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脊标题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98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书脊标题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的书脊标题标签,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
背景技术
以往,将多页纸张捆扎在一起、将环状物卡合在形成于侧部的多个装订孔中的工作簿被广泛地使用。此类工作簿包含写生簿、笔记簿、相簿、记事本等。这些工作簿中,可使各纸张绕环状物360度转动,可将后一页以后的纸张重叠在前一页的纸张下使用。因此,具有不占空间、便于使用、易于保存等优点。
虽说此类工作簿具有可使纸张转动以互相重叠的优点,但由于环状物的阻碍而无法贴附书脊封面。因此,选择可在封面上显示表示工作簿内容的标题文字以作为提示的工作簿。然而,在将所述工作簿收纳于书架或箱中等时,封面的文字会完全被隐藏,不易找出想要的工作簿。
作为在工作簿的书脊侧的环状物上设置标题的技术,提出一种板状的标题标签(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21所示,该标题标签50上形成有与环状物52卡合的安装孔51,该安装孔51与沿插接方向形成的狭缝53连通。
另外,为了便于将狭缝53插接于环状物52上,对前端入口54实施倒角。如图22所示,狭缝53因使环状物52通过而扩张变形,并可在插接后恢复原状。作为构成标题标签50的材料采用具有回弹力的树脂板或弹簧钢板等。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073814号公报由于专利文献1所述的标题标签50由板状体构成,因此在将卡合有标题标签50的工作簿55收纳在书架或箱中时,有时会以标题标签50转动到工作簿55的前封面侧或后封面侧的状态收纳,从而标题标签50无法发挥书脊标题的作用。
因此,由于仅看工作簿55的书脊无法判断工作簿55的内容,因而必须将工作簿55一本本地从书架等内取出来确认内容,当取出的工作簿55不是所要找的工作簿55时将其放回书架,并将旁边的工作簿55从书架取出,再次进行内容确认。
另外,由于标题标签50由从工作簿突出的板状体构成,因此,在将工作簿收纳于书架等时,因相邻的工作簿间互相重叠而使各自的侧缘间相互重叠地向正面侧突出,故无法从书架的正面观察标题标签50的显示,且导致难以在相邻工作簿间插入新的工作簿的不便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环状物卡合、在将工作簿收纳于书架或箱中等时可从正面观察书脊标题标签的文字、可有效作为书脊标题发挥作用的书脊标题标签。
本申请第1发明的书脊标题标签,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缘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该书脊标题标签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该本体部具有第1侧面部、第2侧面部、以及使所述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的一端侧的各自侧缘间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角度范围张开地进行连结的连结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环状物卡合。
另外,本申请第2发明在第1发明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的所述一端侧的端缘连接。
所谓连接包含从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连结地延伸的情况、以及从第1侧面部或第2侧面部以规定角度通过其他部件接合的情况等。
本申请第3发明在第2发明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在于,是通过使两侧缘具有所述卡合部的平板的中央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角度范围折弯而形成的。
本申请第4发明在第1发明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卡合部设置在与所述连结部不相邻的侧面部上。
本申请第5发明在第1发明至第4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在于,通过推压所述第1侧面部或第2侧面部,使其以所述连结部为中心转动后所述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相接近,从而所述本体部弹性形变为扁平的形状。
本申请第6发明的书脊标题标签,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该书脊标题标签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包括由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圆弧状的柱状体构成的本体部;以及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环状物卡合的卡合部。
本申请第7发明的书脊标题标签,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该书脊标题标签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状的本体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环状物卡合,且使所述本体部的板面形成为与闭合工作簿时形成的工作簿的书脊封面大致平行的面。
本申请第8发明在第1发明至第7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的基础上,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前端部相互相对的一对突起部。
本申请第1发明中,构成书脊标题标签的本体部的第1侧面部与第2侧面部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开口角度连结。因此,通过在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上显示表示工作簿内容的标题,可在将工作簿收纳于书架等内时,使书脊标题标签处于从工作簿突出的状态,从而无论从书架等的正面侧或侧面侧都可以观察到显示在各侧面部上的标题内容。
本申请第2发明中,由于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状,因此在收纳于书架等内的相邻工作簿间,各自的书脊标题标签的连结部间的间隔可变宽。因此,在相邻工作簿间插入新的工作簿时,分别卡合于相邻工作簿的各书脊标题标签不会阻碍新的工作簿的插入。而且,通过使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V字状,能以较少材料构成书脊标题标签。
本申请第3发明中,可通过使板状体的中央折弯来简单地制造书脊标题标签。
本申请第4发明中,可制成外观美观的书脊标题标签。
本申请第5发明中,在以工作簿的封面为内侧地折叠工作簿时,书脊标题标签可弹性形变为扁平形状。因此,也可将书脊标题标签作为书签使用,另外,由于书脊标题标签弹性形变为扁平形状,因而可维持纸张的平坦性,防止在工作簿的纸张上做笔记时产生阻碍。
本申请第6发明中,由于可在由弯曲面构成的侧面部上显示标题,因此在收纳于书架等内时可在与观察方向对应的期望位置上显示标题。另外,在边用手指拨弄收纳于书架等内的工作簿的书脊边寻找想要的工作簿时,手指也能平滑地滑过书脊标题标签。
本申请第7发明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具有书脊标题标签功能的标签。而且,由于书脊标题标签形成为与工作簿的书脊封面大致平行的面,因此在将工作簿收纳于书架等内时也能够不占空间地有效发挥书脊标题的功能。
本申请第8发明中,由于卡合部具有一对突起部,因此可从上侧和下侧与环状物卡合,使书脊标题标签不易从环状物上脱落。另外,前端部相互相对的一对突起部间的间隔可广泛地对应不同间距的环状物。


图1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1)图2是书脊标题标签的左视图。(实施例1)图3是书脊标题标签的后视图。(实施例1)图4是书脊标题标签的仰视图。(实施例1)图5是表示书脊标题标签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实施例1)图6是表示书脊标题标签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实施例1)图7是表示配置有多本工作簿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实施例1)图8是说明书脊标题标签被夹在折叠的纸张间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实施例1)图9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2)图10是书脊标题标签的仰视图。(实施例2)图11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3)图12是书脊标题标签的仰视图。(实施例3)图13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4)图14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5)图15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6)图16是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7)图17是其它书脊标题标签的立体图。(实施例7)图18是表示书脊标题标签的卡合部的侧视图。(实施例8)图19是表示别的书脊标题标签的卡合部的侧视图。(实施例8)图20是表示其它书脊标题标签的卡合部的侧视图。(实施例8)图21是书脊标题标签的平面图。(现有技术例1)图22是表示书脊标题标签的使用状态的主要部分平面图。(现有技术例1)(符号说明)1书脊标题标签2第1侧面部3a、3b突起部 4第2侧面部5a、5b突起部 6连结部7工作簿 8环状物11书脊标题标签 12a折弯部15书脊标题标签 16a折弯部17a折弯部20书脊标题标签22a、22b突起部 23a、23b突起部25书脊标题标签 30书脊标题标签32侧面部 35侧面部37a、37b卡合孔 40a、40b卡合孔
44卡合孔 47卡合凹部48书脊标题标签49a~49d突起部50书脊标题标签51安装孔52环状物 53狭缝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书脊标题标签的结构,除以下说明的形状、配置结构外,若有其它可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形状、配置结构,则也可采用那些形状、配置结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可进行多种变更。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书脊标题标签1中,以连结部6为扇形的扇轴使第1侧面部2与第2侧面部4的一端侧的各自侧缘间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角度范围(约30°≤α≤约150°)张开。本实施例中,使第1侧面部2与第2侧面部4所成的角度α为50°。在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的一端侧的各自侧缘上连接有前端部相对的作为卡合部的一对突起部3a、3b及突起部5a、5b。另外,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上可显示工作簿的内容。
各一对突起部3a、3b及突起部5a、5b间构成有可使装订工作簿用的多个环状物从上下方向留有一定余隙地卡合的间隔。因此,对于不同间距的环状物,也可使各一对突起部3a、3b及突起部5a、5b易于卡合。
如图3、图4所示,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能以连结部6为转动中心地向内侧折叠。连结部6的厚度小于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因此,在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的厚度为约0.5~2.0mm左右时,连结部6的厚度最好为约0.2~0.7mm左右。
因此,使连结部6具有回弹力,能以连结部6为转动中心折弯,并能从折弯状态回复。
作为构成书脊标题标签1的材料,可采用合成树脂制的塑料薄板、板簧等金属板、厚纸、及竹子等具有弹力的木材等。在具有回弹力的板材的两侧缘分别连接作为卡合部的一对突起部3a、3b及一对突起部5a、5b,并将板材的中央压弯来形成连结部6,从而可简单地制造书脊标题标签1。
由于书脊标题标签1采用具有回弹力的材料,因此将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相接近地推压后,能使两者以连结部6为中心向内侧折叠而变为扁平状态。而且,通过解除推压力,可利用连结部6的回弹力回复原本的立体形状。
如图5所示,使书脊标题标签1的一对突起部3a、3b及一对突起部5a、5b分别发生弹性形变,使构成工作簿7的环状物8能够卡合于一对突起部3a、3b间及一对突起部5a、5b间。图6是将书脊标题标签1卡合在工作簿7上时的俯视图,卡合在环状物8上的书脊标题标签1张开为V字状,可作为工作簿7的书脊标题发挥作用。
因此,如图7所示,即使将多本工作簿7相邻排放,也可使各书脊标题标签1从各自的工作簿7突出,从而可简单地确认记载于书脊标题标签1的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上的记载内容。另外,如图7所示,书脊标题标签1可卡合于环状物8上的任意高度位置。
而且,即使在相邻工作簿间插入新的工作簿时,由于分别卡合在相邻工作簿上的书脊标题标签处于从各工作簿突出的状态、且各自的连结部间空出有较宽的间隔,因此也可容易地在相邻工作簿间插入新的工作簿。
如图8所示,在以工作簿7的封面为内侧地折叠工作簿7时,即使书脊标题标签1被夹在前封面与后封面之间,书脊标题标签1也可变为二次折叠的扁平状态而形成平面状。因此,前封面与后封面间不会形成大的空隙,不会妨碍在纸张上做笔记。另外,利用书脊标题标签1可变为扁平状态的功能,也可将书脊标题标签1作为书签使用。
在将书脊标题标签1从环状物8上取下时,通过将书脊标题标签1相对环状物8扭转折弯,可简单地从环状物8上取下。另外,环状物8可采用双联环或螺旋环等,与形成在捆扎在一起的多页纸张的侧缘部上的多个装订孔9卡合来构成工作簿7。
另外,对应于形成在纸张侧缘部的装订孔9的形成数,对装订孔9进行装订的环状物8可采用多种不同的间距。然而,一对突起部3a、3b间的间隔及一对突起部5a、5b间的间隔形成有可分别收纳多个环状物8的余隙。因此,无论对于何种间距的环状物8,本发明的书脊标题标签1都能够与其卡合。
而且,无论使书脊标题标签1与何种间距的环状物8卡合,由于被卡合的书脊标题标签1可使一对突起部3a、3b与一对突起部5a、5b之间变宽地张开,因此能不产生大的晃动地可靠保持在所卡合的环状物8上。该书脊标题标签1可通过使分别在两侧缘部连接有卡合部的平板折弯来制造,或通过利用金属模具等一体成型等来制造。
实施例2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参照图9、图10对书脊标题标签1形成为敞开上下两端面的中空的三角柱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零件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9、图10所示,作为卡合部的一对突起部3a、3b及一对突起部5a、5b形成在与连结部6不相邻的一侧面12的两棱线侧。一侧面12的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两棱线平行的折弯部12a。
折弯部12a可通过削减厚度来形成。另外,在与一侧面12相邻的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之间也形成有折弯部13a、13b。各折弯部13a、13b与连结部6的形成相同通过削减厚度来形成,可向内侧折弯、并可从折弯状态回复。
若将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向相重叠的方向推压,则折弯部12a相对于工作簿向外侧发生弹性形变,且折弯部13a、13b相互接近,从而书脊标题标签11可弹性形变为扁平状。
在解除所述施加力后,书脊标题标签11可再次回复为图9、图10所示的立体形状。另外,各一对突起部3a、3b及5a、5b从一侧面12突出的突出高度最好形成为在一侧面12的折弯部12a向外侧弹性形变时,使折弯部12a不与卡合有书脊标题标签11的环状物8抵接。折弯部12a除了相对于工作簿向外侧折弯的构成外,也可采用向内侧折弯的构成。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参照图11、图12对书脊标题标签15形成为敞开上下两端面的中空的梯形柱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零件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11、图12所示,作为卡合部的一对突起部3a、3b及一对突起部5a、5b分别形成在梯形横截面的底边所在的梯形柱形状的底面16的两棱线侧。在底面16的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两棱线平行的折弯部16a,在梯形横截面的顶边所在的作为连结部的顶面17的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顶面17的两棱线平行的折弯部17a。
另外,顶面17和与该顶面17相邻的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间的折弯部18a、18b、以及底面16和与该底面16相邻的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间的折弯部19a、19b分别通过削减厚度来形成,可向内侧折弯、并可从折弯状态回复。
若将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向相重叠的方向推压,则折弯部16a及折弯部17a分别相对于工作簿向外侧发生弹性形变,各折弯部18a、18b、19a、19b发生弹性形变而相互接近。因此,书脊标题标签15可弹性形变为扁平状。而且,折弯部16a或折弯部17a也可采用向内侧折弯的构成。
在解除所述施加力后,书脊标题标签15可再次回复为图11、图12所示的立体形状。另外,各一对突起部3a、3b及5a、5b从底面16突出的突出高度最好形成为在底面16的折弯部16a向外侧弹性形变时,使折弯部16a不与卡合有书脊标题标签15的环状物8抵接。
上文对书脊标题标签15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书脊标题标签的横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梯形,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形状。即使在横截面形状为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形状时,书脊标题标签的形状也最好是可在立体形状和重叠后形成的扁平状之间弹性形变的形状。
这样,通过将书脊标题标签的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设计为多边形形状,可有效利用多边形的各侧面对显示在书脊标题标签上的标题内容或工作簿的分类等进行显示或用颜色加以区分。
实施例4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参照图13对书脊标题标签20形成为具有上下两端面的箱型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3的结构相同,与实施例1~3不同的是维持立体形状。
具有侧面部的结构及具有作为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环状物8卡合的卡合部的一对突起部的结构与实施例1~3相同。因此,对于侧面部及一对突起部的作用可沿用实施例1中的说明故在此省略。
如图13所示,书脊标题标签20具有将三角形形状的上面板21a与同为三角形形状的下面板21b之间利用侧面部2及侧面部4连结的箱型形状。在上面板21a与下面板21b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上下成对的一对突起部22a、22b及一对突起部23a、23b。另外,第1侧面部2和第2侧面部4利用连结部6连结。
通过使各一对的突起部22a、22b、23a、23b分别与工作簿7的环状物8卡合,可安装为工作簿7的书脊标题。实施例4中,由于书脊标题标签20可一直维持立体形状,因此即使将多本工作簿7收纳在书架等内,第1侧面部2和第2侧面部4也不会相重叠。
因此,书脊标题标签20可充分发挥书脊标题的作用。
实施例5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参照图14对书脊标题标签25形成为具有上下两端面的箱型形状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基本结构与实施例4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例4相同的结构,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零件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14所示,书脊标题标签25具有将梯形形状的上面板26a和同为梯形形状的下面板26b之间利用侧面部2及侧面部4连结的箱型形状。在上面板26a与下面板26b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上下成对的一对突起部22a、22b及一对突起部23a、23b。另外,第1侧面部2和第2侧面部4利用连结部6连结。
通过使各一对的突起部22a、22b、23a、23b分别与工作簿7的环状物8卡合,可将书脊标题标签25安装为工作簿7的书脊标题。实施例5中,由于书脊标题标签25可一直维持立体形状,因此即使将多本工作簿7收纳在书架等内,一对侧面部2、4也不会相互重叠。
因此,书脊标题标签25可充分发挥书脊标题的作用。
实施例6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参照图15对书脊标题标签30形成为具有上下两端面的箱型形状的别的例子进行说明。基本结构与实施例4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于与实施例4相同的结构,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零件符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15所示,书脊标题标签30具有将圆弧状的上面板31a和同为圆弧状的下面板31b之间利用曲面形状的侧面部32连结的箱型形状。在上面板31a与下面板31b的相对面上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上下成对的一对突起部22a、22b及一对突起部23a、23b。
通过使各一对的突起部22a、22b、23a、23b分别与工作簿7的环状物8卡合,可安装为工作簿7的书脊标题。实施例6中,由于书脊标题标签30可一直维持立体形状,因此书脊标题标签30可充分发挥书脊标题的作用。另外,由于在曲面形状的侧面部32上可将标题显示在周面上,因此从工作簿7的书脊侧的任意角度都可以看见显示在侧面部32上的标题内容。
在实施例4~6中,在使一对突起部22a、22b及一对突起部23a、23b与环状物8卡合时或解除卡合状态时,可使一对突起部22a、22b及一对突起部23a、23b发生弹性形变,且可使上面板及下面板的自由端侧发生弹性形变。
实施例7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参照图16、17对书脊标题标签48形成为板状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16、17所示,书脊标题标签48由板体49构成。作为形成于书脊标题标签48的卡合部,如图16所示可形成为前端部相对的上下成对的一对突起部49a、49b,如图17所示也可形成为2组的一对突起部49a、49b及一对突起部49c、49d。
通过使一对突起部49a、49b或2组的一对突起部49a、49b、49c、49d分别与工作簿7的环状物8卡合,可安装为工作簿7的书脊标题。实施例7中,可将书脊标题标签48安装为大致平行于工作簿7的书脊封面,因此可不占空间地有效发挥书脊标题的作用。
另外,板体49的横向宽度最好形成为在开闭工作簿时不阻碍开闭的宽度尺寸。
实施例7中,在使一对突起部49a、49b或一对突起部49c、49d与环状物8卡合时或解除卡合状态时,可通过使一对突起部49a、49b及一对突起部49c、49d发生弹性形变来进行。
实施例8实施例8对关于卡合部的结构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实施例8中说明的卡合部的结构可适用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卡合部。图18~图20以书脊标题标签的右视图表示卡合部的变形例。
图18所示的书脊标题标签在侧面部35的侧缘部上形成有凸缘部36,在凸缘部36上沿所述侧面部35的长度方向形成有狭缝38。在狭缝38的末端部及狭缝38的途中形成有一对卡合孔37a、37b。可将狭缝38的开口从环状物8的端部插入,通过使一对卡合孔37a、37b与环状物8卡合来安装书脊标题标签。
图19所示的书脊标题标签在侧面部35的端缘部上形成有一对凸缘部39a、39b。各凸缘部39a、39b上形成有狭缝41a、41b。另外,各狭缝41a、41b上分别形成有卡合孔40a、40b。
可将各凸缘部39a、39b插入环状物8的相邻环状物间,将环状物8插入狭缝41a、41b内,通过使插入的各环状物与卡合孔40a、40b卡合来将书脊标题标签安装到环状物8上。
图20所示的书脊标题标签在侧面部35的端缘部上形成有凸缘部43。在凸缘部43的上部形成有狭缝45和与该狭缝45连通的卡合孔44。另外,在凸缘部43的下端形成有具有卡合凹部47的卡合片46。
将狭缝45插入环状物8中,使环状物8与形成在狭缝45中的卡合孔44卡合。同时,通过使卡合片46的卡合凹部47与环状物8卡合,可将书脊标题标签安装到环状物8上。为使卡合片46高效地进行弹性形变,也可将凸缘部43的下端部附近做成与侧面部35的端缘部分离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本体部只要具有书脊标题的功能即可,也可由实心体构成。另外,若环状物自身可产生弹性形变,则卡合部也可由不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虽涉及书脊标题标签,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适用于以等间距间隔形成的环状物。
权利要求
1.一种书脊标题标签,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缘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该书脊标题标签的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该本体部具有第1侧面部、第2侧面部、以及使所述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的一端侧的各自侧缘间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角度范围张开地进行连结的连结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环状物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的所述一端侧的端缘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使两侧缘具有所述卡合部的平板的中央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角度范围折弯而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卡合部设置在与所述连结部不相邻的侧面部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其特征在于,通过推压所述第1侧面部或第2侧面部,使其以所述连结部为中心转动后所述第1侧面部及第2侧面部相接近,从而所述本体部弹性形变为扁平的形状。
6.一种书脊标题标签,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该书脊标题标签的特征在于,包括由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圆弧状的柱状体构成的本体部;以及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环状物卡合的卡合部。
7.一种书脊标题标签,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所述工作簿是在设置于纸张侧部的多个孔中装入所述环状物进行装订而形成的,该书脊标题标签的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状的本体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环状物卡合,且使所述本体部的板面形成为与闭合工作簿时形成的工作簿的书脊封面大致平行的面。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书脊标题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前端部相互相对的一对突起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由卡合、脱离地与环状物卡合、即使在将工作簿收纳于书架或箱中等时也可有效地作为书脊标题发挥作用的书脊标题标签。使利用连结部(6)自由折弯地连结的第1侧面部(2)及第2侧面部(4)以约30度至约150度的开口角度开口,在各侧面部(2、4)的一端缘侧分别形成作为卡合部的一对突起部(3a、3b)及一对突起部(5a、5b),从而构成书脊标题标签(1)。使一对突起部(3a、3b、5a、5b)分别与将多页纸张捆扎在一起而构成工作簿的环状物卡合,从而可将书脊标题标签(1)安装于工作簿的书脊。书脊标题标签(1)在配置于工作簿的书脊上时呈立体形状,在夹于折叠的纸张间时可在折叠的纸张间弹性形变为扁平状。
文档编号B42F21/00GK1990266SQ20061017200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
发明者加藤雅之, 石原宗幸 申请人:卡路事务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