述回传件转动。本技术实现了漏墨回收利用的功能,减少了油墨浪费,无需增加额外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彭长水,巴睿,吴小峰,邵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