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74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牌架,特别是一种从固定联接结构改成活动联接结构的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
目前,现有的广告牌架的安装结构均属固定联接结构-紧固件联接、焊接、胶接等。这种固接的广告牌架不能转动,因此使得广告这种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种广告无动感,视角狭窄,不能吸引公众的注意,更不能形象地体现现代竞争和发展的动感和构筑商品展示的新舞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的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从而提高广告的动感和美感,充分发挥广告的特有效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广告牌架设置在一个可旋转的支承体上,其上方设置有风车或电机驱动机构。
上述所说的可旋转的支承体,其下方是一个与地面相接的塔柱下筒体,塔柱下筒体的上方设置有同轴旋转定位筒体,旋转定位筒体的外围设置有旋转广告牌架承载筒体,旋转定位筒体与旋转广告牌架承载筒体之间四周设置有同轴定位轮组及其滚动定位轨道,还设置有支承广告牌架承载筒体重量的滚动体。
上述所说的风车或电机驱动机构,其风车由风轮、水平传动轴箱体及尾舵构成,水平传动轴箱体内设有电机;风车或电机依次带动蜗轮减速机、棘爪式超越离合器、小齿轮和大齿轮圈,也可以由风车或电机依次带动皮带轮、差动齿轮包的两个锥齿轮、差动齿轮的输出轴、联轴器、摆线针轮减速器、棘爪式超越离合器、小齿轮和大齿轮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容易制作和安装。动力来源包括风车(风力)、电机(电力)或者两者交替(而不是同时)三种驱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切换成不同的驱动方式,比较灵活。由于广告牌架可以转动,使得广告牌的结构和性能向更高档次方向创新,使得高档次的商品和高等级的企业有了一个新的展示舞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时大型平面滚珠的支承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风车“人”字形尾舵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转”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由六个部件组成1、第一部件(见
图1或图2)是塔柱下筒体1。
它是整个广告牌架的驱干和支柱,空心圆柱结构,也是人进入塔顶和登上广告牌架的通道。直接安装在基础上,固定不动。
2、第二部件,见
图1或图2,是同轴旋转定位筒体2。
第三部件,见
图1或图2,是旋转广告牌架承载筒体9。
2.1、广告牌架承载筒体的结构、定轴旋转和支承。
定位筒体2、承载筒体9两者也都是空心圆柱结构。同轴旋转定位筒体2由连接筒体4和与其联接的上面板5、下面板3共同组成。上面板和下面板两者的外圆同轴心且平行,是同轴定位轮组Ⅰ10和同轴定位轮组Ⅱ11滚动定位的轨道,使得与定位轮组联接在一起的广告承载筒体9绕定位筒体2轴心转动。而广告牌架承载筒体的整个重量是靠滚动体8(钢球)来支承的。滚动体在两圈内滚道6和两圈外滚道7间滚动(如图4)。内外滚道都是由整圈横断面为圆形的圆钢制成。上面一圈外滚道和内滚道固定在广告牌架承载筒体的上面板78的下侧,下面一圈外滚道和内滚道固定在同轴旋转定位简体的上面板5的上侧,(如
图1或图2)。
22关于摩擦力矩和驱动方式如图4所示内外滚道与滚动体之间的接触点(切点)分别为P1、P2和P3、P4,P1P2P3P4O五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O1O2O三点也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换言之,三条直线交于一点O。滚动体在滚动时,半直线OP1P3在内外滚道上扫描呈一个锥顶角为钝角ψ(180°>ψ>90°)的钝圆锥。同时半直线OP1P3也随滚动体运动扫描呈一个锥顶角为锐角θ(90°>θ>0°)的锐圆锥。钝圆锥与锐圆锥有公共的锥顶点O。由几何计算可知,在理想状态下滚动体在内外滚道上的滚动为纯滚动,滚动体表面和滚道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在实际状态下,钢球与滚道间这时的磨擦系数为最小,磨擦量也降至最低。
在另一类型的实施例中,滚动体也可以不是钢球,而是锐锥形滚子,滚道在届时已不是圆环形圆钢,而是上面板上加工成的钝圆锥面。当然,这时锐锥形滚子和钝锥形滚道两圆锥也必须有公共的锥顶点O。
本实用新型在风车(风力)驱动实施例中实施的主要难点在于广告承载筒体在承载负荷很重的情况下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是否能被风车驱动力所克服。
在设计参数选择合理和滚动体、滚道的工业制造等级(几何精度、形位公差、安装定位精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耐磨耐蚀材料选择、润滑条件保证等)比较好的情况下,广告承载筒体在转动中的动摩擦系数可以控制在0.0015左右。
承载筒体转动的驱动力来自紧固在其上的大齿轮圈12;由与之啮合的小齿轮13将风车60动力或马达16动力传递过来。参见
图1和图2。
23竖直传动轴组24(
图1)或43(图2)的套装结构和支承(1)见
图1,风车60与竖直长轴套管29联接成一体,它们的总重量由推力球轴承34所支承。竖直长轴套管29是风车60作随风转舵转动的转轴,由角接触球轴承32、33被同轴地定位在制动器座管26内,并能自由转动,制动器座管26与竖直传动轴擎座31紧固连接在一起,竖直传动轴擎座则紧固安装在同轴旋转定位筒体2的上面板5上,支承风车60和竖直传动轴组24的总重和总动载荷。
竖直长轴28则又被套装在竖直长轴套管29的中间,并能被风力或电力驱动(转动)。
(2)见图2,风车60与制动器座管44联接成一体,它们的总重量由推力球轴轴承69所支承。竖直长轴套管50是风车60作随风转舵转动时的转轴,其上套装着的角接触球轴承70、71使制动器座管44被同轴地定位在竖直长轴套管50上,并能自由转动,竖直长轴套管50与竖直传动轴擎座51紧固联接在一起,竖直传动轴擎座则紧固安装在同轴旋转定位筒体2的上面板5上,支承着风车60和竖直传动轴组43的总重量和总动载荷。
小齿轮轴45则又被套装在竖直长轴套管50的中间,并能被风力或电力驱动(转动)。
如果,在某一种实施例中,只用马达作为驱动的唯一方式,则只需通过常规机构传动设计,将马达通过减速系统直接与小齿轮13联接安装在一起便很容易实现。
又如果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要采用电机(电力)和风车(风力)两者交替驱动的方式时,则需要第四大部件-竖直传动轴组24(
图1)或43(图2)以及第五大部件-风车60。
(3)见
图1或图2,第四部件是竖直传动轴组24(
图1)或43(图2)。
第五部件是风车60。
3.1驱动方式和传动链风车是风力驱动状态的动力来源。水平传动轴箱体35(
图1)、59(图2)是风车的主体,它联接着风轮15和尾舵39(
图1)或63(图2),风车60由这三部分组成。其中,风轮15为普通螺旋浆结构,在风压达到风轮驱动风压临界值K以上时,开始转动。在风压临界值K以下时,箱体中的电机16启动,其转动动力切换为电力驱动。

图1中,风动力或电动力带动蜗轮减速机38,再通过棘爪式超越离合器14驱动小齿轮13。从而拨动与之啮合的大齿轮圈12。
在图2中,风动力或电动力通过皮带轮61,64,67带动差动齿轮包的驱动锥齿轮Ⅰ(其转动轴55沿水平方向),与锥齿轮Ⅰ啮合的锥齿轮Ⅱ57也被带动(其转动轴沿垂直方向),与锥齿轮Ⅱ57联接成一体的差动齿轮输出轴A54也被带动(其转动轴沿垂直方向),与锥齿轮Ⅱ57联接成一体的差动齿轮包随锥齿轮Ⅱ同步转动。此时,差动齿轮减速器53的两个输出轴--差动齿轮轴A54有转动输出。但由于在这两个输出轴中,我们使上面的一根差动齿轮轴A54与箱体59联为一体不能转动,所以只有下面的一根差动齿轮轴A54有转动输出。输出的转动通过联轴器58带动摆线针轮减速器52,将减速增矩后的动力经棘爪式超越离合器14,驱动小齿轮13。从而拨动与之啮合的大齿轮圈12。
3.2两种超越离合器在两种实施例中,无论是风动力还是电动力所提供的力矩都驱使竖直长轴28或小齿轮轴45转动。这时如果尾舵39、63不转动--风力稳住使其不发生转动或在无风时被电磁制动器闸瓦27、47闸制住不动--轴28、45的转动则纯粹由风轮15或电机16驱动,这时小齿轮的转速我们称之为“主体转速”。在风向突变,尾舵转动时,由于尾舵带动差动齿轮包的旋转同样会驱动小齿轮13的转动,小齿轮在“主体转速”外又存在着一个“附加转速”。如果,主体转速和附加转速同方向,则广告承载筒体9的转动会加速。如果主体转速和附加转速方向相反,则广告承载筒体9的转速会受尾舵的抗阻而衰减,此时尾舵39、63也不能随风向突然转变而调整风轮15的迎风方向,或干脆滞留在原方向不转。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采用了棘爪式超越离合器14。当风向突变发生抗阻时,小齿轮13和减速机38、52的输出轴间实现超越运动;反方向扭矩传递中断,广告承载筒体9与尾舵39、63间的抗阻不复存在。
滚柱式超越离合器17安装在风动力源的输出端(“下游”),同时安装在电动力源的“上游”。在无风或风压处于K值以下时,风轮15不能转动的信号被电控系统检索处理并使电机16启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17实现超越运动,风轮15的轴与电机皮带轮的轴间相当于脱开状态。电机16则处于工作状态,广告牌架承载筒体9此时依靠电动力维持转动。风轮15则仍然不转动。注意此时应使电磁制动器闸瓦27、47制动锁紧,以防止尾舵39、63向相反方向转动。在风压值超过K时,风轮15转动,电控系统使电机16停转,滚柱式超越离合器17接合并同时传递扭矩,广告牌架旋转遂由电力驱动状态切换成风力驱动状态。
3.3风车的“人”字形尾舵外形见图5,风车由风车车身(水平转动轴箱体)35、59风轮15和尾舵39、63三个部分联接成一体而组成。整个风车可以绕垂直转轴24、43旋转,风轮15可以绕水平轴转动。风车尾舵的俯视图--即迎风立面外形---呈“人”字形,以便在风压转向--例如图5,转向α角度时,其迎风面兜取更大的风力力矩。
3.4风车(风力)驱动广告牌架的多种形式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为“自转”式广告牌架。
72为“自转”式广告牌;73为“自转”转轴;74和75为角接触球轴承;77为风兜,风吹动风兜时带动它“自转”;76为“公转”广告牌架上均匀分布着的多位轴承座之一,它们可绕大广告牌架的主轴作“公转”运动。
这种“自转”式广告牌架的“自转”,与主广告牌架所作“公转”运动相互映衬,更使人们在目不暇接之余,作众目关注之举。
4 第六部件是导电机架18,见
图1或图2。
供电电源固定在地面上,静止不动,而活动广告牌架上要用电,能转动的风车60上的马达16也要用电,因此必须设置导电机架18。要相互导通的两部件有同轴旋转定位筒体2和广告牌架承载筒体9(之间)以及同轴旋转定位筒体2和风车60(之间)。
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都只有一个自由度-其中之一绕其中另一作定轴旋转,所以导电机架18总体上是圆环形的,导电刷41的电触点在环形角钢支承圈21或导电环40、65上随转动作环形扫描运动。由于导电头螺旋压簧23的压紧作用,导电刷始终压紧在环形角钢支承圈21或导电环40、65上,使导电状态良好。环形角钢支承圈21或导电环40、65则依靠绝缘平垫圈和绝缘套圈将导电部分与支承部分绝缘。
权利要求1.一种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其特征在于广告牌架设置在一个可旋转的支承体上,其上方设置有风车或电机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可旋转的支承体,其下方是一个与地面相接的塔柱下筒体,塔柱下筒体的上方设置有同轴旋转定位筒体,旋转定位筒体的外围设置有旋转广告牌架承载筒体,旋转定位筒体与旋转广告牌架承载筒体之间四周设置有同轴定位轮组及其滚动定位轨道,还设置有支承广告牌架承载筒体重量的滚动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风车或电机驱动机构,其风车由风轮、水平传动轴箱体及尾舵构成,水平传动轴箱体内设有电机;风车或电机依次带动蜗轮减速机、棘爪式超越离合器、小齿轮和大齿轮圈,也可以由风车或电机依次带动皮带轮、差动齿轮包的两个锥齿轮、差动齿轮的输出轴、联轴器、摆线针轮减速器、棘爪式超越离合器、小齿轮和大齿轮圈。
专利摘要一种双驱式活动广告牌架,主要解决目前固定联结的广告牌架不能转动而带来的广告视野小、无动感等弊端。该广告牌架设置在一个可旋转的支承体上,其上方设置有风车或电机驱动机构。这种可转动的活动广告牌架可更加形象地体现现代竞争和发展的动感,构筑商品展示的新舞台。
文档编号G09F11/00GK2416563SQ0022960
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7日
发明者张行 申请人:张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