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控制设备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85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控制设备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控制设备和用于在屏幕上显示多个显示区的过程。
背景技术
能在PC(个人电脑)等的显示器上显示多个窗口(在其中显示工作期间的消息和数据)的系统作为一种用图形显示按钮和菜单的用户界面GUI(图形用户界面)环境是熟知的。该系统可以通过由多个窗口的显示所实现的视觉效果来提高PC的可操作性。
在日本专利临时公开号2000-112613中描述了一个这种系统。该公开中的系统能显示一个窗口同时将其划分成多个称为“窗格”的区域,能显示多个独立的窗口等供一个应用软件使用。

发明内容
然而,当在一个窗口中显示多个窗格时,一个窗格的形状限制了其它窗格的形状,从而会损害窗格的可视性。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多个独立的窗口时,由于屏幕上的可视范围的限制一些窗口会相互重叠,从而窗口的可视性变差。这种应用软件的可视性的劣化降低了应用软件的可操作性。在该情况下,用户必须通过手动操作来调整屏幕上窗格或窗口的形状、布置位置等使窗格/窗口的显示状态最佳。该工作对用户来说很麻烦,损害了应用软件的可操作性。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具有多个显示区的应用软件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的显示控制设备和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字符输入方向和布置位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果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装置。
通过以上形状,根据第一显示区的状态自动调整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过程,指令计算机用作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字符输入方向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果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装置。
通过以上形状,根据第一显示区的状态自动调整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从而可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显示的显示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编辑工作的编辑区的状态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由第一控制装置造成的编辑区的状态的变化控制辅助区的状态的第二控制装置,该辅助区域用于显示辅助编辑区内的编辑工作的信息。
通过以上形状,根据编辑区的状态自动调整辅助区的状态,从而可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显示的显示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打印区相对于用于编辑工作的编辑区的状态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由第一控制装置造成的编辑区相对于打印区的状态的变化执行控制以改变在编辑区中显示辅助编辑工作的信息的辅助区的状态的第二控制装置。
通过以上形状,根据打印区相对于编辑区的状态自动调整辅助区的状态,从而可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显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用于编辑工作的编辑区的状态,根据编辑区的状态的检测结果判断用于显示辅助编辑区中的编辑工作的信息的辅助区的状态的改变是否有必要,并当判断改变是必要时改变辅助区的状态。
通过以上形状,可以根据编辑区的状态自动调整辅助区的状态,从而可以改善应用软件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作为显示控制设备的PC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示出在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已被关闭的状态下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3示出当一改变让打印区在水平方向上变宽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4示出当一改变让打印区在垂直方向上长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5示出当输入编辑区的字符的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6示出当样本显示已置于辅助区时输入编辑区的字符的方向变成水平方向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7示出当样本显示已置于辅助区时输入编辑区的字符的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8示出当在窗格显示中已显示了辅助区时编辑区的显示范围被放大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9示出以浮动显示方式显示了辅助区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10示出以浮动显示方式显示了辅助区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另一个例子。
图11示出当用于设定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内容的设置窗口被激活时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12为示出由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执行的用于根据打印区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为示出由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执行的用于根据编辑区中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为示出由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执行的用于自动调整样本显示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5为示出由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执行的用于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为示出由在图1的PC上激活的编辑器执行的用于自动调整浮动位置的过程的流程图。
最佳实施方式现参见附图,下面将详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说明。
下面将参照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的构成。图1为用作显示控制设备的PC(个人电脑)1的构成的方框图。该PC1包括由系统总线10连接在一起的CPU(中央处理单元)2、ROM(只读存储器)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4、HDD(硬盘驱动器)5、CD-ROM驱动器6、接口7、显示器8和操作单元9。PC1通过接口7与打印设备11相连。
CPU2是用于控制PC1的中央处理单元。CPU2通过系统总线10与PC1中的所有设备通信指令、数据等。CPU2从HDD5读出OS(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执行它们。
ROM3是形成CPU2所使用的主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只读存储设备。ROM3存储用于启动PC1的OS等的过程。与ROM3相似,RAM4为也形成CPU2所使用的主存储空间的一部分的可读/写的易失性存储设备。
HDD5为可读/写存储设备及其阅读设备。HDD5存储OS21、编辑器22、打印机驱动程序23等之类的软件。OS21为上述用于操作PC1的操作系统。另外,PC1采用微软视窗软件(注册商标)作为操作系统。
编辑器22是在OS21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具有用于创建和编辑要由打印设备11打印的内容和用于打印该内容的功能。编辑器22还具有用于控制显示器2上所显示的窗口的显示状态的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打印机驱动程序23提供具有利用打印设备11执行打印的功能的应用程序(编辑器22等)。
CD-ROM驱动器6为用于从作为记录媒体的CD-ROM读出信息的设备。CD-ROM驱动器6用于在HDD 5中安装例如OS21、编辑器22、打印机驱动程序23(存储在CD-ROM中的)等。接口7是一个用于将PC1与打印设备11之类的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例如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显示器8是诸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设备。操作单元9是用于操作PC1的设备(键盘、鼠标等)。用户通过操作键盘、鼠标等向PC1给出指令。
打印设备11是用于在带状打印媒体(在特定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变化的矩形打印媒体)上打印的设备。打印媒体可以是使用普通打印纸作为打印媒体的普通打印设备或是用作粘贴标签的ID标签作为打印媒体的标签打印设备。
下面将参照图2说明在PC1上激活的编辑器22的操作屏。图2示出在显示状态控制功能(下述)关闭的状态下的编辑器22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图2中所示的窗口31包括菜单栏32、编辑区33和辅助区41。菜单栏32是其中显示了用于操作编辑器22的菜单的区域。通过选择菜单栏32中所设置的菜单项,可以执行编辑器22的任一功能。例如,希望改变编辑区33中的显示内容的方向的用户用鼠标单击菜单栏32中的按钮“View(V)”来显示分配了关于显示(视图)的编辑器22的功能的菜单。然后,用户进一步单击显示的菜单中关于编辑区33中显示内容的方向的变化的部分。
编辑区33是用于创建或编辑打印设备11所要打印的打印内容的区域。编辑区33包括打印区34(如编辑区33的显示内容)和滚动条51。打印区34是模拟作为打印媒体的打印页的形状划分的区域。打印区34中的每个编辑操作直接包括在打印页上的打印中,即,编辑器22实现所谓的WYSIWYG(你所看见的就是你所得到的)。滚动条51上用于滚动编辑区33中所显示的内容的条。
辅助区41是用于辅助在编辑区33中创建/编辑打印内容的区域。在辅助区41中,设置了功能图标42a-42c.功能图标42a-42c是表示诸如字符修饰功能、图象输入功能和图象变形功能之类的编辑区33中常用的功能的图标。通过用鼠标单击功能图标42a-42或将该功能图标拖到编辑区33来执行分配给该功能图标的功能。另外,可以通过用户所做的设定来自由地改变功能图标42a-42c的内容和图标的个数。
辅助区41不仅能显示功能图标42a-42c还能显示辅助创建/编辑在编辑区33中的打印内容的各种数据。例如,可以在编辑区33中显示要输入编辑区33的范例句子(样本)(见图6)。根据以下两种显示方法来显示辅助区41窗格显示(显示辅助区41作为在窗口31中所建立的窗格)和浮动显示(显示辅助区41作为独立于窗口31的窗口)。
在编辑器22中,可以通过用户所执行的操作自由地调整编辑区33、打印区34和辅助区41的显示状态。在图2的例子中,在窗口31中建立编辑区33和辅助区41来水平地划分窗口31(编辑区33、打印区34和辅助区41在垂直方向上较长)。在此设置中,辅助区41限制编辑区33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使编辑区33在水平方向上的可视范围变窄),从而损害在水平方向上宽的打印区34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在此编辑器22中,当用户做出使能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设置时调整和最优化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以避免损害编辑区32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CPU2根据存储在HDD5中的编辑器22的过程执行命令,从而PC1用作编辑器22。CPU2(根据编辑器22的过程运行)用作根据由用户执行的键盘/鼠标操作控制编辑区33的形状、显示内容、字符输入方向和布置位置的第一控制装置。CPU2还用作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果控制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的第二控制装置。简而言之,PC1通过第二控制装置的功能来实施显示状态控制功能。
下面将详细说明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是用于根据被来自用户的指令改变了的编辑区33的状态来改变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功能。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包括(1)自动调整窗格形状,(2)自动调整样本显示,(3)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和(4)自动调整浮动位置。下面将逐一解释以上功能。
首先,参照图3-5解释“(1)自动调整窗格形状”。图3示出当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改变让打印区34在水平方向上变宽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图4示出当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改变让打印区34在垂直方向上变长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图5示出当输入编辑区33的字符的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3中示出当输入编辑区33的字符的方向变成水平方向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自动调整窗格形状”指根据由用户造成的编辑区33的状态变化的结果来改变辅助区41的形状(嵌入作为窗口31的窗格)。编辑区33的状态改变包括(a)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和(b)在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
首先,将解释根据“(a)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指改变安排在编辑区33中的打印区的方向。
具体来说,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改变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使打印区34在水平方向上变宽时,辅助区41的形状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变成如图3所示的垂直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在该辅助区41中,功能图标42a-42c也安排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在窗口31中垂直布置编辑区33和辅助区41,与图2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水平方向上打印区34的可视范围扩大了。
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改变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使打印区34在垂直方向上变长时,辅助区41的形状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变成如图4所示的水平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在该辅助区41中,功能图标42a-42c也被安排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在窗口31中水平布置编辑区33和辅助区41,与图3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垂直方向上打印区34的可视范围扩大了。
下面将解释根据“(b)在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的结果来自动调整窗格形状。“在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指将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
具体来说,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将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水平方向时,辅助区41的形状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变成如图3所示的垂直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在该辅助区41中,功能图标42a-42c也安排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在窗口31中垂直布置编辑区33和辅助区41,与图2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水平方向上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扩大了。
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将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时,辅助区41的形状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变成如图5所示的水平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在该辅助区41中,功能图标42a-42c也安排在垂直方向上。通过在窗口31中水平布置编辑区33和辅助区41,与图3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在垂直方向上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扩大了。这样,字符输入到编辑区33就更方便了。
下面将参照图6和7解释“(2)自动调整样本显示”。图6示出当样本显示43位于辅助区41时输入编辑区33的字符的方向变成水平方向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图7示出当样本显示43位于辅助区41时输入编辑区33的字符的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自动调整样本显示”指根据用户造成的编辑区33的字符输入方向的改变的结果将位于辅助区41内的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变到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
“样本显示43”指用于显示要输入编辑区33的内容的样本的显示区。可以在辅助区41中通过从菜单栏32调用样本显示功能来激活样本显示43。用户可以从样本显示43中所显示的样本选择所希望的样本并将所选择的样本输入编辑区33。例如,当用户从菜单栏32调用关于问候消息的样本显示功能时,在样本显示43中显示问候消息的样本。
具体来说,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将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水平方向时,辅助区41中的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通过显示状态功能改变到图6中所示的水平方向。通过将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自动改变成水平方向(根据编辑区33的字符输入方向),可以将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维持在与编辑区33的字符输入方向相同的方向上。
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将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垂直方向时,辅助区41中的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通过显示状态功能改变到图7中所示的垂直方向。通过将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自动改变成垂直方向(根据编辑区33的字符输入方向),可以将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维持在与编辑区33的字符输入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结果,在字符输入编辑区33期间用户可以更容易地参考样本显示43的内容。
下面将参照图8解释“(3)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图8示出当在窗格显示中已显示辅助区41时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被放大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
“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指根据用户造成的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的改变结果将辅助区41的形状切换成浮动显示(将辅助区41作为独立于窗口31的窗口显示)或窗格显示(将辅助区41作为在窗口31中建立的窗格显示)。
具体来说,在如图2-7所示的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将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放大至大于规定范围时,辅助区41的形状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切换至图8中所示的浮动显示。当将辅助区41的形状切换至如上的浮动显示时,辅助区41的显示范围根据在辅助区41中所显示的功能图标42a-42c的数量自动变化。结果,当在辅助区41中所显示的功能图标42a-42c的数量小的时候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会进一步变大。
另外,用户可以通过移动以浮动显示方式所显示的辅助区41或进一步缩小辅助区41的显示范围来进一步放大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编辑区33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在如图8所示以浮动显示方式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通过拖动窗口31的外框将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缩小至小于规定范围时,辅助区41的形状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切换至图5中所示的窗格显示。结果,编辑器22所使用的区域变小。
下面将参照图9和10解释“(4)自动调整浮动位置”。图9和10示出当以浮动显示方式显示辅助区41时改变了编辑区34的布置位置时在屏幕53上的操作屏的例子。
“自动调整浮动位置”指根据用户造成的编辑区33的布置位置的改变结果改变在浮动显示中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以使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最大化。
具体来说,以浮动显示方式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当用户将编辑区33和窗口31一起移动至屏幕53的左上方时,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改变至图9中所示的屏幕53(窗口31的对面)的右下方。另一方面,当用户将编辑区33和窗口31一起移动至屏幕53的是右下方时,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改变至图10中所示的屏幕53(窗口31的对面)的左上方。如上,通过显示状态控制功能自动调整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以持续地最大化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结果,缩小了辅助区41和编辑区33之间的重叠区域并扩大了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从而即使在移动编辑区33时也能维持编辑区33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下面将参照图11解释与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有关的设置。图11示出当用于设定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内容的设置窗口52被激活时的操作屏的一个例子。当从菜单栏32中所安排的菜单中调用用于设置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功能时显示图11所示那样的用于显示状态显示功能的设置窗口52。在该设置窗口52中,设置了复选框“AUTOMATIC ADJUSTMENT OF PANE CONFIGURATION”(自动调整窗格形状)、“AUTOMATIC ADJUSTMENT OF SAMPLE DISPLAY”(自动调整样本显示)、“AUTOMATICSWITCHING BETWEEN FLOATING AND PANE”(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和“AUTOMATIC ADJUSTMENT OF FLOATING POSITION”(自动调整浮动位置)。当复选复选框“AUTOMATIC ADJUSTMENT OF PANE CONFIGURATION”时,在框中显示单选按钮“BASED ON SHEET DIRECTION”(根据页方向)和“BASED ON CHARACTER INPUT”(根据字符输入)。
通过复选复选框“AUTOMATIC ADJUSTMENT OF PANE CONFIGURATION”并选择按钮“BASED ON SHEET DIRECTION”,显示状态控制功能被设置成执行上述“(1)(a)根据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的形状”。同时,通过复选复选框“AUTOMATIC ADJUSTMENT OF PANE CONFIGURATION”并选择单选按钮“BASED ONCHARACTER INPUT DIRECTION”,显示状态控制功能被设置成执行上述“(1)(b)根据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的形状”。
当复选复选框“AUTOMATIC ADJUSTMENT OF SAMPLE DISPLAY”时,显示状态控制功能被设置成执行上述“(2)自动调整样本显示”。当复选复选框“AUTOMATICSWITCHING BETWEEN FLOATING AND PANE”时,显示状态控制功能被设置成执行上述“(3)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当复选复选框“AUTOMATICADJUSTMENT OF FLOATING POSITION”时,显示状态控制功能被设置成执行上述“(4)自动调整浮动位置”。
如上,用户可以通过改变设置窗口52中的设置自由地改变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内容,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意图设置形状的调整、显示内容和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
下面将参照图12-16描述为显示状态控制功能所执行的过程。图12为示出根据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3为示出根据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4为示出自动调整样本显示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5为示出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的过程的流程图。图16为示出自动调整浮动位置的过程的流程图。以规定的间隔调用图12-16中所示的过程,同时运行并在CPU 2的控制下执行编辑器22。
首先,下面将描述用于“(1)(a)根据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的形状”的过程。如图12中所示,过程进到步骤S110(下文简称为“S110”,以下步骤同前)并判断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的情况下用户是否改变了打印区34的方向。如果没有改变打印区34的方向(S110否),则图12的过程结束。
如果打印区34的方向改变了(S110是),过程进到S120,并判断是否通过设置窗口52进行了用于执行“根据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设置。如果没有设置(S120否),则图12的过程结束。
如果进行了用于执行“根据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设置(S120是),则过程进到S130并判断是否正以最佳形状显示了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具体来说,在用户改变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使打印区34在水平方向上变宽的情况下,如果辅助区41在垂直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则判断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要以最佳形状显示。在用户改变打印区34的布置方向使打印区34在垂直方向上变长的情况下,如果辅助区41在水平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则判断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要以最佳形状显示。
如果以最佳形状显示该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S130是),则图12的过程结束。如果不是以最佳形状显示该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S130否),则过程进到S140且辅助区41的窗格显示变为上述最佳形状。此后,图12的过程结束。
下面将说明用于“(1)(b)根据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过程。参见图13,首先在S210中,判断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用户是否改变了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如果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没有改变(S210否),则图13的过程结束。如果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改变了(S210是),则过程进到S220并判断用户是否通过设置窗口52进行了用于执行“根据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设置。如果没有进行设置(S220否),则图13的过程结束。
如果进行了用于执行“根据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的变化自动调整窗格形状”的设置(S220是),则过程进到S230并判断是否正以最佳形状显示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具体来说,在用户将打印区34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水平方向的情况下,如果辅助区41是在垂直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中,则判断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要以最佳形状显示。在用户将打印区34中字符输入方向变成垂直方向的情况下,如果辅助区41是在水平划分窗口31的窗格显示中,则判断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要以最佳形状显示。
如果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是正以最佳形状显示的(S230是),则图13的过程结束。如果窗格显示中的辅助区41不是以最佳形状显示的(S230否),则过程进到S240并将辅助区41的窗格显示变成上述最佳形状。此后,图13的过程结束。
下面将说明用于“(2)自动调整样本显示”的过程。参见图14,首先在S310中,判断在窗格显示中显示辅助区41的情况下用户是否改变了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如果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没有改变(S310否),则图14的过程结束。如果编辑区33中的字符输入方向改变了(S310是),则过程进到S320并判断用户是否通过设置窗口52进行了用于执行“自动调整样本显示”的设置。如果没有进行该设置(S320否),则图14的过程结束。
如果进行了用于执行“自动调整样本显示”的设置(S320是),则过程进到S330并判断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是否与被用户改变了的打印区34中的字符输入方向相同。具体来说,当被用户改变了的打印区34中的字符输入方向为水平/垂直方向时判断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是否为水平/垂直方向。如果样本显示43的显示内容的方向与打印区34中的字符输入方向相同(S330是),则图14的过程结束。如果该两个方向不相同(S330否),则过程进到S340并将样本显示34的显示内容的方向变成与打印区34中的字符输入方向相同。此后,图14的过程结束。
下面将说明用于“(3)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的过程。参见图15,首先在S410中,判断用户是否改变了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如果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没有改变(S410否),则图15的过程结束。如果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改变了(S410是),则过程进到S420,其中判断用户是否通过设置窗口52进行了用于执行“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的设置。如果没有进行该设置(S420否),图15的过程结束。
如果进行了用于执行“在浮动显示和窗格显示之间自动切换”的设置(S420是),过程进到S430并判断被用户改变了的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是否为规定阈值或更大。虽然用户可以自由地改变阈值,也可以将阈值固定为不变量。如果被用户改变了的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为规定阈值或更大(S430是),则过程进到S440,并判断辅助区41是否在窗格显示中。
如果辅助区41不在窗格显示中(S440否),则图15的过程结束。如果辅助区41在窗格显示中(S440是),则过程进到S450且辅助区41的形状变成浮动显示。此后,图15的过程结束。
如果被用户改变了的编辑区33的显示范围小于规定阈值(S430否),则过程进到S460,并判断辅助区41是否在浮动显示中。如果辅助区41不在浮动显示中(S460否),则图15的过程结束。如果辅助区41在浮动显示中(S460是),则过程进到S470且辅助区41的形状变成窗格显示。此后,图15的过程结束。
下面将说明用于“(4)自动调整浮动位置”的过程。参见图16,首先在S510中判断在浮动区内显示辅助区41的状态下用户是否改变了编辑区33的布置位置。如果编辑区33的布置位置没有改变(S510否),则图16的过程结束。如果编辑区33的布置位置改变了(S510是),则过程进到S520,其中判断用户是否通过设置窗口52进行了用于执行“自动调整浮动位置”的设置。如果没有进行该设置(S520否),则图16的过程结束。
如果进行了用于执行“自动调整浮动位置”设置(S520是),则过程进到S530并判断浮动显示中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是否为使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最大化的位置。如果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是使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最大化的位置(S530是),则图16的过程结束。如果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不是使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最大化的位置(S530否),则过程进到S540,其中将辅助区41的布置位置变到使编辑区33的可视范围最大化的位置。此后,图16的过程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根据编辑区33的状态改变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从而可以改善编辑器22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虽然以上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示例实施例,还可以有各种修改、设计变化等而不偏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例如,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设备是通过在OS上激活的应用软件的功能来执行的,还可以通过控制程序或设备的特制硬件来实现显示控制设备。
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是根据编辑区33的控制结果选择性地控制的,该显示控制设备还可以形状成根据编辑区33的控制结果仅对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的一个或两个进行控制。还可以根据编辑区33的控制结果同时地对辅助区41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进行控制。
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根据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改变样本显示43的显示方向,还可以有根据编辑区33中字符输入方向改变辅助区41的所有显示内容的显示方向的实施例。
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可以自由地设置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控制内容,还可以实施允许设置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部分控制内容的结构。另外,还可以有固定显示状态控制功能的控制内容和不允许用户设置的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中,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的形状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从而改善了第一显示区的可操作性和可视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中,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的形状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从而改善了第一显示区的可操作性和可视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中,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从而使字符输入第一显示区更容易。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中,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从而使字符输入第一显示区更容易。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中,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水平方向,而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垂直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内容的显示方向,从而用户可以在字符输入第一显示区期间容易地参考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过程中,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水平方向,而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垂直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内容的显示方向,从而用户可以在字符输入第一显示区期间容易地参考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中,在第二显示区已被构建在第一显示区内的情况下,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放大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使第二显示区成为独立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的尺寸将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分离,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第一显示区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中,在第二显示区构建在第一显示区内的情况下,当第一控制装置将第一显示区放大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使第二显示区成为独立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
通过以上结构,根据第一显示区的尺寸将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分离,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第一显示区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中,在第二显示区为独立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的情况下,当第一控制装置移动第一显示区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布置位置变到没有第一显示区的区域。
通过以上结构,在第二显示区独立于第一显示区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显示区移动后的位置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布置位置,从而可以维持第一显示区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中,在第二显示区为独立于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的情况下,当第一控制装置移动第一显示区时,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第二显示区的布置位置变到没有第一显示区的区域。
通过以上结构,在第二显示区独立于第一显示区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显示区移动后的位置设置第二显示区的布置位置,从而可以维持第一显示区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还可以包含用于设置由第二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内容的设置装置。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对根据第一显示区的状态而改变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内容进行设置,从而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意图来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还可以指令计算机用作通过第二控制装置设置控制内容的设置装置。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对根据第一显示区的状态改变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内容进行设置,从而可以实现根据用户的意图来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内显示一个编辑区(用于显示要由打印设备打印的内容),同时在第二显示区内显示一个或多个图标(用于调用在编辑区内创建该打印内容的功能)。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率地创建要由打印设备打印的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可以在第一显示区内显示一个编辑区(用于显示要由打印设备打印的内容),同时在第二显示区内显示一个多个图标(用于调用在编辑区内创建该打印内容的功能)。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有效率地创建要由打印设备打印的内容。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设备中,可以将打印设备用于在特定方向上的长度可变的矩形打印媒体上打印。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跨屏幕的整个宽度显示在长而窄的打印媒体上所打印的打印内容,从而改善打印内容的创建/编辑期间的可操作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中,打印设备可以是用于在特定方向上的长度可变的矩形打印媒体上打印的设备。
通过以上结构,可以跨屏幕的整个宽度显示在长而窄的打印媒体上所打印的打印内容,从而改善打印内容的创建/编辑期间的可操作性。
另外,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过程可以通过存储在诸如CD-ROM之类的可移动记录媒体或诸如硬盘之类的固定记录媒体中,或利用有线或无线电信装置通过因特网之类的通信网络来分配给计算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字符输入方向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果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水平方向上,而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垂直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已被构建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放大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使所述第二显示区成为独立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为独立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移动第一显示区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布置位置变到没有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设置由第二控制装置的控制的内容的设置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显示一个用于显示要由打印设备打印的内容的编辑区,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内显示用于调用在编辑区内创建该打印内容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图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是用于在特定方向上的长度可变的矩形打印媒体上打印的设备。
10.一种用于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程序,所述程序指令计算机用作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字符输入方向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果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或显示内容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水平方向上较宽,而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控制成在垂直方向上较长。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水平方向上,而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字符输入方向设置成垂直方向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显示内容控制在垂直方向上。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已被构建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显示区放大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形状使所述第二显示区成为独立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为独立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显示区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移动第一显示区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可以将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布置位置变到没有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还指令计算机用作用于设置由第二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内容的设置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显示用于创建要由打印设备打印的打印内容的创建区,并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显示用于调用用于在创建区中创建打印内容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图标。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是用于在特定方向上的长度可变的矩形打印媒体上打印的设备。
19.一种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显示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编辑工作的编辑区的状态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由第一控制装置造成的编辑区的状态的变化控制用于显示辅助编辑区内的编辑工作的信息的辅助区的状态的第二控制装置。
20.一种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显示的显示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控制打印区相对于用于编辑工作的编辑区的状态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由第一控制装置造成的编辑区相对于打印区的状态的变化执行控制以改变在编辑区中显示辅助编辑工作的信息的辅助区的状态的第二控制装置。
21.一种用于控制屏幕上的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用于编辑工作的编辑区的状态;根据编辑区的状态的检测结果判断用于显示辅助编辑区中的编辑工作的信息的辅助区的状态的改变是否有必要;并当判断改变是必要的时改变辅助区的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控制设备,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字符输入方向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根据第一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果控制第二显示区的形状、显示内容和布置位置中至少一个的第二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G09G5/32GK1759371SQ20048000676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8日
发明者藤田康之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