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形带尺圆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7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H形带尺圆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绘图园规的改进。
现有的园规大都是人字张角形园规(以下简称人字规)。在绘图时人字规的两臂有一定的夹角θ(0°≤θ≤180°),θ越大所画的园半径就越大。当绘图时,人字规轴尖不和纸面垂直,而有一定的角度,这种人字规的缺点就是转动园规时,轴尖容易滑动,转动一周后,画笔笔尖容易偏离起点。另外人字规的另一缺点是所画园的半径不够准确。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字规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要点是h形带尺园规的横臂杆(2)与轴体(1)垂直。在横臂杆(2)上标有刻度线,间距为1mm,画笔(3)通过螺母固定在横臂杆(2)上。图1是高精度h形带尺园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轴体,2为横臂杆,3为画笔。
在轴体(1)的中部铣一个燕尾,轴体截面为一矩形,用于精细读数的付尺折成两段。分别标在燕尾槽口的上下两边,称为上付尺 和下付尺,付尺的刻度线间距为0.9mm,上下付尺,各有6条分度线。上付尺分度线的标号为0,1,2,3,4,5,代表小数为0,0.1,0.2,0.3,0.4,0.5mm;下付尺分度线的标号为5.6,7,8,9.10,代表小数为0.5,0.6,0.7,0.8,0.9,0mm,上付尺的起点为0分度线。下付尺的起点为5分度线,它相对于0分度线错开0.5mm,0分度线要离开轴体(1)边沿一定距离。横臂杆(2)上刻有间距为1mm的分度尺,即主尺,当横臂杆(2)上的卡头与轴体(1)的左侧面密合时,主尺的零点正好与上付尺的零点对齐。横臂杆(2)可以在燕尾槽内左右移动,它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在槽底的正中有一螺孔,从轴体(1)的背面通过定位螺丝顶住横臂杆(2),以实现制动。例如要绘制51.2mm的园时,需将上付尺的0分度线置于主尺51mm到52mm之间,微动使上付尺的2分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分度线对齐即可。根据需要不同可变换不同的画笔,如铅笔、钢笔、鸭嘴笔等。
图2是多用途h形带尺园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轴体,2为横臂杆,3为画笔。轴体(1)是由轴体Ⅰ和轴体Ⅱ两部分组成,轴体Ⅰ的上端为一螺杆,轴体Ⅱ带有导向孔,用来固定横臂杆(2),轴体Ⅱ的下端做成螺母,它们通过螺丝而旋在一起的。当轴体(1)的ⅡⅠ两部分旋紧时就把横臂杆(2)固定住了,画笔(3)的上方是带有矩形槽的螺杆。插到横臂杆(2)的不同位置用螺母固定即得到不同的半径。本h形带尺园规可以把轴体(1)的ⅠⅡ两部分分开,把带有螺母的轴体Ⅱ套在画笔上方的螺杆上旋紧,用作写字工具,即多用途h形带尺园规。
图3为简易h形带尺园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轴体,2为横臂杆,3为画笔、3a为画笔夹、3b为铅笔。
轴体(1)和横臂杆(2)可以一次成型。垂直连在一起,画笔夹(3a)的上方是一个带有矩形槽的螺杆以使园半径从0--最大值连续改变,横臂杆(2)上的0刻度线要离开轴体一定距离。把铅笔(3b)放在画笔夹(3a)内夹紧,插画笔夹(3a)于横臂杆(2)的不同位置上用螺母固定可得到不同的半径。
h形带尺园规在绘图时,轴体(1)始终与纸面垂直,因此轴尖不易滑动,绘图质量好,园的半径可以直接从横臂杆(2)的尺子--主尺和轴体(1)上的尺子--付尺读出,和现有园规相比,h形带尺园规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易加工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由轴体(1)、横臂杆(2)、画笔(3)组成的h形带尺园规,其特征是横臂杆(2)与轴体(1)垂直,并在横臂杆(2)上刻有刻度线,画笔(3)通过螺母固定在横臂杆(2)上。
2.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h形带尺园规,其特征是(a)在轴体(1)上开有导向孔。(b)在轴体(1)上铣燕尾槽,在燕尾槽口的上下两边分别标上6条刻度线,其间距为0.9mm,燕尾槽口上下两边的刻度线,错开0.5mm,横臂杆(2)上的刻度线间距为1mm。
3.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h形带尺园规,其特征是画笔上方是一螺杆,螺杆的上端开有一个方形槽,插到横臂杆(2)上用一螺母固定。
4.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h形带尺园规,其特征是横臂杆垂直固定在轴体(1)上和轴体(1)连为一体。
5.由权利要求
1或4所述的h形带尺园规,其特征是画笔(3)是由画笔夹(3a)和铅笔(3b)两部分组成,画笔夹(3a)的上方是带有矩形槽的螺杆插到横臂杆(2)上用一螺母固定,横臂杆(2)上的零刻度线要离开轴体(1)一定距离。
专利摘要
h形带R圆规是把圆规做成h形状,横臂杆(2)与轴体(1)垂直,并在横臂杆(2)上,标上刻度线使它成为主尺。在轴体(1)上标有刻度线,使它成为副尺,画笔(3)通过螺母固定在横臂杆(2)上,它解决了目前使用的人字规轴尖易滑动绘图质量不高等缺点,采用h形带尺圆规画图。由于轴尖始终与纸面垂直,因而具有轴尖不易滑动、精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43L9/02GK87201628SQ87201628
公开日1988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0日
发明者苗庆海 申请人:苗庆海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