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734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具有等离子单元矩阵的等离子面板的维持相期间,驱动器必须在等离子面板的电极之间提供交流电压,以在预备发光的等离子单元内产生光线。从原理上讲,可以使用方波电压驱动等离子面板。不过,当跨接在电容上的电压逆转极性时,将会有大的充电或放电电流流过。这些大电流是由存在于电极之间的大等离子面板电容以及交流方波电压的陡峭斜边造成的。
如EP-A-0548051或EP-A-0704834中所公开的,所述驱动器包含有一个能量恢复电路,其中一个电感与一个电容形成一个谐振电路,来减少在极性逆转过程中能量的损耗和EMI(电磁干扰)量。在该谐振电路里,跨越电容的电压在极性逆转过程中同步逆转,并且跨越该电容的电压和流过该电容的电流均表现为正弦波状的波形。但是,仍然有相当量的EMI产生,因为能够用于谐振极性逆转的时间非常短。
总地来说,这个能量恢复电路通过将电容与电源断开并且将该电容与所述电感相连接从而形成谐振电路来开始一个谐振周期。该谐振电路造成了谐振极性逆转的发生。在谐振极性逆转之后,电容以正确的极性与电源相连接,从而使得受到激发的等离子单元的等离子流能够从电源得到供应。
当足够大幅度的脉冲供应给等离子单元时,如果预备激发的话,这个单元将受到激发(如果在该单元中存在正确数量的电荷)。不过,在脉冲的斜边出现的瞬间和随后等离子受到激发的瞬间之间将会花费一些时间。这个延迟的时间称为构造性时间滞后。这意味着从谐振周期开始,等离子流将在构造性时间滞后之后才开始流动。于是必须将电容在等离子流开始流动之前连接在电源上。因此,谐振周期必须短于构造性时间滞后的持续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经改善的EMI性能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一个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与等离子单元相连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一个波形发生器,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用于提供跨越等离子单元的维持电压,该电压具有斜边,所述斜边包括一个主要部分和接在主要部分之后的一个次要部分,所述主要部分具有比等离子单元的构造性时间滞后长的持续时间,次要部分具有比主要部分小的幅度,其中由所述次要部分激发和维持等离子单元。
与现有技术中的波形相比,所述主要部分具有较缓和的斜边(斜边有比构造性时间滞后更长的持续时间)。因此,由该主要部分产生的EMI将处于较低的频率上,这是一个优点。次要部分幅度相对较低,因此即使在其斜边比较陡峭的时候也不会明显增加EMI。等离子是由次要部分的斜边来激发和维持的(当加上主要部分时,总的幅度足以激发和维持等离子)。因为等离子既不是由主要部分激发也不由它来维持的,因此主要部分还具有比现有技术中的波形低的幅度和较缓和的斜边,从而产生了较少的EMI。
US-A-3,618,071公开了一种维持波形,该波形为连续的正弦波形电压和脉冲电压的叠加。所述脉冲电压开始或者停止等离子单元的激发,但是不对等离子单元进行维持。正弦波电压维持由脉冲电压激发的等离子单元。由正弦波电压来维持等离子单元具有这样的缺点通过相对较缓和的斜边来实现维持过程,这造成了较低且较差的等离子单元的可再现光输出。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差别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正弦波电压的幅度必须选取得比本发明中的大,因为正弦波形应当能够维持等离子单元。在按照本发明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中,次要部分(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脉冲电压)需要维持等离子单元。因此,所选取的主要部分(相当于正弦波电压)的幅度和值无须维持面板电容。
在如权利要求2所定义的实施例中,主要部分为正弦波形状,以进一步降低所产生的EMI量。
在如权利要求3所定义的实施例中,主要部分基本上包括持续了构造性时间滞后的2到5倍的正弦波周期的四分之一。通常(取决于等离子面板的物理性质),构造性时间滞后为大约0.5毫秒。在1至2.5毫秒之间选取斜边的持续时间,最好为1.5毫秒。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一次谐波的频率降低了2到5倍。而且幅度例如从170伏下降到了140伏,这样就使谐波功率降低了(140/170)2=0.68倍。
在如权利要求4所定义的实施例中,主要部分形成了一个基本上连续的正弦波。通过使用连续的正弦波,高次谐波的数量减到最小。
在如权利要求5所定义的实施例中,这个基本上连续的正弦波具有比构造性时间滞后长2到20倍的周期时间。在构造性时间滞后为约0.5毫秒的等离子面板中,该正弦波最好具有介于100到300千赫兹之间的频率。
在如权利要求6所定义的实施例中,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第一波形发生器,用于生成一个具有包括所述主要部分的斜边的交流电压;和一个第二波形发生器,用于生成一个具有包括所述次要部分的斜边的脉冲电压;以及一个合成电路,用于将交流电压和脉冲电压代数相加,以供应维持电压。虽然可以使用一个驱动器来生成所述混合波形,但是使用单独的波形发生器是比较有益的,因为这能够实现尽可能使用现有的电路。
在如在权利要求7所定义的实施例中,第一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带有开关的能量恢复电路和一个电感,该电感与等离子面板的面板电容在交流电压的斜边期间形成一个谐振电路,该电感的值可以获得比构造性时间滞后更长的斜边持续时间。这能够使用现有能量恢复电路。可以增大电感值来获得持续时间更长的斜边(或者更低频率的连续正弦波)。
在如权利要求8所定义的实施例中,能量恢复电路包括一个计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以在流过电感的谐振电流变为零之前将面板电容与电源相连接。由于损耗总是在谐振周期终了时出现在谐振电路中,因此电压要比电源或多或少低一些。在面板电容与电源相连接的时刻,跨越面板电容的电压中会出现一个小的跃迁。这个跃迁可以通过更早地(在谐振周期结束之前)闭合开关得到放大。可以选择闭合开关的时刻,以得到不能激发或维持等离子单元的正弦波幅度,并且得到跳跃的幅度,从而能够起到脉冲电压的作用,并且能够激发并维持等离子单元。
在如权利要求9所定义的实施例中,能量恢复电路包括一个与所述电感并联设置的负载。这个电阻导致谐振电路中的额外损耗,以将所述跃迁放大到期望值。本实施例中的电阻可以与权利要求8所定义的在如权利要求10所定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感是一个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第二波形发生器与该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相连接,并且合成电路包括所述变压器。通过由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代替电感,就可以使用现有的能量恢复电路了。不需要对等离子显示器的驱动结构进行调整。经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将脉冲电压加到由能量恢复电路生成的交流电压上。
在如权利要求11所定义的实施例中,第一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一和第二绕组的变压器。将第一绕组设置在能量恢复电路的电源线内,并且第二绕组与第二波形发生器相连接。合成电路包括所述变压器。通过将变压器第一绕组放置在电源线上,使得脉冲电压经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加到了能量恢复电路生成的交流电压上。这个能量恢复电路适用于生成较缓和的斜边。交流电压的较低的幅度是通过降低电源电压而得到的。
在如权利要求12所定义的实施例中,脉冲电压基本上是矩形脉冲。这具有这样的优点,等离子单元的激发是由脉冲电压非常陡峭的边缘造成的。当斜边不足够陡峭时,等离子单元的激发不是可再现的,而且光输出也不是最佳的。由于脉冲电压幅度相对较低,陡峭斜边的高频率对于EMI的产生具有较小的影响。
在如权利要求13所定义的实施例中,第二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能量恢复电路。现在,权利要求13的脉冲电压的陡峭边缘变成了正弦波形状,从而EMI得到了降低。
能量恢复电路包括一个电感,选取该电感的值,以得到比构造性时间滞后更短的脉冲电压的斜边持续时间。斜边的持续时间应当不长于构造性时间滞后,从而使得能量恢复电路的开关能够在大的等离子(维持)流开始流动之前将面板电容与电源电压相连接。
通过下文的介绍的实施例,本发明这些以及其它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将参照下文介绍的实施例对它们进行说明。


在附图中附图1是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图,附图2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个能量恢复电路,附图3是表示具有能量恢复电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一个维持脉冲的波形,图3A表示现有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出现的一个维持脉冲,图3B到3E显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生成的一个维持脉冲,附图4是说明构造性时间滞后的时序图,附图5表示按照本发明的驱动器的实施例,附图6表示按照本发明的驱动器的另一实施例,以及附图7表示按照本发明驱动器的又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不同的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执行相同功能的相同元件。
附图1是等离子显示装置的框图。
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等离子显示面板1、一个数据驱动器DD、一个扫描驱动器SD、一个公共电极驱动器CD、一个控制器CO以及一个波形发生器WG。
公知的三电极等离子显示面板1包括扫描电极SE1至SEn,也表示为SEi;公共电极CE1至CEn,也表示为CEi;数据电极DE1至DEm,也表示为DEj;以及等离子单元PC11至PCnm,也表示为PCij。
扫描电极SEi和公共电极CEi基本上是平行排列的。相邻的扫描电极SEi和公共电极CEi与同一等离子单元PCij相连。通常,等离子单元PCij在物理上不是独立的,而是等离子通道中的多个区域。等离子通道与相邻的扫描和公共电极SEi和CEi相连。形成等离子单元PCij的区域与相邻的扫描和公共电极SEi和CEi以及一个跨接数据电极DEj相连。数据电极DEj基本上相对于扫描电极SEi和公共电极CEi垂直设置。
扫描驱动器SD为扫描电极SEi提供扫描电压。公共驱动器CD为公共电极CEi提供公共电压。公共驱动器可以为所有的公共电极CEi,或者为公共电极CEi组提供相同的公共电压。数据驱动器DD接收输入数据ID,以为数据电极DEj提供数据电压。
控制器CO接收属于输入数据ID的同步信号SY,来为扫描驱动器SD提供控制信号CO1、为数据驱动器DD提供控制信号CO2、为公共电极驱动器CD提供控制信号CO3,和为驱动器WG提供控制信号CO4。控制器CO控制脉冲以及由这些驱动器提供的信号的定时。
该等离子显示装置以公知方式工作。
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的一个寻址周期内,等离子通道通常是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激发的。受到激发的等离子通道具有低电阻。数据电极DEj上的数据电压决定了与数据电极DEj和低电阻等离子通道相连的等离子单元PCij(即像素)中的电荷量。由这一充电在寻址周期之后的维持周期期间进行了发光预处理的像素PCij将会在这一维持周期内点亮。具有低电阻的等离子通道也称为(像素的)选择线(由像素组成)。在寻址相期间,要储存在选择线的像素PCij中的数据信号是由数据驱动器DD逐线提供的。
在维持相期间,扫描驱动器SD和公共电极驱动器CD分别向所有包括在前面寻址周期期间存储的数据的线提供选择脉冲和公共脉冲。进行了预充电的像素将产生光线,只要相连的等离子单元PCij受到了激发。当一个等离子单元PCij进行了激发预处理,并且由相连的扫描电极SEi和公共电极CEi跨越等离子单元PCij施加的维持电压变化一个足够大的量时,这个等离子单元PCij将受到激发。激发的数目决定一个像素PCij产生的光的总量。
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维持电压包括交替改变极性的脉冲。对正极性和负极性脉冲之间的电压差进行选择,来激发经过发光预充电的等离子单元PCij,而不激发经过不发光预充电的等离子单元PCij。
本发明将重点放在了波形发生器WG上,波形发生器提供一个扫描电压VS和一个公共电压VC,从而形成一个跨越等离子单元PCij的维持电压(它具有一个斜边,该斜边具有一个主要部分和随后的次要部分)。相对于由公知的能量恢复电路所产生的波形而言,该主要部分具有较低的幅度(不能维持等离子)和较缓和的斜边(比构造性时间滞后要长)。次要部分有相对较低的幅度,该幅度如果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就足够了在主要部分之后的次要部分增大整个波形的幅度,从而等离子响应于次要部分而受到激发。次要部分可以表现为陡峭的斜边以获得等离子的最佳激发。由于次要部分具有相对较低的幅度,故而由次要部分产生的EMI数量将会相对较低。
可以将结果得到的维持电压VCP定义为一个交流电压VA和一个脉冲电压VP的叠加(如附图3D和3E中所示的例子)。交流电压VA的斜边为主要部分MA,脉冲电压VP的斜边为次要部分MI。将交流电压VA的幅度选择为既不能激发也不能维持等离子,并且它的斜边具有长于构造性时间滞后FTL的持续时间。最好,交流电压VA的幅度尽可能的大,以使得脉冲电压VP的幅度尽可能的小,从而使由脉冲电压VP相对较陡峭的斜边引起的EMI最小。
无需将跨越等离子单元PCij的电压VCP实际上生成为两个被代数相加的单独波形。可以将电压VCP生成为拥有几个不同部位或部分的单个波形。
在维持相期间,跨越所有等离子单元PCij的电压必须改变极性。所有平行设置的等离子单元PCij形成一个大的面板电容CP。如早前针对现有技术所讨论的那样,极性逆转必然发生在等离子单元Pcij的构造性时间滞后期间。举例来说,在实际状态下,其中一个42寸显示屏的120排是并联连接的,面板电容为15nF,维持电压需要在0.5毫秒内从-170V变化到+170V,从而产生一个大约45安培的电流。这一大电流会产生大量的EMI,尤其是在维持电压具有陡峭斜边的情况下,比如0.5毫秒是必要的,因为面板电容需要在维持电流开始流动之前连接到电源上。维持电流的流动起点与维持斜边起点之间是构造性时间滞后FTL。
附图2表示一个能量恢复电路。
能量恢复电路ERC包括一个用于给扫描驱动器SD提供扫描电压VS的端子T1,和一个用于给公共驱动器CD提供公共电压VC的端子T2。端子T1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该电源通过一个电子开关S2提供电源电压VB,并且端子T1通过电子开关S1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端子T2通过电子开关S4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并且通过电子开关S3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端子T1与端子T2通过一个串联电路相连接,该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线圈L、一个二极管D2和一个电子开关SD2。二极管D2的极性为传导沿着所示箭头方向流动的电流I。二极管D1和电子开关SD1构成的串联电路与二极管D2和电子开关SD2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设置。二极管D1与二极管D2极性相反。定时电路TC分别为开关S1到S4和开关SD2及SD1提供控制信号TS1至TS6。电阻R与线圈L并联。
电子开关可以是任何可控电子开关,比如双极或者MOSFET晶体管。
现在参照附图3来说明能量恢复电路的工作情况。
附图3表示具有能量恢复电路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维持脉冲的波形。
附图3A表示现有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出现的维持脉冲VCP=VS-VC。在现有的等离子显示器中,附图2中所示电阻R是不存在的。
维持脉冲VCP的上升边缘开始于时刻ts,结束于时刻t1。现在将介绍一个维持周期,该周期开始于阶段P1(开始于时刻t0结束于时刻t1),其中开关S1和S4闭合,从而将面板电容CP充电到电源电压VB(例如,为170V)。
在时刻t1,开关S1和S4断开而开关SD2闭合。线圈L和面板电容CP构成谐振电路,正弦波电流I开始流动。在谐振时段P2期间,将会出现跨越面板电容CP的余弦形电压VCP。在时刻t2,流经面板电容CP的电流I改变极性,从而谐振电路停止谐振,这是因为二极管D2阻断了电流I。此时,应当闭合开关S2和S3,从而以负极性跨越面板电容CP的方式连接电源电压VB。开关SD2可以断开。
在时段P3期间,当闭合开关S2和S3时,等离子激发时流过的大的维持电流由电源提供,而谐振电路中不可避免的能量损失得到了补偿(在时刻t2处,电压VCP的小的跃迁)。在时刻t3,开关S2和S3断开而开关SD1闭合。现在,在时段P4期间,跨越面板电容CP的电压再次按照谐振的方式改变其极性。
这个现有技术利用了半周期谐振现象来改变跨越面板电容CP的电压极性。通过恢复存储在面板电容CP中的能量,为等离子面板1提供了平滑的斜边(在时段P2和P4期间),并且相对于未使用能量恢复电路的系统而言,所产生的EMI量得到了降低。等离子(与准备发光的单元相关)将在时段P2和P4期间由谐振斜边激发。
附图3B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生成的维持脉冲。这个维持脉冲与附图3A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维持脉冲的区别为
(i)正弦波部分的幅度较小(例如,280V而不是340V)这样这些正弦波部分既不能激发也不能维持等离子单元PCij。
(ii)正弦波部分的斜边较缓和,这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这些正弦波部分与激发和维持等离子单元PCij无关,因此构造性时间滞后FTL不是一个限制因素。
(iii)对在时刻t0处的维持脉冲的跃迁进行选择(例如,60V),从而通过这个叠加在正弦波部分上的跃迁使得等离子受到激发。这一跃迁的斜边的陡峭程度是有关的,因为现在构造性时间滞后FTL是很重要的。在附图3B中,这一跃迁的斜边是由另一个能量恢复电路生成的,是余弦形的,并且具有比构造性时间滞后FTL更短的0.5毫秒的持续时间。这就允许跃迁有一个更陡峭的斜边,而然后EMI的增益会变得更小。不过,由于跃迁电压的幅度很小,EMI的增益仍将较大。
所述正弦波部分是主要部分MA或者交流电压VA的例子。跃迁是次要部分MI或者脉冲电压VP的例子。MA表示主要部分的上升斜边,而MA’表示下降斜边。MI表示次要部分的上升斜边,而MI’表示下降斜边。
附图3B所示波形可以被认为是,一方面,具有由平直部分相连的一个上升的斜边MA和一个下降的斜边MA’的正弦波形电压VA,另一方面,具有中间由平直部分相连接的一个上升斜边MI和一个下降斜边MI’的脉冲形电压VP的叠加。最好,在电压VA和VP中的上升和下降斜边是中心对称的,以具有相同的最大和最小值。
这一波形可以由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的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生成。不存在附图2中所示的电阻。
附图3C表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生成的维持脉冲。这个维持脉冲VCP和如附图3B所示的维持脉冲不同之处在于,将正弦波部分选择得尽可能的长,从而获得最低的可能的正弦波频率。可以将这一波形认为是交流电压VA和脉冲电压VP的叠加波形,交流电压VA是连续的正弦波电压,而脉冲电压VP在时刻t1有一个边缘(或陡峭斜边)而在时刻t3有一个极性相反的边缘。
维持电压VCP,如附图3B和3C所示,能够通过很多方法生成。例如,该复合波形是通过波形发生器WG生成的,该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小信号波形发生器和一个A类或D类的输出级。这些维持脉冲最好是由附图2所示的能量恢复电路生成。这具有这样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需要对等离子显示面板1的驱动进行很小的调整。与现有的能量恢复电路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线圈的电感增加了,(例如,4至25倍)以获得较长时间的正弦波(余弦形状)部分。加入了电阻R,以获得损耗,使正弦波部分具有较小幅度,从而等离子不会受到激发,并且如果已经受到激发也不能得到维持。脉冲电压(即跃迁,例如,从110V跳至170V)自动地具有修正值,因为它取决于电源电压VB的值(未改变)和电阻值。等离子由脉冲电压VP中的跃迁所激发。
也可以在谐振时段P2、P4结束之前通过关闭开关S1、S4来获得维持电压VCP的跃迁。电流I仍然在谐振电路中流动,而余弦形波形却不能达到它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并不需要电阻R,以避免由电阻R引起的额外的损耗。
也可以用一个变压器来替代电阻R,如附图6所示。需要的损耗由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负载引起。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最好为显示装置的一个电路提供电源电压。它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而不是在电阻中消耗能量。
附图3D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生成的维持脉冲VCP。这个维持脉冲VCP是叠加在连续的正弦波波形CWS、VA之上的脉冲信号VP。维持电压VCP的上升斜边开始于时刻ts,这时脉冲VP加到正弦波CWS、VA上。在时间段MIL之后,脉冲结束,主要部分MA开始。脉冲VP出现在主要部分MA的结尾处。在上升斜边期间,这个脉冲VP持续时间段MI,直到时刻t1。当脉冲VP在时段MI的开始上升时以及当它在时段MI’内在时刻t3之前下降时,等离子由脉冲VP激发。
附图3E表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生成的维持脉冲VCP。这个维持脉冲VCP是叠加于一个余弦波形部分之间的脉冲信号。在脉冲信号VP存在的时间段(在时刻t1和t3周围)内的虚线表示正弦波形的交流电压VA。与附图3D所示斜边一样,这些斜边包括相继的脉冲部分(MIL)、正弦波形部分(MA)和下一个脉冲部分(MI’)。
而且,附图3D和3E所示波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生成。这些波形最好由参照附图5至7所示和说明的电路来生成。
附图4是说明构造性时间滞后的时序图。维持电压VCP,如所示,是具有时刻t8处的上升斜边和时刻t11处的下降斜边脉冲。为了简化,实际斜边的形状未予显示。当等离子受到激发时,流经等离子面板1的等离子流I开始于时刻t9,较之时刻t8晚了时间构造性时间滞后,在时刻t8跨越等离子面板1的维持电压VCP的斜边开始出现。等离子流I一直流动,直到时刻t10。为了简便,将等离子流表示为一个矩形脉冲,它实际的形状可能不同。
附图5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波形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波形发生器WG包括一个产生交流电压VA的波形发生器WG1和一个生成脉冲电压VA的波形发生器WG2。交流电压VA由余弦形部分或连续的正弦波所构成。脉冲电压VP由矩形脉冲组成,其造成维持电压VCP的跃迁。
合成器CC对交流电压VA和脉冲电压VP进行合成,以获得维持电压VCP。合成器CC叠加它的输入电压,从而这些电压得以代数相加。
附图6表示依照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附图2中出现的线圈L替换为一个变压器T,该变压器具有初级绕组L1和次级绕组L2。绕组L1安插在附图2中删掉了线圈L的位置上。绕组L2与波形发生器WG2相连接,以接收脉冲电压VP,VP通过变压器T叠加到由能量恢复电路ECR(也就是波形发生器WG1)生成的余弦形部分的电压上。
附图7表示依照本发明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将变压器T的一个绕组L1与电源串联设置。绕组L2与波形发生器WG2相连接,以接收脉冲电压VP,该脉冲电压VP由变压器T叠加到能量恢复电路ECR(也就是波形发生器WG1)所生成的电压上。
应当注意,上面所提到的实施例是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出很多可选的实施方式,而不会超出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例如,除了所讨论的三电极面板以外,本发明可应用于其它的等离子显示面板,比如两电极等离子显示面板。
这里给出了跨越面板电容CP的维持电压VCP,这个电压可以仅由扫描电极SEi或者公共电极CEi供给。最好,一部分电压由扫描电极SEi来提供,另一部分由公共电极CEi来供给。例如,正弦波部分在公共电极CEi上提供,脉冲信号在扫描电极SEi上,或者其它类似方式。最好,在仅由一个单独的公共驱动器CD并行地驱动所有的公共电极(或者少数几个驱动器驱动较大区域的相互连接的公共电极)的系统中,将正弦波部分提供给公共电极。这样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给大的面板电容充电的电流。
也可以为扫描和公共电极SEi、Sci施加180度相位差的同一脉冲。例如,扫描电压为170V而公共电压为0V,扫描电压VS的下降斜边到0V而同时公共电压VC处在上升斜边。
在权利要求书中,放置在括号中的任何附图标记都不应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定。动词“包括”的应用及其同义词并不排除除了权利要求中所列的元件或步骤之外还存在其它的元件或步骤。元件之前使用的不定冠词“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存在多个此种元件的情况。本发明可以借助包括数个性质不同元件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借助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数个装置的产品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数个可以由同一硬件来实现。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不同的技术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手段的组合不能有益地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一个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与等离子单元相连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一个波形发生器,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用于提供跨越等离子单元的电压,该电压具有斜边,所述斜边包括一个主要部分和接在主要部分之后的一个次要部分,所述主要部分具有比等离子单元的构造性时间滞后长的持续时间,次要部分具有比主要部分更小的幅度,其中由所述次要部分激发和维持等离子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波形发生器适用于生成正弦波形状的主要部分。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波形发生器适用于生成主要部分,其基本上包括持续2到5倍的构造性时间滞后的正弦波周期的四分之一。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波形发生器适用于生成主要部分,以形成基本连续的正弦波。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基本连续的正弦波具有比构造性时间滞后长2到20倍的周期时间。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第一波形发生器,用于生成交流电压,该交流电压具有包括主要部分的斜边,一个第二波形发生器,用于生成一个脉冲电压,该脉冲电压具有包括次要部分的斜边,和一个合成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压和所述脉冲电压代数相加来供应维持电压。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带有开关的能量恢复电路和一个电感,该电感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面板电容在交流电压的斜边期间形成一个谐振电路,该电感的值可以获得比构造性时间滞后更长的斜边持续时间。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能量恢复电路包括一个定时电路,该定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以在流过电感的谐振电流变为零之前将面板电容与电源电压相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能量恢复电路包括一个与所述电感并联设置的负载。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是一个变压器的第一绕组,第二波形发生器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相连接,且合成电路包括所述变压器。
1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的变压器,所述第一绕组设置在能量恢复电路的电源线内,所述第二绕组与第二波形发生器相连接,其中合成电路包括所述变压器。
12.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形发生器适用于生成一个基本上为矩形脉冲的脉冲电压。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形发生器包括一个带有电感的能量恢复电路,所述电感的值被选择用来获得小于构造性时间滞后的脉冲电压边缘持续时间。
全文摘要
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波形发生器(WG),该波形发生器连接在第一和第二电极(SE1,CE1)之间,用于提供跨越等离子单元(PCij)的维持电压(VCP),该维持电压具有一个主要部分(MA)和一个接在该主要部分(MA)后面的次要部分(MI)。主要部分具有比等离子单元(PCij)的构造性时间滞后(FTL)更长的持续时间,且次要部分具有比主要部分(MA)更小的幅度。等离子单元(PCij)是由所述次要部分激发并且维持的。主要部分(MA)具有比现有的波形更缓和的斜边。结果,由主要部分(MA)产生的EMI将会处于较低的频率上。次要部分(MI)具有相对较低的幅度,从而不会明显增大EMI,即使它的斜边相对较陡峭。由于等离子既不是由主要部分(MA)激发的也不是由主要部分(MA)维持的,因此该主要部分(MA)还具有比现有技术中的斜边更低的幅度,并且因此产生了更少的EMI。
文档编号G09G3/296GK1647145SQ03807832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9日
发明者A·H·M·霍特斯拉格, M·H·克莱恩, D·A·科特, F·沃斯森 申请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