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及其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80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组件及其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用于具有灯座和电源模块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通常,根据光源位置,使用在液晶显示(LCD)装置中的背光组件可被分类成直接照射背光组件或边缘照射型背光组件。具有多个冷阴极荧光灯的直接照明型背光组件通常包括灯座,其用来将灯固定在容纳箱体的底板上。当组装传统背光组件时,灯座和连接至逆变器的电线、或者灯座的多个接线端被焊接至印刷电路板。此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同时在焊接过程中灯经常会受到损坏。而且,当利用新的逆变器替换有故障的逆变器时,必须首先将灯与灯座分离,从而使得维修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灯座包括灯座本体和电源接头。在灯座本体的上部形成有灯导向槽,在灯座本体的下部形成有逆变器插入槽。电源接头包括暴露至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一部分以及邻接灯导向槽而设置的第二部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接头设置在灯座的第一凹部,灯导向槽设置在与第一凹部相对的第一方向并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同时逆变器插入槽设置在与第一凹部相对的第二方向并朝向第二方向延伸。逆变器插入槽可以凹陷一预定深度以暴露电源接头的第一部分。电源接头的第一部分可以在第一部分的下部从第一凹部朝向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二方向弯曲。电源接头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具有例如钩形的逆变器卡接结构。
第二部分可包括位于灯导向槽旁边的线卡接部,其固定灯的位于灯外部端处的电线。灯座还可包括沿从灯导向槽至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三方向而插入第一凹部的灯座罩。电源接头的第一部分可包括用来接收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的电源输入部,并且电源接头的第二部分可包括将电源供应至灯的电极部的电源输出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板和多个灯座。多个电源输出端沿电源板的边缘部形成。每个灯座包括灯座本体和电源接头。灯导向槽形成在灯座本体的上部,逆变器插入槽形成在灯座本体的下部。电源板的边缘部插入到逆变器插入槽中。电源接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暴露至逆变器环绕槽并与电源输出端相接触。第二部分设置为邻接于灯导向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还包括绝缘板,该绝缘板面对电源板并具有中间插入有灯座本体的固定槽。第一部分可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电源板的上表面相接触。第二邻接部与电源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电源输出端可形成在电源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上,以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背光组件包括多个灯座、容纳箱、多个灯、以及电源板。容纳箱包括底板和侧壁。底板具有多个开口,其中灯座插入该开口中。侧壁设置在底板边界部分上。每个灯包括灯管和电极部。灯管由灯导向槽引导,并且电极部从灯管端部延伸并与第二部分接触。电源板可滑动地插入到暴露至底板背面的逆变器插入槽中。电源输出端形成在电源板上并与第一部分相接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组件还包括绝缘板。绝缘板设置在底板与电源板之间。固定槽形成在绝缘板上,每个灯座的灯座本体插入在该固定槽中。背光组件还可包括边模和光学单元。边模覆盖灯座。光学单元设置在灯的上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背光组件还包括灯反光件和导光板。灯反光件邻近侧壁设置,以便于环绕灯,并朝向底板和侧壁所限定的接收空间反射由灯产生的光。导光板包括光射出面、面对光射出面的相对面、以及将光射出面与相对面相连接的侧面。灯邻近侧部面设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灯座、绝缘板、容纳箱、多个灯、电源板、光学单元、以及显示面板。绝缘板具有固定槽,每个灯座的灯座本体可滑动地插入其中。容纳箱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底板和侧壁,其中,固定于绝缘板的灯座插入到该开口中,该侧壁设置在底板的边界部分上。每个灯包括由灯导向槽引导的灯管以及从灯管的端部延伸并与第二部分相接触的电极部。电源板可滑动地插入到暴露至底板背面的逆变器插入槽中。与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电源输出端形成在电源板上。光学单元设置在灯的上方,并且显示面板设置在光学单元的上方。
根据上述内容,灯与灯座之间的焊接以及灯座与电源板之间的焊接被省略了,从而提高了背光组件和显示装置的装配性,并且电源板可以容易地重新加工。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很明显,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灯座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源接头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灯座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灯座的透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8是沿图6中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灯座和绝缘板的连接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图9所示的电源模块的后透视图;图12是示出图9所示的电源模块的透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典型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背光组件的后透视图;图18是沿图1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20是沿图19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灯座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电源接头的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灯座10固定灯3,灯3为LCD装置提供背光,并且灯座10包括用于灯3的电源。灯座10包括座体11和电源接头30。
电源接头30设置于形成在灯座10上的凹部。
座体11有利地通过喷射模塑而形成。例如,座体11具有六面体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座体11包括上面12、面对上面12的下面13、以及连接上面12和下面13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14、15、16、17。第一侧面14和第二侧面15彼此相向。第三侧面16和第四侧面17彼此相向并连接至第一侧面14和第二侧面15。
具有预定深度的灯导向槽21形成在座体11的上面12上,逆变器插入槽23形成在座体11的下部上。灯导向槽21设置在与形成在灯座10上的凹部相对的第一方向上并朝向该第一方向延伸,并且逆变器插入槽23设置在与形成在灯座10上的凹部相对的第二方向上并朝向该第二方向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灯导向槽21朝向第一侧面14开口。灯导向槽21可变弯以具有与灯3相对应的形状。逆变器插入槽23从第一侧面14的下部朝向第二侧面15凹陷一预定深度,并朝向第三侧面16和第四侧面17开口。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灯座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2至图4,座体11具有连接孔25和耦合孔27。连接孔25对应于形成在灯座10上的凹部。连接孔25穿过上面12形成并朝向逆变器插入槽23开口。耦合孔27穿过第三和第四侧面16、17形成并朝向连接孔25开口。
电源接头30由导电金属制成,并设置在连接孔25中。电源接头30包括第一端部(下文中被表示为电源输入部)31和第二端部(下文中被表示为电源输出部)37,它们彼此电连接。
逆变器插入槽23凹陷一预定深度以将电源输入部31暴露于逆变器插入槽23。电源输出部37邻近灯导向槽21设置。电源输入部31在电源输入部31的下部从连接孔25朝向逆变器插入槽23的第二方向弯曲。电源输入部31包括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5。第一连接部32设置在由逆变器插入槽23所限定的容纳空间的上部,并且第二连接部35设置在该容纳空间的下部。
电源输入部31具有逆变器卡接结构。例如,逆变器卡接结构具有钩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包括两个形状基本相同的第一连接端33,并且第二连接部35包括两个形状基本相同的第二连接端36。可替换地,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5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端部。
第一连接部32包括从第二侧面15朝向第一侧面14延伸的多个第一连接端33,并且第二连接部35包括从第二侧面15朝向第一侧面14延伸的多个第二连接端36。例如,靠近第一侧面14的第一连接端33的端部和第二连接端36的端部具有钩形。
图5是沿图3中的线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3至图5,电源输出部37包括位于灯导向槽21附近并固定灯3的位于灯3外端的导线的导线卡接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输出部37设置在灯3的引线6的两侧,该引线暴露于连接孔25并设置在灯导向槽21的上方。电源输出部37包括第一电源端38和第二电源端39。第一电源端38延伸至连接孔25的上部,并沿引线6的第一侧朝向连接孔25的下部弯曲。第二电源端39面对第一电源端38,并沿引线6的第二侧朝向连接孔25的下部弯曲。
灯座10还包括灯座罩40。灯座罩40沿从灯导向槽21至逆变器插入槽23的第三方向插入到连接孔25中。灯座罩40挤压电源输出部37,使其与灯3的引线6相接触。
灯座罩40包括彼此基本对称的第一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和第二固定部的上部彼此连接,并且第一和第二固定部的下部以预定间隔彼此隔开。固定钩43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固定部的下部上。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斜面。
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插入到连接孔25中时,固定钩43插入到穿过座体11形成的对应的耦合孔27中。固定钩43耦合至耦合孔27,以与插入到耦合孔27中的固定钩一起上下滑动。当灯座罩40插入到连接孔25中时,第一和第二斜面挤压包括第一电源端38和第二电源端39的电源输入部31。因此,第一电源端38和第二电源端39接触并包围灯3的引线6的部分。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灯座的透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6和图7,灯座210包括座体211和电源接头230。
座体211与图1所示的座体1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灯导向槽221的形状和连接孔225的形状。因此,座体211具有基本上是六面体的形状,并包括上面212、面对上面212的下面213、以及连接上面212和下面213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214、215、216、217。
灯导向槽221和逆变器插入槽223形成在座体211上。灯导向槽221形成在座体211的上部上。具体地,灯导向槽221从第一侧面214朝向第二侧面214延伸并凹陷一预定深度。
逆变器插入槽223形成在第一侧面214上,并被定位在灯导向槽221的下方。逆变器插入槽223从第一侧面214的下部朝向第二侧面214凹陷一预定深度,并朝向第三侧面216和第四侧面217开口。
连接孔225可形成在座体211中。连接孔225朝向灯导向槽221和逆变器插入槽223开口。
图8是沿图6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6至图8,电源接头230与图2所示的电源接头3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源输出部237的形状。因此,电源接头230设置在连接孔225内,并包括电源输入部231和电源输出部237。
电源输入部231包括第一连接部232和第二连接部235。电源输入部231与图2至图5所示的电源输入部31基本相同。电源输出部237从电源输入部231延伸,并暴露于灯导向槽221。电源输出部237具有例如环形,并且部分是开口的。灯203的插入到灯导向槽221内的引线206放置在电源输出部237上。
供电模块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灯座和绝缘板的耦合的透视图。图11是示出图9所示的供电模块的后透视图。
参照图9,电源组件(manifold)400包括电源板450和多个灯座410。灯座410与图1至图5所示的灯座10基本相同。
因此,灯座410包括座体411和电源接头430。灯导向槽421形成在座体411的上部,并且逆变器插入槽423形成在座体411的下部上。座体411包括形成在座体411的上面412上的连接孔,并朝向逆变器插入槽423开口。电源接头430包括电源输入部431和电源输出部(未示出),并且电源输入部431包括第一连接部(未示出)以及第二连接部435。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由逆变器插入槽423所限定的容纳空间的上部,并且第二连接部435设置在容纳空间处。第一连接部包括从第二侧面朝向第一侧面延伸的多个第一连接端(未示出),并且第二连接部435包括从第二侧面朝向第一侧面延伸的多个第二连接端436。靠近第一侧面的第一连接端的端部和第二连接端436的端部具有钩形。
参照图11,电源板450电连接至电源输入部431,以将电源供应至灯座410。电源板450可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和安装在PCB上的供电元件。多个电源输出端453沿电源板450的边缘形成。例如,电源输出端453包括形成在PCB上的导线,其部分可暴露于电源板450的表面。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端453形成在电源板450的上表面412上。可替换地,电源输出端453可形成在电源板450的后表面上。可选地,电源输出端453可形成在电源板450的上表面412和后表面上。
参照图10,电源组件400还可包括绝缘板460。绝缘板460可由例如具有电绝缘特性的树脂制成。绝缘板460面对电源板450,并沿电源板450延伸。多个固定槽463相应于电源输出端453形成在绝缘板460上。
固定槽463从与绝缘板460的长边相对应的边缘处凹陷一预定深度,并朝向绝缘板460的上面和下面开口。灯座410滑动地插入并固定到固定槽463。
图12是示出图9所示的电源模块的透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电源板450滑动地插入到固定于绝缘板460的灯座410的逆变器插入槽423中。电源接头430的第一连接部与形成在电源板450上的电源输出端453相接触,并且电源接头430的第二连接部435与电源板450的后表面相接触。
由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435具有钩形,当电源板450插入到逆变器插入槽423中时,具有钩形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435吸收震动,从而防止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435被损坏。
灯403的端部由灯导向槽421引导,并且灯403的引线406插入到电源接头430的电源输出部。因此,电源板450、灯座410、和灯403电连接。
背光组件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4,背光组件600包括多个灯座610、容纳箱670、多个灯603、以及电源板650。
灯座610与图9至图13所示的灯座410基本相同。
容纳箱670包括底板671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673、675、677、679。第一和第二侧壁673和675彼此面对。第三和第四侧壁677和679彼此面对,并且连接第一和第二侧壁673和675。阶梯部形成在第三和第四侧壁677和679的上部。多个开口674穿过靠近第一侧壁673和第二侧壁675的底板形成。
灯603设置在底板671的上方并彼此基本平行,以产生光。每个灯603包括灯管和电极部。例如,灯管具有直管形状并包括诸如氩(Ar)、汞(Hg)等的放电气体。电极部定位在灯管的端部。
电极部包括放电电极和引线。放电电极设置在灯管中,并且引线从放电电极延伸到灯管的外部。灯管由灯导向槽621引导。引线从灯管端部延伸并插入到电源接头630的电源输出部637中。引线与电源输出部637相接触。
背光组件600可以还包括绝缘板660。绝缘板660与图9至图13所示的绝缘板460基本相同。绝缘板660设置在底板671的后表面上,并且被插入到形成在绝缘板660上的固定槽中的灯座610插入到穿过底板671形成的开口674中。
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4和图15,电源板650向灯座610提供电源。电源板650与图9至图13所示的电源板45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源输出端653的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源输出端653形成在电源板650的后表面上。
电源板650设置在绝缘板660的下方。电源板650可滑动地插入到固定于绝缘板660的灯座610的逆变器插入槽623中。电源接头630的第二连接部635与形成在电源板650的后表面上的电源输出端653相接触,并且第一连接部632与电源板650的上表面相接触。
背光组件600可以还包括保护盖685、反射板678、侧模681、以及光学单元690。
保护盖685覆盖电源板650以使电源板650外部地绝缘并屏蔽电磁波。
反射板678设置在容纳箱670的底板671上,以向上反射从灯603产生的光。
侧模681对应于第一侧壁673和第二侧壁675设置在底板671上,以覆盖灯座610。多个槽形成在侧模681的下部边缘上,以防止灯603之间的干扰。阶梯部形成在侧模681的上部。
光学单元690强化光学特性,例如,从灯603产生的光的亮度均匀性和向前的亮度,并且被加强的光向上传输。光学单元690由第三侧壁677、第四侧壁679、以及侧模681支撑。光学单元690包括光漫射板691、光漫射片693、以及聚光片695。光漫射板691、光漫射片693、和聚光片695是顺次设置的。
光漫射板691和光漫射片693漫射从灯603产生的光,并且已被加强了亮度均匀性的光可离开光漫射板691和光漫射片693。例如,聚光片695将来自漫射板691的不同方向的光聚集到例如基本垂直方向,从而加强背光组件600的向前的亮度。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6,背光组件800包括多个灯座810、容纳箱870、多个灯803、以及电源板850。
灯座810与图6至图8所示的灯座210基本相同。容纳箱870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容纳箱67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侧壁的形状以及穿过底板871形成的开口874的位置和数目。因此,容纳箱87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873、875、877、879,并且第三和第四侧壁877、879具有平坦形状,这与图14所示的第三和第四侧壁677、679不同。开口874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873、875、877、879穿过底板871的四个边界部分而形成。
灯803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灯603基本相同。背光组件800还可以包括底模框架860。底模框架860包括支撑部861和框架部863。支撑部861对应于底板871,并且支撑部861的中央部分是开口的。框架部863从支撑部861的边缘延伸,并对应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壁873、875、877、879。开口864穿过边缘部形成,其中,支撑部861和框架部863彼此接触,以便于容易地将灯座810耦合至底模框架860。
底模框架860可包括具有电绝缘特性的树脂。底模框架860被容纳在容纳箱870中。灯803设置在与底模框架860的框架部863的相对的位置。
背光组件800还可包括灯反光件881、导光板891、以及光学片892。
灯反光件881具有基本上是C形的横截面。灯反光件881环绕灯803,并将由灯803产生的光朝向由底模框架860所限定的接收空间反射。
导光板891和光学片892引导由灯803产生的光,并向上提供被导向的光。光学片892包括反光片893、光漫射片895、以及两个聚光片897。反光片893、导光板891、光漫射片895、以及聚光片897顺次设置在支撑部861上或上方。
导光板891引导从灯803产生的然后又入射到侧面上的光,并向上提供被引导的光。光引导部891包括例如聚合物树脂,其具有良好的光学透射性、耐热性、耐化学性、机械强度等。聚合物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亚安酯等。
反光片893反射从导光板891的下表面泄漏的光,以便再次提供导光板891的下表面。光漫射片895加强从导光板891的上表面提供的光的亮度均匀性。聚光片897加强从光漫射片895提供的光的向前的亮度。
图17是示出图16所示的背光组件的后透视图。图18是沿图16中的线VII-V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6至图18,电源板850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电源板65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源输出端853对应于开口874形成在上表面上。
灯座810包括座体811和电源接头830。如图6所示,座体811包括上面、下面、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面。座体811具有灯导向槽、逆变器插入槽823、以及连接孔825。电源接头830包括暴露于逆变器插入槽823的电源输入部831和设置在灯导向槽中的电源输出部837。
灯座810耦合至灯反光件881的纵向端部。灯803插入到灯导向槽中,并且灯803的引线806插入到电源输出部837中。座体811的上面和第四侧面与灯反光件881接触。灯反光件881的对应于灯座810的下面部的部分是开口的。
固定于灯反光件881的灯座810插入到穿过底模框架860的边缘而形成的开口864中以及穿过容纳箱870的底板871而形成的开口874中。如图18所示,逆变器插入槽823暴露于底板871的后表面。电源板850可滑动地插入到逆变器插入槽823中。电源输入部831的第一连接部832与形成在电源板850上的电源输出端853相接触,并且电源输入端831的第二连接部835与电源板850的后表面相接触。
显示装置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0是沿图19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9和图20,显示装置1000包括多个灯座910、绝缘板960、容纳箱970、多个灯903、电源板950、光学单元990、以及显示面板1010。
灯座910、绝缘板960、容纳箱970、灯903、电源板950、以及光学单元990与图14和图15所示的灯座610、绝缘板660、容纳箱670、灯603、电源板650、以及光学单元690基本相同。
显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绝缘板960、保护盖985、反射板978、以及侧模981。绝缘板960、保护盖985、反射板978、以及侧模981与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绝缘板660、保护盖685、反射板678、以及侧模681基本相同。
显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中间模框架1030。中间模框架1030耦合至容纳箱970。中间模框架1030包括支撑部和侧盖部。支撑部可具有基本上是矩形的框架形状,并推动光学单元990的边缘部。用于放置显示面板1010的阶梯部形成在支撑部上。侧盖部从支撑部延伸并耦合至容纳箱970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壁973、975、977、979。
显示面板1010利用光学单元990提供的光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10包括第一基板1011、面对第一基板1011的第二基板1013、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1011与第二基板1013之间的液晶层。
显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印刷电路板(PCB)1015和连接薄膜1017。PCB 1015将驱动信号提供至显示面板1010。连接薄膜1017的第一边缘电连接至第一基板1011的边缘,并且连接薄膜1017的第二边缘电连接至PCB 1015。
显示装置1000还可包括上底盘(top chassis)1050,其暴露显示面板1010的有效显示区域。上底盘1050耦合至容纳箱970和中间模框架1030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灯的引线可装拆地耦合至灯座的电源输出部,并且电源板可滑动地插入到形成在灯座上的逆变器插入槽中。因此,可省略将引线、灯座、以及电源板电连接的焊接过程,从而改进了具有灯座的背光组件和具有灯座的显示装置的组装能力。
此外,由于通过将故障逆变器从逆变器插入槽中分离而利用新逆变器替换故障逆变器,因此具有灯座的电源模块和具有灯座的背光组件可易于修理。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座,包括座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上部的灯导向槽以及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下部的逆变器插入槽;以及电源接头,包括第一部分,其暴露于所述逆变器插入槽;以及第二部分,其邻近所述灯导向槽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电源接头设置在所述灯座的第一凹部,所述灯导向槽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的第一方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逆变器插入槽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的第二方向上并朝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逆变器插入槽凹陷一预定深度,以暴露所述电源接头的所述第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电源接头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下部从所述第一凹部朝向所述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二方向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电源接头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逆变器卡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逆变器卡接结构具有钩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位于所述灯导向槽附近并固定所述灯的位于所述灯的外端的导线的导线卡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还包括灯座盖,所述灯座盖沿从所述灯导向槽至所述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三方向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座,其中,所述电源接头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电源输入部,所述电源输入部接收外部提供的电源,并且所述电源接头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向所述灯的电极部供应电源的电源输出部。
10.一种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板,其具有沿所述电源板的边缘部形成的多个电源输出端;以及多个灯座,所述多个灯座中的每个包括座体,具有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上部上的灯导向槽和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下部上的逆变器插入槽,所述电源板的边缘部插入到所述逆变器插入槽中;以及电源接头,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暴露于所述逆变器插入槽并与所述电源输出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邻近所述灯导向槽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模块,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面对所述电源板并具有其中插入有所述座体的固定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连接部,其与所述电源板的上表面相接触;以及第二连接部,其与所述电源板的下表面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电源输出端形成在所述电源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上,以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相接触。
14.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多个灯座,所述多个灯座中的每个包括座体,其具有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上部上的灯导向槽和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下部上的逆变器插入槽;以及电源接头,包括暴露于所述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一部分和邻近所述灯导向槽而设置的第二部分;容纳箱,包括具有其中插入有所述灯座的多个开口的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界部分上的侧壁;多个灯,每个均包括由所述灯导向槽引导的灯管以及从所述灯管的端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部分相接触的电极部;以及电源板,其可滑动地插入到暴露于所述底板的后表面的所述逆变器插入槽中,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电源输出端形成在所述电源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电源板之间的绝缘板,固定槽形成在所述绝缘板上,每个所述灯座的所述座体插入在所述固定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侧模,其覆盖所述灯座,多个槽形成在所述侧模上以防止所述灯之间的干扰;以及光学单元,设置在所述灯的上方并由所述侧壁和所述侧模支撑。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灯反光件,其邻近所述侧壁而设置以围绕所述灯并将从所述灯产生的光朝向由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限定的接收空间反射;以及导光板,其包括光射出面、面对所述光射出面的相对面、以及连接所述光射出面和所述相对面的侧壁,所述灯邻近所述侧面而设置。
1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灯座,所述多个灯座中的每个包括座体,灯导向槽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上部上,并且逆变器插入槽形成在所述座体的下部上;以及电源接头,其包括暴露于所述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一部分和邻近所述灯导向槽而设置的第二部分;绝缘板,具有固定槽,每个所述灯座的所述座体可滑动地插入所述固定槽中;容纳箱,包括具有多个开口的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的边界部分上的侧壁,所述开口中插入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板的所述灯座;多个灯,每个均包括由所述灯导向槽引导的灯管和从所述灯管的端部延伸并与所述第二部分接触的电极部;电源板,其可滑动地插入到暴露于所述底板的后表面的所述逆变器插入槽中,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电源输出端形成在所述电源板上;光学单元,设置在所述灯的上方;以及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光学单元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座,其包括座体和电源接头。灯导向槽形成在该座体的上部。逆变器插入槽形成在该座体的下部,并且电源板可滑动地耦合至该逆变器插入槽。电源接头包括暴露于逆变器插入槽的第一部分以及邻近该灯导向槽设置的第二部分。固定于绝缘板固定槽的灯座插入到穿过容纳箱的底板而形成的开口中。因此,具有灯座的背光组件可容易地组装和修理。
文档编号G09F9/00GK101051142SQ20061016091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
发明者权伦秀, 姜正泰, 朴尚勋, 河镇镐, 梁容硕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