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9670发布日期:2024-02-20 20:4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灌墨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


背景技术:

1、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在进行灌墨时如果空气进入到墨水里形成气泡就会将气泡一并注入墨水盒内,当有气泡的墨盒被用户使用进行打印时,会产生打印不顺畅等负面效果,并且墨盒内的气泡会与墨水产生一定的氧化反应,影响墨水的质量也缩短了墨盒的存放寿命,因此,提出一种设置有负压真空泵的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进行灌墨时有可能空气会进入到墨水里形成气泡的缺点,提供一种设置有负压真空泵的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

2、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包括有灌墨机、显示仪、进墨口、负压真空泵、灌墨管、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灌墨机右侧安装有显示仪,灌墨机后侧顶部设有进墨口,进墨口的前侧设置有负压真空泵,负压真空泵安装在灌墨机的顶端,灌墨机前侧间隔均匀的连接有灌墨管,灌墨管上连接有固定装置,灌墨管下方设置有夹持装置。

3、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板和第一弹簧,灌墨管上共同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弹簧。

4、可选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板和第二弹簧,灌墨管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夹板,两侧夹板的底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

5、可选地,还包括有吸墨海绵,两侧夹板的内侧壁上均设有吸墨海绵。

6、可选地,还包括有支撑架和防滑垫,灌墨机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底端设有防滑垫。

7、可选地,还包括有配重块,灌墨机后侧底部对称设置有配重块。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达通过启动负压真空泵抽取墨水里面的空气,防止空气进入到墨水里面形成气泡,达到了防止墨水里面形成气泡的效果,通过将固定板向上推起,再将墨盒放在固定板下面,松开固定板之后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进行复位,从而对下方的墨盒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通过将两侧的夹板拉开,再将墨盒放在夹板之间,松开夹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对墨盒进行夹持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灌墨机(1)、显示仪(101)、进墨口(2)、负压真空泵(3)、灌墨管(4)、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灌墨机(1)右侧安装有显示仪(101),灌墨机(1)后侧顶部设有进墨口(2),进墨口(2)前侧设置有负压真空泵(3),灌墨机(1)前侧连接有灌墨管(4),灌墨管(4)上连接有固定装置,灌墨管(4)下方设置有夹持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板(41)和第一弹簧(42),灌墨管(4)上连接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上连接有第一弹簧(4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夹板(5)和第二弹簧(51),灌墨管(4)底端设置有夹板(5),夹板(5)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5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吸墨海绵(6),夹板(5)内侧设有吸墨海绵(6)。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支撑架(7)和防滑垫(71),灌墨机(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7),支撑架(7)底端设有防滑垫(71)。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配重块(8),灌墨机(1)后侧底部设置有配重块(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灌墨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有负压真空泵的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一种半自动灌墨机的除气泡结构,包括有灌墨机、显示仪、进墨口、负压真空泵、灌墨管、固定装置和夹持装置等;灌墨机右侧安装有显示仪,灌墨机后侧顶部设有进墨口,进墨口的前侧设置有负压真空泵,负压真空泵安装在灌墨机的顶端,灌墨机前侧间隔均匀的连接有灌墨管,灌墨管上连接有固定装置,灌墨管下方设置有夹持装置。通过启动负压真空泵抽取墨水里面的空气,防止空气进入到墨水里面形成气泡,达到了防止墨水里面形成气泡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阳敏,潘仁聪,周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凯普勒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