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84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件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盒,更详细地是关于可以扩大或缩小容积的文件盒。
比如,像特许第2841248号公报所示,以可以相互组合的两个盒子形成组件构成文件盒,通过使各组件之间在靠近、离开方向上相对移动,可以使其收纳容积变化。
但是,上述的特许第2841248号公报所示的文件盒存在这样的缺点,因为不具有保持各盒子形成组件位置固定的结构,所以在保持一定的容积状态下不适合搬运。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缺陷而提出的。其目的就在于提供即使在使文件盒的容积变化时,也可以保持该变化的位置的文件盒。
上述相对移动限制手段,限制在由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形成的容积变化了的各位置上两者的相对移动。如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通过使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相对移动而扩大、缩小容积的同时,通过上述的相对移动限制手段保持扩大和缩小时的位置,从而可以限制在持拿搬运中的不经意而致的相对移动。发明的实施方案上述的文件盒中的相对移动限制手段可如下构成与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任意一方的盒子形成部件侧壁上端相连,并可以与任意另一方的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重合的片状部件、以及在该片状部件和与该片状部件重叠的表面上分别设置的结合部件。此处,结合部件使用面状搭扣较为理想。如采用这样的结构,只要解除上述片状部件的重合状态,就可以相对移动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能以简单的操作使容积变化。另外,使用面状搭扣可以大区域地进行结合,容易变更连接位置。
另外,可以采用在上述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各侧壁之间设置上述相对移动时的导向手段的结构。设置这样的导向结构,在使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相对移动时,可以保证一定的移动方向。此处,导向结构采用下述的结构为理想由贯通上述第2盒子形成部件侧壁的轴部件和在上述第1盒子形成部件侧壁上设置的该轴部件通过的导向槽组成;该导向槽设有变更容积时决定位置的定位部分。这样,导向手段对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还产生连接作用,可以防止各个盒子形成部件的随意分离。而且,定位部分的存在可以防止各个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相互间在面方向上随意移动。
图2是上述文件盒的分解斜视概括图。
图3是从与图2相反方向看到的文件盒的分解斜视概括图。
图4是第1盒子形成部件的展开图。
图5是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展开图。
图6是

图1的A-A线向视扩大端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文件盒容积扩大一段状态时的斜视概括图。
图8是表示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相对移动时的可动片部件状态的斜视概括图。
图9表示上述文件盒扩大到最大容积状态的斜视概括图。
图10表示上述文件盒容积扩大过程的斜视概括图。符号的说明10文件盒10A第1盒子形成部件10B第2盒子形成部件13侧壁19导向槽(导向手段)19A定位部30面状搭扣41外侧壁44可动片部件46面状搭扣50轴部件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了本实施例的文件盒在最小容积状态下的斜视概括图,图2表示该斜视分解图。另外,图3表示视点与图2相反的斜视分解图。在这些图中,文件盒10由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和与该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相组合的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具有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的底壁12和位于该底壁12的长度方向两侧为纵向长方形的一对侧壁13、13、和位于该侧壁13、13前后(宽度方向)两侧的内壁15和外壁16,并设计为上方敞开式的有底箱状。各侧壁13、13的上部内侧分别设有折叠状的搭扣设置面18,下部分别形成有构成导向手段的W状的导向槽19、19。该导向槽19由上下方向的三个定位槽19A和决定与定位槽19A下部相连的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的相对移动方向的滑动槽19B构成。另外,内壁15的上部中央形成有凹状部20,外壁16的中央上部的中间形成有手持用孔21。
如展开4所示,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使用一张硬质板材S形成。具体地讲,在底壁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通过折线L1与内壁15相连,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沿左右方向间断地设有折线L2,并且借助可以连接各个折线L2的∏形连接的复数切口线C1设有粘接用片12A。在内壁15的图4所示的上部两侧,设有向下方的逐渐接近方向倾斜的左右一对倾斜边20A,连接该倾斜边20A的下端间的方向设有直线状的折线L3。该折线L3的上部设有折回末端变宽的加强用折片23,该折片23折向内壁15的内侧进行粘接。此处,倾斜边20A与折线L3形成上述的凹状部20。另外,在内壁15的左右两侧,通过折线L4、L5分别设有侧壁13、13,在图4中左侧的侧壁13的左侧借助折线L6设有连接外壁16的图4中右端侧内面的粘接用片25,在各侧壁13、13的下部借助于折线L7、L8设有折回而与底壁12的内面重叠粘接的底部粘接片26、27。各侧壁13的上部借助折线L9、L10设有上述的搭扣的安装面18、18,该搭扣的安装面18、18的各个内面上,分别设有作为构成相对移动限制手段的结合部件的面状搭扣30、30。该搭扣的安装面18、18折曲后与侧壁13、13上部内面重叠并粘接,起到加强该侧壁13、13上部区域的作用。
上述的外壁16借助折线L11与图4中右侧的侧壁13右端相连。在该外壁16的下端设有沿左右方向间断的折线L12和为连接该折线L12而设置的∏形的左右一对切口线C2、C2,并借助位于该切口线C2间的槽孔32设有底部连接片33。此处,上述底壁12侧的由切口线C1形成的斜线部分与由底部连接片33的切口线C2形成的斜线部分可互不干扰而组合在一起,另外底壁12侧的中央部的切口线C1形成的斜线部分可以被插入中央部的槽孔32。
另外,上述外壁16的图4中所示的上部中央形成有穿透孔21A,将上述穿透孔21A上部的边缘作为折线L13,形成细长的折片34。而且,在外壁16的上端,借助于折线L14设有与该外壁16内面重叠的折回的折片36。在折叠时,该折片36平面内侧形成有与上述穿透孔21A大致对应的穿透孔21B,由该穿透孔21A、21B形成上述的手持用孔21。
上述的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设计为具有可以横向收容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大小的有底箱状。如图2和图3所示,该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由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的外底壁40、和位于该外底壁40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上述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侧壁13的外面侧上的一对纵向长方形外侧壁41、41和位于该外侧壁41、41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外壁43构成,并且设计为一侧面和上部为敞开形状。作为相对移动限制手段,各外侧壁41、41的上部分别设有可以向内侧折回的可动片44、44。各可动片44、44可以重合在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搭扣的安装面18上,在该重合面上设有作为结合部件的面状搭扣46、46(参照图8)。该面状搭扣46、46可以与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侧的面状搭扣30结合,从而可以限制第1及第2盒子形成部件10A和10B在分离、接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使其成为一体。此处,可动片44在宽度方向的两处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切口部44A、44A,该切口部44A之间设置有上下方向长度相对略长的用于面状搭扣30,46的结合以及其解除的操作片44B。另外,在外侧壁41、41的各下部分别形成有贯穿孔48、48,在该贯穿孔48及上述的导向槽19开通状态下,在各贯穿孔48中插入轴部件50,该轴部件50沿着导向槽19移动,从而在第1及第2盒子形成部件10A和10B相对移动时进行导向。
如图5的展开图所示,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由一张硬质纸材S构成。如同图所示,外底壁40通过中间的折线L15由可折成两层的外侧底壁形成片40A和内侧底壁形成片40B组成。折线L15上左右两处形成有槽孔55、55,在折叠成上述两层的时候,如图3所示,在边缘处形成凹部56、56,在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A和10B形成最小容积时,该凹部56、56与由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底部向下稍微突出的突出片部58、58不产生位置上的干扰。另外,在上述内侧底壁形成片40B的外缘(图5中的下边)上形成有凸部60、60,该凸部60、60可以收纳入沿外侧底壁形成片40A的图5中上端侧的折线L16形成的槽孔61、61中。
与上述的外侧底壁形成片40A相连的外壁43的上部左右两侧,向下方逐渐接近方向形成一对斜边43A、43A,在连接斜边43A、43A下端间的线上,通过折线L17设有折回末端变宽状的折片63。该折片63重合并粘着于外壁43的内面侧,这样,外壁43的上部形成一个凹状部位65(参照图3)。此处,凹状部位65的凹进程度比在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侧的凹状部位20小。
在上述外壁43的左右两侧,通过折线L18、L19与外侧壁41、41相连接,在该外侧壁41、41的各下端侧通过折线L20、L21各设有折片67、68。该折片67、68被在夹入上述外侧底壁形成片40A和内侧底壁形成片40B之间的状态下组装(参照6)。另外,外侧壁41的各个内面侧上部,分别设有构成结合部件的面状搭扣69、69,而且,在外壁43的上端侧,通过折线L22、L23设有可活动片部件44、44。
如图6所示,构成上述导向手段的轴部件50,由从外侧壁41的外侧贯通贯穿孔48和导向槽19的螺钉部件70以及从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侧壁13的内面侧贯穿导向槽19和贯通孔48、并与螺钉70相结合的螺母71构成。此处,螺母71的外周侧,设有垫圈部件72,这样螺母71的头部71A即使小,由于有该垫圈部件72,也可以保证不会落入导向槽19,进而使导向过程顺利进行。
下面,参照图7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文件盒10的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A、10B被预先组装起来,通过上述的轴部件50而结合成相互不可分开的状态。
图1所示的状态是文件盒10在最小容积时的状态。即,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内壁15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的外壁43处于略相接触的位置状态。在此状态中,可动片部件44的面状搭扣46与搭扣安装面18A上的面状搭扣30相粘接。同时,构成导向手段的轴部件50,位于在导向槽19一端侧的定位部19A上端(参照图10A)。
如图7所示,在需要将文件盒10的容积扩大若干时,可以用手指按住上述的可动片部件44的操作片部分44B,将该操作片部分44B抬起解除上述的面状搭扣30和46的结合(参照图8)。同时,将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相对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一边向下降一边向横向移动,使轴部件50由上述的一端侧的定位部19A下降。然后再使第2盒子形成部件上升,使轴部件50位于中间的定位部19A的上端。之后,再将可动片部件44向内侧折过来,将面状搭扣30与46再次粘接。这时,可动片部件44上的两个切口部分44A、44A中,有一个切口部分44A中插入有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内壁15的左右两侧的上部(参照图7和图10的C)。
如图9所示,要将文件盒10扩大到最大的容积时,可以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在最大容积的状态下,可动片部件44的面状搭扣46与设在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外侧壁41的上部内面的面状搭扣69相结合,上述的内壁15的左右两侧的上部插入可动片部件44上的上述两个切口部分44A、44A中的另一个,从而确保了姿势的稳定。另外,轴部件50从当初的位置移动到了相反侧的定位部19A。
在上述的文件盒10中,在容积扩大的状态下,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内壁15起到了收纳空间的隔板作用。利用该内壁隔开的两个空间,可以分别对物品进行收放。
因此,根据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分段扩大、缩小收纳的容积,在决定了各容积位置后,能固定地保持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的相对位置。因此,在将文件盒10携拿搬运到其他场所时,可切实防止两者意外的相对移动、分离。
而且,上述实施例中分段的容积的扩大,不仅限于图示的情况,还可以增加使容积进一步扩大的阶段数。此时,在增加可动片部件44的切口部分44A的数目的同时,可以相应增加导向槽19的定位部19A。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了可动片部件44和面状搭扣30等构成相对移动限制手段,但只要是可以一时地限制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相对移动的手段,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中的结构。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之间设置相对移动的限制手段,该手段在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进行容积变化后的位置,制约两者的相对移动,因此,在使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相对移动扩大、缩小容积的同时,上述的相对移动限制手段使其保持在扩大或缩小了的位置上,起到了在持拿搬运时制约其相对移动的效果。
此外,上述的相对移动限制手段,由片部件、面状搭扣结合部件构成,解除上述片部件的重合状态,就可以使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相对移动,可进行简单的操作变更容积。另外,由于使用了面状搭扣,使结合面积扩大,连接位置的变更更加容易。
而且,由于设置了上述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各个侧壁之间相对移动时的导向手段,在使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相对移动时,可以保持移动方向的一定。特别是,由贯穿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的轴部件和上述第1盒子形成部件侧壁上设置的轴部件贯通的导向槽构成导向手段,在该导向槽上设有定位部。这样的构造,导向手段不仅起到了连接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作用,也起到了防止各盒子形成部件意外分离的危险。而且,定位部的存在也可以防止各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相互在面方向的意外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文件盒,其特征在于,由有底箱状的第1盒子形成部件和设计为在横向方向上可以收容该第1盒子形成部件的有底箱状的、同时设计为与该第1盒子形成部件在横向方向上可以相对移动而能使容积变化的第2盒子形成部件构成,上述的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之间设置相对移动限制手段,上述相对移动限制手段限制在由第1及第2盒子形成部件形成的容积变化了的各位置上的两者的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的限制手段由与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任意一方的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上端相连、并可以与任意另一方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重合的片状部件以及在该片状部件和与该片状部件重合的面上分别设置的结合部件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结合部件由面状搭扣构成。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文件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的各侧壁之间设置有上述相对移动时的导向手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件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导向手段由贯通上述第2盒子形成部件侧壁的轴部件和在上述第1盒子形成部件的侧壁上设置的上述轴部件贯通的导向槽组成,该导向槽设有决定容积变更了时的位置的定位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变更容积时,可以保持其变更位置的文件盒。文件盒10由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组成。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收容在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中,并可以移动。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的外侧壁41的上部设有可动片部件44,该可动片部件44和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的侧壁13的相接面上各自设有面状搭扣46、30。轴部件50贯通第1盒子形成部件10A和第2盒子形成部件10B的各个侧壁13、41,该轴部件50沿着在侧壁13面内形成的导向槽19可以移动。
文档编号B42F7/14GK1406765SQ02121119
公开日2003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1日
发明者清见多喜夫, 田上洋輔 申请人:国誉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