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006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教学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原子结构模型。
已有的原子结构模型是由固体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实际上,该结构不够完善,还有一些重要结构部分未揭示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结构完整的、能揭示实际原子真实结构特别是未明结构部分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原子结构由原子核、电子和外包壳组成球体形,该壳包裹于该核的周围,同时包容着电子该壳和电子同时绕该核公转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内包壳组成,质子和中子被内包壳包裹着呈自旋状态。外包壳和内包壳均由密度较大的宇宙基态液组成,它们之间没有明显或绝对的分界面,即呈连续性状态。外包壳的外表面呈云白色云雾状,密度较小,并且其液态性质较明显,但与核中心相距越小,其密度越大,固态性质越明显而液态性质越减弱。内包壳的密度大于外包壳,在核中心区密度最大;整个原子结构中,宇宙基态液的密度分布遵循自由度m=1的X2-分布所描述的密度曲线。这构成该液在原子中的密度分布规律。
在制作教学模型器具时,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或玻璃或硅橡胶制成内、外包壳,用黑色小、中、大珠子,如铁珠、塑料珠子制成电子、质子、中子和原子核。
本发明的优点是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完善化,能直接揭示和显示新的结构部分。适用于教学、科普宣传等等。
现给出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原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原子核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铁原子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原子结构教学模型第二实施例示意5为原子结构教学模型第三实施例示意6为原子结构教学模型第四实施例示意7为粒子结构剖面示意8为原子结构教学模型与支架关系的立体示意图下面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发明由原子核1、外包壳2、电子3、组成,核1为黑色大珠子、电子3为黑色小珠子,外包壳2为云白色状并将核1包裹着和将电子3包容着。原子核1的结构由质子4、中子6、内包壳5组成,内包壳5为云白色状,将质子4、中子6包容着,质子和中子均为黑色中珠子。见图1、2。图3中铁原子外形为双锥体对称联合体状。
实际中,原子之间互相结合直接表现在外包壳2之间的互相联接和该联接部位发生互相融合。这是由原子形成分子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原子核1的内包壳5也同样能发生该类融合现象;特别是在外界环境的高温高压条件,例如地球的地核内的高温高压条件,各原子核之间的内包壳就会发生完全性的互相融合并形成同一个较大的原子核。这里把这种融合现象称为核融合现象,该作用称为核融合作用。它是自然界中由小原子量的原子生成新的大原子量的原子的基本途径或基本原理。例如、甲烷中四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被挤压。它们的原子核就会互相融合形成一个大的氧原子核而生成氧原子又如两个氧原子的核融合后生成硫原子,硫原子与氧原子进一步发生外包壳联接融合而生成二氧化硫,被火山喷出;地球上的大部分种类的原子或元素是通过该类核融合作用来生成的。由此推知其它天体的不同种类元素生成情形也应如此。例如、土星和木星上氢分子的氢原子核发生核融合作用而生成氦原子。
教学模型中第二实施例原子核1、电子3和电子轨道7组成,电子连接于电子轨道上,每个轨道只有一个电子。见图4。轨道由金属或塑料环制成。
第三实施例由原子核1、电子3、电子轨道7、原子外包壳2组成,外包壳为云白色球体状或透明球体状,由塑料或玻璃制成。球体可分成两个能被分离的半球,原子核、电子、电子轨道配合地被夹于两个半球之间,见图5。
第四实施例由原子核1、电子3、电子轨道7、涡旋线8、原子外包壳2组成,电子轨道为虚线状、即黑白相间交替状,每一轨道与涡旋线相交处都连接一个电子。涡旋线8表示原子磁旋力的运动方式呈涡旋状,该线内端连接原子核1、外端延伸于原子外包壳的外表面。本实施例可用于太阳系教学模型。原子核代表太阳,电子3代表行星,电子轨道7代表公转轨道,涡旋线8代表太阳磁旋力运动呈现为涡旋状。见图6。
第五实施例是支架12下端连接垫块13、上端同时通过连杆14分别与原子核1、电子轨道7连接、轨道呈倾斜状。垫块13重量大于支架上端的原子结构模型的重量,见图8。
另外,基本粒子(除光子、中微子之外)的结构由恒星式大粒子9、行星式小粒子10、粒子包壳11组成,小粒子10位于包壳11中绕大粒子9作A方向旋转,包壳11将大粒子9包裹着,包壳11为云白色。见图7,其制作方法与原子结构教学模型相同,原子核中,核子通过粒子包壳之间的融合作用而形成原子内包壳5。
原子核自转,粒子自旋,电子公转作A方向旋转。
由上述可见,经典原子结构理论中,某一电子轨道里同时可分布二十多个电子的学说,可能不是对真实结构的描述。
另外补充和更正1、中国专利“一种磁旋力测定仪”和“地球磁旋力测定仪”中所述的X2分布的公式中的“Φ”符号改为“”;其中将原记载的“遵循自由度m=1的X2-分布的公式”改为遵循自由度m=1的X2-分布公式中所描述的密度曲线。也就是说磁旋力距离与强度、距离与公转速度的分布曲线和定律遵循自由度m=1的X2-分布的密度曲线或m=1的X2-分布公式中所描述的密度曲线。
2、中国专利“一种粒子运动模型”中关于可见径迹产生的原理改为粒子加速后的粒子碰撞实验中,在气泡室中所产生的可见径迹是因粒子碰撞了氢分子,使其结构中的宇宙基态液受激而发生高能振荡,从而产生“可见”波段的电磁波,在气泡中形成可见径迹,这是带电粒子的情形不带电粒子在实验中不产生可见径迹,原因是其产生的电磁波的波段处于红外线区或者不可见光区。
3、由于原子有外包壳,由宇宙基态液组成,该壳周围仍然由该液包围着,只是其密度较该壳为小。因此众多原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球体时,其周围也聚集了一定宽度的该液。由此可知地球等天体的周围也由该液包裹着,从而构成地球磁场的物质实体,所以,地球磁场的物质性本质是一定密度的宇宙基态液。此外,地球磁场还具有力学特性—地球磁旋力,可见,地球磁场是一定密度的宇宙基态液和一定强度磁旋力的统一体,表现出基态液性和磁旋力性,这里把该特性简称为力液二象性。
4、这里把宇宙基态液简称为基态液,以其为介质传播的被简称为基态波,为了纪念“以太”学说又可尊称其为“以太”波。本类波属于机械性的波,即基态液受外力作用、激发而产生的波,类似于水波、声波,没有电磁交替变化现象。从定义上说,它与电磁波绝然不同,但从本质或实际应用上看电磁波就是基态波,须指出的是,电磁波的定义核心有“电磁场交替变化过程”,这实际上是人们对该类波的错觉所造成的。因此,电磁波宜修改为“基态波——由基态液直接产生的波。基态波是基态液层次上的基本性的波,其机械性可能与水波、声波有较大差别。
5、原子结合能理论似乎证实质能转化定律的正确,但反过来看,一个大的原子分成二个较小的原子时,其总质量稍增,至少总质量不会减少,那么该反应岂不是吸收巨大能量?按此推理,核裂变是一个吸热吸能反应,不会放出巨大能量。可见结合能理论不能用作质能转化定律的证据。
6、需注意的是波粒二象性学说似乎想逃避约一百年前的实验伦琴射线在强磁场中能作直线传播,事实表明射线仅有波动性,如果符合波粒二象性原理射线不能直线前进。虽然举世公认的康普顿效应似乎证实了该二象性的存在,但它似乎没有经过强磁场这一“关”。因此,该效应只证实了电子与电磁波混杂在一起的事实。实际上,粒子与电磁波混杂在一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波与粒子各自独立、分离无线电波无粒子的事实构成了这方面的直接证据。如果用强磁场“滤”掉电子,康普顿实验还会有效应吗?7、仍值得一提的是,潮汐虽被公认为万有引力的直接证据,但却可能仍是来自于人们的错觉。原因是,天体对地球海水的引力作用不可能只限于太阳和月球,应该还有木星、土星等行星,因而每天潮汐的次数会超过二次,可多达数次。但实际上每天最多为二次,这与引力作用的理论推理结果相差太大了。似乎表明,潮汐主要不是万有引力作用引起的。还因为,如果海水被太阳、月球的引力吸引而堆积起来会使海水的海拔高度上升较大幅度,甚至高于青藏高原,背向面的海水会流到吸引的正面。但实际上潮汐落差只有数十米。万有引力是长程力,没有理由显示其它行星的引力对海水不起任何潮汐作用。
引发潮汐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地球磁旋力与太阳、月球磁旋力相互、共同地作用于海水的缘故。实际上地球磁旋力(见中国专利地球磁旋力测定仪)驱动海水作自西向东地移动、同时太阳或月球的磁旋力则驱动海水作自东向西地移动,形成正反作用的对抗区,其海水被聚积而导致海平面升高、出现潮汐现象;由于该类力对海水的作用较弱,故潮汐的落差仅有数十米而不会出现高海拔式的潮汐。但是其它行星的磁旋力对海水的作用非常弱,因而未能引发潮汐。
8、月球和水星可能来源于太阳——原行星时期的太阳(参见中国专利一种粒子运动模型)。因为它们表面的许多巨大郧石坑普遍不是深窝状的深坑,而是环形山围绕巨大平原状的“平底”性“浅坑”。这表明它们曾经历一个软浆阶段。这种软浆只有行星幔部和核部的岩浆才会存在,这个行星就是当时处于行星时期的太阳,后来发生爆炸,其幔部分离出一个巨块岩浆而形成月球,最终被地球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水星则是由核部分离出一个巨块岩浆形成,做了现在的行星,故其有一个巨大的铁核因行星的核含铁量极高,它们表面的平底“浅坑”现象表明它们处于同一时期形成。除了本类解释之外,似乎已找不到任何其它解释该类“浅坑”形成的合理答案。
9、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迷可能主要因太阳氢原子大多数处于亚原子状态,本身就缺少中微子。这同时表明太阳正在不断地生成新的氢原子——初生期原子,至少缺少中微子,与地球上的氢原子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缺少中微子的太阳氢原子数量在太阳上占多数,可能约占三分之二。其实,太阳中微子并没有失踪。只是人们以地球氢原子作参照而产生的错觉。这可能表明初生期原子的初始模式是亚原子状态,缺少一些粒子。
10、如果太阳曾经是行星、地球曾是它的卫星,那么,人类等生物是否来自于当时该类行星?
权利要求
1.用于教学器具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呈球体形,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特征是在原子核周围包裹着外包壳,外包壳同时包容着电子;原子核中内包壳包容着质子和中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外包壳和内包壳呈云白色状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均为黑色珠子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原子外形可以呈双锥体对称联体状。
4.由原子核、电子、电子轨道组成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每一电子轨道仅连接一个电子。
5.由原子核、电子、电子轨道组成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每一电子轨道仅连接一个电子;原子核、电子、电子轨道同时配合于云白色的原子外包壳构成的两个半球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涡旋线的一端连接原子核,经与各电子轨道相交配合后由外端游离于原子外包壳的外表面;每一相交处连接一个电子。
7.用于太阳系教学模型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为太阳、电子为行星、电子轨道为行星轨道,其特征是,涡旋线内端连接太阳,经与各行星轨道相交后由外端游离于外周,每一相交处连接一个行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支架上端通过连杆分别与原子核、电子轨道连接、下端连接垫块。
9.由原子核、电子组成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其特征是其粒子结构模型由恒星式大粒子、行星式小粒子、粒子包壳组成,小粒子位于包壳内、包壳包裹着大粒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物理教学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原子结构模型由原子核、外包壳、电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包裹着外包壳、外包壳同时包容着电子;原子核由内包壳、质子、中子组成,内包壳包裹着质子和中子。克服原子结构不够完整的缺点。适用于教学、科普。
文档编号G09B23/20GK101051428SQ20061012223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13日
发明者冯建光 申请人:冯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