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墨滚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4105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打墨滚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动滚印印具。
目前刻字店刻制的滚印印具,是由单一滚印轮、支架及手把构成。其每次滚印前需在涂有印油的印台上多次推滚打墨,使滚印轮的外圆表面着墨,方可滚印。当滚印轮在滚印的物件上滚印一圈后,滚印出的墨迹将逐渐模糊不清,必须重新打墨才能继续使用。因此其滚印效果差,而且使用较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墨一次就能够在物件上连续滚印出墨迹清晰并一致的字样或图案的印具,其加墨一次的连续滚印长度为数十米,而且使用方便和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由滚印轮、打墨轮、外壳、手把等零件构成。打墨轮上加上油墨,油墨便吸收到打墨轮外圈的泡沫海棉带内。手握住手把将滚印轮接触需要滚印的物件上并向前推动,滚印轮在物件上滚动的同时,与打墨轮对转,使吸收在打墨轮内的油墨源源不断地涂在刻有字样或图案的滚印轮的外圆上,实现自动打墨。这样,滚印轮便在物件上连续不断地印出所需要的字样或图案。


图1为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中标号代表的零件名称是1-滚印轮、2-外壳、3-手把、4-打墨轮、5-木螺钉、6-泡沫海棉带、7-小胶轮、8-轴、9-轴、10-大胶轮、11-字样带、12-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由滚印轮(1)、打墨轮(4)、外壳(2)、手把(3)等零件构成的自动打墨滚印器,其滚印轮(1)由大胶轮(10)、字样带(11)和轴(9)组成,字样带(11)表面刻有需要的字样或图案,字样带(11)粘合在大胶轮(10)的外圆上,大胶轮(10)的中心装有轴(9),轴(9)的长度较大胶轮(10)长。
打墨轮(4)由小胶轮(7)、泡沫海棉带(6)和轴(8)组成,泡沫海棉带(6)粘合在小胶轮(7)的外圆上,小胶轮(7)的中心装有轴(8),轴(8)的长度与小胶轮(7)相等。轴(8)的两端头中心各有一个装入螺钉(12)前端部的小孔。
外壳(2)右边的底部为矩形,矩形的四周有围边,其中有一对面的围边向左伸出,其伸出部分的宽度较右边围边的宽度窄,宽窄相间处有斜边相连;向左伸出的两边上各有一个供安装轴(9)用的长孔,左端头部呈圆弧形;在长孔右边的同一平面上有两个对应的小螺孔。小螺孔内装有供打墨轮(4)转动定心用的螺钉(12);外壳(2)右边矩形底部中间处有一个供安装木螺钉(5)用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大胶轮(10)需用橡胶模压硫化制成。字样带(11)应选用耐油橡胶带,表面刻有要求印出的字样或图案,与大胶轮(10)粘合可采用胶粘或橡胶硫化粘合。小胶轮(7)需用橡胶模压硫化制成,与外圆上的泡沫海棉带(6)粘合需用胶粘或橡胶硫化粘合。外壳(2)应选用1毫米厚的钢板冲压成型,外表面电镀装饰铬。手把(3)选用木制,表面涂漆。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食品卫生检查、税务等部门滚印字样标记,以及纸、袋、盒等物品上的字样或图案的滚印印刷。根据各行业和各部门对滚印字样或图案的要求不同,只要将滚印轮(1)的大胶轮(10)上粘合所要求的字样或图案的字样带(11)即可,其它零件均为通用。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打墨滚印器,由滚印轮、打墨轮、外壳、手把等零件构成,其特征在于a.滚印轮(1)是由大胶轮(10)和字样带(11)粘合而成,大胶轮(10)的中心装有轴(9),轴(9)的长度较大胶轮(10)长;b.打墨轮(4)是由小胶轮(7)和泡沫海棉带(6)粘合而成,小胶轮(7)的中心装有轴(8),轴(8)的长度与小胶轮(7)的长度相等,轴(8)的两端头中心各有一个小孔;c.外壳(2)的右边底部呈矩形,底部中间处有一个小孔;底部的四周有围边;其中有一对应的两面围边向左伸出,其伸出部分的宽度较右边围边的宽度窄,宽窄相间处有斜边相连;向左伸出的两边上各有一个长孔,在长孔右边的同一平面上,有两个相互对应的小螺孔;向左伸出两边的端头部呈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动滚印印具,由滚印轮、打墨轮、外壳、手把及其它零件构成。滚印轮在物件上滚印时,打墨轮能自动地给滚印轮打墨,其连续滚印出的墨迹清晰并一致,加墨一次连续滚印长度为数十米。根据各行业和各部门对滚印字样或图案的要求不同,只要将滚印轮的大胶轮上粘合所要求的字样或图案的字样带即可。它广泛用于食品卫生检查、税务等部门滚印字样标记,以及纸、袋、盒等物品上的字样或图案的印刷,使用方便并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B41K1/00GK2090324SQ91201859
公开日1991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30日
发明者尹若新 申请人:尹若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