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2589发布日期:2024-03-28 18:2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墨粘度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上墨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将有油墨印刷到要预定的纸张上。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不同的印刷要求,满足不同的印刷需要。

2、在实际操作中,在印刷中需要对油墨粘度进行调整,实现在对一张纸印刷中,在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粘度的油墨,但是却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复杂性。

3、因此,如何实现对于油墨粘度的自动控制,提高印刷效率和印刷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墨装置,实现对于油墨粘度的自动调整,提高印刷效率,提升整个凹印印刷过程中的色相和粘度的稳定性,减少产品刀丝只质量缺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墨装置,包括:

3、原墨桶,用于存储以及输出原墨;

4、溶剂桶,用于存储以及输出用于调节油墨粘度的溶剂;

5、混合桶,与所述溶剂桶、所述溶剂桶连接,通过内置的搅拌设备对从所述原墨桶输出的所述原墨和所述溶剂桶输出的所述溶剂进行搅拌后形成粘度调和油墨;

6、凹印色组油墨缸,用于通过设置在所述混合桶的粘度调和油墨管道,获取所述粘度调和油墨;

7、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位于所述混合桶的一端,用于将将所述粘度调和油墨过滤后进入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

8、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位于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的第二过滤结构,用于将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中的所述粘度调和油墨过滤输出到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

9、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多层过滤结构,所述多层过滤结构的过滤网的缕空尺寸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递减。

10、其中,所述多层过滤结构的过滤网孔为40微米-150微米。

11、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连接的油墨泵,用于将所述粘度调和油墨从所述混合桶抽送到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

12、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从所述混合桶到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依次设置的内循环调压阀、开关阀和上墨精细控制阀。

13、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原墨桶、所述混合桶之间的原墨输送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原墨输送管道从所述原墨桶到所述混合桶的原墨控制阀、内循环主控阀。

14、其中,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与所述原墨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连通切换管道,所述油墨泵连通切换管道,用于通过对所述内循环调压阀、所述开关阀与所述原墨控制阀、内循环主控阀的相互切换,实现自动调墨与自动上墨的切换。

15、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溶剂桶与所述混合桶之间的溶剂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溶剂输送管道的溶剂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原墨输送管道的原墨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的粘度调和油墨流量计。

16、其中,所述搅拌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合桶顶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混合桶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搅拌器,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置有双螺旋搅拌器。

17、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上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墨装置,通过将原墨桶、溶剂桶、凹印色组油墨缸连接混合桶,将原墨桶输出的原墨与溶剂桶输出的用于调节油墨粘度的溶剂,通过内置的搅拌设备对从原墨桶输出的原墨和溶剂桶输出的溶剂进行搅拌后形成粘度调和油墨,输出到凹印色组油墨缸,输出过程中通过第一过滤结构过滤,保证了输出的粘度调和油墨的质量稳定性,提升整个凹印印刷过程中的色相和粘度的稳定性,减少产品刀丝只质量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位于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的第二过滤结构,用于将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中的所述粘度调和油墨过滤输出到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为多层过滤结构,所述多层过滤结构的过滤网的缕空尺寸从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递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过滤结构的过滤网孔为40微米-15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连接的油墨泵,用于将所述粘度调和油墨从所述混合桶抽送到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从所述混合桶到所述凹印色组油墨缸依次设置的内循环调压阀、开关阀和上墨精细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原墨桶、所述混合桶之间的原墨输送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原墨输送管道从所述原墨桶到所述混合桶的原墨控制阀、内循环主控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与所述原墨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连通切换管道,所述油墨泵连通切换管道,用于通过对所述内循环调压阀、所述开关阀与所述原墨控制阀、内循环主控阀的相互切换,实现自动调墨与自动上墨的切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溶剂桶与所述混合桶之间的溶剂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溶剂输送管道的溶剂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原墨输送管道的原墨流量计,以及设置在所述粘度调和油墨管道的粘度调和油墨流量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上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混合桶顶部的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混合桶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搅拌器,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置有双螺旋搅拌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上墨装置,通过将原墨桶、溶剂桶、凹印色组油墨缸连接混合桶,将原墨桶输出的原墨与溶剂桶输出的用于调节油墨粘度的溶剂通过内置的搅拌设备对从原墨桶输出的原墨和溶剂桶输出的溶剂进行搅拌后形成粘度调和油墨,输出到凹印色组油墨缸,输出过程中通过第一过滤结构过滤,保证了输出的粘度调和油墨的质量稳定性,提升整个凹印印刷过程中的色相和粘度的稳定性,减少产品刀丝只质量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姜汉坤,郭磊,付志辉,余阳勇,陈龙,詹必胜,何泽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