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36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价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有价证券或身份证等具有保密成分的有价证件,所述保密成分具有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材料。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光可变材料的箔、多层转印材料和印刷油墨。
考虑到高质量的彩色复印,有必要提供具有另外的不可复印(uncopiable)或不能真实复印原件的保密成分的钞票、身份证等有价证件。为这种目的,经常使用诸如全息图、干扰层成分或液晶材料等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图案。所述图案的色彩的相互作用构成非常醒目、很容易通过视觉辨认的保密特征,以便使不具有所述色彩相互作用的影印件很容易地同原件区别开来,即使是外行也能够很容易区分出来。然而,光可变图案要进行机器检验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并具有高技术力量才可达到。
欧洲专利0435029B1描述了一种具有光可变液晶保密特征的有价证件。具体地说,用液晶聚合物作为保密成分,所述的液晶聚合物经适当的定向制备后构成了室温下有明显颜色变化的类塑料固体。它们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类型的保密证件。这样,人们可以用液晶聚合物层覆盖塑料薄膜,然后将所得到的片状材料切成可嵌入纸或其它材料中作为保密线的窄条或线。欧洲专利0435029B1还提出了生产这样的转印带,在这样的转印带的层结构中包含液晶聚合物层。除了光可变特征外,液晶材料还具有光偏振特征,这种特征使保密成分可以接受机器检验。然而,由于光偏振是一个很微弱的效应,它会被诸如有价证件的污垢、折叠或弯曲等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极大地损坏,所以,为了可靠且自动检验,需要很高的测量力量。
因此,本发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不仅非常好辨认的光可变效应,而且也有改进的机器可读性的光可变保密成分的有价证件。
本发明根据一个意想不到的简单构思,即不改进光可变材料自身的机器可读性,而是使光可变材料结合至少一种特征性物质,该特征性物质易于机读且可靠同时又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可视性和光可变效应。因此,发明的保密成分具有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材料和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可视性及光可变效应并且可机读的特征性物质。该保密成分可以作为独立的成分制备,然后连接到需要保护的有价物体上,或者以印刷图象的形式直接印制在有价物体上。
关于特征性物质,可以使用例如发光物质、导电聚合物或炭黑、IR吸收物质(红外线吸收物质),也可使用磁性材料或热致变色材料。优选使用在可见光区中透明的特征性物质。
在使用发光物质的情况下,适宜的发光物质具体是指在可见光区发光且具有良好机检性的窄辐射频带的物质。优选使用无机发光物质,但根据应用,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发光物质。
磁性材料常常有黑色或暗的固有颜色。然而,如果数量浓度按照要求填加,根据本发明它仍然可以用作非常好的特征性物质。暗色的磁性材料吸收光可变材料周围漫射的杂散辐射,因而加强了光可变效应的明亮度。
作为光可变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液晶材料或干涉层材料,优选使用液晶聚合物材料。已经证实,如果光可变材料以颜料或具有适当粒度、粒度分布和形状因子的质粒形式存在,将是特别优选的,这是因为后者可以与任何其它材料混合。可以在具有不透明颜色的颜料和没有不透明颜色的颜料之间进行选择。后者基本上是透明的,因此,它们的色彩效果主要由背景共同决定。但是,也可以使用微胶囊包裹的液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保密成分由施加到有价证件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彩色层构成。该彩色层至少由粘合剂和分散于其中的液晶颜料以及特征性物质构成。如果彩色层通过晒印方法,例如网目印刷、苯胺印刷或凹版印刷施用,印刷油墨依据所使用的特征性物质按粘合剂的重量计包含10到30%的光可变颜料和0.01到30%的特征性物质。如果所使用的特征性物质为发光物质,则可以加入0.01到30%重量的、优选0.01到10%重量的特征性物质;如果所使用的特征性物质为磁性材料,则可以加入5到80%、优选10到20%重量的特征性物质。如果用导电聚合物作为特征性物质,导电聚合物也可以形成彩色层的粘合剂。
作为选择,保密成分也可以以完全放置在有价证件的表面,或只有部分在有价证件的表面作为所谓窗式保密线随意存取的线或带的形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的保密成分具有包含例如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的塑料材料。或者,可以将含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的彩色层施用于塑料材料的至少某些区域。根据另一个变体,保密成分具有导电的塑料材料,在该导电的塑料材料上或内部放置了光可变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保密成分也可以由包含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的塑料箔构成。所述塑料箔可以用作例如有价证件的某些区域的保护层,或者用作例如身份证的表面覆膜。
也可能将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加入到塑料团中,然后将该塑料团加工成成最终的塑料部件。例如,这可以通过挤压或模注来完成。
最后,还可以形成作为多层转印成分的保密成分,在它的层结构中放置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转印成分可以制成自撑式的标记,该自撑式的标记由载体层组成,光可变层和特征性物质放置在该载体层的上面或其中。作为选择,转印成分也可以没有载体层。在这种情况下,转印成分是借助于火印箔来制备的,其载波频带在转印成分即保密成分转移后被除去。
然而,特征性物质和光可变材料基本上不需要同时施加到有价物体上。例如,可以先施加特征性物质然后再放置光可变材料。这个程序在特征性物质为暗色磁性材料或导电炭黑并且光可变材料为没有或只有一点不透明颜色的透明材料时尤其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先以印刷图象的形式施加特征性物质,然后在同一区域施加光可变材料层,该光可变材料也可覆盖存在于特征性物质的印刷图像中的间隙。由于暗色背景吸收通过光可变材料的辐射以及杂散辐射,因此在磁印刷图像区域的光可变效应特别明显。
如果用磁性材料作为特征性物质并将炭黑掺和到这个磁性层中,则保密成分的防伪性可进一步增强。1到5%的炭黑浓度已经能够产生容易被机器检测到的良好导电性。
另一种额外增加防伪性的方法是以编码或字母数字信息的形式施加特征性物质。最简单的情况是编码为条形码。如果要使编码看不见,可对准编码的周围提供不能通过视觉从不包含特征性物质的编码中区分出来的掩蔽层。如果包含特征性物质的层是透明的,由于在掠摄角可以辨认此层,所以这种隐蔽作用也是有利的。
在保密成分的机器检验期间,可以评估几种不同特性。大多数光可变材料,特别是液晶材料,在红外光谱区是透明的。如果所述材料结合有在可见光谱区透明并在红外光谱区发射的发光物质,则可以评估在可见光的光谱响应和红外波范围,以在机器检验期间检测该光可变材料。同时,必须在同一个地方测试特殊的物理性质,如特征性物质的发光性或导电性。
如果这种特征性物质不透明,仍然可以应用相同的测量原理。在这种情况下,将可用光谱区内的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的光谱叠加作为参考值。
最后,光可变材料还可以与热致变色材料相结合,这种热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可用适宜的光传感器来检测。作为热致变色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适宜的液晶材料,该液晶材料显示规定的颜色变化并具有较短的反应时间。
通过使用多种光可变材料和/或可以放置在保密成分的同一层或不同层内的特征性物质,最终可进一步增强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防伪性。
如果用液晶材料作为光可变材料,附加信息也可加入到这一层。液晶具有分散非偏振入射光成为有不同偏振性组分的特性。根据液晶材料的化学组成,这些组分中只有一个被反射。根据本发明,可用这个特性来表示信息。例如,可以使用包含左旋液晶材料的印刷油墨产生任何所需的信息。该信息的周围与包含右旋液晶材料的油墨互相对准印刷。在正常照明下两种油墨都显示相同的外观,以便在正常照明条件下不能辨认该信息。只有通过适当的偏振滤光器观察时,该信息才是可辨识的,这是因为通过偏振滤光器的辐射仅被液晶材料之一反射,使得两印刷层之间的亮度对比增强。
一种或两种液晶材料可以另外具有热致变色特性,使得例如通过手指的体热适当地加热所述材料,产生可以用机器和/或视力检测的颜色变化。
如果两种液晶材料都具有热致变色特性,可以获得更有趣的变体。例如,可以选择这样的材料,使得在相同的温度下显示颜色变化,但是察觉到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种方式中,可类似地表达信息,该信息通过加热变成可辨识的、消失或改变其内容。优选使用在正常条件下看起来相同,但通过加热彼此显示不同的颜色对比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加热后变得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
额外的热致变色特性可通过液晶材料的化学制剂直接引入。然而,为了最佳地控制各个特性,还可推荐一种将许多各具有特性的液晶材料混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选择例如两种具有右或左旋特性,而且反射行为相匹配的基本的液晶组分,并将这两种基本的液晶组分与相应的热致变色液晶材料相混合。
而且,本发明的保密成分不仅可用于保护诸如钞票、身份证、护照、股票等有价证件,还可置于任何需要保护的物体,例如票证、书籍、CD、任何种类的包装等的上面或里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点和实施方案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有价证件。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实施方案;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正视图;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右-和左-旋偏振特性的液晶层的特别实施方案。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钞票形式的保密证件1。所谓窗式保密线2被编织到所述的钞票中,并直接钞票表面的特定区域3。位于纸幅内的线2所处的区域在图中用虚线表示。有价证件1另外还有用本发明的印刷油墨产生的印记4。印记4形成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由于用本发明的印刷油墨不能正常进行有价证件的整个印刷,所以该印刷油墨只局限于保密成分内,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限定的区域5所示。但是如果需要,整个印刷可以用本发明的印刷油墨来完成。
本发明的印刷油墨包含光可变材料,例如液晶颜料或干扰层颜料,以及至少一种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如果印刷是更不透明的,则光可变颜料可具有不透明的颜色。在要保持信息层或位于其下方的彩色层可见的情况下,可使用没有不透明颜色的透明的光可变材料。
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可以是在可见光谱区透明的发光物质。透明的特征性物质的优点是不损害光可变材料视觉色彩效果,而且不以任何方式出现在视觉中。由于造假者一般将其自身限制于模仿有价物体的视觉印象上,所以,这些伪造物可以通过检查特征性物质的机器可读的特性可以很容易地发现。
也可以使用磁性颜料,特别是黑色磁性颜料。然而,必须选择磁性颜料的浓度不至于损害光可变材料的视觉印象。如果加入低浓度的磁性颜料,由于它们吸收漫射的杂散辐射,因此它们甚至可支持光可变颜料的光学效应。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与图1所示的一样的保密线20可以埋入钞票内作为窗式保密线。它由可以是透明塑料材料的载体材料6构成。放置到所述载体材料上的是包含特征性物质8的光可变层7。光可变层7可作为印刷层或薄膜层实现。在彩色层的情况下,特征性物质8可构成例如粘合剂。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21的另一实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是一种具有光可变效应和特征性物质8的自撑式箔9。所述箔可以以标签的形式应用于产品保护,以对任何需要保护的目标进行保护。作为选择,它也可作为例如护照或身份证的覆膜。然而,箔9也可被切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或线状,系在有价证件或产品上,或作为窗式线埋入有价证件内。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转印材料22,在它的层结构中放置有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它由载体箔10组成,所述的载体箔通过隔离层11提供,以允许层结构同载体条分离。层12可以作为箔层,也可作为印刷层来形成,并包含特征性物质8和光可变材料。在层12上最终可放置粘合层13,优选热熔化的粘合层。转印材料22的层序列当然可以根据应用通过其它层来补充。例如,若层12是印刷层,则在隔离层11和层12之间放置另一个保护层是有利的,以使保密成分转印到有价证件上之后免遭有害的外界环境影响。
特征性物质也可类似地掺入到所述保护层中。另一种选择是将特征性物质仅仅掺入到所述的保护层中,于是层12仅包含光可变材料。
然后,所述转印材料22与要保护的有价证件相接触,并在将要转印的区域施压和/或加热,从而使位于载体材料10之上的层结构与证件材料牢固粘合,并在载体材料10被除去后仍然留在证件上。
转印材料22还可以类似于上述自撑式箔9,用于保护任何所需保护的物体。
图5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保密成分23的另一实施方案的有价证件14的截面。有价证件14具有包含特征性物质的深色印记16。印刷图像16可代表例如编码或文字数字信息。大面积置于其上的是没有或有少量不透明颜色的光可变材料15。这可以是如由Merck售出的商标名为IRIODINE的液晶聚合物材料或干扰层材料。优选以颜料的形式混合到应用于证件的印刷油墨或油漆中。在深色印刷图像16区域,光可变材料15的视觉效果非常醒目,而在剩余区域由于光可变材料的透明和产生的漫射的杂散辐射使其仅能勉强辨认。
深色印刷图像16可以借助于含磁性颜料的印刷油墨或混有另一特征性物质的印刷油墨来制备。这可以是例如其中混有一种或多种在红外光谱区发射的发光物质的黑色红外透明油墨。作为选择,可以使用含有炭黑并具有容易被机器检测的导电性的印刷油墨。
如果印刷图像16仅在一定区域包含机器可检的印刷油墨,则可获得另外的保护。也就是说,整个印刷图像16的一部分是用既不含磁性颜料也不含发光物质的深色油墨印刷的,剩余部分是用包含特征性物质的油墨印刷的。这不仅允许在机器检验时于光可变材料区域检出特征性物质的存在,而且还可以另外评价它的分布。
当然,用于产生印刷图象16的油墨可包含多种特征性物质,例如磁性颜料和发光物质的混合物。还可以使用多种光可变材料。
如果想用光可变印刷油墨产生高分辨率图像,则根据图5的实施方案特别有利。由于所需的颜料尺寸和大多数光可变材料的片状形状,后者不能以精细的、高分辨率的图案形式印刷,例如,线粗小于0.1毫米的扭索饰正负印刷图象。因此,它们通常采用丝网印刷来施用。另一方面,小于0.1毫米的精细线粗度通常只能通过胶印、间接的活板印刷或类似的方法获得。如今可以用这些印刷方法处理特征性物质,以便使含有特征性物质的印刷油墨可以以高分辨率印刷。结果,光可变材料的视觉效果由于深色背景的缘故而在最终的保密成分中仍然以高分辨率图案形式呈现。
作为选择,高分辨率图案可以通过常规的暗色至黑色油墨印制,其由含特征性物质的相邻图案来补充。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含特征性物质的层是透明的。
图6示出了其上放置有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保密成分24的有价证件14。该保密称分24由包含炭黑组分17的磁性层32组成。在所述层上放置的是半透明的光可变层15,另外还包含发光物质18。例如,发光物质18可以是在可见光谱区透明并在紫外线照射下在可见光谱区发光的发光物质。
容易制得具有几种能为机器和视觉监测到的性能的保密成分。因此,可用视觉检验的光可变材料和由紫外线激发的发光物质的发射。对于机器测评,可以检测磁性和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光发射。另外,还可以测评由炭黑混合物产生的导电性。
图7示出了本发明保密成分25的另一类似的实施方案。这里,也首先将混有炭黑的磁性层32施用于有价证件。然后,在所述的层上提供包含在红外光谱区发射的发光物质的层19。最后,在它的上面放置在红外光谱区透明的光可变层15。
图6和图7中所示的层不必像图中所示的那样彼此叠合放置。这样,磁性层可以类似于图5那样以印刷图象的形式应用。同样的方式也适用于发光层19。包含特征性物质的层也可并排放置,优选彼此直接相邻。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保密成分26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中的特征性物质是以编码的形式施用的。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含特征性物质的层是以条形码的形式施用于证件14的,所述的条形码由彼此间隔的区域30构成。中间区域31用不包含特征性物质但在视觉上显示出与区域30相同外观的层填充。在层30、31上放置光可变层15。
如果光可变材料是准透明的干扰层或其色彩效果被深色背景加强的液晶材料,则这种实施方案是特别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层15的色彩效果在整个暗色至黑色区域30、31都被极大地增强,但不是包含特征性物质的整个区域。所用的特征性物质可以是例如吸收红外线的物质。该物质同时还可以是磁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区域31优选用红外透明层印制。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仅提供区域30,即可以省略在可见光谱区具有掩蔽作用的区域31。
图9示出了本发明保密成分的特别实施方案的正视图,其结合并参照图5和图8中说明和实施方案。所述保密成分27由彩色的、优选深色或黑色的印记组成,所述印记在某些区域中具有图案或字母数字字符形式的间隙38。在印记36的区域中,另外还存在条形码37,而该条形码37在正常照明条件下显示与印记36相同的外观,以便该条形码37不能通过视觉辨识。但是在图9中,条形码37由于清晰的原因而被以非常容易辨认的形式加重。与印记36不同,用来产生条形码37的油墨包含可机检的特征性物质,优选吸收红外线的物质。由组分36、37、38组成的印刷图象用半透明层39,优选用液晶层完全覆盖。如上面所解释的,层39的光可变效果主要突显于印记36、37的区域。
保密成分27可以用不同方法制备。这样,印记36、37可以并排地叠合印刷。也就是说,如果印记36在第一印刷周期印制,同时条形码37的区域在所述印刷周期中留下来不印刷,则在印记36中形成间隙。在第二印刷周期,用包含特征性物质的油墨补印条形码37。作为选择,印记36和37可以彼此叠放。正因为如此,必需注意印记36的油墨不能损害条形码37的机器可读性。
根据另一个变体,印记36和37都可包含特征性物质,但这些特征性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优选其吸收峰在不同的光谱区的红外吸收物质。
如果光可变层由多种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光可变材料构成,则可以设计出更精细并因此而具有更高的防伪性的保密成分。图10中示出了这种光可变层的特别实施方案。图10仅示出了图9所示的光可变层39的正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光可变层39由两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材料构成。光可变材料之一放置在区域40,另一种放置在区域41。区域41具有如实施方案所示的字母数字字符形式。但是,区域40、41还可以具有任何其它的轮廓形式。
优选使用具有不同的光-偏振特性的液晶材料制备区域40和41。根据该液晶材料的化学组成,只有具有一定偏振的光才能被反射。可以选择化学成分,以使这两种液晶材料看起来一样但反射不同的偏振光。
如果图10所示的区域40、41用这种液晶材料覆盖,则区域41代表的信息在正常的观察条件下是不可辨认的。只有通过允许一个偏振方向的光通过的偏振滤光器观察时,层39的信息才变成可辨识的。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置于区域40、41的液晶材料可另外提供特征性物质,例如发光物质。两种液晶材料都可配置相同或不同的特征性物质,如两种不同的发光物质或热致变色物质。由于特征性物质不需要具有相同的可测试性,因此也可以使用一种发光物质和热致变色物质。如果希望保密成分具有热致变色特性,则也可以选择液晶材料,以使其具有两种不同的偏振特性和不同的热致变色特性。
这样,在区域40可使用具有左旋特性并在经受体热时显示颜色变化的液晶材料。同时,给该材料配置在可见光谱区透明的第一发光物质。但是,区域41覆盖了右旋液晶材料,该右旋液晶材料虽经受体热时也显示颜色变化,但颜色恰好与区域40的液晶材料的颜色相反。所述第二液晶材料也配置在可见光谱区透明的第二发光物质。但是,两种发光物质的发射波长不同。这使得由区域40、41代表的并且在正常观察条件下不可辨认的信息,通过加热具有热致变色特性的液晶材料或通过激发发光物质,变成可辨识的或借助于偏振滤光器凭液晶材料的偏振性检出。
这种参照图10阐述的设计光可变层的方法,当然可以用于所阐述的其它所有实施方案中。
同样可以在保密线上或转印材料中提供图5、6、7、8和9中所示的印刷层序列。转印材料可以以火印箔或标记材料的形式来形成。
权利要求
1.诸如有价证券或身份证等带有保密成分(23、24、25、26、27)的有价证件(1、14),所述保密成分具有至少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颜色效应的光可变材料(15、39、40、41)和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特征性物质(16、17、18、19、30、37),该特征性物质以编码或字母数字信息形式存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保密成分(23、24、25、26、27)由具有包含特征性物质(17、30、32)的第一印刷层(16、37)的印刷图象和置于所述印刷层(16、37)之上的光可变材料(15、39、40、41)构成,所述印刷层以编码或字母数字形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保密成分(26、27)具有不含特征性物质的第二印刷层(31、36),所述的特征性物质对准第一印刷层(16、37)放置并具有与第一印刷层(16、37)相同的外观。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第一印刷层为深色颜色,优选为黑色。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保密成分(23、24、25、26、27)具有两种偏振性不同的液晶材料(40、41)。
6.诸如有价证券或身份证等带有保密成分(5)的有价证件(1、14),所述的保密成分具有至少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颜色效应的光可变材料(15、39、40、41)和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特征性物质,所述光可变材料和所述特征性物质被放置在同一层(4)中,所述层(4)以信息形式存在。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层(4)以印刷的形式存在于有价证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层(4)具有导电性材料粘合剂,光可变颜料分散在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保密成分(5、23、24、25、26、27)放置在与有价证件(1、14)相连的塑料箔上。
10.诸如有价证券或身份证等带有保密成分(21)的有价证件(1、14),其具有至少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颜色效应的光可变材料和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所述光可变材料和所述特征性物质(8)被放置在同一层中,所述层以自撑式塑料箔(9)形式存在。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塑料箔(9)以可以随意存取、至少一部分在有价证件(1)的表面的线或带状形式存在。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塑料箔(9)以应用到有价证件(1)上的标记的形式存在。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塑料箔(9)以有价证件的覆盖箔形式存在。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可变材料(4、7、9、15)是液晶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可变材料(4、7、9、15)是液晶聚合物材料或微胶囊包裹的液晶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可变材料(4、7、9、15)是干扰层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可变材料(4、7、9、15)是颜料或具有适当尺寸和形状因子的质粒。
18.根据权利要求1到17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18、19)是在可见光谱区透明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到18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19)是在可见光谱区外发光的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材料是无机发光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1到20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是吸收红外线的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1到21中至少一项的有价证件(1、14),其特征在于保密元件作为多层转印成分存在于有价证件上,其中转印成分的层结构中放置有光可变材料和特征性物质。
23.具有至少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材料(7、9、15、39、40、41)的箔(9),其特征在于该箔(9)另外具有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箔(9),其特征在于该箔(9)由光可变颜料和特征性物质(8)埋入其中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箔(9),其特征在于该箔(9)由液晶或埋有特征性物质(8)的导电聚合物材料构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3到25中至少一项的箔,其特征在于保密成分(23、24、25、26、27)放置在箔(9)上,所述保密成分由具有包含特征性物质(17、30、32)的第一印刷层(16、37)的印刷图像构成和置于所述印刷层(16、37)之上的光可变材料(15、39、40、41)组成。
27.具有至少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材料(12)的多层转印材料(22),其特征在于转印材料(22)另外具有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12)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多层转印材料(22),其特征在于转印材料形成火印箔或标记材料。
29.具有至少一种粘合剂和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材料的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该印刷油墨另外具有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12)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该印刷油墨以粘合剂为基准,包含10到30%重量的光可变颜料和0.01到30%重量的特征性物质,优选0.01到10%重量的特征性物质。
31.一种塑料团,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团具有至少一种在不同视角发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光可变材料和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12)的光可变效应的可视性的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8)。
32.根据权利要求23到26中至少一项的箔(9)在制备保密成分或有价证件中的用途。
33.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的多层转印材料(22)在制备保密成分或有价证件中的用途。
34.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的印刷油墨在保密印刷、特别是有价证券印刷中的用途。
35.一种测试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价证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是测定光可变材料的存在,第二步是在光可变材料区域测定特征性物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诸如有价证券或身份证等有价证件(1),包括存在光可变材料(4)的保密成分。当从不同视角观察时,所述光可变材料出现颜色变化。该保密成分还包括至少一种不损害光可变材料的可视性、光可变效应的机器可读的特征性物质。
文档编号B42D15/00GK1341056SQ00804181
公开日2002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3日
发明者莱因哈德·普拉希卡, 埃克哈德·布郎, 威蒂克·考尔 申请人: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