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479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识牌,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的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包括有转轴Ⅰ、轴承座、底座、移动板、支架、转轴Ⅱ、电机、滑轮Ⅳ、拉线、滑轮Ⅵ、标识牌、转板、擦板、滑轮Ⅴ、喷头、水管、滑轮Ⅲ、滑轮Ⅱ、水箱、钢丝绳、滑轮Ⅰ、摇柄、转轮、滑块和滑轨,底座上左侧设置有水箱,底座上中部设置有支架,水箱内底部设置有移动板。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使用方便、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的效果,在刮风下雨天气对标识牌进行防护,适当的延长了标识牌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识牌,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
【背景技术】
[0002]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林建设与人们的审美观念、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始终,它更多地凝聚了当时当地人们对正在或未来生存空间的一种向往,在当代,园林选址已不拘泥于名山大川、深宅大府,而广泛建置于街头、交通枢纽、住宅区、工业区以及大型建筑的屋顶,使用的材料也从传统的建筑用材与植物扩展到了水体、灯光、音响等综合性的技术手段。
[0003]标识牌是融合规划、建筑、空间、雕塑、逻辑、色彩、美学、材质组合于一体的产物,它既不是简单的文字,更不是所谓的牌子,它是与环境相融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我们所说的标识牌是指为视觉效果而标示的标识牌。在概念上应该称为板式标牌。因人们把板式标牌称为标牌的形态,所以,后来通过东西方的交流,逐渐拥有了真正标识牌的名词性意义。
[0004]现有的园林标识牌存在使用不方便、没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使用方便、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的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园林标识牌存在使用不方便、没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的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包括有转轴1、轴承座、底座、移动板、支架、转轴Π、电机、滑轮IV、拉线、滑轮V1、标识牌、转板、擦板、滑轮V、喷头、水管、滑轮m、滑轮π、水箱、钢丝绳、滑轮1、摇柄、转轮、滑块和滑轨,底座上左侧设置有水箱,底座上中部设置有支架,水箱内底部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上连接有钢丝绳,水箱外左侧底部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转轴I,转轴I左侧设置有转轮,转轮右侧设置有摇柄,轴承座上方设置有滑轮I,水箱外左上方设置有滑轮Π,水箱外顶部设置有滑轮m,钢丝绳依次绕过滑轮m、滑轮π和滑轮I与转轮连接,水箱右侧顶部设置有水管,水管上连接有喷头,支架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后方设置有转轴π,转轴π上设置有转板,转板右侧设置有标识牌,标识牌底部前侧设置有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块,滑块顶部设有擦板,擦板设在标识牌前方,滑轨前侧右方设置有滑轮VI,滑轨前侧左方设置有滑轮IV和滑轮V,转轴π上绕有拉线,拉线滑轮V1、滑轮IV和滑轮V,拉线与滑块连接。
[0009]工作原理:初始时,水箱内已装满水,当要对园林内的植物进行浇水时,人工转动摇柄,带动转轮和转轴I转动,转轮将钢丝绳收回,进而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水箱内的水就会上升,通过水管从喷头喷出,这样就可以对植物进行浇水。浇水完成后,人工转动摇柄,将钢丝绳放出,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移动至水箱底部时,停止转动摇柄。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90度,带动转轴Π转动90度,转板随之转动90度,转板带动标识牌顺时针转动90度,滑块向右移动,带动擦板向右擦拭标识牌,这样标识牌就转动至竖直状态,对标识牌起到防护作用;没有刮风下雨时,控制电机逆时针转动90度,标识牌复位,擦板向左移动恢复原来位置,又对标识牌进行擦拭。
[0010](3)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使用方便、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的效果,在刮风下雨天气对标识牌进行防护,适当的延长了标识牌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带有喷水功能,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的标记为:1-转轴I,2-轴承座,3-底座,4-移动板,5-支架,6_转轴Π,7_电机,8-滑轮IV,9-拉线,10-滑轮VI,11-标识牌,12-转板,13-擦板,14-滑轮V,15-喷头,16-水管,17-滑轮ΙΠ,18-滑轮Π,19-水箱,20-钢丝绳,21-滑轮I,22-摇柄,23-转轮,24-滑块,25-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如图1所示,包括有转轴11、轴承座2、底座3、移动板4、支架5、转轴Π 6、电机7、滑轮IV8、拉线9、滑轮VI1、标识牌11、转板12、擦板13、滑轮V14、喷头15、水管16、滑轮ΙΠ17、滑轮Π 18、水箱19、钢丝绳20、滑轮121、摇柄22、转轮23、滑块24和滑轨25,底座3上左侧设置有水箱19,底座3上中部设置有支架5,水箱19内底部设置有移动板4,移动板4上连接有钢丝绳20,水箱19外左侧底部设置有轴承座2,轴承座2上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左侧设置有转轮23,转轮23右侧设置有摇柄22,轴承座2上方设置有滑轮121,水箱19外左上方设置有滑轮Π 18,水箱19外顶部设置有滑轮ΙΠ17,钢丝绳20依次绕过滑轮m17、滑轮Π 18和滑轮121与转轮23连接,水箱19右侧顶部设置有水管16,水管16上连接有喷头15,支架5顶部设置有电机7,电机7后方设置有转轴Π 6,转轴Π 6上设置有转板12,转板12右侧设置有标识牌11,标识牌11底部前侧设置有滑轨25,滑轨25上设置有滑块24,滑块24顶部设有擦板13,擦板13设在标识牌11前方,滑轨25前侧右方设置有滑轮VI1,滑轨25前侧左方设置有滑轮IV8和滑轮V14,转轴Π 6上绕有拉线9,拉线9滑轮VI10、滑轮IV8和滑轮V14,拉线9与滑块24连接。
[0017]工作原理:初始时,水箱19内已装满水,当要对园林内的植物进行浇水时,人工转动摇柄22,带动转轮23和转轴11转动,转轮23将钢丝绳20收回,进而带动移动板4向上移动,水箱19内的水就会上升,通过水管16从喷头15喷出,这样就可以对植物进行浇水。浇水完成后,人工转动摇柄22,将钢丝绳20放出,移动板4向下移动,移动板4移动至水箱19底部时,停止转动摇柄22。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控制电机7顺时针转动90度,带动转轴Π 6转动90度,转板12随之转动90度,转板12带动标识牌11顺时针转动90度,滑块24向右移动,带动擦板13向右擦拭标识牌11,这样标识牌11就转动至竖直状态,对标识牌11起到防护作用;没有刮风下雨时,控制电机7逆时针转动90度,标识牌11复位,擦板13向左移动恢复原来位置,又对标识牌11进行擦拭。
[001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园林用防护性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转轴1(1)、轴承座(2)、底座(3)、移动板(4)、支架(5)、转轴Π (6)、电机(7)、滑轮IV(8)、拉线(9)、滑轮VI(1)、标识牌(11)、转板(12)、擦板(13)、滑轮V (14)、喷头(15)、水管(16)、滑轮ΠΚ17)、滑轮Π (18)、水箱(19)、钢丝绳(20)、滑轮1(21)、摇柄(22)、转轮(23)、滑块(24)和滑轨(25),底座(3)上左侧设置有水箱(19),底座(3)上中部设置有支架(5),水箱(19)内底部设置有移动板(4),移动板(4)上连接有钢丝绳(20),水箱(19)外左侧底部设置有轴承座(2),轴承座(2)上设置有转轴1(1),转轴I (I)左侧设置有转轮(23),转轮(23)右侧设置有摇柄(22),轴承座(2)上方设置有滑轮I(21),水箱(19)外左上方设置有滑轮Π (18),水箱(19)外顶部设置有滑轮ΙΠ(17),钢丝绳(20)依次绕过滑轮ΙΠ(17)、滑轮Π (18)和滑轮I(21)与转轮(23)连接,水箱(I9)右侧顶部设置有水管(16),水管(16)上连接有喷头(15),支架(5)顶部设置有电机(7),电机(7)后方设置有转轴Π (6),转轴Π (6)上设置有转板(12),转板(12)右侧设置有标识牌(11),标识牌(11)底部前侧设置有滑轨(25),滑轨(25)上设置有滑块(24),滑块(24)顶部设有擦板(13),擦板(13)设在标识牌(11)前方,滑轨(25)前侧右方设置有滑轮VI(1),滑轨(25)前侧左方设置有滑轮IV(8)和滑轮V(14),转轴Π(6)上绕有拉线(9),拉线(9)滑轮VI(10)、滑轮IV(8)和滑轮V(14),拉线(9)与滑块(24)连接。
【文档编号】A01G25/02GK205722596SQ201620290819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发明人】冯碧英
【申请人】冯碧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