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83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纸装置,尤指一种适用於如印表机等具印制功能之事务机器,用以取纸及送纸以供纸张完成印制作业之进纸装置。
美国专利第5,419,543号揭示了一种用於喷墨印表机上之进纸装置,如图8所示,在印表机本体1中形成有一导纸槽径90,系分别设有纸张定位机构10、纸张馈进机构20、印表头3、纸张送出机构91,以及取纸部7;且在该印表机本体1中亦设有一驱动齿轮机构50,以借由一马达51之正转及反转而驱动该纸张定位机构10及纸张馈进机构20,并亦设有一驱动控制元件70,以控制该马达51之正转及反转。
如图9所示,该驱动齿轮机构50包括一马达51,设置於该马达51回转轴上之小齿轮52,与该纸张定位机构10之凸轮件14啮接之第一齿轮部(包括凸轮轴齿轮53及减速齿轮54),与该纸张馈进机构20之馈进辊21啮接之第二齿轮部(包括纸张馈进齿轮55),以及动力传动选择部61。该动力传动选择部61则为一与该小齿轮52啮接之恒星齿轮62,一以该恒星齿轮62之轮轴62a为轴旋摆,且其旋摆系与该恒星齿轮62转向同向之摆动件63,以及一设於该摆动件63旋摆端部并与该恒星齿轮62啮接以转动之行星齿轮64。
因而,当马达51正转而带动该小齿轮52顺时针转动时,该动力传动选择部61之恒星齿轮62即逆时针转动,带动该摆动件63逆时针旋摆而使该行星齿轮64啮接至该第一齿轮部之减速齿轮54,於是该马达51之转动动力即传输至该凸轮件14,使该凸轮件14顺时针转动(如图8所示);此时,凸轮件14若脱离与该纸匣11底部之凸轮接触面11c之接触位置,支撑弹簧13即会上顶该纸匣11,使该纸匣11靠接至该馈进辊21以供纸张之馈进,反之,凸轮件14一接触该凸轮接触面11c,凸轮件14便会下压该纸匣11,使该支撑弹簧13压缩而令该纸匣11离该与馈进辊21靠接之位置。
同理,当该马达51反转而带动该小齿轮52逆时针转动时(如图9箭头所示),该恒星齿轮即会逆时针转动,带动该摆动件63顺时针旋摆而使该行星齿轮64啮接至该第二齿轮部之纸张馈进齿轮55,因而,该马达51之转动动力即会传输至该馈进辊21,使该馈进辊21顺时针转动;此时,若该纸匣11处於与该馈进辊21靠接之状态,即能由该馈进辊21将位於纸匣11中最上一张之纸张馈取出而带进印制之位置。
该种进纸装置系为改良公用之进纸装置,往往须两组驱动马达来驱动纸张定位机构与纸张馈进机构,存在制造成本高及组件较复杂的缺点,虽然该美国专利揭示之进纸装置仅使用一驱动马达而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其仍有以下之缺点有待改良。该美国专利之进纸装置使用了包括第一齿轮部与第二齿轮部之驱动齿轮机构50,以及动力传动选择部61等两组传动机构,利用此二组传动机构来达到纸张馈取及送进之实施,由前述之内容可知,在构造上,该种进纸装置仍使用了繁多之零组件,在组装上不仅费工费时,且因零组件繁多,所占用之空间亦大,遂不尽符合产品要求轻、薄、短、小的趋势。此外,该美国专利中还揭示一以单向离合机构来取代该摆动件63之实施例,该种具有离合机构之进纸装置会使所需之零组件增加,亦会导致成本之提高。
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毋须使用两组传动机构而使零组件简化而缩减使用空间之进纸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制造成本之进纸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进纸装置,适用於如印表机等具印制功能之事务机器上,主要包括一进纸机构,它包括同轴设置之内太阳齿轮及外太阳齿轮,可自如转动地啮合於该内太阳齿轮与外太阳齿轮间,并为该内太阳齿轮所带动之作动齿轮,与该内太阳齿轮轴接之馈进辊,以及啮接至该内太阳齿轮上之减速齿轮,其中,该外太阳齿轮之内壁上仅部分设有齿轮齿而形成齿轮齿段部,以使该作动齿轮转动至该齿轮齿段部两端外时,只能空转而不移动;一用以传输转动力至该馈进机构之马达;一纸张定位机构,它包括储纸匣,轴设至该储纸匣上之升降板,以及可顶推该升降板与该馈进辊靠接之弹簧,以在该升降板为该作动齿轮压动时,该弹簧会受压缩,而使该升降板离开该馈进辊,并在该升降板未为该作动齿轮压动时,该弹簧会顶推该升降板至与该馈进辊靠接之位置;以及一可邻接该馈进辊之感应控制器,以感测纸张是否已馈进至定位,并选择性地控制该马达之正转与反转。
该马达之回转轴上轴设有一小齿轮啮接至该减速齿轮,以在马达转动时,小齿轮得转动该减速齿轮,而带动与该减速齿轮啮接之内太阳齿轮随之转动。由於该外太阳齿轮系固定不转动,故当内太阳齿轮为马达传输之动力所转动时,带动该作动齿轮於该外太阳齿轮之齿轮齿段部间移动自如,并在该作动齿轮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之两端外时,会因外太阳齿轮之内壁上无齿轮齿,该作动齿轮即只能空转而不移动,而在该马达变向转动时,该作动齿轮方能朝齿轮齿段部之另一端移动。同时,为确保该作动齿轮为该内太阳齿轮带至齿轮齿段部两端外,仅能空转而不会移动,并仍保持啮接至该齿轮齿段部端处之齿轮齿之位置,该馈进机构上可设有至少一止挡件,使该作动齿轮於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两端外之适当位置时,恰可为该止挡件所止挡而不致脱出与该齿轮齿段部两端处之齿轮齿啮接之位置。
此外,该内太阳齿轮之齿轮轴与作动齿轮之齿轮轴间可轴接有一公转臂,以使该作动齿轮为内太阳齿轮所带动而移动时,该公转臂得以该内太阳齿轮之齿轮轴为轴而旋转。
以下兹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功效及特点。


图1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进纸装置之升降板靠接至馈进辊之侧视示意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进纸装置进行取纸时之部分侧视示意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进纸装置取纸後作动齿轮压动升降板下降之部份侧视示意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进纸装置进行送纸时之部分侧视示意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进纸装置於作动齿轮靠接至升降板时之部分剖面示意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进纸装置之升降板在未靠接馈纸进辊时,轴设其上之滚轮为复位弹簧顶推至顶端之局部示意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进纸装置之升降板在靠接馈进辊进行取纸时,轴设其上之滚轮随取纸齿轮组之滚动而下移之局部示意图;图8系公知进纸装置之升降板离开纸张馈进机构之侧视示意图;以及图9系公知进纸装置之驱动齿轮机构之侧视示意图。
以下参照
图1至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与图8及9相当之部分标以相对之符号,并以其装设至一喷墨印表机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系於一印表机本体1中,依序设置纸张定位机构10、马达51、进纸机构20、感应控制器4、印表头3、纸张送出机构91及取纸部7。
该纸张定位机构10包括储纸匣11,轴设至该储纸匣11中之支轴12,可枢转自如地枢接至该支轴12上以供多数纸张置放之升降板15,以及可顶推该升降板15之弹簧16。该弹簧16之顶端161固设於该升降板15侧边上(固设於该升降板15之底面亦可),其底端162则固设至该印表机本体1之底面上,使该弹簧16在未受外力施加时,顶推该升降板15至与该馈进机构20靠接之状态(如第
图1及2所示)。
参照
图1,该馈进机构20系为同轴设置之内太阳齿轮24与外太阳齿轮25,可自如转动地啮置於该内太阳齿轮24与外太阳齿轮25间之作动齿轮26,与该内太阳齿轮24轴接之馈进辊21,啮接至内太阳齿轮24上之减速齿轮27,以及两端分别轴设至该内太阳齿轮24之齿轮轴241及作动齿轮26之齿轮轴261之公转臂28所构成。该外太阳齿轮25之内壁上设有一齿轮齿段部251,於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上端251a与下端251b外则未设齿轮齿,同时,於该上端251a与下端251b外於该外太阳齿轮25之内壁上形成有上止挡部252a与下止挡部252b。该减速齿轮27则并啮接至该马达51之回转轴51a上轴设之小齿轮52,故当该马达51反转使该小齿轮52以如
图1箭头所示之方向逆时针转动时,会带动该减速齿轮27顺时针转动,而使该内太阳齿轮24逆时针转动,遂令与该内太阳齿轮24啮接之作动齿轮26顺时针转动并朝齿轮齿段部251之下端251b移动;如图5所示,该作动齿轮26之内侧上形成有一凸部262,故当该作动齿轮26下移至其凸部262卡接至该升降板15时,即会压动该升降板15以支轴12为轴而枢转下降(如图3所示),并压缩该弹簧16,而离开与该馈进辊21靠接之位置;待该作动齿轮26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下端251b外时,即会为该下止挡部252b所止挡,且由於此部位上该外太阳齿轮25之内壁上并未设有齿轮齿,故该作动齿轮26此时仅能空转而不会移动(如图4所示)。相反地,当该马达51此时开始正转使该小齿轮52以如
图1箭头所示之另一方向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该减速齿轮27逆时针转动,而使该内太阳齿轮24顺时针转动,遂令该作动齿轮26逆时针转动并顺沿该齿轮齿段部251朝其上端251a移动,该作动齿轮26朝上端251a之移动,会使作用於该升降板15之压动力逐渐减除,该弹簧16之弹性恢复力即会顶推该升降板15而使之渐次上升,直到该作动齿轮26完全未与该升降板15之触接时,该弹簧16即会顶推该升降板15至靠接至该馈进辊21之位置;待该作动齿轮26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上端251a外时,即会为该上止挡部252a所止挡,且此部位上该外太阳齿轮25之内壁上未设有齿轮齿,故该作动齿轮26此时仅能空转而不会移动(如
图1所示)。
此外,该馈进辊21约上方之适当位置上并设有一压板23,以将馈送中之纸张压靠至该馈进辊21上,以使纸张得顺利馈进至印表头3下方以进行印制。於该压板23及印表头3间即设置该感应控制器4,以由该感应控制器4感测纸张有否馈入该馈进机构20中,若纸张确已馈入,则该感应控制器4不会发出控制信号至该马达51,待感测至馈入之纸张末端通过该感应控制器4,该感应控制器4即会於一预设之时间後发送一控制信号至该马达51,使该马达51改变转向,使本发明之进纸装置回复至取纸状态,而得馈取次张纸张(将於下文详述)。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实施,系於该进纸装置处於
图1所示状态下,由该感应控制器4发出一控制信号令该马达51反转,使该内太阳齿轮24之逆时针转动带动该作动齿轮26顺时针转动,而朝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下端251b移动,此时,随该内太阳齿轮24逆时针转动之馈进辊21即会将位於该升降板15上之最顶张之纸张P馈进由该馈进辊21与印表机本体1间形成之导纸槽径90间(如图2所示);该作动齿轮26续为该内太阳齿轮24带动而移至触接至该升降板15时,其凸部262即会压动该升降板15,并压缩该弹簧16使该升降板15下降而脱离与该馈进辊21靠接之状态(如图3所示),遂使该馈进辊21於持续转动进行送纸之情况下,不致将位於升降板15上之次张纸张馈进该馈进机构20中;该内太阳齿轮24继续带动该作动齿轮26移至超越齿轮齿段部251之下端251b而为该下止挡部252b所止挡时,由於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下端251b(即该齿轮齿段部251最下方之一齿轮齿)与该下止挡部252b间未设齿轮齿,故该作动齿轮26於此区间仅会随该内太阳齿轮24之转动而空转,而不会移动,此时,该升降板15即为该作动齿轮26压降至最低点(如图4所示)。该马达51持续带动该馈进辊21转动,遂使该纸张P沿该导纸槽径90前进至该印表头3进行印制,并在该感应控制器4测得该纸张P之末端已通过,即会於一预定之时间後,确定纸张P完成印制时,即发出控制信号使马达51正转,带动该作动齿轮26朝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上端251a移动,同时使压动於该升降板15之作用力逐渐减除,而由该弹簧16之顶推使该升降板15渐次上升,直到该作动齿轮26移动至离开压触该升降板15之位置时,该升降板15在未受外力压动下,即会由该弹簧16顶推而与该馈进辊21靠接;至该作动齿轮26移动至越过该齿轮齿段部251之上端251a而为该上止挡部252a所止挡时,由於该外太阳齿轮25之内壁於此区间未设齿轮齿,故此时该作动齿轮26仅能空转而不会移动(如
图1所示);当该作动齿轮26复位至上端251a外且该升降板15靠接至该馈进辊21上时,该进纸装置即进入馈取次张纸张之准备状态,并待该马达51再度反转,即能重覆上述过程。
此外,若该感应控制器4於送纸过程中,经一预设之时间後,未能测得纸张之通过,而显示纸张未能成功地为该馈进辊21馈取并送进该导纸槽径90中,则即会发出控制信号至该马达51,使之正转至该升降板15归位至馈进之准备状态(即
图1所示),再由该感应控制器4发出控制信号使该马达51反转,以再度进行纸张之馈取与送进。
如图6及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其构成大致同於上述之第一实施例,其不同之处在於该储纸匣11′前端连设有一垂直壁110′,使该垂直壁110′之顶端上形成有与该馈进辊21弧径相同之弧形面111′,并在该弧形面111′上至少形成有一滑槽112′,於滑漕112′中则嵌设有可於该滑槽112′中滑移自如并得触接至该馈进辊21之滚轮113′,故而,当该馈进辊21顺时针转动时,会带动该滚轮113′逆时针转动而移动至该弧形面111′之上端处(如图6所示),而在该馈进辊21作逆时针转动时,会带动该滚轮113′顺时针转动而移动至该弧形面111′之下端处(如图7所示)。基此,於复位至取纸状态时,该馈纸辊21顺时针之转动所带动滚轮113′之逆时针转动,会使该升降板15′上之纸张不致进入该馈进辊21与滚轮113′间;而在馈进辊21作逆时针转动而带动该滚轮113′顺时针转动时,则有助於纸张之馈进且不易使纸头皱褶。
此外,该滑槽112′及滚轮113′之组合亦可设於该印表机本体1位於馈进辊21下方进纸部位上端处1a上,以提供同於上述之功效。
本实用新型上述之各实施例,在纸张送经该印表头3後,由纸张送出机构91将经印制之纸张送出该导纸槽径90,印制完成即可於取纸部7拿取,由於该部分结构相同於公知之进纸装置,故在此不另赘述。
须知,上述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特点及功效,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可实施范畴,故其他任何利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技术内容而完成之等效改变或修饰,如馈纸辊系使用复数并列,该上止挡部与下止挡部为设於印表机本体之内侧壁上,或未设有公转臂,均应仍涵盖於所述的本申请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进纸装置,它包括馈进机构,它包括同轴设置之内太阳齿轮及外太阳齿轮,可自如转动地啮合於该内太阳齿轮与外太阳齿轮间并为该内太阳齿轮所带动之作动齿轮,与该内太阳齿轮轴接之馈进辊,以及啮接至该内太阳齿轮上之减速齿轮,其中,该外太阳齿轮之内壁上仅部分设有齿轮齿而形成齿轮齿段部,以使该作动齿轮为该内太阳齿轮带动而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两端外时,只能空转而不移动;用以传输动力至该馈进机构之马达;纸张定位机构,包括储纸匣,轴设至该储纸匣上之升降板,以及可顶推该升降板与该馈进辊靠接之弹性件,以在该升降板为该作动齿轮压动时,该弹性件会受压缩,而使该升降板离开该馈进辊,并在该升降板未为该作动齿轮压动时,该弹性件会顶推该升降板至与该馈进辊靠接之位置;以及可邻接至该馈进辊之感应控制器,以选择性地控制该马达之正转与反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太阳齿轮上形成有一上止挡部与下止挡部,以在该作动齿轮为该内太阳齿轮带动而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两端外时,得为该上止挡部与下止挡部所止挡,而不致继续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齿轮齿段部两端与该上止挡部与下止挡部间未设有齿轮齿,故在该作动齿轮移动至该齿轮齿段部之两端与该上止挡部与下止挡部间时,该作动齿轮只能空转而不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速齿轮啮接至一轴设於该马达之回转轴上之小齿轮,使该马达转动时,能借该减速齿轮传输动力至该馈进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弹性柱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作动齿轮之内侧上形成有一凸部,该作动齿轮借该凸部压动该升降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纸匣前端连设有一垂直壁,使该垂直壁顶端形成有与该馈进辊之弧径相同之弧形面,并在该弧形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滑槽供可於该滑槽中滑移自如并触接至该馈进辊之滚轮嵌设,以在该馈进辊顺时针转动而带动该滚轮逆时针转动时,使该升降板上之纸张不致馈进该滚轮与馈进辊间,并在该馈进辊逆时针转动而带动该滚轮顺时针转动时,使纸张能顺利馈进该滚轮与馈进辊间,而不致使纸头皱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馈进机构可装设至一壳体上,使该壳体与该馈进辊间形成一导纸槽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位於该馈进辊下方进纸部位之端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滑槽供可於该滑槽中滑移自如之滚轮嵌设,以在该馈进辊顺时针转动而带动该滚轮逆时针转动时,使该升降板上之纸张不致馈进该滚轮与馈进辊间,并在该馈进辊逆时针转动而带动该滚轮顺时针转动时,使纸张能顺利馈进该滚轮与馈进辊间,而不致使纸头皱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控制器可感测纸张有否馈进至定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太阳齿轮与作动齿轮之齿轮轴间可轴设一公转臂。
专利摘要一种进纸装置,包括:一馈进机构,具有同轴设置之内太阳齿轮与外太阳齿轮,可自如转动地啮置于该内太阳齿轮与外太阳齿轮间之作动齿轮,与该内太阳齿轮轴接之馈进辊,以及啮接至该内太阳齿轮上之减速齿轮,其中,该外太阳齿轮之内壁上仅部分设有齿轮齿,用以传输动力至该馈进机构之马达;纸张定位机构,包括储纸匣,升降板,以及可顶推该升降板与该馈进辊靠接之弹簧;以及可邻接至该馈进辊之感应控制器,以感测纸张,并控制该马达正转与反转。该进纸装置不仅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无须使用离合机构。
文档编号B41J13/00GK2345350SQ9820069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4日
发明者林金益, 曾文佐, 游程晖 申请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