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声读物及拾音器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011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声读物及拾音器主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声读物及拾音器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声读物的解决形式一般有插卡式的,如中国专利号为91207427.2的专利,这类解决方式是做出大的机体,再将读物做成卡片,卡片上开有一系列孔,根据孔的通断信息表示值,使用时将卡片插入机体内,通过触按键并根据卡孔的信息发声,其缺点是机体较大,成本也高,卡片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每码容量较高(常规可达到100个以上二进制位)的有声读物系统,包括有声读物及拾音器主体(还可以包括数据卡)。
此有声读物系统在使用时主要涉及一是有声读物,有声读物的主体为读物,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刊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等,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本段及下一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每个导电码可被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每个导电码是通过拾音器的读码头被拾音器读取的,每个导电码码字的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比如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各导电码可被同一种拾音器读取或可分别被不同种拾音器读取以播放语句发音)。
二是拾音器,拾音器用于与有声读物配合使用,可用拾音器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并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使用时,使拾音器的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接触,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利用读码头读取导电码而得到导电码的码值,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的码值做处理并使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拾音器可以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此种拾音器就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本身;拾音器还可以是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相应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应有卡的插槽,使用时,把数据卡插入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使用,这时数据卡和此拾音器主体合为一个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数据卡上存储有此拾音器涉及的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或存储有此拾音器涉及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卡与有声读物配套或与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配套;拾音器还可以是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
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或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的硬件一般包括一个读导电码的读码头,一个单片机芯片,一个发音器件,存储器,按键模块等。
一般情况,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一般是读物的页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的码值,导电码可通过拾音器的机电式读码头被拾音器读取。用机电式读码头读码的一般过程是读码时,使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导电码接触,由读码头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导电码码字注入电流,电流经过导电码码字上导电物质形成的网络后,再流回读码头,再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的通断情况或电流参数进行检测,由检测结果得出码值。
导电码形式及其机电式读码头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导电码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组合来表示码值,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检测采取电流通断检测方式,这种方式所采用的导电码形式及其机电式读码头电路,是通断式的,读码时,使一个通断式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通断式导电码接触,由通断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通断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通断式导电码上,再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触头检测是否有电流从通断式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回来,以得出表示码值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情况,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得到码值,这种方式的实例简称甲方式;另一种是由各触区位置上和各触区位置间导电物质所形成的电路网络来表示码值,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检测采取电流参数检测方式(如测电流值,测电流在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上的压降等),这种方式所采用的导电码形式及其机电式读码头电路,是模数转换式的,读码时,使一个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接触,由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经过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最后从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流回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再检测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的组成情况,并进而得出码值,这种方式的实例简称乙方式。
甲方式时,读码头的工作原理是使一个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甲导电码10接触,每次升高读码头中的一个扫描端(扫描端的总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电流从此扫描端流到与此扫描端连接的扫描触头,再流到导电码上与此扫描触头接触(直接接触或经过导电胶条接触)的一个触区(某一个码段的码盘触区),在电流流到导电码上后,再在另外的多个感应触头测电流从导电码别的多个触区(即码线触区)回来的情况,以得出此码段表示码值的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此码段此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此码段此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而得到此码段此码线区的码值。甲方式码一般由多个码段组成,相应的读码头走线为矩阵方式(交叉方式),其读码采取扫描的方式以分别读取各码段的码值,扫描时,没升高的扫描端要置低,以阻断互相干扰,对各检测端导通与否的判断,可采取三极管,电压比较器,模数转换器等方式。为了保证码值的可靠读取及缩短码字所占空间长度,还可在甲导电码的码线区采用一种通断代名码数来表示码值,其特征是通断代名码数内不存在连续的1。
乙方式时,读码头的工作原理是使一个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乙导电码30接触,每次升高读码头中的一个扫描端(扫描端的总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电流从此扫描端流到与此扫描端连接的扫描触头,再流到导电码上与此扫描触头接触(直接接触或经过导电胶条接触)的一个触区(某一个码段的码盘触区),电流流到此触区(码盘触区)上后,再通过导电码上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最后从导电码的馈盘流回读码头,然后用ADC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检测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的参数(采取电阻分压方式,用ADC转换器测分压电阻上的压降),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推出测值网络阻值,再推出相应的此码段码线区的码值。乙方式码一般由多个码段组成,相应的乙方式的读码采取扫描的方式,在扫描时,没升高的扫描端要置成高阻态输入;在用ADC转换器测试前,一般需用两相邻的乙回馈线38测导电胶条7的Rb电阻值。为了保证码值的可靠读取,还可在乙导电码的码线区采用一种模数代名码数来表示码值,其特征是在读码时由各模数代名码数的二进制码线组合形成的测值网络的阻值互相不接近。
由于采取用导电物质形成码字,从而使其读码头的电路简单,成本低,而且具有较大的码容量(常规可达到100个有效二进制位以上)。


图1一个拾音器主体实施例的电路示意框2甲读码头在读码时的立体分解3单排码线8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的甲导电码图4双排码线8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上下排码盘分开的甲导电码图5双排码线8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上下排码盘合一的甲导电码图6一种甲导电码的一个码段图716根扫描线方式的甲扫描排图8上下排感应排共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方式的甲感应排的走线示意98根扫描线方式的甲扫描排图10上下排感应排分开使用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方式的甲感应排的走线示意11检测电平通断的三极管方式图12检测电平通断的电压比较器方式图13检测电平通断的模数转换器方式图14没使用通断代名码数时的甲码线形式图15使用通断代名码数时的甲码线形式图16甲感应线与甲码线正对时的侧面17甲感应线与甲码线跨接时的侧面18甲感应线,导电胶条(斑马条),甲码线在读码时的侧面19甲感应线,导电胶条(斑马条),甲码线在读码时的侧面图的电路模拟20甲方式读码时相应位不通电流(无码线)时的简化电路21甲方式读码时相应位通电流(有码线)时的简化电路22一种16根扫描线方式时的简化电路23并入串出寄存器芯片的级联及使用示意24甲读码头的电流流动示意25T字型斑马条的形状图26使用甲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即拾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的底部还有甲导电码10,此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图27页面上印有导电码(此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的有声读物的实例28甲方式时导电码码字上含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示例29乙方式时导电码码字上含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示例30乙读码头在读码时的立体分解31双排码线6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的乙导电码图32乙导电码的一个码段图33乙方式的扫描及ADC检测电路图34电阻导棒,导电胶条(斑马条),乙码线区在读码时的侧面35电阻导棒,导电胶条(斑马条),乙码线区在读码时的侧面图的电路模拟36乙方式读码时的码段的单排码线值为11111111的测值网络37乙方式读码时的码段的单排码线值为01001101的测值网络38乙方式4位BIT的测值网络阻值曲线39使用乙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即拾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图中的底部还有乙导电码30,此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图40甲导电码的触区示意41乙导电码的触区示意42使用光电式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即拾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43采用反贴形式的甲导电码的示例图44一种甲导电码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示意45使用尖针状斑马条以读取非平面式导电码的示意46底部为尖针状的T字型斑马条的形状示意图47乙方式读码时的4BIT码段的单排码线值为1111的测值网络48乙方式读码时的4BIT码段的单排码线值为0011的测值网络49双排码线4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10个码线触区位置,上下排码盘合一的甲导电码图50当作连接介质的一排(8个)金属弹簧杆示例图51甲感应线与码线间留有空的甲码线正对时的侧面52甲感应线与码线间留有空的甲码线跨接时的侧面53单排码线单码段甲导电码的示例图54具有可读取单排码线单码段甲导电码的读码头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实施例的电路55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和有声读物的实例56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和有声读物的实例57手持式拾音器主体和页面上印有导电码的有声读物的实例58小壳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和有声读物的实例图U1,U2LM2901U3,U4TL0834U5,U64021U7TLV1543Ra甲电阻排电阻Rb导电胶条在通断检测电流通路上的等效电阻Rc在电阻导棒上相当于两相邻码线触区位置的距离长度的等效电阻1甲读码头2电平通断检测电路3MCU4按键模块5乙读码头7导电胶条(斑马条)9电阻导棒10甲导电码11甲码段12甲码盘13甲码线区14甲感应排15甲扫描排16甲电阻排17甲码线18甲感应线(甲感应触头)19甲码段分界点22甲扫描线(甲扫描触头)23乙扫描线(乙扫描触头)24乙感应线(乙感应触头)
30乙导电码31乙码段32乙码盘33乙码线区34乙馈盘35乙扫描排36乙感应排37乙码线38乙回馈线39乙码段分界点41斑马条尖针42金属弹簧杆的固定金属柱体43金属弹簧杆的可上下伸缩的金属尖锥44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文字部分45光笔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文件各处涉及的读物,是指书籍(显然书属于书籍的概念),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等,也指各级学校教材(属于书籍)。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各处提及的读物,默认是指一个计量单位的读物,比如一本书,一张地图,一本杂志,这是显然的,也是常识。在读物的整页面上可有导电码;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中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即单个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一般是读物的页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的码值(也即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的码值),导电码可通过拾音器的机电式读码头被拾音器读取;导电码的载体,是指导电码的直接承载物,比如在读物的页面上采取印刷导电油墨的方式形成导电码,那载体就是读物的页,载体平面就是读物的页面,载体平面一般是不导电的(如是反贴方式的导电码,其载体平面可导电),载体的质材可以是不导电的纸或塑料等;如无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默认是把读物的页作为导电码的载体的例子,把读物的页面作为导电码的载体平面的例子,而且读物的每页的正反两页面都可作为导电码的载体平面,而且读物的页面是不导电的(比如读物是书,读物的页的质材可以是不导电的纸或塑料等,且读物的页面上本身没有任何镀层,不是象金属箔纸那样其表面镀有金属层所以其表面是导电的,不导电是指电阻很大,这是常识)。导电物质可以是导电涂料(如导电油漆),也可以是导电油墨,或是用于镀膜的金属,或其它物质。可以是将导电油墨印刷或涂敷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导电码;也可以是将导电涂料印刷或涂敷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导电码;也可以是将导电物质镀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导电码;另也可以是把金属薄膜或金属箔纸,剪成或裁成导电码形状,再粘贴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导电码(金属薄膜的全部质材是金属但其厚度很薄,金属箔纸是指在纸面上镀有金属的纸,这里也可用塑料膜等代替纸;此种情况,导电物质是薄膜或箔纸表面上的薄层金属比如银,并可看成相当于是把金属涂敷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导电码,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也可看成是由薄层金属覆盖形成的,所以为叙述简明,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所提及的把导电物质涂敷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导电码的方式,是包括这种把金属薄膜或金属箔纸,剪成或裁成导电码形状并粘贴在读物的页面上的方式的)。导电物质在读物的页面上形成的导电码的形状可以是按本说明书后面阐述及附图所示的,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有声读物,其主体为读物,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这里及本段以下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或码字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这诸个导电码中的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一个相应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这诸个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由相应拾音器根据读得的这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拾音器可以是根据读得的这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的),一个码字可以是处在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各码字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所处位置一般是在印刷着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文字的旁边;如图27所示是一个有声读物实例,图27所示的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图27中的10是导电码,图27中的44显然是书的页面上的文字部分。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各处提及的有声读物,默认是指一个计量单位的有声读物,比如其页面上有导电码的一本书,一张地图或一本杂志,这是显然的,也是常识。
因采取印刷或涂敷或镀等方式,所以页面上的导电物质层一般很薄,应把导电物质层看成是平面(即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导电物质厚度相同,也即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另也可采用多次重叠印刷或涂敷导电物质,这样会造成一个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导电物质厚度不同,但如在毫米量度时这种厚度差别不大,读码时不易区别,那仍可按导电物质层在形状上是平面的来看待处理。本申请文件里和优先权申请文件里都是主要按平面方式以印刷导电油墨为例来反复阐述的。
导电码的组成可有两种方式,一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优先权申请文件有述),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二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一起组成导电码码字,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并由非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且此不同形状一般是形成条空信息可表示一些BIT值可供光电式读码头读取(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这种导电码的码值,是默认指由机电式读码头读得的码值也即由码字上的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组合所表示的码值)。
对于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导电码,采用印刷或其它方式,把导电物质印刷,涂敷或粘贴到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上,以用于组成码字,导电物质覆盖形成的块,即是导电码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对于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一起组成的导电码码字,可以采用印刷或其它方式,把导电码物质印刷,涂敷或粘贴到载体平面上,也把非导电码物质印刷,涂敷或粘贴到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一起组成导电码码字,非导电物质覆盖形成的块,即是导电码码字上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而导电物质仍是形成各导电物质覆盖块);一个覆盖块或者是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成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导电物质一般是一种,也可有多种导电物质)或者是全由非导电物质组成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本说明书主要述及的导电码是没有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混合比如重叠组成的块的情况的(有这种情况的码也是导电码,在本说明书后面另有述),覆盖块不包括码字上覆盖着的这些物质(即码字上覆盖着的导电物质或其它非导电物质)的旁边的空白。(同理,如是以把金属箔纸,剪成或裁成导电码形状,再粘贴在不导电的读物的页面上的方式形成导电码,那可看成读物的页面上的表面涂有薄层金属的金属箔纸本身就形成导电码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导电物质覆盖块不包括金属箔纸旁的空以及金属箔纸裁成的各码线间的空等,对金属薄膜是与金属箔纸等同对待的)。本发明文件所称‘覆盖块’概念,是类似于砖块,木块的概念,即是有厚度的立体物体,只是覆盖块的厚度一般很薄但确实有厚度(比如在纸面上印刷一次以印刷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中间也被油墨印刷填满,形成这个长方形图形的油墨又有厚度,且长方形图形的各部分厚度相同,所以形成这个长方形图形的油墨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就是覆盖块;如是后面述的非平面式导电码,那覆盖块的各部分的厚度可以不同),并且各导电物质覆盖块互不相连(互不接触;即假设有定义两个导电物质覆盖块但这两个覆盖块是接触的,那这两个覆盖块就应合为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并且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互不相连(互不接触;即假设有定义两个非导电物质覆盖块但这两个覆盖块是接触的,那这两个覆盖块就应合为一个非导电物质覆盖块),但导电物质覆盖块与非导电物质覆盖块之间可相连(可接触),极端的,甚至可以是在圆环形覆盖块的中间再套覆盖块;并且本发明文件约定所称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包括导电码区域内所有导电物质覆盖块(导电码区域内所有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而且这些覆盖块是互相隔离不接触的,比如后面述的图5的甲方式导电码,由8个互不接触的由导电物质形成的码段组成,每个码段是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这个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就包括这8个码段),同理,本发明文件约定所称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包括导电码区域内所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所以一个导电码的组成,可以是只含有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如这种码字是平面式的,那其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是平面式的,如这种码字是非平面式的,那其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是非平面式的),也可以是含有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一个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如这种码字是平面式的,那其中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是平面式的,如这种码字是非平面式的,那其中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是非平面式的);因一个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或‘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都是唯一的,所以本发明文件其它各处提及这两个概念时没有带‘一个’这个词。对于本说明书后面述及的甲方式码字和乙方式码字上的码段,码盘,码线等概念,也是指象覆盖块这样的立体的,只是其厚度一般很薄(比如印刷层很薄),所以在涉及这些概念时主要是述及其平面形状,并且显然码段是导电物质覆盖块,码盘或码线属于导电物质覆盖块(此覆盖块也即码段),是导电物质覆盖块(也即码段)的部分;本说明书后面述及的乙方式码字时提及的由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是由一个或多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成的。一般情况,导电码的单个码字的质材是导电物质,即单个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例如图5(也可参考图44),图中点状阴影部分是覆有导电物质的,图中的8码段甲导电码码字上的覆有导电物质(导电油墨)的点状阴影部分是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这个码字的全部阴影部分(即涂印部分)都是点状阴影部分,所以这个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在这里只有码字上的点状阴影部分是属于覆盖块组的,比如码线,码盘是属于覆盖块组的,而其它空白区域比如码线间的空隙,码段间的空隙,空白码线触区位置等不属于覆盖块组,码线等名词的解释见后述)。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各处提及的导电码(通断式导电码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是默认其单个码字上是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而不含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在本说明书各俯图中,除图28,29外,其余图中有涉及的导电码也都是其单个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导电码的码字区域是指比如图44所示虚线围起来的区域,这是显然的常识(显然,如导电码上包括非导电物质覆盖块,那虚线围成的区域应围住所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本发明文件各处涉及的‘导电码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概念,是指把导电物质用印刷或涂敷等方式有条理地覆盖到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构成导电码;比如把导电油墨按后面述的通断方式导电码码字的码线和码盘的平面形状及布置来印刷到读物的页面上,组成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构成导电码;本发明文件各处涉及的‘导电码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概念,是指把导电物质用印刷或涂敷等方式有条理地覆盖到载体平面上,也把非导电物质用印刷或涂敷等方式有条理地覆盖到载体平面上(一般是导电物质与非导电物质占据不同的区域),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构成导电码。本说明书各处及权利要求3中提及的‘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或‘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立体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指把导电物质用印刷或涂敷等方式有条理地覆盖到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平面形状指的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的垂直上方俯视导电码看到的形状,就如在纸面上一次印刷一个正方形的图形,印刷油墨层很薄,再把纸水平放在桌面上,在纸面的垂直上方俯视纸,看到的图形的平面形状就是正方形,而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平面形状既可能是一整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平面形状,也可能是多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成的平面形状(比如8码段的导电码);在本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各处在述及平面式导电码时提及的‘不同的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有两种可能情况(以两个导电码为例)一种情况是组成一个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个数或平面形状与组成另一个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个数或平面形状不同而使这两个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平面形状不同(比如一个图5所示形式的8码段导电码最左边码段的上排码线区与另一个图5所示形式的8码段导电码最左边码段的上排码线区的码线组成情况即码线区平面形状不同,即作为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的最左边码段的平面形状不同,所以使得这两个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平面形状不同),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导电码的组成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个数及平面形状与另一个导电码的组成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个数及平面形状相同,但这前一个导电码上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平面摆放位置组合情况与这后一个导电码上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平面摆放位置组合情况不同而使这两个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平面形状不同;在本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各处在述及非平面式导电码时提及的‘不同的立体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立体形状不同有两种可能情况(以两个导电码为例)一是对于两个导电码,俯视看到的这两个码字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平面形状不相同(平面形状不同的含义同于本段前面所述),二是对于两个导电码,俯视看到的这两个码字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平面形状相同但一个码字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厚度情况与另一个码字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厚度情况不对应相同。本段所述以及对‘覆盖块’和‘覆盖块组’概念的定义是可从优先权申请文件推出的,也是常识和显而易见的,只是为了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方便才作本段说明,引入‘覆盖块’和‘覆盖块组’的概念是为了本发明文件的描述能方便点。
本发明文件各处有时把‘导电码’称为‘导电码码字’或‘码字’。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在本发明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或‘通断式导电码’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如其前面没数量词,默认是指单个的导电码(或单个的通断式导电码或单个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这是显然的,例如图5中,由八个码段组成的导电码,即为一单个导电码;同理,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在本发明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各处提及的‘导电码码字’(或‘码字’),如其前面没数量词,那默认是指单个的导电码(对于‘甲方式码字’或‘乙方式码字’也都是这样的)。
在权利要求13,28或31中提及的‘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中的‘导电码’(指‘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里的后面那个‘导电码’)可以是指一个或多个导电码,且这里的多个可被看成是一个的等同替换(拾音器根据一个码字的值来播放语句发音的情况,比如是此语句的语音编号值放在一个码字里;拾音器需根据多个码字的值来播放语句发音的情况,比如是因为此语句的语音编号值分散放在这多个码字里);在权利要求3中提及的‘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中的‘导电码’(指‘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里的后面那个‘导电码’)也可以是指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同样,在本发明文件其它各处提到的‘拾音器根据读得的读物的整页面上的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或类似表达中的‘导电码’(指这里说的‘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里的后面那个‘导电码’)也可以是指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多个可被看成是一个的等同替换)。而在读码时,显然每次读码是使一个机电式读码头与一单个导电码接触以读码(或者使一个光电式读码头与一单个导电码接触或接近以读码);在权利要求28或31中提及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或在权利要求13中提及的‘前述拾音器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显然是指单片机芯片利用读码头可以分别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
把有声读物所有页面上的所有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都集合起来,就是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与读物(此读物是作为有声读物的主体)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是同一概念,即把读物所有页面上的所有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都集合起来,就是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诸个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比如某个有声读物共有4个页面,各页面分别有2,3,0,1个导电码,如这6个(2+3+1)导电码的码值都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那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就是这6个导电码;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各导电码,一般是同一种导电码,比如都是后面述的甲方式码字,但如在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存在多种形式的码字也可,比如既有甲方式也有乙方式码字,可以用带有甲方式读码头的拾音器或带有乙方式读码头的拾音器分别读取这两种码字以各自发音;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各导电码,一般有或涵有同一种形式的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都是语音编号值,但如在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各码字携带不同形式的语句发音信息值也可,比如有些码字携带数个语音编号值,有些码字携带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可以用一种拾音器分别读取这两种码字并分别处理以各自发音(这里要求拾音器具有这两种播语句发音的方式,且两种码字是同一种形式的码比如都是甲方式码字);对于一本有声读物,其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与后面说的与此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这两个诸表示的个数不一定相同;在本发明文件中使用‘诸个导电码’的概念,是为了方便区别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其码值也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单个导电码。
在权利要求书和本说明书中各处提及的‘部诸导电码’,是一种称谓,是指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部分导电码,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是都可被同一种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本句说的拾音器是指某一种拾音器);在权利要求书和本说明书中各处提及有关拾音器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此部诸导电码是指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能被此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所有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或部分导电码(至于把诸个导电码中能被此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所有导电码中的哪些导电码划到部诸导电码集合里,并无特别规定,划多划少随便;而且一遇到几个可被某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导电码,就可把这几个导电码集合起来定义成部诸导电码来进行技术讨论);部诸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部诸导电码中的各导电码显然可以是全部都处于有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或分散处于有声读物的多个页面上;部诸导电码中的各导电码可以是分散处于有声读物的全部页面上或部分页面上。本发明文件引入部诸导电码概念的原因是,因为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可能只有一种形式的导电码,或有多种形式的导电码(比如既有通断式导电码也有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等),一般一种拾音器只能读取一种导电码,对于其中一种导电码,可能是整页面上所有这种导电码中的全部或部分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都可被某一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如整页面上所有这种导电码中的某一导电码携带的是与语句发音无关的信息,那此导电码是不能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即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或部分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同一种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所以为撰些权利要求书的方便,就引入部诸导电码的概念。显然‘诸个导电码’的概念和‘部诸导电码’的概念都是显而易见的概念,都可由优先权申请文件推出。(本段说的‘播放语句发音’是指播放一个语句发音,如一个导电码被一拾音器读取后可播放多个语句发音,此播放多个语句发音包含播放其中一个语句发音的情况,所以此导电码仍可被当成某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导电码被一种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情况一般有2种1是此语句的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一个语音编号值)放在此导电码里(此导电码里可能还有别的语句发音信息值),此拾音器读这一个导电码即可播放此语句发音,2是此语句的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一个语音编号值)放在包括此导电码在内的多个导电码里,此拾音器读取包括此导电码的这多个导电码,并根据这多个导电码的码值合起来得到的那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来播放此语句发音。
由‘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是都可被同一种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显然可推出‘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是都可被同一个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此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
导电物质一般都有电阻的,只是大小不同,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导电物质是指电阻率范围是从0欧姆.CM至100000K欧姆.CM的物质,一般为了更易测量,可选用电阻率较小的导电物质(比如本发明文件举例反复提到的导电油墨,其电阻率一般是几十欧姆.CM或更小)。
如阐述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在阐述导电码的相关技术特征时,是默认把读物的页作为导电码的载体的例子,把读物的页面作为导电码的载体平面的例子,把导电油墨作为导电物质的例子,并采用在读物的页面上印刷导电油墨的方式以形成导电码,且导电码是平面式导电码而且组成导电码的导电物质(导电油墨)是只有一个品种的并且导电码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而没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并主要以书作为读物的例子;(本段以下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或码字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默认导电物质的颜色与导电码载体平面的颜色是不同的(实际生产出来的有声读物产品一般也应该是这样),这也是显然的,这样才能方便读码时读者看到码字并移动读码头去读码。如图27,是一个有声读物的实例,图27所示的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书的页面上印有导电码10,当前两页面中每个页面上各有2个导电码码字(当然如是其它情况比如左边页面上有3个码字而右边页面上有2个码字,都是可以的),图27中的44显然是书的页面上的文字部分。读物的任一个页面上可没有,或可有一个或多个处在任意不同位置的导电码码字(这里说的码字,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这些码字可被相应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比如一个码字的值可以有或涵有一个所需播放的语句的语音编号值;一个码字可以是处在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各码字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所处位置一般是在印刷着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文字的旁边;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可以是指一个码字被拾音器读取后,拾音器根据此码字的码值携带的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来播放的数个语句发音中的一个语句发音,也可以是指包括此码字在内的多个码字被拾音器读取后,拾音器根据这多个码字的码值组合起来得到的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一个语音编号值(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一个语音编号值,是分散放置在多个码字里的)来播放的语句发音。
拾音器每次根据读得的一个导电码的码值使发音器件播放一个或多个语句发音,或每次根据读得的多个导电码的码值使发音器件播放一个或多个语句发音;然后下一次又可重复此动作,去读别的数个码字并播放别的数个语句发音。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的‘码字的值’,‘导电码的值’,‘导电码码字的值’,‘码字的码值’,‘导电码的码值’,‘导电码码字的码值’,‘码值’都是同一概念,是指码字表示的值,而且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这些概念都是指导电码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表示的码值。
导电油墨一般可用银浆导电油墨或碳浆导电油墨,前者较贵,后者比较便宜并且耐磨,性能稳定,都可选用。银浆导电油墨一般电阻率小于0.001欧姆.CM,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其它导电油墨的电阻率一般为几十欧姆.CM左右,其1厘米长1毫米宽0.1毫米厚的油墨线的电阻约几K欧姆。
排版版面上如何加入导电码码字在现今流行的排版软件中,如PAGEMAKER或方正的排版软件等,里面都有在版面上插入图形的功能,包括BMP格式图形;而在电脑DOS界面,用DEBUG等命令可查看到不少种图形文件的二进制内容是与其图形很直观相似的,如图形一行上有两个连着的黑点,二进制内容就相应为00110000(1表黑点),BMP格式图形就是类似这样有规律可看,所以可使用一些常规编程工具如VisualBasic编程序来直接生成BMP格式图形(而不用绘图工具)。所以,一种可行的加入码字的方法如下(以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码字采用双排码线8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上下排码盘合一的甲导电码为例),先编好读物(比如书)中文字的内容,然后编好各码字的码值,各码字的形状比如大体象图5所示,而各码字的码线区的码线的排列布置情况需根据具体码值来调整确定,然后在使用VisualBasic小程序生成一个码字的BMP格式的码图形文件时,把码字区域内的所有点状阴影都用1填满(即点状阴影区域看成由黑点组成,点状阴影区域是码字的各码盘和各码线占的区域),而把码字区域内的空白区域用0填满,以生成一个码字的BMP格式的码图形文件,然后使用VisualBasic小程序逐个生成每个码字的BMP格式的码图形文件,将一本读物的BMP格式的码图形文件生成完后,将这些BMP格式的码图形文件都放在一个目录里,然后在排版时,逐个插入这些码图形到相应的读物的页面上即可。当然如直接采用电脑绘图软件来绘出导电码的图形并存储成比如BMP格式的码图形文件也是可以的。本段述的有关在排版版面上加入码字的方式,也属于贯常通用技术。
如何印刷导电码码字一般情况下读物(比如书)的文字等内容与导电码码字可以分步印刷,即可先用普通油墨印刷文字,再用导电油墨印刷导电码,这是常规知识;对导电码可使用普通丝网印刷方式,普通丝网印刷的油墨厚度范围大致是0.01毫米至0.5毫米之间,对(导电码)厚度没有特别限制,能满足1厘米长1毫米宽的油墨线电阻小于几K欧即可,按常识,导电油墨越厚电阻越小,如是银浆导电油墨其电阻率很小电阻更可忽略。印刷的导电油墨层一般很薄,但也不能太薄以致于使导电油墨层不能导电或使导电性变的很差(比如用碳浆导电油墨时),这是显然的。当读码时,因印刷的导电油墨层一般很薄,其应看成是平面;另外也可采用多次重叠印刷导电油墨,这样会造成一个码字的导电物质(导电油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导电油墨厚度不同,但如在毫米量度时这种厚度差别不大,在读码时不易区别,那仍可按导电油墨在形状上是平面的来看待处理。
在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多个’中的‘多’显然是指等于或大于2的一个数值。在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中各处提到的‘多本’中的‘多’显然也是指等于或大于2的一个数值。在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中各处提到的‘多种’中的‘多’显然也是指等于或大于2的一个数值。在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几’是指大于1且小于十的数值中的一个数值,这是常识。在本发明文件中的各处提及的‘数个’中的‘数’是指等于或大于1的一个数值。
本发明文件涉及的拾音器,有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和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三种,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是指不需插数据卡和部件式数据卡的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本身(即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与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是等同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是指把数据卡插入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使数据卡与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合为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是指把部件式数据卡插入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使部件式数据卡与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合为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如阐述时无特别指明,本说明书各段阐述的有关拾音器的技术,是针对非插卡方式拾音器和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而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各技术特征可参照本说明书对非插卡方式拾音器和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技术描述,有声读物与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配合使用关系也可参照本说明书对有声读物与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或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配合使用关系的描述。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说明书各处提及的拾音器,是指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或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
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非插卡方式拾音器,其拾音器主体就是指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其拾音器主体就是指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其拾音器主体就是指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
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或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拾音器主体的电路实现拾音器主体一般包括一个读导电码的读码头,一个单片机芯片(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一个发音器件,存储器,按键模块等,单片机芯片与读码头意向连接,单片机芯片与发音器件意向连接(按键模块一般由一个或多个按键组成,如由超过两个按键组成,那一般是接成按键矩阵形式的,这是常识,并且对于拾音器主体来说,按键模块不是必需的;这里的存储器是指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如单片机芯片内无存储器而且拾音器主体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那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就是必需的,如单片机芯片内有存储器或如单片机芯片内无存储器但拾音器主体是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那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是可根据情况可有可无的,这里有关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取舍的处置也属于技术常识)。如图1是一个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也即非插卡方式拾音器)实施例的电路示意框图,10是甲导电码,1是甲读码头,2是电平通断检测电路,3是主MCU,4是按键模块,喇叭是发音器件;另外如果MCU片内的数据存储器空间不够用时,还需要再外接数据存储器。使用时,MCU利用读码头读取数个导电码而得到数个导电码的码值,MCU根据码值做处理并使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对单片机芯片(即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要求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单片机芯片(即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可以是MCU,CPU等,一般是指MCU,所以本发明文件各处在技术阐述中以MCU作为单片机芯片的实施例。(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采用大写字母的MCU或主MCU是代指此作为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的,而采用小写字母的mcu,也是指单片机芯片但不是专指作为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的;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单片机芯片是作为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如是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其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不一定在拾音器主体内可在数据卡上)对单片机芯片的一般要求单片机芯片本身有播语音功能,或可外接语音芯片,单片机芯片内有存储器以存储诸语音数据,或可外接语音数据存储器,单片机芯片需有足够多的IO脚完成键扫描,读码等功能,其中用于读码的IO脚一般需20多个,其中8个用作扫描脚,16个用作读码结果输入脚,或者16个用作扫描脚,8个用作读码结果输入脚(输入可加并入串出芯片以减少读码结果输入脚的个数)。并且各扫描脚是要可以按位设置其为输入输出方式,并且每个扫描脚的输出驱动能力一般至少要有几个毫安;而当扫描脚置为输入方式时,最好输入电阻较大有100K,或者有高阻态输入方式。(这些对单片机芯片的性能要求仅是常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读码头电路结构,有些性能要求就是可选可变的,比如读的导电码位数很少的话其要求的单片机芯片的IO脚也少,这是显然的),这里存储器里声音数据即语音数据的格式比如常见的ADPCM格式录音数据,这是公知贯用技术。单片机芯片是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
很显然,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存储器,是指其存储的数据在掉电后不消失的存储器,比如ROM,也可以是EPROM,EEPROM或FLASH等,而且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一个存储器,一般是指一个与外界相对独立的一定数量存储单元的集合,比如一个存储器芯片;按常识,一个单片机工作系统中的存储器可有一个或可有处于不同位置(比如MCU片内或MCU片外)的多个,而有的单片机芯片内无存储器,必须外挂,有的单片机芯片内存储器足够大,不需外挂。而象RAM这样的暂存器,按常识默认包含在单片机芯片里或作为单片机芯片周边的惯例附加芯片,本发明文件不特别单独提及。本段所述都是技术常识。
在权利要求13,28或31中提及的‘此存储器集里的各存储器可被前述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是指,既可以是在单片机芯片外的存储器(芯片),可通过串行连线或并行总线等方式与单片机芯片连接并被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也可以是位于单片机芯片内的存储器,可被单片机芯片本身读取使用,这涉及的本来也是技术常识。(如是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显然也可以是通过串行连线或并行总线等方式与单片机芯片连接并被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的)对于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与其有关的存储器集,是指作为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能读取的所有存储有有用信息的存储器(有用信息是供单片机芯片使用的);存储器集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或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一般是芯片),或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此存储器集里;对于在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有些存储器,如没存储有用信息,那这些存储器不属于存储器集。
对于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与其有关的存储器集,是指拾音器在读码发音使用时(是在把数据卡插入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后),作为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能读取的所有存储有有用信息的存储器(有用信息是供单片机芯片使用的);存储器集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此存储器集里;对于在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有些存储器,如没存储有用信息,那这些存储器不属于存储器集。数据卡上的存储器(一个数据卡上的各存储器是被当成一个整体存储器的)总是存储有有用信息所以一定属于此存储器集;至于数据存储卡上还有别的什么信息无所谓,甚至还可有别的种类拾音器的运行程序(此卡还可插到别的种类拾音器主体上运行),只要不干涉这里的插卡运行就行。
拾音器(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或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在使用时,需用到存储器集,存储器集里存储有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可以包括诸语音数据,也可包括其它涉及的数据等),由单片机芯片执行存储器集里的程序来运行,调存储器集里的数据来处理发声;这也是技术常识。
拾音器涉及的程序(也是指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涉及使用的程序),一般包括读码,拾音器运行主控,发音等程序,还可包括其它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等程序。拾音器涉及的数据(也是指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涉及使用的数据),一般包括诸语音数据(也可不包括诸语音数据),还可包括其它涉及的数据等;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诸语音数据,是与一本有声读物或多本有声读物有关的;如一个非插卡方式拾音器内的存储器里存储有诸语音数据(指与一本有声读物或多本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那显然默认此拾音器是可与这一本有声读物或多本有声读物配合使用的;显然在往一本读物的整页面上布置码字前,就知道此读物各页面各位置需播放些什么语音,可把整页面上所有页面需播放的所有这些语音,看成是一些语句的集合(任一个语句既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含有多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部分句子,也可以是含有多个部分句子,也可以是含有数个句子和数个部分句子,至于对一本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所需播放的所有语音如何划分成各语句发音一般是根据编码字及语音数据处理的方便性来划分的;比如读物的某页面上某位置需播放一个句子的发音,这个句子可被当成一个语句,此位置可放置一个码字且此码字可对应播放此语句发音,此读物的另一页面上某位置需播放三个句子的发音,其中挨着发音的两个句子可被当成一个语句,另外一个句子可被当成另一个语句,此位置可放置另一个码字且此码字可对应播放这两个语句发音,本段所说的句子是指平常文章中常规意义的句子);对于此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所需播放的所有语句发音中,凡是准备用直接发音方式(直接发音方式是直接调语音数据来发音的方式,比如可以是播录音数据方式或用语音波形的矢量技术来模拟发语音)来发音的所有语句,按每语句分别生成与其直接发音方式对应格式的语音数据,把这所有语句中各语句分别生成的各语音数据全集合起来就是与此本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比如所有语句中只含语句1和语句2和语句3这3个语句,且这3个语句的内容互不同,由语句1对应生成语音数据1,由语句2对应生成语音数据2,由语句3对应生成语音数据3,那诸语音数据就包括语音数据1和语音数据2和语音数据3),在此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后,此读物就成为有声读物,此诸语音数据就是与此有声读物有关的了,一个诸语音数据中可能全是录音数据,一个诸语音数据中也可能既有数个录音数据(这里说的录音数据,每个录音数据是指一个语句的录音数据)也有数个作为语句的语音数据的记录语音波形的矢量参数组(这里说的矢量参数组,每个矢量参数组也是指一个语句发音的矢量参数组)等(当然如一个拾音器内存储有此诸语音数据,一般是此拾音器同时可播放这两种语音数据);本说明书除本段外各处涉及举例时是以诸语音数据中所有(语句的)语音数据全是录音数据为例来阐述的,即,对于一本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所需播放的所有语句发音中,只采取一种直接发音方式即播录音数据方式,然后对凡是准备用播录音数据方式来发音的所有语句,按每语句分别对应生成其录音数据比如录音生成ADPCM格式的录音数据(拾音器的MCU可以每次使用一个语句的录音数据来播放出其相应语句的发音来;对于内容相同的不同语句,其录音数据可共享也可分别录音生成各自的录音数据,而且显然共享与分别录音互相是等同替换,为使叙述简化,本发明文件以对内容相同的不同语句采取分别录音以生成各自的录音数据为例,本说明书后面述及的诸语音数据也默认是这样做的),把这所有语句中各语句分别生成的各录音数据(即语音数据)全集合起来就是与此本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比如所有语句中只含语句1和语句2和语句3这3个语句,且这3个语句的内容互不同,由语句1对应生成录音数据1,由语句2对应生成录音数据2,由语句3对应生成录音数据3,那诸语音数据就包括录音数据1和录音数据2和录音数据3),在此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后,此读物就成为有声读物,此诸语音数据就是与此有声读物有关的了。对于与多本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显然也是按照上述类推来定义产生的。上面所提及的其它涉及的数据,可以是采用其它方式(除播放诸语音数据方式外的)来生成语句发音所使用的数据比如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使用的辅助数据。本段关于诸语音数据的定义及阐述实际上是技术常识。(本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或码字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含有他义(涉及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时属于含有他义),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一般有三种情况1是MCU片内有存储器,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无存储器,2是MCU片内无存储器,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3是MCU片内有存储器,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也有存储器;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含有他义(涉及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时属于含有他义),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拾音器主体内无存储器’,是指MCU片内以及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都无存储器。
与上段对应的,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含有他义(涉及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时属于含有他义),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一般也有三种情况1是只指MCU片内的数个存储器(要求MCU片内有存储器),2是只指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要求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3是指MCU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要求MCU片外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而且MCU片内也有存储器);如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那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显然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卡不是拾音器主体的部件,数据卡与拾音器主体不是同一产品)数据卡上显然也可有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但可把数据卡上的全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等同当成是一个存储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数据卡上的存储器’就是指此数据卡上的所有存储器。
如拾音器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这也是优先权申请文件里阐述的拾音器),那其拾音器主体内须有存储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涉及的数据存储在此拾音器主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里(至于如何把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涉及的数据分散存储到多个存储器里是据需要来定的,这是技术常识)。
如拾音器是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数据卡上有存储器,而其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或没有存储器,此数据卡是与此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插入使用)的,如此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本发明文件默认数据卡和拾音器主体是两个不同产品,数据卡不属于拾音器主体的部件),那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涉及的数据,是存储在此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和此拾音器主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里的;如拾音器主体内无存储器,那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涉及的数据,就存储在此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至于本段有涉及的如何把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涉及的数据分散存储到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和拾音器主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里是据需要来定的,这是技术常识,权利要求29提及的‘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集里’也是与此有关的,当然无论如何分配存储程序和数据,都默认要求至少有部分程序或部分数据存储到数据卡上,否则这个卡就不是与此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数据卡了)。对于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一般是在拾音器主体内存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而在数据卡上存储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并且此数据卡是与此有声读物配套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每个导电码的值一般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关于数据卡的技术阐述在后面,数据卡方式的技术点不要求优先权。
对于有些语音处理方案的拾音器,是不需象ADPCM格式录音数据这样的语音数据的,所以在这些涉及的拾音器主体和数据卡(如有使用数据卡的话)中的存储器里就不需存储诸语音数据,而只需存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一般包括读码,拾音器运行主控,发音,以及其它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等程序)及这些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以上七段所述都是技术常识。
本发明文件各处述及有关某一拾音器的相关技术(比如拾音器主体本身或与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数据卡或部件式数据卡的技术)时提及的有用信息,显然是指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或部分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部分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或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加上部分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或部分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加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或部分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加上部分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或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加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本段内后面提到的拾音器都是指本段内前面提到的拾音器)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是指拾音器涉及使用的所有程序(也是指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涉及使用的所有程序);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是指拾音器涉及使用的所有数据(也是指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涉及使用的所有数据)。
单片机芯片(MCU)与读码头意向连接,单片机芯片(MCU)与发音器件意向连接。本申请文件中各处使用‘意向连接’词主要是为了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方便,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到的意向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单片机芯片与读码头意向连接即单片机芯片与读码头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单片机芯片与发音器件意向连接即单片机芯片与发音器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比如读码头为光笔时,可直接从读码头连线到MCU,是直接连接;而如读码头是机电式的甲读码头时,一般中间需有电平通断检测电路,即读码头先连线到电平通断检测电路,从电平通断检测电路再连线到MCU,从读码头到MCU是间接连接,这些技术点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和本申请文件里都有描述。MCU与发音器件一般是直接连接(比如MCU直接接喇叭电路,此点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和本申请文件里都有记载,喇叭电路是发音器件),而如MCU是经过IO扩展芯片(比如类似于8255的芯片)来驱动语音芯片播放语音声,中间多了个IO扩展芯片所以可称MCU与发音器件是间接连接,是直接连接的等同替换(这时发音器件应是带喇叭的外接的语音芯片),这也是单片机技术的常规替代技术。
发音器件可以是喇叭或喇叭电路(在本说明书有关图26,图39或图42的拾音器主体的实施例中,是由喇叭和三极管8050和1K电阻一起构成喇叭电路来作为发音器件,在有关图54的拾音器的实施例中,是用喇叭作为发音器件),必要时也可以是带喇叭的外接的语音芯片(即主MCU外接的带喇叭的语音芯片),发音器件还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发音器件。这都是技术常识。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外接的语音芯片(外接是指主MCU外接),例如可以是语音芯片由一些不含小mcu的逻辑器件及必要的电子元件(如声音放大器等)构成(也可含小mcu),语音芯片从通讯线上接受外界(如主MCU)发来的比如ADPCM格式(或类似格式)的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成语音声音用喇叭播放出来。在权利要求13,28或31中有一句‘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类似的在权利要求3中的一句‘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这句话里涉及的单片机芯片(MCU)使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的方式,可以是由MCU使用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里(或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或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的语音播放程序并调用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里(或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或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的比如ADPCM格式录音数据来驱动在MCU芯片内的与播放语音有关的硬件电路,并由此硬件电路驱动MCU芯片外接的喇叭或喇叭电路(喇叭或喇叭电路为发音器件),由喇叭把语音发出来;或者是MCU外接语音芯片,由MCU把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里(或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或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的比如ADPCM格式的录音数据通过通讯线传给外接的语音芯片,由带喇叭的外接的语音芯片(带喇叭的外接的语音芯片为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还可有其它形式的发音器件及由单片机芯片使其它形式的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的方式;这几种方式都属于技术常识。
所使用的单片机芯片可以是SNC5A9,其配有24个IO脚,双通道语音功能,384K*10 BIT的数据及程序存储器。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读码头,可以是光电式读码头,也可以是机电式的。对于机电式读码头是指用于完成电流输出,电流接收的硬件部分,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进行初步检测的电路(如甲方式的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或乙方式的模数转换器)在本发明文件里没看成是读码头的一部分。后面述的甲方式的读码头(即甲读码头),包括甲扫描排15,甲感应排14,一般还有几条斑马条与扫描排15,感应排14紧贴装配,分解结构见图2;如提及时没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机电式甲读码头默认是指这种读码头。乙方式的读码头(即乙读码头),包括乙扫描排35,乙感应排36,电阻导棒9,斑马条7,一般还有几条斑马条与电阻导棒9,扫描排35,感应排36紧贴装配,分解结构见图30;如提及时没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机电式乙读码头默认是指这种读码头。
以上述的拾音器方案,是只由一个MCU来完成读码,发音,读键等各任务,另外的方案,可在读码头中有小mcu和检测电路(还可有一些其它逻辑芯片),用小mcu来代替主MCU来完成扫描,解码(如解析通断代名码数),然后小mcu通过几个脚将读码结果数据输出给主MCU,由主MCU读取并播放语句发音;主MCU完成发音及其它(比如读键等)控制任务,这种方案的实质是将一个MCU完成的功能,分成两个mcu来完成,此方式的实质是与原来一个MCU方式是相同的(因两个分开的mcu可分别看成是一个大的MCU的两部分,所以可把这两个分开的mcu一齐当成一个大的MCU并且这时可把原来读码头里除去小mcu的部分当成读码头),本发明文件对读码头里有小mcu的方式,不再专门阐述。
在权利要求28或31中提及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或在权利要求13中提及的‘前述拾音器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是指,既可以是由单片机芯片作主动控制来读码,比如本发明文件中反复阐述的用乙方式读码而得到导电码的码值,或比如本发明文件中反复阐述的甲方式读码,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输出扫描电流,电流通过通断式机电读码头流到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甲导电码的码盘,电流再流到甲导电码各码线上的触区,再流回读码头,再对从甲导电码各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流回的电流有无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由单片机芯片取得以得到导电码的码值(读码时,通断式机电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甲导电码是接触的);也可以是由读码头自己读码,比如光电式读码头(如光笔)自己工作读取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导电码并输出读码结果或输出读码信息(读码信息是指比如表示码线区的各条空宽度情况的波形),由单片机芯片取得读码结果(本段各处提及的读码结果即导电码的码值)或由单片机芯片取得读码信息并根据读码信息来得到读码结果(读码时,光电式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导电码是接触或接近的)。这些技术点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和本申请文件里都有记载。本段以上所述对权利要求13中‘前述拾音器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一句的解释,也可看成是对权利要求2中‘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是通过前述拾音器的读码头被前述拾音器读取的’一句的解释。
本发明文件涉及的各电路举例及实施例的供电电压(VCC)选择范围是2.6V至5V(查本发明文件涉及的单片机芯片型号及其它芯片型号的资料也可得到此工作电压选择范围值)。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码字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其一般是指一个码字的码值是与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有关的(一般是一个码字的值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或有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部分),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可以是一个语音编号值或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一个其它形式的语句发音信息值。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语句发音信息值’中的‘语句’指单个语句,而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码字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或类似描述中的‘语句’可以是数个语句,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或类似描述中的‘语句’可以是数个语句。
本发明文件所说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码字可被相应拾音器读取并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导电码码字的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一般是指一个码字的码值是与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有关的,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比如导电码码字的值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导电码码字的值除了可以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外,导电码码字的值还可以有或涵有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者,导电码码字的值还可以有或涵有其它表示语句发音信息的值。如果导电码码字的值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那按常识,一般情况是一个导电码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这里的语音编号值,是指对与此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中的各语句的语音数据进行编号(一般是按顺序编号),这些编号值就是每个语句的语音编号值(各语音编号值的BIT长度一般相同,也可不同,本说明书默认以各语音编号值的BIT长度相同为例);可将诸语音数据存入与拾音器有关的存储器集里;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或部分导电码中的各个导电码码字的值可以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一般情况是一个导电码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导电码码字可以表示二进制值,比如甲方式或乙方式导电码码字都可以表示二进制值,语音编号值也可以是二进制格式的,所以一个导电码码字可直接携带一个语音编号值,这是显然的);使用时,拾音器的MCU利用读码头读码取得一个码字上的一个语音编号值后,按语音编号值寻找在存储器集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此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的地址,并按这语句的语音数据(比如ADPCM录音数据)使发音器件播放出相应语句发音来;另外,一个导电码码字的值也可以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使用时,拾音器的MCU利用读码头读码取得一个码字上的多个语音编号值后,分别按各语音编号值寻找在存储器集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各语音编号值对应的各语句的语音数据的地址,并根据这些语音数据可按顺序把各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用发音器件播放出发音来。另外,一个语音编号值也可以根据需要分散放在多个码字里,使用时,拾音器的MCU需利用读码头来读取这多个码字,得到多个码字的码值后(这多个码字中的各码字上一般有标志表示需读多个码),把这多个码字的码值组合起来得到这一个语音编号值,再按此语音编号值寻找在存储器集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的地址,并根据此语音数据把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用发音器件播放出发音来(此需读多个码字才能发音的方案可被看成是只需读一个码字就能发音的方案的等同替换)。此外,在存储器集里可不需要存储诸语音数据,而由拾音器采用其它的方式来生成语句发音,可在存储器集里存储用于处理和生成语句发音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这些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不是诸语音数据),而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或部分导电码中的各个导电码码字的值可以有或涵有一个表示如何用其它的方式来产生相应语句的发音的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即导电码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这时导电码码字的值所表示的信息仍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并可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常规情况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是放在一个码字里的,拾音器读一个码字即可处理发音;需读多个码字的情况是指编码时根据需要把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分开放在多个码字里,这时这多个码字中的每个码字的值所表示的信息仍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拾音器在使用时需读这多个码字来处理播放语句发音,拾音器一般是依次读这多个码字并把这多个码字的值组合起来得到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以使用,一般可在这多个码字的值里开几个BIT表示需读多个码字(此需读多个码字才能发音的方案可被看成是只需读一个码字就能发音的方案的等同替换);另也可在一个码字里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使用时,可由拾音器读码取得一个或多个码字的码值信息后,拾音器的MCU根据这一个或多个码字的码值里的一个或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来调用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这些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各自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发音器件播放出各自语句的发音来。(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经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后,是只对应产生一个语句发音的)。除了上述的语音编号值和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外,导电码码字的值还可能有或涵有其它形式的与拾音器播放的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的值,即导电码码字的值还可能有或涵有其它形式的语句发音信息值。甚至一本有声读物里的各导电码含有的语句发音信息值的类型是不同的,比如有些导电码的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有些导电码的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拾音器(与其有关的存储器集里存储有诸语音数据,还需存储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其辅助数据)可以分别读这两种情况(码值里有标志来区别是哪种)的一个或多个码字来分别处理播放语句发音(或者这两种码字可被两种不同的拾音器分别读取分别按各自的发语音方式发语句发音)。本段以上所说的一个码字的值里有或涵有多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语音编号值)与一个码字的值里有或涵有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是等同替换。本段以上所述的码字中的语句发音信息值的放置方式仅是举例,实际中可能还有其它各种方式来放置语句发音信息值到各码字里,拾音器读码字并作相应处理及发音。有声读物页面上的一个导电码码字被拾音器读取后由拾音器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可以是把有声读物页面上此码字旁边的文字或例句照读一遍。本段以上所述也是对权利要求1中‘前述诸个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以及本说明书中类似表达的解释,由于部诸导电码是诸个导电码的全部或部分导电码(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同一种拾音器读码以播放语句发音),所以本段以上所述也是对权利要求2中‘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前述拾音器读取以用于前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两句的解释,本段以上所述也是对权利要求13或28或31中‘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两句的解释,本段以上所述也是对权利要求3中‘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一句的解释。实际上这几个权利要求项述及的‘播放语句发音’仅是指播放一个语句发音,是本段前面述的拾音器读数个码字后播放数个语句发音的下位概念(因从播放数个语句发音就可推出有播放一个语句发音)。本段所述是技术常识,按技术常识由优先权申请文件里的相关叙述也可推出本段内容。(本段及以下两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上段所述本来是针对非插卡方式拾音器的(也是优先权申请文件里阐述的拾音器),所以上段所称的存储器集,是只包括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另如采用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后面述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或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那相应的有关对权利要求1中‘前述诸个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的解释和对权利要求2中‘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前述拾音器读取以用于前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两句的解释,和对权利要求13或28或31中‘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两句的解释,和对权利要求3中‘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一句的解释仍如上段的所有阐述;这几个权利要求项述及的‘播放语句发音’也仅是指播放一个语句发音,是上段述的拾音器读数个码字后播放数个语句发音的下位概念。并且对于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或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情况,上段所称的存储器集,就包括插入拾音器主体使用的数据卡(或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也包括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如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的话)。
在权利要求2中提及(以及本说明书各处类似提及)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前述拾音器读取以用于前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是上位概念,具体的对于每个导电码码字一般可有两种情况(还可有其它情况)情况1是把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比如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都放在此一个码字里(此码字也可能还有别的语句发音信息值),拾音器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这一个码字即可对应播放这个语句发音;情况2是根据需要把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比如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分散放在包括此码字在内的多个码字里,每个码字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仍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拾音器需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包括此码字在内的这多个码字并根据这多个码字合起来得到的那个被分散放置在这多个码字里的语音编号值(或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来对应播放语句发音;并且以上说的情况1与情况2可看成互相是等同替换。最简单的形式可以是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各导电码的码值都是有一个语音编号值(不同导电码的码值有的语音编号值互不同),这些导电码可分别被同一个拾音器读取,每次此拾音器读取一个导电码以播放一个语句发音。
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根据需要把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或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变换值)分散(或分开)放在多个码字里,一般是指把这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或这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变换值)的BIT值分开成多个部分并分别放在多个码字里,这是显而易见的。(语句发音信息值可以是语音编号值或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等)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根据需要把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或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变换值)分散(或分开)放在多个码字里,这里的根据需要的意思是指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BIT太多在一个码字里放不下,或者码字里还需存储其它与语句发音无关的信息致使一个码字放不下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BIT,或者是没什么特别原因而把一个语句发音信息值分散放在多个码字里。
一般情况,拾音器需有按键(比如用按键来调节音量),但按键不是必需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文字内容所涉及的语种以及拾音器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码字后所播放的语句发音的语种,除了可以是常用的汉语,英语外,还可以是其它诸如德,法,俄,韩,日等语种。
先述导电码的形式及其机电方式的读取导电码可通过拾音器的机电式读码头被拾音器读取。用机电式读码头读码的一般过程是读码时,使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导电码接触,由读码头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导电码码字注入电流,电流经过导电码码字上导电物质形成的网络后,再流回读码头,再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的通断情况或电流参数进行检测,由检测结果得出码值。
导电码形式及其机电式读码头形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导电码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组合来表示码值(与其它触区位置有连通的触区位置是覆有导电物质的,各触区位置间的连通是由导电物质连通或由覆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本身互相紧挨接触连通的),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检测采取电流通断检测方式,这种方式所采用的导电码形式及其机电式读码头电路,是通断式的,读码时,使一个通断式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一个通断式导电码接触,由通断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通断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通断式导电码上,再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触头检测是否有电流从通断式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回来(这里的‘另外’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输出高电平的触头,这里的‘别的’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与输出高电平的触头接触的触区),以得出表示码值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情况,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得到码值,这种方式的实例简称甲方式;另一种是由各触区位置上和各触区位置间的导电物质所形成的电路网络来表示码值,对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检测采取电流参数检测方式(如测电流值,测电流在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上的压降等),这种方式所采用的导电码形式及其机电式读码头电路,是模数转换式的,读码时,使一个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一个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接触,由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经过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最后从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流回模数转换式读码头(这里的‘另外’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输出高电平的触头,这里的‘别的’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与输出高电平的触头接触的触区),再检测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的组成情况,并进而得出码值,这种方式的实例简称乙方式。一个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可有多个用于各自独立表示码值的由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乙方式码字上也有多个电路网络,其一个电路网络,是由一个乙方式导电码码字上的一个码盘,一个码线区,一个回馈线和一个馈盘组成;本申请文件中引入的测值网络的概念,是指读码时对其测量后,就可得到码值的电路形式的网络,对于乙方式,是由导电码的导电物质形成的一个电路网络与部分导电胶条和部分电阻导棒共同形成一个测值网络(乙方式的测值网络等效电路由等效电阻组成),乙方式读码检测的电流参数可以采取电阻分压方式用ADC器件测分压电阻上的压降,并进而得出测值网络的阻值,再推出码值;在乙方式时,导电物质可选用银浆导电油墨,其电阻很小可忽略,这时乙方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可看成是没有电阻的连线网络,但其测值网络有阻值,如导电物质选用碳浆导电油墨其电阻率较大,那乙方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可看成是有电阻的电路网络,其测值网络也有阻值。对于除乙方式外的模数转换式的其它方式,其测值网络可以就是其电路网络本身(不包括斑马条,电阻导棒等),这种情况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应是有明显阻值的,否则如其形成的电路网络(也即测值网络)没有阻值,测量就没意义了。测值网络涉及的具体内容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已有反复描述,只是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没用‘测值网络’这个词,而是用的‘电阻网络’这个词。以下主要是以甲方式和乙方式为例来分别说明通断式和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及其检测的原理的。
在上段和权利要求4和17中述通断方式读码时,提及的有关‘由通断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通断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是指由一个触头与一个触区接触并向此触区输出高电平(是由触头向触区输出高电平,以下同),或由多个触头分别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或由一个触头(一般是触面大的)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另,多个触头与一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此触区输出高电平是等同于一个触头与一个触区接触的),提及的有关‘再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触头测是否有电流从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回来’,是指另外的一个触头与别的一个触区接触并在触头上测有无电流从此触区回来,或另外的多个触头分别与别的多个触区接触并在这些触头上测有无电流从各自接触的触区回来(这里的‘另外’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输出高电平的触头,这里的‘别的’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与输出高电平的触头接触的触区)。甲方式的读码,每次是由一个触头与一个触区(码盘触区)接触并向此触区输出高电平,并由另外的多个触头分别与别的多个触区(即码线触区)接触并在这些触头上测有无电流从各自接触的触区回来;如采用除甲方式外的另外的通断式的实例,读码时,每次可由多个触头分别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或由一个触头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并由另外的多个触头分别与别的多个触区接触并在这些触头上测有无电流从各自接触的触区回来。在上段和权利要求5和19中述模数转换方式读码时,提及的有关‘由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是指由一个触头与一个触区接触并向此触区输出高电平,或由多个触头分别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或由一个触头(一般是触面大的)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另,多个触头与一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此触区输出高电平是等同于一个触头与一个触区接触的),提及的有关‘最后从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头流回模数转换式读码头’,是既可以是电流从别的一个触区并通过与此触区接触的读码头的另外的触头(这里的‘另外’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输出高电平的触头,这里的‘别的’是指区别于前面述的与输出高电平的触头接触的触区)流回读码头(比如乙方式就是这样),也可以是别的方式,比如读码时,电流经过导电码的电路网络后,流到导电码别的触区,再经过斑马条,再回到读码头的电阻导棒,读码头再在电阻导棒上取电流值供检测也是可以的。乙方式的读码,每次是由一个触头与一个触区(码盘触区)接触并向此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通过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中间还经过斑马条及电阻导棒,最后通过乙馈盘,感应排回到读码头供检测;如采用除乙方式外的另外的模数转换式的实例,可以每次由多个触头分别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同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或由一个触头与多个触区接触并向这些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通过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到达别的触区,再经过与此触区接触的读码头的触头回到读码头,再测回来电流的参数,这是明显可行的。本段所述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的(读码头的)触头与(导电码的)触区的接触,可以是直接接触或经过连接介质接触。作为向导电码触区输出高电平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上的触头,此触头一般是与MCU的IO脚连接的并且此触头的高低电平一般是由MCU的IO脚给予的,也可由MCU驱动中间芯片(比如38译码器或IO扩展芯片),用中间芯片的IO脚来给予触头高低电平(这种情况时触头是与中间芯片的IO脚连接的),或者如读的导电码是单码段,读码头中作输出高电平用的触头也只有一个,那可把读码头中作输出高电平用的触头直接接到正电源上都可,触头的高电平也可采用其它方式产生。
在本发明文件中在述及通断方式读码时,提及的‘通断情况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其通断情况检测结果被单片机芯片取得的形式一般可有多种,比如通断方式的实例甲方式,在甲方式读码时,其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即甲方式读码时的一个码段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被单片机芯片取得,其取得形式一般可有多种,其一个码段中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被单片机芯片取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最普通的,就是本发明文件反复阐述的,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经读码头,到达电平通断检测电路,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即一个码段中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再通过连线被单片机芯片的IO脚取得。2,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经读码头,到达电平通断检测电路,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即一个码段中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进入其它芯片(比如并入串出芯片4021),其它芯片通过连线与单片机芯片的IO脚连接,并通过这些连线将通断情况检测结果传给单片机芯片。3,单片机芯片内部含有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比如含有模数转换器),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经读码头,再通过连线直接被单片机芯片的IO脚取得,单片机芯片内部用模数转换器进行通断检测,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即一个码段中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由单片机芯片自己取得。4,在读码头里有电平通断检测电路和小mcu,小mcu利用电平通断检测电路完成全部读码任务,并把读码结果传给主MCU,这种方式可看成是把原来一个MCU(一个MCU完成读码,发音,读键等全部任务)分成两个mcu(一个mcu读码,一个主MCU完成发音及读键等主要控制任务),其实质是与原来一个MCU方式相同的(因两个分开的mcu可分别看成是一个大的MCU的两部分,所以可把这两个分开的mcu一齐当成一个大的MCU并且这时可把原来读码头里除去小mcu的部分当成读码头),是原来一个MCU方式的等同替换。这4种形式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和本申请文件里都有描述。
同理,在本发明文件中在述及模数转换方式读码时,提及的‘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是指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单片机芯片取得,其取得形式一般可有多种,比如模数转换方式的实例乙方式,其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单片机芯片取得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最普通的,就是本发明文件反复阐述的,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经读码头,经过模数转换器检测,检测结果再通过连线被单片机芯片的IO脚取得。2,单片机芯片内部含有模数转换器,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经读码头,再通过连线直接被单片机芯片的IO脚取得,单片机芯片内部用模数转换器进行电流参数检测,检测结果由单片机芯片自己取得。3,在读码头里有模数转换器和小mcu,小mcu利用模数转换器完成全部读码任务,并把读码结果传给主MCU,这种方式可看成是把原来一个MCU(一个MCU完成读码,发音,读键等全部任务)分成两个mcu(一个mcu读码,一个主MCU完成发音及读键等主要控制任务),其实质是与原来一个MCU方式相同的(因两个分开的mcu可分别看成是一个大的MCU的两部分,所以可把这两个分开的mcu一齐当成一个大的MCU并且这时可把原来读码头里除去小mcu的部分当成读码头),是原来一个MCU方式的等同替换。这3种形式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和本申请文件里都有描述。
不论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的导电码,其主要的技术要点在于用导电物质在各触区位置上和各触区位置间形成电路组合来表示码值,而其码字的印刷外型是可选的。本发明文件所述的码字的码字区域是以长方形为例的。
常规情况下,一个导电码(可以是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或通断式导电码,并且本段以下所称导电码,其码字上都是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而且是平面式导电码),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比如单个模数转换式或通断式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银浆导电油墨,或者,单个模数转换式或通断式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碳浆导电油墨),本说明书其它部分也主要是以此种形式来阐述的。另外,在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可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即单个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如各导电物质的电阻率不同则可形成更复杂的电路网络组合,这样形成的导电码仍是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仍是在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对其读码一般仍是用模数转换方式读码;如是在通断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即单个通断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因其并不变更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性,这样形成的导电码仍是通断式导电码,仍是在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所以仍可按常规通断式导电码看待处理,对其读码的读码头结构及读码原理显然仍可同于对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的导电码读码的读码头结构及读码原理;并且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是不同导电物质的通断式导电码及其读码,应看成是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的通断式导电码及其读码的等同替换。其码值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且其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是不同导电物质的通断式导电码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都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比如导电油漆和导电油墨就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是指比如银浆导电油墨和碳浆导电油墨,同属导电油墨这一类,但是是不同品种;本段及下面几段所说的‘使用’是指印刷或覆盖等)。
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是指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包含的所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的总和;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部分(有时也称为不同部分或各部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物质覆盖块(这里说的覆盖块是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包含的,本段以下同)的集合,或者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的部分的集合,或者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物质覆盖块与一个或多个导电物质覆盖块的部分的集合,这是显然的;这里说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的部分’是指按平面的划法,就如把一张印刷有一个实心圆形(相当于一个覆盖块)的纸沿圆心剪开,圆形分成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分别是半圆(一个半圆就相当于是一个覆盖块的部分,当然实际的覆盖块的部分的平面形状是多样的)。
另外,可以用不同品种的导电物质来采用重叠的方式组成导电码码字(比如先在载体平面上印刷一块某种导电油墨,在此导电油墨层上面再印刷一块另一种导电油墨,上面印刷的油墨可以完全覆盖也可不完全覆盖下面印刷的油墨);可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并采用重叠的方式(比如重叠印刷)来形成各导电物质覆盖块以组成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如各导电物质的电阻率不同则可形成复杂的电路网络组合,这样形成的导电码仍是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仍是在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对其读码一般仍是用模数转换方式读码;如是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并采用重叠的方式来形成各导电物质覆盖块以组成通断式导电码,因其并不变更各触区间的通断性,仍是在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所以仍可按常规通断式导电码看待处理,对其读码的读码头结构及读码原理显然仍可同于对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的导电码读码的读码头结构及读码原理;并且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并采用重叠的方式来形成码字的通断式导电码及其读码,应看成是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的通断式导电码及其读码的等同替换。本段所述的用不同品种的导电物质来采用重叠的方式组成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如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那此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就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
在还没把导电码印刷到载体平面上以前,在码字(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区域内,就可先定义好各触区位置(指范围及位置),(比如图5所示的含有8个码段的码字,而每个码段范围内的各触区位置如图40所示,中间1个码盘触区位置,上下各8个码线触区位置,共17个触区位置,就可依次布置8个码段共17*8个触区位置),然后在载体平面上可采取印刷的方式在码字范围内有些触区位置上及有些触区位置间印刷覆盖导电物质,以形成导电码,覆盖了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的表面是导电物质材质的,这个导电物质材质的表面就是此触区位置的触区,而没有覆盖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的表面是载体材质的(比如码线触区位置没覆盖导电物质也即没印刷码线),这个载体材质的表面就是此触区位置的触区。显然事先在码字区域内定义了多少触区位置,印刷成码字后,码字上也有多少触区(每个触区也即触区位置的触区,其形状面积与它对应的触区位置的形状面积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触区位置是指范围的抽象概念,而触区是指实际的表面;有些触区是导电物质材质的触区,有些触区是载体材质的触区),导电码上任一触区位置如有覆盖导电物质,此触区位置的触区就是导电物质材质的,导电码上任一触区位置如没有覆盖导电物质,此触区位置的触区就是载体材质的;触区是一个面的区域,这个面一般是平面的,也即水平面那样的平面或类似于水平面的表面起伏不大的平面(对于非平面式导电码,这个面不一定是平面的)。本说明书各处也把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称为码线触区或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触区。本段内容可由本说明书其它部分或由优先权申请文件推出。(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触区位置覆盖导电物质或覆盖非导电物质,默认是指完全覆盖整个触区位置的范围)对于导电码(包括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其码字上(即码字区域内)有触区,在读码时触区的用处是与机电式读码头接触并由导电码码字区域内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机电式读码头作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对于通断式导电码,其单个码字上有超过一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区,在读码时触区的用处是与通断式读码头接触并由通断式导电码码字区域内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通断式读码头作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对于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其单个码字上有超过一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区,在读码时触区的用处是与模数转换式读码头接触并由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字区域内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作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本段前面以及在权利要求3,4,5中有述及的读码时由导电码(或更具体的通断式导电码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字区域内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读码头作电流交流,此部分触区的意思是指比如某甲导电码的码线区上有些码线触区位置是空白的没覆盖导电物质(也即这些码线触区位置都没有码线,因这些码线触区位置各自对应的数值位为0),此触区位置的触区是载体材质的,读码时这些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显然就不参加电流交流,所以是只有码字的部分触区参加与读码头的电流交流。不论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其触区(触区位置)的形状当然可根据需要做成触点,触条等,在所表示码值的导电码上与其它触区位置有连通的触区位置是有导电物质覆盖的(在所表示码值的导电码上与其它触区位置都无连通的触区位置没有导电物质覆盖,比如在甲方式码字上,如表示某一码值,其中对应某个为0的BIT位的码线触区位置,在表示此码值时是与其它触区位置都无连通的,在此码线触区位置就没有印刷码线,此码线触区位置就没有覆盖导电物质,此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就是载体材质的);不论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其覆盖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间的连通可由导电物质连通或由覆盖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本身互相紧挨连通(即互相紧挨接触),这些触区位置上覆盖的导电物质和用于连通的导电物质即组成各导电物质覆盖块;至于一块导电物质同时覆盖两个触区位置使两个触区位置连通,可等同看成是两个触区位置被两小块导电物质分别覆盖,之间再由一小块导电物质连接;一个导电码(包括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上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触区(含有的意思是指触区落入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平面形状范围内;如图5所示的8码段甲导电码,每个码段是一个导电物质覆盖块,每个覆盖块上含有1个码盘触区和上下各多个码线触区,当然这里的那些载体材质的码线触区就不属于覆盖块);显然,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材质的触区是属于某一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导电码上的载体材质的触区是不属于任何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属于的意思也是指触区落入导电物质覆盖块的平面形状范围内)。本段内容是可由本发明文件的其余部分推出的。
注本说明书在述及甲方式或乙方式码字时涉及的码线区,是专指由导电物质形成的,如在码线区内有非导电物质,那在涉及码线区的特性及使用时可视码线区内的非导电物质不存在;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通断式导电码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的码线区也是这样的,并且码线区的定义也是同于对甲方式或乙方式码字的码线区的定义(实际上甲方式或乙方式码字就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字的实例)。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触头,是指位于机电式读码头上的,用于在读码时与导电码的触区进行电流交流的小区域,一般由铜箔构成;机电式读码头上是有触头的,在通断式读码头上有超过一个(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触头,在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上至少有一个触头作为电流输出,而其电流流回读码头可以是经过别的触头,也可不经过别的触头,比如回来的电流从码字再通过连接介质后到达读码头上的电阻导棒,再在电阻导棒上取电流测量,因一般不把电阻导棒当成触头,所以这种情况可看成是读码头只有电流输出触头(甚至只有一个电流输出触头)而没有输入触头;甲方式中的甲扫描排15上的各扫描线22,甲感应排14上的各感应线18都是触头,乙扫描排35上的各扫描线23及乙感应排36上的各感应线24也是触头;在本发明文件中,‘扫描触头’和‘扫描线’是同一概念,‘感应触头’和‘感应线’是同一概念,这是显然的;甲扫描排15由一个或多个甲扫描线22组成,甲感应排14由一个或多个甲感应线18组成,乙扫描排35由一个或多个乙扫描线23组成,乙感应排36由一个或多个乙感应线24组成,这都是显然的。一般触头前加有连接介质。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到的‘输出触头’和‘输入触头’,分别是指读码头的电流输出触头和电流输入触头。本段所述是可以由本发明文件其余部分推出的。
不论甲方式或乙方式,都需要在读码头上附加有连接介质,使用时连接介质介于导电码与读码头的感应排(扫描排)之间,使导电码的区域与读码头的感应排(扫描排)之间能导通电流,一般需连接介质的物理性能有一定弹性(有弹性是在使用时按压以方便接触),还能往一个方向导电,可选用导电胶条(斑马条),或者一排金属弹簧杆都可,如无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默认是以导电胶条(斑马条)为例说明的。乙方式要求须有连接介质,并且其与电阻导棒紧贴装配的连接介质是须有明显电阻的,甲方式按检测原理其连接介质不是必须的,但为了增加检测可靠性,一般是要加连接介质的。图50,是当作连接介质的一排(8个)金属弹簧杆示例,其中42是固定金属柱体,43是里面有弹簧可上下弹性伸缩的金属尖锥,显然沿OX轴方向不导电,沿OY轴方向导电,使用时,此排金属弹簧杆可代替如图24的斑马条7,金属弹簧杆放置的方向,显然斑马条的水平OX方向也就是一排金属弹簧杆的水平OX方向,斑马条的垂直OY方向也就是一排金属弹簧杆的垂直OY方向,显然金属弹簧杆的电阻很小可忽略。如将一排金属弹簧杆用作为甲方式扫描排15的连接介质,可在扫描排15上每个扫描触头位置紧贴装配一个金属弹簧杆,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而且这里可以用导电胶做成类似这种金属弹簧杆的摸样来代替金属弹簧杆,在扫描排15上每个扫描触头位置紧贴装配一个导电胶杆,这样在读码按压时因接触面积小,所以比用一整排斑马条与扫描排紧贴装配的读码头要省力。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称导电胶条与斑马条是同一物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斑马条是指平常常用的斑马条,能单向导电,比如用于LCD液晶玻璃显示连接用的斑马条,斑马条一般有银粒斑马条和碳粒斑马条;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斑马条是指常见的碳粒斑马条。如生产时选用斑马条的话,一般可以用图25所示的T字形斑马条,以方便装配,而且T字形斑马条的下面部分可以削尖,以增加可靠性。本发明文件其余图为了图形清晰,图形中画的是方形斑马条。
不论甲方式或乙方式,其感应排上的每个感应线可作为电流输入触头,扫描排上的每个扫描线可作为电流输出触头。且可据需要反向来用,即感应排上的每个感应线可作为输出触头,扫描排上的每个扫描线可作为输入触头。
导电码的输入输出触区,及读码头的输入输出触头,有时根据需要也可各自扩大成触条,触盘,或缩小成触点,但实质是一样的。
不论甲方式或是乙方式,如果码字是有上下两排码线以表示码值时,读码头可以旋转180度后使用,即原来与码字下排码线接触的斑马条改为与上排接触,与码字上排码线接触的斑马条改为与下排接触,中间仍作扫描,这样仍能读进值来,但需在码值上带码头或码尾标记。
图4,5,31所示导电码(包括8个码段)的长宽尺寸大约可取4CM*1CM,每根码线的宽度可取0点几个毫米,两相邻码线的间隔宽度可取0点几个毫米。但理论上对导电码的尺寸并无严格限制,所以将尺寸成比例的放大也是可以的;如读码头有使用斑马条,而斑马条的导电区间距比0.2毫米再减小的话,整个导电码的尺寸还可成比例的缩小。
先说明甲方式甲方式导电码是由印刷或涂敷在读物的页面(比如书的页面)上的导电物质(导电涂料)组成,一般采用印刷导电油墨的方式形成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导电码,由导电码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组合来表示码值。
甲方式时,读码头的工作原理是使一个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一个甲导电码10接触,每次升高读码头中的一个扫描端(扫描端的总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电流从此扫描端流到与此扫描端连接的扫描触头,再流到导电码上与此扫描触头接触(直接接触或经过导电胶条接触)的一个触区(某一个码段的码盘触区),在电流流到导电码上后,再在另外的多个感应触头测电流从导电码别的多个触区(即码线触区)回来的情况,以得出此码段表示码值的一个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此码段此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此码段此码线区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检测结果而得到此码段此码线区的码值。甲方式码一般由多个码段组成,相应的读码头走线为矩阵方式(交叉方式),其读码一般采取扫描的方式以分别读取各码段的码值,扫描时,没升高的扫描端要置低,以阻断互相干扰,对各检测端导通与否的判断,可采取三极管,电压比较器,模数转换器等方式。为了保证码值的可靠读取及缩短码字所占空间长度,还可在甲导电码的码线区采用一种通断代名码数来表示码值,其特征是通断代名码数内不存在连续的1。
由于导电油墨的电阻一般较小对于通断方式的测量没什么影响,而且可计入连接介质电阻,所以以下甲方式忽略导电油墨的电阻。如使用银浆导电油墨其电阻更小更可忽略。
图3是单排码线8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的甲导电码,图4是双排码线8码段方式(码字的上下半部分各有一排码线),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上下排码盘分开的甲导电码,图5是双排码线8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上下排码盘合一的甲导电码,都是俯视图。图3,图4和图5中的各点状阴影区域是导电物质(导电涂料)区域。在图3,图4或图5中,各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图3,图4或图5中的几个导电码的码字上的码线区的形成可视为是采用通断代名码数的,通断代名码数的原理在后述,且图3,图4或图5中的几个导电码的码线区上码线的布置仅为示例。
对甲导电码10的码区结构的定义如图6(其放大图可见图40),是一种形式甲导电码(比如图5所示的导电码)的码段11,甲导电码10一般由多个码段11组成(本发明文件中一般以8码段为例),对每一个甲码段11再往下分一下,如图6,用于与读码头上的扫描触头接触的部分,定义为甲码盘12,然后在甲码盘12的边上,每隔一相等距离定义一个码线触区位置(如图40示,甲方式导电码的一个码段的上面一排由虚线围起来的8个区域就分别是8个码线触区位置),在各码线触区位置,如从甲码盘12延伸出线表示相应位为1,如不延伸出线表示相应位为0,这些线即码线(一个码线的平面形状大小一般可与一个码线触区位置的平面形状大小相同或比其稍大),各码线互相之间是平行的,将同一个码段范围内的这些互相紧靠并可能被码线所占的区域合起来定义为一个甲码线区13(如图6中的甲码盘12上边的由虚线围起来的即是一个甲码线区13,如是本说明书后面述的在每个码线触区位置旁留空的情况,那空也应属于甲码线区13),另在图6的甲码盘12的上下两边是分别延伸出两个甲码线区13的;在某码线触区位置如有码线,那此码线触区位置是覆盖有导电物质的,并可看成此覆盖有导电物质的码线触区位置与覆盖有导电物质的码盘触区位置是互相紧挨连通的。另外在各甲码段的左右边缘,因互相靠得较近,可在边角上作点裁减以避免相邻两码段靠得太近而意外短路。显然,图5所示导电码的每个甲码段11有1个甲码盘12,2个甲码线区13,图4所示导电码的每个甲码段11有2个甲码盘12(处于码段中间位置),2个甲码线区13。(本申请文件中的码线触区位置的概念是可以由优先权申请文件推出的,码线触区位置的概念也属显而易见的常识)从附图3,4,5,6,16,17,18,19或40以及后面对a0a1a2a3b0b1b2b3c0c1c2c3平行移位的叙述即可看出,各码线的宽度相同,各相邻码线触区位置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包括相邻码段的各自边上相邻的码线触区位置(比如图5中导电码,左起第1个码段的最右边的码线触区位置与左起第2个码段的最左边的码线触区位置)间的距离与其它各相邻码线触区位置之间的距离也相同,这样做是为了处理方便,而且对于读码时读码头与码字有水平偏移的情况也好处理;当然这也不是硬性规定的,如果把各相邻码线距离定义为不一致也无不可,相应的甲感应排14的布置也要对应调整,但读码就很苛刻,要求读码头的触头与码字的触区对得很准,水平偏移很小,否则需重新移动读码头来读码。
图40为甲导电码的一个码段,其中虚线所围的各区域即为各触区(触区位置),中间的是码盘触区(也即甲码盘12的表面),上下两边各有8个码线触区(码线触区位置),有些码线触区位置是覆盖有导电物质(也即有码线的,对应表示的BIT为1),这些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也即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触区)是导电物质材质的,有些码线触区位置是没有覆盖导电物质(也即没有码线的,对应表示的BIT为0),这些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也即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触区)是载体材质的。上面一排码线表示值为10001010,下面一排码线表示值为10010001。
为了可靠检测及缩短码长,甲导电码的码线形成一般需采用通断代名码数(见后述)。
如图6(其放大图可看图40),这个码段上面一排码线表示的值为10001010,下面一排码线表示的值为10010001。此码段的码线区的形成可看成是采用了通断代名码数的。
图8是上下排感应排14共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方式的甲感应排的走线示意图(中间有一排触头是甲扫描排15),图10是上下排感应排14分开使用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方式的甲感应排的走线示意图(中间有一排触头是甲扫描排15)。
如图8和图10例,甲感应排14是在读码头上的,由一排横向排列的印制电路版的线路条组成(此线路条即甲感应线18,一般为铜箔,显然一个甲感应排14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甲感应线18),各线路条之间的线空比可取为3∶1,在图8和图10中,各有两个甲感应排14。同理,甲扫描排15也是在读码头上的,由一排横向排列的印制电路版的线路条组成(此线路条即甲扫描线22,一般为铜箔,显然一个甲扫描排15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甲扫描线22)。甲扫描排15上的线路条一般用于通过斑马条向有声读物的页面(比如书的页面)上的甲导电码10输出扫描电流,甲感应排14上的线路条通过斑马条接受从甲导电码10回来的电流。
甲感应排14的线路条可直接或经过电阻排引出,如图8和图10是接成矩阵方式(交叉方式)的,其中的电阻排16是用作限流,可考虑省略掉,甲感应排14的连线是交叉方式连接引出的;如果所读的码的每个码段的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如图5),那么读码头的采用交叉方式连接的甲感应排14上的某感应线与其连接的下一个感应线之间相隔距离是8个感应线位置(图8和图10都是这样显示的)。(图8和图10中有个start标号是与图2的start是同一标号,是与电路本身无关的,引入此标号是为了表示图8或图10的甲感应排14在读码时在图2的立体图中的方向位置,本来这也可由本发明文件内容推出;另在图7,8,9和10中也有一个start0的标号是与图2中start0是同一标号,是与电路本身无关的,引入此标号是为了表示图7或图9的甲扫描排15在读码时在图8,图10和图2中的方向位置,本来这也是可由本发明文件内容推出的;另在图3,4和5中也有一个hd的标号是与图2中hd是同一标号,是与甲导电码本身无关的,引入此标号是为了表示甲导电码在读码时在图2的立体图中的方向位置,本来这也是可由本发明文件内容推出的)由俯图16,17,18或19即可看出,甲感应排14包含的各相邻甲感应线18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并且相邻码线的距离是相邻感应线距离的两倍,而且各甲感应线18的宽度相同(图8和图10的感应排14上的各感应线的宽度也是相同的,只是PROTEL绘图时有点误差使得看着各感应线宽度有点互异,但实际是相同的,特此说明)。也可看出甲扫描排15包含的各相邻甲扫描线22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实际上读码时与扫描排相对应的排列起来的甲导电码的各码段的形状尺寸都是一样的)。
有时感应排和扫描排功能可互换,即用感应排输出扫描电流,用扫描排测回来电流。
读码头可使用导电胶条7(斑马条)来连接甲导电码10和甲感应排14,导电胶条7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导电区和绝缘区一一错开,每个导电区和绝缘区的厚度大约为0.2毫米,这样导电码的码线线条及相邻码线间距的宽度大约各自可取为0.4毫米。使用导电胶条7的好处是接触时电流都是向垂直方向传。
如图2,是甲感应排14,甲扫描排15,导电胶条7,甲导电码10在读码时的空间立体分解图,实际的读码头中甲感应排14与其下方的导电胶条7是紧贴装配在一起的,甲扫描排15与其下方的导电胶条7也是紧贴装配在一起的;在读码时,读码头通过导电胶条7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甲导电码10接触。
如图24,是在读码时甲读码头的电流流动示意图,电流沿箭头路线流动,电流从扫描排15上的扫描触头,向下经过斑马条7,到导电码10的甲码盘,再经过码线,到码线上,再向上经过另一斑马条7,回到读码头的感应排14上的感应触头;导电胶条7沿虚线OX轴不导通电,沿虚线OY轴导通电,此是常识,请注意实际的读码头中甲感应排14与其下方的导电胶条7是紧贴装配在一起的,甲扫描排15与其下方的导电胶条7也是紧贴装配在一起的;读码时,读码头通过导电胶条7再与甲导电码10接触。
在读码时,最简单的方式是读码头的各触头与导电码上相对应的触区接触(一般中间可有连接介质,比如甲扫描排15上的扫描触头22与甲导电码的码盘12接触,甲感应排14上的感应触头18与甲导电码的码线触区接触,可以定义成触头与触区一对一接触),然后由扫描触头22输出电流及感应触头18接收电流来完成读码;但为了适应读码头与导电码的位置偏移,可以允许在偏移情况下造成的触头与触区不同的对应状况,这在本说明书都已有述,比如将甲感应线18向两边延展的方式来适应读码头与导电码的水平位置偏移,后面对a0a1a2a3b0b1b2b3c0c1c2c3平行移位有叙述,所以不同次的读码,比如导电码上同一个码线触区可能会与不同的感应触头18接触(一般这里述的不同的触头互相离得不远,一般是靠近的几个)。
在读码时,如甲导电码(比如图5所示)的水平轴向与图8或图10中甲感应排14的水平轴向是平行的,则甲感应线与甲码线接触时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对方式,图16是甲感应线18与甲码线17正对时的情形(每条甲码线17只与一个甲感应线18接触);再是跨接方式,图17是甲感应线18与甲码线17跨接时的情形(每条甲码线17与两个甲感应线18接触)。为了避免读码时跨接方式接触时相邻两码线与同一个感应线接触而造成难以识别码值,码字的相邻的两码线之间都是有空的(但有时在能识别的情况下可以偶尔有相邻码线间没空的情况,比如后面述的两个通断代名码数相接处),一个空的宽度一般与一个码线的宽度相同,各码线触区位置之间可以专门留空或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来解决空的问题(通断代名码数的码线区的空是对应通断代名码数码值中的0的),此点在后面还有述。如无特别的指明,以下在叙述通断方式检测原理时是按码线两边都有空的情形来阐述的,并且以下甲方式读码举例涉及的图19中最下面的码线区(含有多个甲码线17的)是采用通断代名码数的,通断代名码数原理在后面述,如码线区采用除通断代名码数方式外的其它码线布置方式,如每个码线触区位置是等距排列的,那检测各码线的有无的原理及过程与码线区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方式是类似的。下面甲方式读码举例涉及的图4或图5中的导电码的码字上的码线区的形成也可视为是采用通断代名码数的。(注图16,17中下面,在没有码线的码线触区位置,画成斑马条7没有与载体材质的码线触区接触,这样画是为了图形清晰,实际中因码线很薄,斑马条又有弹性,读码时又有向有声读物的页面的按压作用,所以实际中一般斑马条7与载体材质的码线触区是有接触的,当然接触了也仍没有电流交换,后面的图19,34,51,52也是这样)交叉方式扫描读码(也即矩阵扫描方式读码,这种情况导电码是含多个码段的导电码,感应线是以交叉方式连接的)的过程常规情况有多个扫描端,多个扫描结果的检测端(以下一般是甲扫描排15上的各扫描线22连到各扫描端比如S_0-S_7,甲感应排14上的各甲感应线18连到各检测端D_0-D_7)。
读码时,将读码头贴到甲导电码10上,(本段以下以读码头的扫描排用图9形式,感应排用图10形式,读的码字为图5形式,甲感应线18与甲码线17是正对方式接触为例,读的码字为图5形式,只是码线区表示的具体码值与图5不同),扫描触头分别与对应的甲码盘12接触(中间可能有连接介质),感应触头与对应的甲码线区13接触(中间可能有连接介质),然后轮流升高各扫描端(比如S_0-S_7,就有8个扫描端),并注意升高某一扫描端时,要将其余扫描端全部置为输出并输出低电平,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原来各线通过甲码盘12形成了电回路,不但影响改变检测端的电压值,且还会将没有通路的情况变成有通路的情况,所以将没有升高的扫描端置低,就起到了截电流的作用,与被置低的扫描端连接的扫描触头也被置低,与此扫描触头接通的甲码盘12就成为地,这样每一个基本检测单元就可简化为图20,图21两种情况,图20是相应待测码线位为0时(此待测码线触区位置无码线),只有几路电阻对地(此处的地即指其余甲码盘12,被相应扫描端通过扫描触头置低成零电平),这时检测端无电压,再由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测出此检测端无电压;图21是相应待测码线位为1时(此待测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有一路Ra+Rb电阻接到V+(此处的V+的来由与本甲码盘12接触的扫描触头被扫描端置高成高电平,此高电平电流经过中间起连接作用的斑马条到本甲码盘12,电压成为V+,仍为高电压逻辑1),另几路电阻对地(此处的地也指其余甲码盘12,被相应扫描端通过扫描触头置低成零电平),这时检测端有电压(具体电压值根据对地的电阻的路数来定,电压值一般是0点几伏至几伏),再由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测出此检测端有电压。图20,图21中对地(即其余被置低的甲码盘12)的Ra+Rb,是分别位于其它几个码段位置的,是根据其它码段上在此待测码线触区位置(比如当是在测导电码左起第1个码段的上排码线区上左起第2个码线触区位置有无码线时,那其它码段上的此待测码线触区位置就是其它码段上的上排码线区上左起第2个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来取舍的,如其它码段上此待测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则有这个Ra+Rb电阻对地,否则如无码线则无电阻对地,最多的情况其它7路(7个码段)全有,最少的情况7路全没有,图21是有1路(1个码段)没有的。电流从扫描排15上升高的扫描触头流到导电码要路经导电胶条7,电流从导电码流到扫描排15上置低的扫描触头也要路经导电胶条,导电胶条是有电阻的,本发明文件在说明甲方式的读码原理时和在图19上,为了叙述简洁,且图19,图20和图21都是电路简化图,所以没有特别提到与扫描排15接触的导电胶条的电阻,因为此电阻不大(即使导电胶条为碳粒斑马条,此电阻也仅几K),此电阻的存在与否对通断式读码没有影响(因为如在高电压位置与检测点之间的电流通路上串有一个几K电阻的话,那在检测点仍能测到高电压);而且可把与扫描排15紧贴装配的连接介质,换成银粒斑马条或一排金属弹簧杆,这样连接介质的电阻很小就可忽略不计。
(注图20,21中是用三极管来检测通断情况的,显然也可用图12那样的电压比较器式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来代替三极管方式,把D_1,D_6接到LM2901的输入端,对于图22也是这样;三极管方式和电压比较器方式检测电平通断的原理在后面有述)如图18,是在一次读码时,读码头上的甲感应线18和导电胶条7,与甲码线17接触时的侧面图,如图19是侧面图的电路模拟图(限于尺寸,只画出了码字左起第1和第2个码段,可看成读码头的扫描排用图9形式,感应排用图10形式,读的码字为图5形式,只是码线区表示的具体码值与图5不同,每码段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码字左起第1码段的形状可参看图6,读的码字的左起两个码段也可参看图44中的码字的左起两个码段,这里举例涉及检测的码线可看成是码字码段的上面一排码线,读码时的立体分解图可参看图2,甲感应线18与甲码线17是以正对方式接触),其中电阻Rb是导电胶条7在检测电流通路上的等效电阻(可称为通过电阻,在有的码的有的码线触区位置没码线,读码检测时,不形成检测电流通路,但在这些码线触区位置那里这个电阻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读另一个码时,相应的码线触区位置就可能有码线且这个电阻就在检测电流通路上了),这个电阻大约为几K欧姆,并且其阻值随着按压的力度大小而有变化,但在不大的变化范围内取值的阻值对通断式检测没有影响(在检测时是只取值其检测瞬间的阻值),而且在检测瞬间,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电阻Rb(也即如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读码检测时,检测电流就从码线,过导电胶条7,到读码头的感应线18,其中导电胶条7在这个检测电流通路上形成的电阻)的阻值是各自不相同的(因导电胶条上各处的按压力度不完全相同),但各电阻Rb之间阻值差别不大,并且一个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Rb阻值的小范围变化(比如在4K至5K间变化)对此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检测结果没影响,所以可视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电阻Rb的阻值是互相相同的,本发明文件在阐述甲方式读码时(以感应线与码线正对方式接触为例的),是默认把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电阻Rb的阻值当成为互相相同的;Ra是甲电阻排16上的电阻。测最左边码段的步骤最左边码段的各码线处于扫描高电平状态,即把读码头上相应的扫描端S_0置高,电流通过扫描触头,经过斑马条,到此码段的码盘,并流到码线上,电压成为V+,右边码段(左起第2个码段)的各码线处于地电位,即把相应的扫描端S_1置低并通过扫描触头和斑马条使此码段的码盘和码线为地(这里指的地和图19中的3个地不是真正的地线,而是因扫描端S_1被置低而形成的零电平);有电阻Rb的那一路表示那一位为1有码线,没有Rb的表示那一位为0无码线。如图20,图21是检测图19中最左边码段的第1(左起数,以下同)和第6两个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的简化电路图(连出来的检测端是D_1和D_6),可看出最左边码段在第1个码线触区位置无码线,所以无上拉的Ra+Rb电阻,在左起第2个码段的第1个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所以这里成电阻Ra+Rb下拉到地;最左边码段在第6个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所以有上拉的Ra+Rb电阻,在左起第2个码段的第6个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所以这里也成电阻Ra+Rb下拉到地,如左起第2个码段的第6个码线触区位置无码线,就没有电阻Ra+Rb下拉到地,(左起第3至8码段在第6个码线触区位置有无电阻Ra+Rb下拉到地都依此类推)。然后电平通断检测电路(用三极管方式检测)对检测端D_1和D_6进行检测,结果C_1位置是高电平,C_6位置是低电平,即得出结果最左边码段第1个码线触区位置无码线,第6个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本段述及的是对码字的最左边码段的上面一排码线的测量,对其它码段和下面一排码线的测量依此类推。测量时,电流从甲码盘到码线再到导电胶条7,其中通过码线时的导电油墨电阻如很小(比如使用银浆导电油墨)可忽略,如达几K欧姆就可实际计入导电胶条7的电阻里(因这两电阻是串联的,所以可把码线的导电油墨电阻和导电胶条的电阻一起当成导电胶条电阻对待),而且导电码上的导电油墨电阻一般不大(比如码线上的电阻仅数K欧姆以内)对通断方式测值没影响,所以本发明文件对甲方式的阐述没有特别提及导电油墨的电阻。(此段举例中,码字的码线触区位置表示的BIT的编号顺序与检测位的编号顺序是调转的,即BIT0对应D_7,BIT1对应D_6。。。BIT7对应D_0,不过调转不调转对检测无影响,只需软件知道此调转情况并作BIT编号顺序相应调整即可)。图19和本段叙述的是针对码线与感应线正对的情况,对于码线与感应线跨接的情况,参看图17,码段里的每根码线17通过斑马条与读码头的两个感应线18接触,而且各码线之间是有空的,空的宽度一般与码线的宽度相同(在采用通断代名码数的码线区里的空就是通断代名码数中的0对应的无码线的空白码线触区位置),跨接情况时读码头的任一感应线18,或者不与码线17接触或者只与一根码线17接触,这样在感应排上测出的检测端位是成对出现1的,跨接情况时,各待测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的等效电路仍然分别与图21和图20相同,只是其中Rb的阻值情况有点变化,因跨接时感应线18与码线17的接触面变化了,而且相邻两感应线(分别处于奇偶位置)与同一根码线接触的面积不同,所以两感应线位置的斑马条的通过电阻Rb阻值也不同,这样感应排上奇数位置的感应线接触的斑马条电阻Rb阻值与偶数位置的感应线接触的斑马条电阻Rb阻值不同,但按前面述的原理,所有奇数位置(比如图17从左数第1,3,5等感应线位置)的感应线接触的斑马条电阻Rb之间阻值差别不大可看成互相相同(因各奇数位置感应线与相对应的码线接触的面积互相基本相同),所有偶数位置(比如图17从左数第2,4,6等感应线位置)的感应线接触的斑马条电阻Rb之间阻值差别不大可看成互相相同(因各偶数位置感应线与相对应的码线接触的面积互相基本相同);码线与感应线跨接时奇数位置或偶数位置各感应线接触的Rb的阻值与正对时各感应线接触的Rb的阻值是不同的(因为跨接时感应线与码线的接触面积跟正对时相比改变了,正对是指码线与感应线正对),但按图20,图21所示,图中任一套通断检测等效电路中的各Rb,或者是同属于奇数位置感应线接触的Rb,或者是同属于偶数位置感应线接触的Rb,并由前面的结论各奇数(或偶数)位置感应线接触的Rb互相相同,所以一套通断检测等效电路中的各Rb是互相相同的,各Rb阻值一齐改变对各位的通断检测结果无影响(即如果图20中的各Rb阻值一齐改变比如一齐比原来增大一倍后在C_1位置仍是高电平,如果图21中的各Rb阻值一齐改变比如一齐比原来增大一倍后在C_6位置仍是低电平),所以跨接时对奇数位置或偶数位置各感应线的通断检测的等效电路仍如图21,图20所示;每一根处于高电平的码线(其码段的码盘接触的扫描触头被扫描端置成高电平,所以此码线,此码盘及此扫描触头都成高电平)是与两个相邻的感应线18接触的,并分别通过两个相邻感应线形成两个如图21的等效电路(检测端比如可分别是D_5,D_6),所以在两个等效电路上都能测出检测端为高电平(即C_5,C_6位置都是低电平);跨接时,MCU读进的码值的1是成对出现的,MCU的软件需判断处理来得出实际的值,具体处理见后述;另如跨接方式时出现各码线17与奇数位置各感应线18接触面积很少,而与偶数位置各感应线18大面积接触(也可能是奇数位置接触面积大,偶数位置接触面积小),这时码线与奇数位置的感应线的接触不太可靠,这可能造成在有些奇数位置的感应线能测到检测端的高电平,而在有些奇数位置的感应线不能测到检测端的高电平,这时读入的值可通过校验来判断,如校验通不过可认为此次读码失败;跨接时的检测原理是与正对时相同的,并可由正对情况的处理推出,而且更简单的,当出现跨接情况时(从两相邻感应线18测到高电平),可认为读码失败,移动读码头后再读,直到码线17与感应线18是正对方式(不能在任何两相邻感应线18上测到高电平)为止才认为读码成功。
对检测端(如D_0。。。D_7)电压有无的电平通断检测电路一般可有以下几种方式(在本发明文件的各举例中,检测结果是从C_0-C_7进入MCU的)1三极管方式,如图11,是用8个三极管电路分别对8个检测端进行电平通断检测,可选用NPN锗三极管,如3BX系列(锗管的开启电压为0.2V,硅管的开启电压为0.6V),基极通过一个20K电阻接检测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MCU的输入脚,并且接一个10K的上拉电阻;当检测端没有与正电压接通时(可参考图20),基极电压接近零伏,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CE间电流很小,而MCU的输入脚的输入电阻很大,所以上拉电阻的电流很小压降很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为高,MCU的输入脚读入是高电平;当检测端与正电压接通时(可参考图21,有一路电阻接到V+),检测端接的分压回路的最大的分压比大约是7∶1(分压比最大的情况是有7路电阻对地,如对地的电阻少于7路,那三极管集电极的电压会更接近零伏,图21是有6路电阻对地),如果正电源VCC是3伏,则检测端的电压约为0.38伏(按7∶1的分压阻值计算),由于基极上有一个电阻20K,远大于分压回路上的电阻,所以基极对检测端的电压影响很小,而0.38V已较大于0.2V的三极管开启电压,三极管处于导通,并且在基极上的20K电阻上会有约0.18V的压降,0.18除以20000,得20K电阻上的电流是约0.009毫安,也就是进入基极的电流为0.009毫安,如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为100,则CE间的电流应达到0.9毫安,在10K的上拉电阻上的压降达9伏(当然实际不到9伏),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接近零伏,所以MCU的输入脚的电压接近零伏,这样就测出了通和不通的两种状态。并且图11中在各检测端与三极管基极间的20K电阻可考虑省略,同理,图20,21,22中的20K电阻也可考虑省略。(注CMOS类型的MCU输入脚如高于0.45倍VCC认为是高输入,低于0.45倍VCC认为是低输入,这也是技术常识);另外也可用场效应管代替三极管,接法也类似,但其价格较贵。
2电压比较器方式电压比较器芯片可选用LM2901,MC3302等型号;如图12,电压比较器芯片的型号是LM2901,芯片中含4个电压比较器,如正电源VCC为3伏,比如将分压电阻分别取为20K欧姆,1K欧姆,则比较基准电压约为0.15伏,把比较基准电压接在两片LM2901的IN1-,IN2-,IN3-,IN4-脚上,然后各路检测端(D_0_D_7)分别接到两片LM2901的IN1+,IN2+,IN3+,IN4+上;当检测端上电压超过0.15伏时,比如按图21,如V+为3V,电阻分压后,在检测端D_6上的电压大约为0.4伏,在图12中,U1芯片上与D_6连接的IN2+电压(0.4伏)大于IN2-电压(0.15伏),电压比较器芯片U1的输出Out2为高电平;当检测端D_6上电压为零时,U1芯片上与D_6连接的IN2+电压(0伏)小于IN2-电压(0.15伏),电压比较器芯片U1的输出Out2为低电平。这样也测出了通和不通的两种状态。
3模数转换器方式如图13,模数转换器的型号可选用TL0834,这是一种4路模拟输入,由串行端发命令和接受转换结果,每次转换一路,由串行端发命令数据决定转换哪一路,输出为8位二进制位,每路转换时间约为0.03毫秒。如把各路待检测端接到两片模数转换器TL0834的共八路模拟输入端,由几个控制端控制每次转换一路,如检测端为低电平,输出为0,如检测端接通高电平,输出就有值,这样即可判断通和不通的两种状态。
常规情况,对于甲方式读码头,是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与各扫描端(比如S_0-S_15)直接连接,并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来对各扫描端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如单片机芯片的IO脚比较少的话,还可由单片机芯片驱动多个并联的38译码器或由单片机芯片驱动其它的IO扩展芯片(比如类似于8255的)等,这些中间芯片(译码器或IO扩展芯片等)的IO脚与各扫描端连接,并由单片机芯片驱动这些中间芯片来对各扫描端输出高电平或输出低电平或置高阻态输入。(本段提及的置高阻态输入和本说明书其它各处述及甲方式时提及的置输入或置高阻态输入,输入的方向显然是从甲导电码到扫描触头到扫描端的方向)本说明书在述及甲方式的读码处理时,是以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与各扫描端(比如S_0-S_15)直接连接,并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来对各扫描端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为例的;所以,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甲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对扫描端作操作,是指MCU的IO脚直接与各扫描端连接,并由MCU的IO脚直接对各扫描端作操作;同理,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甲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由扫描端对扫描触头作操作,也是指MCU的IO脚直接与各扫描端连接,先由MCU的IO脚直接对各扫描端作操作,并通过各扫描端对各扫描触头作操作(各扫描端与各扫描触头是一对一连接的);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甲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对扫描触头作操作与本段前面述的由扫描端对扫描触头作操作的意思相同;同理,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甲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由扫描端通过扫描触头对甲码盘作操作,也是指MCU的IO脚直接与各扫描端连接,先由MCU的IO脚直接对各扫描端作操作,并通过各扫描端对各扫描触头和甲码盘作操作(各扫描端与各扫描触头是一对一连接的,各扫描触头与各甲码盘接触)。本段所述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注以上几段提及的‘作操作’是对‘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的简称)以下几段提及的扫描线,是指在扫描排15上的扫描线22,由扫描端(比如S_0-S_7)对其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
当对应使用的导电码是如图4形式时,读码头采用16个扫描端加8个检测端,这是一种节省成本的方式,因为只用一套(8路)三极管或电压比较器检测电路。如图7,图8这时下面一排感应排14与上面一排感应排14引出的检测端共用一套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所以有相互干扰的问题,解决办法一般可有选择IO脚有高阻态输入方式的单片机,或IO脚的输入阻抗很大达上百K(用这样的IO脚接扫描端),或在各自的输入线上串一个电阻以增加输入阻抗。
具体检测过程为在检测码字上半部分时,输出升高码字上面对应的一根扫描线(与扫描端S_0-S_7中某一个连接的),码字上面对应的其余扫描线置输出低,同时将码字下面对应的8根扫描线(与S_8-S_15连接的)全置为输入(或高阻态输入),这样就减小了对上面检测的干扰,这时按前述的单个码线有无的检测原理,并用三极管方式或电压比较器方式检测各检测端的高低情况,等码字上面对应的8个扫描线都轮流扫描检测完后,再检测码字下半部分,输出升高码字下面对应的一根扫描线,码字下面对应的其余扫描线置输出低,同时将码字上面对应的8根扫描线全置为输入(或高阻态输入),再检测读值,等码字下面对应的8个扫描线都轮流扫描检测后,即完成了一次全码读取过程。
当对应使用的导电码是如图5形式时,读码头采用8个扫描端加16个检测端,上下各用一套(8路)三极管或电压比较器检测电路。如图9,图10这时下面感应排引出的8个检测端与上面感应排引出的8个检测端各用一套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没有相互干扰的问题,但扫描端同时负担上下扫描,对驱动电流的能力要求大一些。具体检测过程为输出升高一根扫描线(与S_0-S_7中某一个连接的),其余扫描线置输出低,这时按前述的单个码线有无的检测原理,并用三极管方式或电压比较器方式检测上下各检测端的高低情况,然后依同样方式处理下一根扫描线,直至8根扫描线轮询一遍完成一次全码读取过程;如果单片机的IO脚比较少的话,16个检测端还可以接到两个级联的并入串出芯片的输入脚上去,并入串出芯片可以是4021。当使用的导电码是如图5时,如IO脚足够也可使用图7加图10的走线,这样可保证每次都可读出数据,因为对于扫描排15,当奇数位置8根扫描线(与扫描端S_0-S_7连接的)与导电码的边缘接触时读码无效,那么偶数位置扫描线(与扫描端S_8-S_15连接的)就正好接触好就换偶数位置8根扫描线扫描读值,这时没使用的(奇数位置)8根扫描线应置为高阻态输入。
当对应使用的导电码是如图5形式时,读码头还可采用16个扫描端加8个检测端,只用一套(8路)三极管或电压比较器检测电路。具体是将如图9的8根PORT脚反向成输入,将图10的16根检测端脚(D_0-D_15)也反向成扫描输出。具体检测过程为升高D_0-D_15中的一个,D_0-D_15中其余全置输出低,这时用三极管方式或电压比较器方式检测与某码段的码盘接触的扫描线22的高低情况,得到此码段相应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而得到此位的码值,依次处理8个码段,得到每个码段相应位的码值,然后依同样方式处理D_0-D_15中的下一个,直至D_0-D_15共16个端轮询一遍完成一次全码读取过程。其具体检测原理是(测某一码段),D_0-D_15中某一个端的高电平电流,流到感应线18,再经斑马条,从甲码线17(1)流到甲码盘12,再通过别的几个甲码线17,再经斑马条,流到别的几个感应线18上(别的几个感应线都为低电平地,因与别的感应线连接的D_0-D_15中的其它端都为输出0),其等效电路如图22;如检测时,甲码线17(1)不存在则图22中的上拉电阻Ra+Rb不存在;然后如图22测与甲码盘12连通的扫描线22的电压有无即可判断甲码线17(1)的有无。这里感应排14和扫描排15功能是互换的,即用感应排14输出扫描电流,从扫描排15测回来电流;D_0-D_15可接到MCU的IO脚并由MCU对D_0-D_15各端升高或置低,电平通断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要接到扫描排15上,电平通断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可接到MCU的IO脚以让MCU取得检测结果。
关于读码时平行移位的处理当读码时,读码头与导电码之间可能出现向左或向右平行移位的情况,这样原来定义的导电码上的b0就不是对应读码头上读得的b0了,而是b1或b2等,而且在导电码最左边(或最右边)的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上的码线可能与读码头的感应线不能接触(比如用图10示的感应排去读图5示的导电码,如感应排14比正常读码时水平左移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那导电码最右边的一个码段上靠右的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上的码线就可能不能与感应排14上的感应线接触,如感应排14比正常读码时水平右移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那导电码最左边的一个码段上靠左的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上的码线就可能不能与感应排14上的感应线接触),所以为使在读码头与导电码之间出现平行移位(向左或向右移位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后仍能读到导电码全部码线触区位置的码线有无情况,可以采用将读码头上的感应线18向两边延展的方式,如图10的下面感应排14,其最左边的4根感应线和最右边的3根感应线是延展的感应线(加的延展的感应线的具体个数可自定,一般是小于或等于一个码段的码线触区位置数目);以用图9的扫描排和图10的感应排去读图5的导电码为例,导电码的每码段为8位(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原来码值为(以3个码段的值为例)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c0c1c2c3c4c5c6c7,当读码头向水平左边移一个码线触区位置时,读码读入的值是a7a0a1a2a3a4a5a6b7b0b1b2b3b4b5b6c7c0c1c2c3c4c5c6,当读码头向左边移两个码线触区位置时,读入的值是a6a7a0a1a2a3a4a5b6b7b0b1b2b3b4b5c6c7c0c1c2c3c4c5,也就是说读入的值只在各自的码段内循环移位,这样如在整个导电码的上面一排码线的最前(后)面占用一段长度固定的码线区来表示一个固定BYTE,如10111111,这样一来这3个码段表示的值就是(位数不够包括c0-c7了)10111111a0a1a2a3a4a5a6a7b0b1b2b3b4b5b6b7,通过分析读入的值中这个BYTE(10111111)的移位情况,即可知道读码头实际向左或向右移动了几个码线触区位置,这样就可修正读入的值而得实际码值。(关于平行移位,需注意移动后的读码头的各扫描触头需仍能与导电码的各甲码盘12接触,这是显然的)。当然在读码头中的延展的感应线是选加的,在读码头中也可不加延展的感应线,这样就要求读码时读码头与导电码对得很准不要出现感应线与码线触区位置的平行移位情况(即要求图5中的导电码的每个码段的上排码线区中最左边的码线触区位置与图10中感应排14上的通过电阻排16与D_0端连接的感应线正对)。
关于码值的表示方式一种是在各码线触区位置,一个码线就表示一个码值的二进制位1(这里码值是指实际的码值,其中可能含有相邻的二进制1),无码线就表示一个码值的二进制位0,这样在每两个码线触区位置之间,需留空,并且一个空的宽度不能少于一个码线的宽度(一般一个空的宽度可与一个码线的宽度相同),否则如不留空读码时如是跨接时会因为相邻的1码线与同一感应线接触而难以识别码值,如图14,因一般是把一个空的宽度做成与一个码线的宽度相同,所以一个空所占的区域也与一个码线占的区域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可把空所占的区也当成码线一样的区,只是其总为空白,然后空的区与码线触区位置交插等距排列,其读码时的电路等效图仍可如图19,只是图19中最下面的码线区(含有多个甲码线17的)的码线布置要遵循本段前面所述。这时,读码头的甲感应线18的个数密度可取为码线触区位置密度的两倍,可参考图51;甲导电码10的码线与读码头的甲感应线18的对应情况有两种(在图5中的导电码的水平轴向与图8或图10中甲感应排14的水平轴向是平行的理想情况时)一种情况是正对,这时从奇数(或偶数)位置甲感应线18上读入的是实际码值,从偶数(或奇数)位置甲感应线18上读入的全为0(读码头的感应线仍可采用交叉方式连接,读入的原理过程及读码头结构请参考本说明书前面述);另一种情况是跨接,由于有效码线的两边都为空,所以每次甲导电码10的有效码线对应接触的相邻两感应线都会出现高电平,反之,出现两相邻高电平的感应线一定是其对应接触的导电码的码线触区是导电物质材质的(即此码线触区位置有有效码线),这样从奇数位置各甲感应线18上和从偶数位置各甲感应线18上读入的是一样的码值(也是实际码值),取一即可,另外当读码误码较多时,奇数位置和偶数位置的甲感应线18还可互相参考纠错。此段述的正对方式和跨接方式可参考图51和图52(这两图上码线表示的值为01100,图中左起为高位,每个BIT对应的码线触区位置旁都留有空,空的宽度与码线的宽度相同,这两图上码线表示的值01100也是图14表示的值,图51和图52中最底下的横线上每隔一段距离画有一个小点,是为了更清楚的看到码线触区位置和留的空的位置)。
当读码时,读码头与导电码之间如果是平行的最理想,即图5中的甲导电码的水平轴向与图8或图10中甲感应排14的水平轴向是平行的,这样甲感应线与甲码线的接触或者全是正对方式或者全是跨接方式,但实际上总有一点夹角(如3度),这时甲感应线与甲码线的接触仍然可能全是正对方式或全是跨接方式,这按照是平行情况夹角为0来处理即可,但一点夹角也可能造成比如码的前一部分码线与感应线全是正对,码的后一部分全是跨接,可在软件上判断读入的值(即直接从感应线上测得的值)开始成对出现1的地方,即为转折点,再分别按正对和跨接方式处理,如处理结果不理想造成校验通不过,可放弃此次读值,等待下次读值。如果夹角太大,甚至可能造成一根感应线的两头分别与中间夹有空码线位的两根码线接触,造成读值不对(校验通不过),解决方法可以是,各感应线之间的空隙宽度足够,可与感应线本身的宽度比例为1∶2,再是对采用的斑马条,把其与导电码接触的下端削尖;当然如夹角太大造成读值不对(校验通不过),可放弃等移动修正读码头后下次再读。
另有一种节省码字空间长度的方式,主要特征是对于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按每几个BIT一组来分成一个组或多个组(这里说的分成一个组的情况即把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整个当成一个组),对每组的几个BIT用一个通断代名码数(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将通断代名码数称为通断代名码字)代替,(比如对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按每5个BIT一组来分成多个组,对某一个5BIT的组,其5个BIT可对应表示从0至31的32个数值,就可用32个不同的通断代名码数来分别代替这从0至31的32个数值,这里的每个通断代名码数的长度为7BIT,并且这32个通断代名码数还可用于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中其它各组中5个BIT表示的从0至31的32个数值的代替;当然对于一个实际的码字要表示的值实施代替,对每个组是用32个通断代名码数中的一个来对应代替这一个组里5个BIT表示的一个数值;本申请文件里有关通断代名码数的组的概念可由优先权申请文件推出,而且也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概念),而每个通断代名码数都有特征通断代名码数的BIT中没有相邻的1,即任一个1,其左右邻的BIT位总为0,也可能有一边是0有一边是边缘(比如如1是通断代名码数的起始位或结束位,其旁边有一边是没BIT的,即可称没BIT的一边为边缘),1对应的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而0对应的码线触区位置是空白无码线的,即任意一个表示1的码线左右总有表示0的空(如某个1是起始位或结束位,其对应的码线旁边一边是表示0的空,一边是码字的边缘),这样一来,各通断代名码数的各BIT对应的码线触区位置间就不需留空,且不用担心读码时码线与感应线跨接而造成难以识别,并且可进一步定义通断代名码数内BIT中至少有两个0相邻,以增加读码的可靠性。比如要表示0--31这样32个数值,按常规用导电码的码线来表示成二进制需5个表示BIT位的码线触区位置加上5个空间距(空间距即码线触区位置间留的空,一般空的宽度与表示BIT位的码线的宽度相同),需占用10个BIT位置长度,如图14(表示的值为01100,图中左为高位,有5个码线触区位置,还有5个码线触区位置间留的空);而使用现在这种通断代名码数,比如图15(表示的通断代名码数为0010101,是用通断代名码数0010101来代替原来的01100数值,图中左为高位,其码线形式也可看图17最下面的一排码线所示,只占7个码线触区位置,而不需码线触区位置间留的空),只需占用7个BIT位置长度(显然比前面的10个BIT位置长度要短,达到了节省码字空间长度的目的)。以下以用7位通断代名码数表示5位二进制数值来作为通断代名码数技术的例子进行阐述;5位二进制数值(0-31数值)和通断代名码数,具体的表示值的情况如下0-31的数值(二进制格式,需5+5共10个BIT位置长度)00000,00001,00010,00011,00100,00101,00110,0011101000,01001,01010,01011,01100,01101,01110,0111110000,10001,10010,10011,10100,10101,10110,1011111000,11001,11010,11011,11100,11101,11110,11111对应的通断代名码数(需7个BIT位置长度)0000000,0000001,0000010,0000100,0000101,0001000,0001001,00010100010000,0010001,0010010,0010100,0010101,0100000,0100001,01000100100100,0100101,0101000,0101001,1000000,1000001,1000010,1000100,1000101,1001000,1001001,1001010,1010000,1010001,1010010,1010100(0101010,1010101)
在码值转换时,以上的0-31数值与32个通断代名码数是一对一对应的(可称为替代对应关系),括号内的最后两个代名码数是已超32个,富余并且其BIT里不含有相邻两个0所以不编进去的。如实际要表示0-31数值中的11001的值,查上面的替代对应关系,得其相应的通断代名码数是上面通断代名码数表中第4排第2个值1001000,如用码字的码线来表示1001000,就如图40的下面一排码线的左边7个码线触区位置上的情形,这7个码线触区位置中,各码线触区位置间不需留空。
(更高位数依此方式类推,如表示0-255的8位二进制数值需要10位的通断代名码数。)关于码值的转换层次如下示高层实际载荷01100 10010(以5BIT为一组,共两组)中层通断代名码数0010101 0101000低层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 正对0010101 0101000(或跨接00111111 11111000)解释实际载荷(即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中的一组如为01100,那么查表对应翻译成通断代名码数0010101,读码头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即直接从感应线上测得的值)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导电码的码线与读码头的感应线正对时,从感应线上读入(读码头的感应线仍可采用交叉方式连接,读入的原理过程及读码头结构请参考本说明书前面述)的原始导电码值为0010101,另一种是导电码的码线与读码头的感应线18跨接时,从感应线上读入(读码头的感应线仍可采用交叉方式连接,读入的原理过程及读码头结构请参考本说明书前面述)的原始导电码值为00111111;在高层和中层的数据里,可选择带各自的校验码,如实际载荷长100位左右,可带12位CRC循环校验码,或带其它有纠错能力的码,有关校验码的技术方面请参考公知技术。(前已有述,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还可能有导电码与读码头夹角情况,如3度,具体处理也可参考本说明书前面述)实际载荷是指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如实际载荷为011001001011110,如以每5个BIT为一组,可将前面5个BIT和中间5个BIT和后面5个BIT分别转换成通断代名码数,为0010101,0101000,1010010,合起来得001010101010001010010,如每个码段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段长为8个位),如把001010101010001010010布置在上排码线,则分成00101010,10100010,10010三段,三段对应的码线分别处于3个相邻码段的上排码线区,(这里第3段只占了5位),同理,可把001010101010001010010布置在下排码线,此段所述在后面也有描述。
甲感应线18与甲码线17正对时的情形可参考图16(每条甲码线17只与一个甲感应线18接触),甲感应线18与甲码线17跨接时的情形可参考图17(每条甲码线17与两个甲感应线18接触),图16和图17在码线上是采用通断代名码数的,通断代名码数的值为0010101(图中左为高位)。
采用这种通断代名码数,还有校验的作用,假设读码头的感应线的线空比为3∶1,那么按比例比如读取100次,大部分次数是跨接方式的,小部分次数是正对方式的,还可能是跨接正对混合(部分跨接)方式,当为跨接方式时,因为通断代名码数没有相邻1出现的情况,所以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总是成对出现1,每次读入原始导电码值后,先判断有无连续1的情况,如无,可判断为正对方式,如有,表示是跨接方式或部分跨接方式,部分跨接时,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分两段,一段正对,一段跨接,可根据连续1的情况简单确定跨接区域,在跨接区域里,依次检查,查到某处有单个的1,即表示旁边(左或右)漏了一个1,记录下来每个这样的地方,然后依次试,先左边添1,计算其循环校验码,如不对,再试右边添1,算循环校验码,如试完全部情况仍不对,可以认为读码失败,或者附带用另外的纠错码纠错。当满足1都是成对出现条件后,即可得出实际通断代名码数。读码解析举例例1如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为00011011实际通断代名码数为 0001001查替代对应关系得实际载荷 00110(一个组的5个BIT)例2如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为00011000实际通断代名码数为 0001000查替代对应关系得实际载荷 00101例3如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为00011110实际通断代名码数为 0001010查替代对应关系得实际载荷 00111另外,相邻两个通断代名码数相连处会出现两个1,但因为出现连1的情况只有一种,即两通断代名码数相连处为0110,前两个BIT‘01’属于前一个通断代名码数的最后两位,后两个BIT‘10’属于后一个通断代名码数的开始两位,而且因为知道每个通断代名码数的长度是固定的(如前述的为7),所以连1的地方也是固定的一个或多个地方,并且如果规定了通断代名码数内一定含有相邻的0,这样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内总会出现0,由这个0向左右两边按1的出现是双个的法则推导,即可判断出来原来通断代名码数而无歧义。如果所用的通断代名码数允许0101010这样没相邻0情况的码,那么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如是11111111,就会存在1010101和0101010这两种通断代名码数歧义情况,只好记录下来到后面通过试循环校验码的方式确认是哪一个。读码解析例
如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为000110111000110消除跨接产生的连续1,得 00010011000010结果分为两通断代名码数0001001,1000010查替代对应关系得实际载荷00110,10110 (2个组,每组5个BIT,共10个BIT)在两个不同的码段相接处是不允许同时是1的(同时有码线),因为当读码时是跨接方式时会导致这两码段边上相接处的两码线与一个感应线同时接触而使两码段导通,一个码段处于扫描输出高电平(即与此码段接触的拾音器的一个扫描线被置高,造成此码段也处于高电平),而另一个码段本来处于低电平(即与此码段接触的拾音器的一个扫描线被置低,造成此码段也处于低电平),会因为两码段导通使扫描输出的高电平失效。由于采取的通断代名码数内是没有两个相连的1的,所以正好避免了这种情况;但是相邻两个通断代名码数相连处会同时出现1,而当相邻两码段相接处与相邻两个通断代名码数相连处正好重合时,就出现前述情况;这时可额外的加一个0,这种情况例如如每码段的段长为8个位(显然是指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通断代名码数长7位,则到总第56位时,就出现重合情况,这时就可在57位插入一个0以避免两个连续的1。
另外,如码段段长为8个位,在这码段上的数值为11000001这样情况时,而且又出现读码头成跨接情况时,从硬件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应是111000011,其中第1个1与最后一个1是共用同一根检测线的,会出现误码情况(如是10000001则不会误码);但出现11000001的前面两个连1的情况只会是在两个通断代名码数相连处,所以编码时,就考虑在两个通断代名码数相连处正好是码段相接处也插0处理。(编码时哪里插0要约定好,以便解析时也按约定消去插入的0,这是常识)或者更简单的,如果码段段长取8位,通断代名码数取12位,都成4的倍数,则开始加两个0以后就总是避免了上述两种需加0处理的情况。
当甲导电码采取这种通断代名码数后,其相应读码头的甲感应排14上的感应线的个数及布置需能与导电码的码线触区位置一一对应,以能检测其通断,在其软件里需按以上原理加入通断代名码数的解析程序。
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对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方式的通断式导电码的解析是指对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参考码线区的通断代名码数的使用方式,考查读入的原始导电码值中的正对,跨接等情况,并对形如或类似于前面那些段所述的各种情况进行处理,最后得出实际载荷的值。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的对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方式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解析,是指从测得的电流参数值,得到模数代名码数,再查表得到模数代名码数对应的实际要表示的值,有关模数代名码数的阐述在后面。本段所述是显然的。
本说明书前面有关通断代名码数技术的阐述中,对于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的分组,是按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来分组的(比如每组都是5BIT),各组对应代替的通断代名码数的位长相同(各组的替代对应关系一般也应相同),此种分组方式也是优先权申请文件里阐述的,而且涉及的技术处理简明,本说明书其它地方有关通断式导电码及读码阐述及实施例中各处涉及的通断代名码数,都应看成是采用这种对于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是按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来分组并对各组的值作通断代名码数代替的。(另外,这里补充一种方式,不要求优先权,本说明书只是顺便说一下这种方式,对于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的分组,实际上也可以按各组的BIT个数不全相同的方式来分组,对于各个BIT个数不同的组的值,对应采用相应位数的通断代名码数来代替,比如其中5BIT长的组的值用7位通断代名码数代替,其中8BIT长的组的值用10位通断代名码数代替,读码时按形成码字时各组长度的约定作相应解析处理即可得到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使用通断代名码数而涉及的各组的BIT个数不全相同的方式,其形成码字和解析码字的处理是基本同于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的,可参照前面对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的各项处理的阐述来处理;并且各组的BIT个数不全相同的方式与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应看成是等同替换。)当导电码只有一个码段时,读码头的扫描线22也只需保留一个,就成了上面情况的特例。这时一般输入检测端(也就是读码头上的甲感应排14各感应线引出的端线)的数量需大增(是因为只一个码段时,码段上的码线数量一般需大增,一般不只8个,才能表示足够多的BIT信息,这是显然的),而且没有多个码段共线的情况,所以就不需使用前面述的感应排交叉方式的连线和检测方式,这时对各个与各感应线连接的检测端(原来的D_0。。。D_7。。。)可以用MCU的IO脚直接读其高低电平;另外为了减少MCU用于读取检测结果的脚的数量,还可以使用多个并入串出芯片的级联来实现减少MCU用于读取检测结果的脚的数量,如图23,并入串出芯片的型号选用4021,各4021的并行输入脚接各检测端,前一个4021的串出脚Q7接后一个4021的串入脚DS,并且各4021的控制端互相短接,因为对各4021的读端口,移位等操作是相同的。当然一个码段方式仅是多个码段方式的特例,码段的形状可不变(比如图6),但码字只保留一个码段,显然码字可以是单码段单排码线码字,或是单码段双排码线码字;如是读单码段单排码线码字,那读码头中的感应排只需保留一个,如是读单码段双排码线码字,那读码头中的感应排仍需保留二个,但这两种情况的读码原理相同;在读码时,仍是用读码头接触码字,不需轮流扫描,只需升高一个扫描端使与此扫描端连接的一个扫描线22升高(读码头上可以只需保留一个扫描线22,此扫描线22与一个扫描端连接,或者甚至还可把这个扫描线22直接接在正电源上),电流从这个扫描线22流到导电码上,MCU的IO脚直接从各个与各感应线连接的检测端读值,或检测端的读码结果进入4021,MCU从4021取得读码值,这都是常识和显而易见的。另,如码字只有一个码段,其码线区可以不用或可以用通断代名码数方式,不用通断代名码数方式是指对实际要表示的码值中每两个相邻BIT对应的相邻的码线触区位置之间,需留空,并且空的宽度不能少于码线的宽度,这在前面已有述,如用通断代名码数,那其原理仍如本说明书前面述。关于单码段导电码及其读码头的原理及读码操作的举例可参看后面有关对图54所示拾音器的实施例的阐述(那个实施例同时也涉及到外插数据卡方式的应用)。
前面叙述的通断代名码数是以用于甲方式的几种类型导电码为例的(比如用于图3,图4或图5的导电码,也可以用于单码段导电码);对于其它种类的通断式导电码(除甲方式以外的,比如后面述的其码字上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导电码),码字形状可以是别的形状,如果导电码的形状不是如图3,图4或图5那样的形状,但其码字上仍然有类似于图5那样的码线区13(码线是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是导电的),在其码线区上由各码线的有无或位置组合情况来表示码值,而且各码线互相之间是平行的,并且为了读码时能适应读码头与码字的偏移,要求没有紧邻的两码线情况(指任意两码线之间要有空),那仍然是可在此种导电码的码线区使用通断代名码数的。
如图26是使用甲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因不插数据卡,也不插部件式数据卡,所以此拾音器主体也即拾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6中的底部位置还有甲导电码10),其中3是MCU,此MCU型号选用SNC5A9,发音器件显然是由喇叭和8050和1K电阻构成的喇叭电路,两个按键可分别作为音量循环调节键和工作唤醒休眠键(这两个按键组成按键模块,且这两个按键可省略去),1是甲读码头,选用图8,图7所示的读码头电路形式,10为甲导电码,选用如图4示形式的导电码(当然在表示具体码值时,码线区要调整成表示具体码值的码线布局,码字的码线区可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或不采用),与此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有声读物以如图27示的有声读物为例,此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如图4所示形式的导电码10,假设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各单个导电码10的码值有一个语音编号值;读码时,使拾音器主体的甲读码头1与此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一个导电码10接触;图中S_0-8_15是扫描端,S_0-S_15直接与MCU的IO脚连接,由MCU的IO脚驱动各扫描端(S_0-S_15)作扫描,采用扫描的方式读码,读码涉及的检测端(D_0至D_7)各端的通断检测采用两片LM2901(用LM2901来进行通断检测的原理在本说明书第47页有述),检测结果数据再经过一个并入串出芯片4021,最后以串行数据形式被MCU获取。具体有关导电码的形式布置,读码头结构,检测原理及过程等内容可参见前面述。拾音器涉及的读码,拾音器运行主控,发音等程序存储在SNC5A9片内的存储器里,与本实施例前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比如诸语音数据中的各语音数据都是ADPCM格式的录音数据)也存储在SNC5A9片内的存储器里(本实施例的拾音器主体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使用时,MCU利用读码头读得本实施例前述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一个导电码的码值后,从码值得到一个语音编号值,并调SNC5A9片内存储器里的与本实施例前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里的此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录音数据)来播放语句发音。(本段提及的‘拾音器’就是指‘拾音器主体’)再说明乙方式乙方式导电码是由印刷或涂敷在读物的页面(比如书的页面)上的导电物质(导电涂料)组成,一般采用印刷导电油墨的方式形成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导电码,由导电码的各触区位置上和各触区位置间导电物质所形成的电路网络来表示码值。
一个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字上可有多个用于各自独立表示码值的由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乙方式码字上一般也有多个电路网络,其一个电路网络,是由一个乙方式导电码码字上的一个码盘,一个码线区,一个回馈线和一个馈盘组成,而且一般是由一个码段内的一个码盘,一个码线区,一个回馈线和一个馈盘组成(但对于第2,第4这样偶数位置的码段有点特别,其回馈电流是从其旁边的码段流回读码头的,见后述)。
本发明文件中涉及的乙方式的测值网络,是由乙方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形成的一个电路网络与部分导电胶条和部分电阻导棒共同形成。乙方式的测值网络等效电路由等效电阻组成。在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有的地方提到由一排码线(或码值,或码线区)形成测值网络,是为了叙述方便而没提及导电胶条和电阻导棒等,实际上默认是指由一排码线(或码值,或码线区)与码盘与导电胶条与电阻导棒等共同形成测值网络,这里所指的码值显然是由一排码线(即码线区)表现出来的。电阻导棒的横断面显然可为方形,圆形等。
这种方式读码时检测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的参数,是采取电阻分压方式用ADC器件测分压电阻上的压降,并进而得出测值网络的阻值,再推出码值。乙方式读码,要求采取电阻分压方式测量的ADC器件的检测输入脚(比如TLV1543的IN5脚)的输入阻抗很大,这才能方便测量(这也是技术常识)。
乙方式时,读码头的工作原理是使一个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一个乙导电码30接触,每次升高读码头中的一个扫描端(扫描端的总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电流从此扫描端流到与此扫描端连接的扫描触头,再流到导电码上与此扫描触头接触(直接接触或经过导电胶条接触)的一个触区(某一个码段的码盘触区),电流流到此触区(码盘触区)上后,再通过导电码上导电物质形成的电路网络,最后从导电码的馈盘流回读码头,然后用ADC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检测从导电码回来的电流的参数(采取电阻分压方式,用ADC转换器测分压电阻上的压降),检测结果被拾音器的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推出测值网络阻值,再推出相应的此码段码线区的码值。乙方式码一般由多个码段组成,相应的乙方式的读码采取扫描的方式,在扫描时,没升高的扫描端要置成高阻态输入;在用ADC转换器测试前,一般需用两相邻的乙回馈线38测导电胶条7的Rb电阻值。为了保证码值的可靠读取,还可在乙导电码的码线区采用一种模数代名码数来表示码值,其特征是在读码时由各模数代名码数的二进制码线组合形成的测值网络的阻值互相不接近。
在这种方式,导电物质的电阻对于模数方式的测量有影响,但如与扫描排和感应排紧贴装配的连接介质的通过电阻Rb很小可忽略的话,那码线的电阻实质上与和电阻导棒紧贴装配的连接介质电阻性质一样,实际测量的和电阻导棒紧贴装配的连接介质电阻阻值就已包括了通路上码线的导电物质电阻阻值,所以不必再多测量;而且如导电物质的电阻太小就可忽略不计。
如图31,是乙导电码的形状(俯视),其中各点状阴影区域是导电物质(或导电涂料)的区域。是双排码线6码段方式,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的乙导电码。
这种方式的乙导电码30的布局有点类似于前述通断方式,但也存在不同,就是在乙码盘旁边额外的加了一个回馈线38,如图32。图32是一个码段,一个乙导电码30一般由多个码段31组成。
对每一个乙码段31再往下分一下,如图32,专用于与读码头上的扫描头接触的部分,定义为乙码盘32,然后在乙码盘32的边上,每隔一相等距离定义一个码线触区位置(如图41示,乙方式导电码的一个码段的上面一排由虚线围起来的8个区域就分别是8个码线触区位置),在各码线触区位置,如从乙码盘32延伸出线表示相应位为1,如不延伸出线表示相应位为0,这些线即码线,各码线互相之间是平行的,将同一个码段范围内的这些互相紧靠并可能被码线所占的区域合起来定义为一个乙码线区33(如图32中的乙码盘32上边的由虚线围起来的即是一个乙码线区33),另外图32中的导电码是上下延伸出两个乙码线区33的。显然,图31所示导电码的每个码段31有2个乙码盘32(处于码段中间位置),2个乙码线区33。另外在各乙码段的左(右)边缘,因互相靠得较近,可以在边角上作点裁减以避免相邻两码段靠得太近而意外短路。两个相邻的码段的两个相邻回馈线38,其中一个在检测码段的测值网络阻值时作为码段的电流回馈线,在检测导电胶条Rb电阻值时作为电流回馈线,另一个在检测导电胶条Rb电阻值时作电流传输线。两个相邻的码段的两个相邻回馈线38之间的距离可自定,本发明文件是以相距为相邻两码线间距离的两倍来举例说明的;本实施例的两个相邻码段在形状上是镜像的,比如图31,左边第1个码段,从左过来顺序是码线区,码盘,回馈线,从左数第2个码段,从左过来顺序是回馈线,码盘,码线区。(乙方式码字的码线触区位置概念的基本涵义与甲方式码字的码线触区位置概念的基本涵义是相同的)这种方式导电码,乙码盘32的表面是一个触区(码盘触区),乙码线区33的每个码线触区位置对应一个触区(码线触区),乙回馈线38的表面是一个触区,乙回馈盘34的表面是一个触区,对乙导电码来说,乙码盘32的表面是电流输入触区,乙码线区33上的各码线触区位置的导电物质材质的码线触区是电流输出触区,乙回馈线38的表面是接受回馈电流触区,乙回馈盘34的表面是发送回馈电流触区;如乙码线区33上要表示的某位为0,则其相应的码线触区位置没有覆盖导电油墨即此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是载体材质的,如乙码线区33上要表示的某位为1,则其相应的码线触区位置有覆盖导电油墨(有码线)即此码线触区位置的触区是导电物质材质的。
图41为乙导电码的一个码段,其中虚线所围的各区域即为各触区(触区位置),中间的是码盘触区(也即乙码盘32的表面),上下各分别有8个码线触区(码线触区位置)。上面一排码线值为01001101,下面一排码线值为10010001。
为可靠检测及缩短码长,乙导电码的码线形成一般需采用模数代名码数(见后述)。
如图32,此码段上面一排码线值为01001101,下面一排码线值为10010001,在码字上是每个码线触区位置对应一个BIT,上下各分别有8个码线触区位置。当然码线值与实际要表示的码值是不同的(采用了模数代名码数),后面再述。
其读码头的硬件特点为不再使用如图8示的感应排14,而是用二根电阻导棒9代替,然后斑马条7与电阻导棒9紧贴装配,电阻导棒9的电阻在导棒的长的方向(即如图35中,从图中最左边的一个Rc到图中最右边的一个Rc的方向)大约取每1毫米长度几K欧姆左右。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乙导电码分乙码盘32,乙码线区33和乙馈盘34,读码时与乙馈盘34接触的触头(乙感应触头)连线到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用于测量回来的电流的参数。
如图32,乙码段31可分为乙码盘32,乙码线区33,乙馈盘34,回馈线38;读码时,升高一个读码头的扫描线23,电流从扫描线23经斑马条,再流到乙码盘32,再到乙码线区33,再过斑马条,再过电阻导棒9,再过斑马条,回馈线38,再回到馈盘34,再过斑马条,回到乙感应排中的感应线24,再用电阻分压方式,由ADC转换器测分压电阻上的电压值,而得出测值网络阻值(这里由分压电阻的电压值即压降来换算得出测值网络阻值,是常规技术)。
常规情况,对于乙方式读码头,是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与各扫描端(比如SS_0-SS_15)直接连接,并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来对各扫描端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如单片机芯片的IO脚比较少的话,还可由单片机芯片驱动多个并联的38译码器或由单片机芯片驱动其它的IO扩展芯片(比如类似于8255的)等,这些中间芯片(译码器或IO扩展芯片等)的IO脚与各扫描端连接,并由单片机芯片驱动这些中间芯片来对各扫描端输出高电平或输出低电平或置高阻态输入。(本段提及的置高阻态输入和本说明书其它各处述及乙方式时提及的置高阻态输入,输入的方向显然是从乙导电码到扫描触头到扫描端的方向)本说明书在述及乙方式的读码处理时,是以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与各扫描端(比如SS_0-SS_15)直接连接,并由单片机芯片的IO脚来对各扫描端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为例的;所以,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乙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对扫描端作操作,是指MCU的IO脚直接与各扫描端连接,并由MCU的IO脚直接对各扫描端作操作;同理,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乙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由扫描端对扫描触头作操作,也是指MCU的IO脚直接与各扫描端连接,先由MCU的IO脚直接对各扫描端作操作,并通过各扫描端对各扫描触头作操作(各扫描端与各扫描触头是一对一连接的);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乙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对扫描触头作操作与本段前面述的由扫描端对扫描触头作操作的意思相同;同理,如提及时无特别的指明,本说明书在述及乙方式的读码处理时各处提及的由扫描端通过扫描触头对乙码盘作操作,也是指MCU的IO脚直接与各扫描端连接,先由MCU的IO脚直接对各扫描端作操作,并通过各扫描端对各扫描触头和乙码盘作操作(各扫描端与各扫描触头是一对一连接的,各扫描触头与各乙码盘接触)。本段所述内容是显而易见的。
注以上几段提及的‘作操作’,是对‘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的简称。
如图30,是乙扫描排35,乙感应排36,电阻导棒9,导电胶条7,乙导电码30在读码时的空间立体分解图,实际的读码头中电阻导棒9与其下方的导电胶条7是紧贴装配在一起的,扫描排35和感应排36与其下方的导电胶条7也是紧贴装配在一起的,读码时,读码头通过导电胶条7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乙导电码30接触。
如图33例,在读码头上的,有一排横向排列的印制电路版的线路条(此线路条是乙感应线24或乙扫描线23,一般为铜箔),一个或多个乙感应线24组成乙感应排36,一个或多个乙扫描线23组成乙扫描排35,在33中,那排线路条里含有一个乙感应排36和一个乙扫描排35(并且扫描排和感应排的线路条是交插布置的)。乙扫描排35上的线路条一般用于通过斑马条向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乙导电码输出扫描电流,乙感应排36上的线路条一般通过斑马条接受从乙导电码回来的电流,本段所述内容是明显的。
对乙读码头来说,乙扫描排35上的各扫描线23和乙感应排36上的各感应线24,应分别看成是电流输出触头和电流输入触头,但乙感应排36上的有几根与EE_0,EE_1,EE_2连接的感应线是电流输出触头(把这几个触头归入感应排36是为了叙述简洁方便)。
如图33例,是读码头上的电路引线图,其中乙扫描排35是作为扫描用的,读码时12个扫描线23各自与乙导电码(比如图31)的12个乙码盘32接触,U7是ADC转换器,从乙馈盘34来的电流从乙感应排36流到ADC转换器输入脚位置的5K分压电阻并到地,ADC转换器测5K分压电阻上的压降,输出结果由单片机读取,由单片机进一步算出测值网络的等效阻值。(如另做方案,反向将乙感应排作为扫描,乙扫描排作为接受回馈电流也是可以的)。(图30中有个start1的标号是与图33的start1是同一标号,是与电路本身无关的,引入此标号是为了表示图33的乙感应排,乙扫描排在读码时在图30的立体图中的方向位置,本来这也可由本发明文件内容推出;另在图30中还有一个hd1的标号是与图31中hd1是同一标号,是与乙导电码本身无关的,引入此标号是为了表示乙导电码在读码时在图30的立体图中的方向位置,本来这也可由本发明文件内容推出的。在图33中start1标号右边的18个触头,凡是与SS_0-SS_11连接的就是属于扫描排35的扫描线,凡是与DD_0,DD_2,DD_4,EE_0,EE_1,EE_2连接的就属于感应排36,这也是显然的)读码原理是(针对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在读码时,使读码头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乙导电码30接触,把读码头的一根扫描线23升高成高电平(由与此扫描线23连接的扫描端来升高此扫描线23),电流经过斑马条,向一个码段的乙码盘32输出高电平,其余扫描线23全置成高阻态输入,电流从升高的乙码盘32,到码线区,再通过导电胶条7及电阻导棒9,再通过斑马条,回馈线38,再流到乙馈盘34,再经过斑马条,回到读码头的感应排上的感应线24,然后使用电阻分压方式测出DD_0处的电压大小,并进一步算出电流通路上的电阻;码段的电路等效图如图36(这里8个BIT都为1,这里的码段的电路等效图只是由码段的单排码线形成的),由于各种二进制码对应成数量位置不同的码线组合,读码时其形成的测值网络的等效电阻值也各不相同,所以如算出测值网络的等效阻值,即可推出相应的码线组合,并得出二进制码。
本说明书以下对乙方式的技术描述,如无特别的指明,默认是对导电码最左边第一个码段的上面一排码线测值;其余码段的测值和下面一排码线测值依此类推。
如图34,是在读码时,乙导电码30的码线区,导电胶条7,电阻导棒9接触时的侧面图,如图35是侧面图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阻Rc是电阻导棒9上相当于两相邻码线触区位置的距离长度的等效电阻(本发明文件也称为每单位电阻导棒的电阻),其中电阻Rb是导电胶条7的等效电阻(最下面两个Rb分别是读码时,与码字的两个馈盘接触的斑马条的等效电阻),Rb也可称为导电胶条7的通过电阻。如图37是图35的电路等效图,有电阻Rb的那一路表示那一位有码线BIT为1,没有Rb的表示那一位无码线为0。如图36,是码段的8个BIT都为1时的电路等效图。图35,36,37和47中的各个V+,都是升高乙扫描排35上的扫描线23中的一个,电流从扫描线23,经过斑马条,再注入到乙码盘,再流到码线上来成的高电平。(图36,37,47和48中最右边的水平放置的两个Rb是与表示码线BIT位无关的,而是乙回馈线位置的Rb和乙馈盘位置的Rb;这4图中最上边的Rb也是与表示码线BIT位无关的,而是乙码盘位置的Rb;这4图中的VCC是由MCU的IO脚输出的高电平)。其中Rb电阻是导电胶条7(斑马条)在检测电流通路上的等效电阻,这个电阻大约为几K欧姆,并且其阻值随着按压的力度大小而有变化,所以可尽量选随按压力度变化较小的导电胶条7,这样有利于测值。而且在检测瞬间,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电阻Rb的阻值(也即如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在读码检测时,检测电流就从码线,过导电胶条7,到读码头的电阻导棒9,其中导电胶条7在这个检测电流通路上形成的电阻)是各自不相同的(因导电胶条上各处的按压力度不完全相同),但在一个码段内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电阻Rb之间阻值差别不大,所以本发明文件在阐述乙方式时,是把一个码段内各码线,各码盘,馈盘位置的电阻Rb的阻值假定为互相相同来阐述的(显然这里涉及的一个码段内相同阻值的Rb是指3个斑马条在一个码段范围内的通过电阻Rb阻值都相同,比如与码线区接触的斑马条和与码盘接触的斑马条是两个斑马条,见图30,并且测量时,只需测得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Rb阻值,即也是码盘和馈盘位置的相应的Rb阻值);对于分属于不同码段的码线,码盘等位置的电阻Rb的阻值应视为各不相同,并且在读码时有对各码段内的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Rb的阻值作检测。
在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乙导电码30里,每个乙码盘32都紧挨着一个回馈线38和乙馈盘34,其作用是因为回馈线38与相邻乙码盘32的码线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在电阻导棒9上的电阻值也是固定的,所以才能准确测量;使用回馈线38的另一个作用是测量导电胶条7(斑马条)的电阻Rb的阻值,前已说过,这个电阻阻值是随按压力度而变化的,但是在某个一定的按压条件下,相邻(比如一个码段内)码线触区位置的相应的Rb电阻值应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用模数转换器测网络阻值前,可以先测此码段内导电胶条7的Rb的电阻值,其测试步骤是所有扫描线置成高阻态输入,升高旁边码段对应的EE_0端,电流从感应线24经过导电胶条7,向旁边码段的乙馈盘34输出高电平,电流从旁边的乙馈盘34,通过旁边的回馈线38,通过导电胶条7,通过电阻导棒9,再通过导电胶条7,流到本码段的回馈线38,再到本码段的乙馈盘34,再经过导电胶条7,回到乙感应排36,再测量回馈电流参数(乙方式仍是采用分压电阻方式,用ADC器件测分压电阻上的压降,这里ADC器件与测测值网络的ADC器件是同一个),得到测试电流通路上的总电阻,电流从高电平到地,经过了4个Rb,2个Rc,一个5K分压电阻,电流经过的回馈线38的电阻(此电阻也等于在测测值网络阻值时,码线区的码线在电流通过时的电阻,因码线和回馈线的宽度和电流通过长度相同,以下此电阻简称码线电阻),其中Rc阻值已知,即总电阻=4*Rb+2*Rc+5K+2*码线电阻,如果码线的导电物质是银浆油墨就可忽略码线电阻,由前面的等式即可得到Rb的阻值,码线电阻如较大有几K欧,则需要把读码头上与感应排和扫描排紧贴的连接介质用成通过电阻很小的银粒斑马条或一排金属弹簧杆(如图50),这样感应排和扫描排位置的Rb可忽略,上面等式成为总电阻=2*Rb+2*Rc+5K+2*码线电阻,变换一下2*(Rb+码线电阻)=总电阻-2*Rc-5K,等式右边都是已知的,则测出了(Rb+码线电阻)的阻值,在电路上Rb和码线电阻实际是串联的,就可把(Rb+码线电阻)当成Rb对待,即客观上这个码线电阻计入了导电胶条7的Rb的电阻,不需再多测量。而在测码值(即测码段的测值网络阻值)时,由于电流是从乙码盘32,经过一段码线,再过导电胶条7,因是平行测量,电流在各码线位的通过的码线长基本相同,所以各码线上的电阻值互相相同,各码线触区位置的电路上(Rb+码线电阻)的阻值也互相相同。这样得出导电胶条7的Rb的电阻值,这个电阻值也是旁边码段的码线接触的导电胶条7的Rb电阻值。
平行移位的情况在读码时,出现读码头与乙导电码30的平行错移,这时在码线和电阻导棒9这边的接触处理则不受影响,因为不管是测导电胶条7(斑马条)的电阻,还是测测值网络的等效电阻值,都是处理旁边相对一段相同距离的电阻,不受位移的影响;对于用于扫描的输出触头,小范围的水平偏移也没关系,但需注意不要偏移太过,否则会出现扫描线没有接触到乙码盘32的情况。
当读码时,图31的乙导电码的水平轴向与电阻导棒9不是完全平行时(如有3度夹角),如果夹角比较大可能造成Rc的等效阻值与夹角为0时的阻值相比有较大改变(假设是银浆导电油墨,所以夹角造成的电流路过码线的电阻的差异忽略),这时读入解析的值可能不对,因接着的比如CRC校验会显示出错,所以可当成读码失败,等待下次读值。
代名码数选择这里根据需要,在导电码中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模数代名码数,按常规,如7位二进制数,用7个码线即可表示出来,然后读码时使用比较精确的ADC转换器,即可得出结果,但是实际中测算,发现有部分二进制码,在读码时其形成的测值网络的电阻值比较接近,这样就给辩识带来困难,为了更易测量,所以可以采取再加用一个或多个二进制BIT,来避开容易接近的二进制码,例如,对于7位二进制数值,可以用8位二进制数(模数代名码数)表示,7位时,有几个值对应的测值网络阻值与其它值对应的测值网络阻值接近,然后在生成8位的模数代名码数时,就避开这几个值(关于模数代名码数叙述中述及的码段的测值网络,是指单排码线即一个码线区形成的测值网络,即只测一个码段的上面一排或下面一排码线,可把以下述及的测值网络当成是指上面一排码线形成的测值网络,对下面一排的类推)测值网络的电阻值换算用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位数为4BIT作示例,其测值网络形状可参考4BIT的图47(原理上也可参考8BIT的图36和图37)。每单位电阻导棒的电阻Rc的阻值r假定为1K,导电胶条的电阻Rb的阻值为R。测值网络是由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上排码线或下排码线)形成的。在图47的码段的测值网络是从VCC到A点的网络,对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的各个码线触区位置,如无码线(对应的BIT如为0),测值网络上对应的Rb不保留,如有码线(对应的BIT如为1),测值网络上对应的Rb保留。测值网络阻值是不包括DD_0脚位前用于测量的下拉到地的5K分压电阻的。(图47中最右边的水平放置的两个Rb和最上边的一个Rb不是表示BIT位的);如图48,是表示码段单排码值为0011的测值网络等效图,BIT3,BIT2都为0,所以对应的Rb就没有了,BIT1,BIT0都为1,所以对应的Rb就有,从VCC到A点是电阻并联加串联方式,计算阻值方法是常识,阻值为R(R+r)/(2R+r)+3R+2r;其它测值网络组合情况码 段值测值网络阻值00000+3R+2r0001R+3R+2r0010R+r+3R+2r0011R(R+r)/(2R+r)+3R+2r0100R+2r+3R+2r0101R(R+2r)/(2R+2r)+3R+2r0110R(R+r)/(2R+r)+r+3R+2r0111(R*R+3rR+r*r)R/(3R*R+4rR+r*r)+3R+2r1000R+3r+3R+2r1001R(R+3r)/(2R+3r)+3R+2r1010R(R+2r)/(2R+2r)+r+3R+2r
1011(R*R+4rR+2r*r)R/(3R*R+6rR+2r*r)+3R+2r1100R(R+r)/(2R+r)+2r+3R+2r1101(R*R+5rR+2r*r)R/(3R*R+6rR+2r*r)+3R+2r1110(R*R+3rR+r*r)R/(3R*R+4rR+r*r)+r+3R+2r1111(R*R*R+6rR*R+5rR*r+r*r*r)R/(4R*R*R+10rR*R+6rR*r+r*r*r)+3R+2r通过图形看图线紧挨情况来取舍一些码线组合看图38所示,是4BIT数据时,左边是16种测值网络组合的阻值变化线图,沿横轴x是导电胶条的电阻Rb的阻值,沿纵轴y是测值网络阻值,而每单位电阻导棒的电阻r假定为1K,可以看出,要正确辩识区别,导电胶条的电阻值沿横轴x允许变化范围是0.5K至2K,而且其中一些阻值变化线挨得较近,右图是省去其中8条阻值变化线,使剩余的8条阻值变化线互相隔得较远,就易于区分,这剩余8条阻值变化线可表示3个二进制位,就是说,用4BIT模数代名码数表示3BIT真实数据,而对于较高位数,可依此原理类推。(注为了图的直观清晰,图38中的各阻值变化线在纵轴y方向作了比例压缩调整)每次测得导电胶条的电阻Rb的电阻值后,比如1K,然后在横轴上找到1K的刻度,作垂直线,与8条阻值变化图有8个交点,再测出测值网络值,与这8个交点比较,最接近的那条线就是结果,由这条阻值变化图线即可查到其网络组合情况,即得出二进制位的组合情况。
这里剩下的8个易于辩识的有效值(对应于图38中右边的8条阻值线)是码 段值测值网络阻值0001R+3R+2r0010R+r+3R+2r0100R+2r+3R+2r1000R+3r+3R+2r1001R(R+3r)/(2R+3r)+3R+2r1010R(R+2r)/(2R+2r)+r+3R+2r1100R(R+r)/(2R+r)+2r+3R+2r1111(R*R*R+6rR*R+5rR*r+r*r*r)R/(4R*R*R+10rR*R+6rR*r+r*r*r)+3R+2r以上左边8个值就是8个模数代名码数,其对应表示的有效值见下面8行右边0001-0000010-0010100-010
1000-0111001-1001010-1011100-1101111-111即在实际中,要表示的有效值是3BIT中的一个(从000至111,见上面8行中的右边),比如110,然后查上面8行,得对应的4BIT的模数代名码数(上面8行中左边的)为1100,这个4BIT的码值1100,就是用于实际的导电码码线的形成,比如最后得4BIT码值为1100,那导电码此码段(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有4个码线触区位置)的单排码线区的第1,2两个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3,4两个码线触区位置没有码线;并且4个码线的码段仅能表示从000至111的3个BIT的有效值;当导电码采取这种模数代名码数后,在读码头的软件里需按以上原理加入模数代名码数的解析程序;此段所述是可从前面述的推出。
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对图47所示测值网络计算阻值时,是计算的从V+到B点的阻值,本申请文件把最上边一个Rb和B点右边的4个电阻也算在内,所以每个测值网络阻值后面多加了‘3R+2r’(即R+r+r+R+R),因这5个电阻是串联的,数学关系上是线性的,所以对图38中测值网络阻值的图线的影响是线性的,因图38的作用仅是为了显示各阻值变化线的紧挨情况,所以本申请文件的图38与优先权申请文件的图38是等同关系,本申请文件其它牵涉阻值变化线的省略处理(指省去其中一些阻值变化线,使剩下的各条阻值变化线互相隔得较远)等都与优先权申请文件所述完全相同。
另外,还可把与乙扫描排35,乙感应排36紧贴装配的连接介质,换成银粒斑马条或一排金属弹簧杆,这样连接介质的电阻很小就可忽略不计,即图47,48中最上边和最右边的Rb可省去。这样检测测值网络的阻值应更容易些,因各码值的测值网络的阻值变化更明显了。
从前述可看出,甲方式时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区里可能有多个通断代名码数,乙方式时一个码段的单排码线区是一整个模数代名码数。
乙导电码是可用或可不用模数代名码数的(前已提及),比如每个码段单排码线区只有两个BIT(即有两个码线触区位置),则码段单排码线区可能有的00,01,10,11这4个码值取值各自对应形成的测值网络的阻值相差较明显,显然从读取的测值网络阻值容易得到此码段单排码线区的两BIT码值,而不需用模数代名码数方式,本段所述是显然的。
如图39是使用乙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因不插数据卡,也不插部件式数据卡,所以此拾音器主体也即拾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9中的底部位置还有乙导电码30),3是MCU,此MCU型号选用SNC5A9,5是乙读码头,采用图33形式,模数转换器为TLV1543,30是乙导电码,可采用图31示形式的乙导电码;与此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有声读物(此有声读物比如以书为主体)的整页面上有如图31示形式的乙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各单个乙导电码的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其读码头电路如图33,单片机需提供12根输出扫描脚(接扫描端的),3根测斑马条电阻输出脚。还需5根作为与TLV1543的通讯脚。可看成是把图32的码段作为导电码最左边第一个码段来测值的。电压的测量采用模数转换器TLV1543(例)TLV1543是10位分辨率的ADC芯片,有11路模拟输入,通过串行通讯脚发命令选择一路转换,常规转换时间0.02毫秒;转换结果由串行通讯脚读回;EOC脚是转换结束标志脚。
三个5K电阻是用于测量测值网络的等效阻值的分压电阻。
本实施例的拾音器主体利用乙读码头读码的步骤将读码头贴到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乙导电码30上,先测左边第1个码段的测值网络阻值(并且先测上面一排码线)需先测导电胶条7的Rb的电阻值,所有扫描线置成高阻态输入,升高EE_0端,电流从感应线24经过导电胶条7,流到左边第2个码段的乙馈盘34,EE_1,EE_2二线禁能,电流从左边第2个码段的乙馈盘34,通过左边第2个码段的乙回馈线38,通过导电胶条7,通过电阻导棒9,再通过导电胶条7,流到本码段(左边第1个码段)乙回馈线38,再到本码段的乙馈盘34,再经过导电胶条7,回到读码头的感应排36上的感应线24,流向DD_0,用TLV1543测量回馈电流参数(测5K分压电阻上的压降),即可换算出导电胶条7的Rb的电阻值,这个电阻值也是左边第2个码段码线接触的导电胶条7的Rb的电阻值。然后,升高扫描端SS_0,电流从扫描端SS_0到扫描线23,再经过导电胶条7,流到左边第1个码段的乙码盘32,其余扫描线全置成高阻态输入,EE_0,EE_1,EE_2三条端线禁能,电流再从乙码盘32,通过码段里的码线(一般有一条或几条),经过导电胶条7及电阻导棒9,再经过导电胶条7,最后流到本码段的乙回馈线38,再到乙馈盘34,再经过导电胶条7,回到读码头的感应排36上的感应线24,流向DD_0,然后使用电阻分压方式(5K分压电阻下拉到地)用ADC器件在DD_0测出5K分压电阻上的电压大小(即压降),并进一步算出电流通路上的测值网络的等效阻值;算出测值网络的等效阻值后,即可推出相应的码线组合,并得出此码段单排码线的二进制码值。接着升高下一个扫描端,去读取下一个码段的码值,重复刚才的步骤,直到对所有12个扫描端轮流升高完成一次扫描读值为止;即完成一次全码读取任务。并请注意,在测左边第2个码段的测值网络阻值而升高SS_1时,其回馈电流也是流到DD_0,再测其电流参数,其与测第1个码段升高SS_0时的区别是计算时电阻导棒长了2个单位,所以检测回路上电阻Rc多了2个(电流在流进DD_0时需多经过2个Rc)。(其余几个偶数码段的测试类推)本实施例的拾音器主体,在读码扫描时,所有SS_0-SS_11中没有作扫描的扫描端,都需被置成高阻态输入,其下拉阻抗一般有几十K到几百K欧姆,如阻抗不够大而影响测量质量时,可选择IO脚具有浮空状态的MCU,或者减少导电码30的位数以减少电流旁路到地,另外也可在SS_0-SS_11每个扫描端上串一个二极管,正向扫描,反向不导通。EE_0,EE_1,EE_2三条端线的作用是用于测导电胶条7的电阻,每线上串一个二极管,当这几根线没升高时,都置成输出0成为禁能,外界的电流反向通过二极管只有1,2微安,对测量没什么影响。
实际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阻抗一般很高,对测量没什么影响。
本实施例的拾音器主体涉及的读码,拾音器运行主控,发音等程序存储在SNC5A9片内的存储器里,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比如诸语音数据中的各语音数据都是ADPCM格式的录音数据)也存储在SNC5A9片内的存储器里(本实施例的拾音器主体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使用时,MCU利用读码头读得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码字的码值后,再从码值得到一个语音编号值,并调SNC5A9片内存储器里的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里的此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录音数据)来播放语句发音。(在本实施例的叙述中提到的各有声读物显然是指同一本有声读物,本实施例提及的‘拾音器’就是指‘拾音器主体’)拾音器可以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优先权申请文件里阐述的拾音器就是这样的,本说明书前面阐述的有关图26或图39的拾音器主体的实施例也即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本说明书后面阐述的有关图42的拾音器主体的实施例也是这样的),与拾音器有关的存储器集,是处于拾音器主体内部的(在拾音器主体内部,MCU芯片内外都可能有存储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比如读码,发音,拾音器运行主控等程序)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比如诸语音数据等)都存储在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里;另一种方案,拾音器可以是在读码使用时可以外插数据卡的拾音器,可做出可插入拾音器主体(这里及本段以下及本段后面8个段落说的拾音器主体也即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并可从拾音器主体拔出的数据卡,与卡配合使用的拾音器主体做有卡的插槽(如有插槽,那一般是把插槽做在拾音器主体的机体上),拾音器主体内仍包括有单片机芯片,读码头和发音器件,这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可能这三者在拾音器主体里本来已连接,或者可能是要等把数据卡插入拾音器主体后,通过数据卡上的某些连线才使这三者连接起来)同于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里单片机芯片,读码头和发音器件三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数据卡上有存储器,在读码使用时将数据卡插入拾音器主体,使数据卡与拾音器主体合为一个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外插数据卡方式的技术点不要求优先权)。
注为使发明内容清晰,本发明文件是把数据卡当成独立于有声读物和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的独立产品,数据卡可与有声读物配套或与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配套,配套是指配套出售或配套使用等。
而如使用数据卡,卡上的存储器可以是存储有与有声读物所需播放的各语句发音有关的数据比如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这种情况下数据卡可以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可以是一个卡配一本有声读物或一个卡配多本有声读物或多个卡配一本有声读物,一个卡配一本有声读物指比如一个卡正好含有与一本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一个卡配多本有声读物指比如一个卡含有与多本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多个卡配一本有声读物指比如多个卡含的数据合起来有与一本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仍有诸个导电码,诸个导电码中每个导电码的值表示的信息仍然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一般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如在拾音器主体内有存储器,拾音器主体内的存储器一般可存储拾音器的读码,拾音器运行主控,发音等程序,使用时把数据卡插入拾音器主体使数据卡与拾音器主体合为一个拾音器,由拾音器读取与卡配套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这诸个导电码(诸个导电码中每个导电码的值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码字,根据这一个或多个码字的值来处理播放语句发音(比如拾音器中的MCU根据一个码字的值里的一个语音编号值,调数据卡上的诸语音数据里的此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来播放语句发音);更极端的方式,甚至拾音器主体内无存储器(或拾音器主体内比如MCU内有存储器但不用其存储程序或数据),而把拾音器涉及的各种程序及数据,比如读码,发音,拾音器运行主控等程序以及比如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等都存储在外插的数据卡上,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仍有诸个导电码,诸个导电码中每个导电码的值表示的信息仍然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比如可以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使用时,把卡插入拾音器主体使数据卡与拾音器主体合为一个拾音器,由拾音器的MCU调卡上的程序及数据来用于运行,读码及发音,这种情况下,数据卡也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
另外一种方式,拾音器主体内可以没存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存储有部分或全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可存储有拾音器涉及的全部程序或部分程序或全部其它涉及的数据或部分其它涉及的数据(当然也可以是既存有程序也存有其它涉及的数据,这里说的程序包含拾音器的读码,发音及拾音器运行主控等程序,也包含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等程序,这里所指的其它涉及的数据比如可以是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等而不是诸语音数据),并且此方式的拾音器本来是不使用比如象ADPCM格式录音数据这样的语音数据的,所以数据卡上不需存储诸语音数据,数据卡上存储有拾音器涉及的全部程序或部分程序或全部其它涉及的数据或部分其它涉及的数据(当然也可以是既存有程序也存有其它涉及的数据),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每个导电码的值可以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使用时,把卡插入拾音器主体,由拾音器主体的MCU调卡上的程序或数据来用于运行及读码及处理发音等,这种方式时,一般是看成数据卡与拾音器主体配套(如是把数据卡与有声读物一起卖,那也可看成数据卡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
数据卡上的存储器类型可以是ROM等。采用外插数据卡形式的拾音器,其读码头仍可以是机电式导电码读码头(通断式甲方式读码头或模数转换式乙方式读码头)或光电式读码头,下面一个实施例是以读码头是通断式甲方式读码头来举例的,所读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码字显然可以是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或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一起组成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既可以是把读物的页面当载体的码字,也可以是把粘贴在读物的页面上的小块纸当载体的码字,还可以是反贴式码字等。
如附图54是使用甲读码头的拾音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施例是以举例来说明外插数据卡的使用和单码段导电码及其读码头的原理及读码操作),3是MCU,此MCU型号选用SNC710,其配有24个IO脚,具备发语音的功能,32K*16 BIT的数据及程序存储器,此芯片还可外接存储器;其运行主控程序及读码程序及发音程序可放在SNC710片内;发音器件为喇叭,两个按键可分别作为音量循环调节键和工作唤醒休眠键(这两个按键组成按键模块);1是读码头,由甲感应排14,甲扫描排15和甲电阻排16组成,如图54中下面部分所示是甲感应排14和甲扫描排15的平面布置图,甲感应排14和甲扫描排15一般还需分别与连接介质(斑马条)一起装配成读码头(空间结构可参考图2),甲电阻排16上的每个电阻可取几K欧以限流,也可取消此电阻排,扫描排15中唯一的一个扫描线直接接在正电源上,用于读取如图53示形式的单排码线单码段甲导电码(本例是把此码字的码线区定义成通断代名码数的,另也可不把码线区定义成通断代名码数的,而是按每一个码线触区位置旁挨一个空地布置),与此拾音器配合使用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如图53示形式的甲导电码;读码时,使读码头1与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图53示形式的甲导电码接触,甲扫描排15通过斑马条与导电码的码盘12接触,甲感应排14通过斑马条与导电码的码线区13接触,唯一的扫描线上的高电平,注入到导电码上的码盘12,然后在导电码码线区13上各码线触区位置中有码线(BIT为1)的码线触区位置,电流就通过码线,斑马条,再通过甲感应排14的相对应的感应线流回进入两片4021的并行输入脚(电流流动情况可参考图24,但只需保留其中一个图24上扫描排15上的扫描线才适合本实施例的情况),在导电码码线区13上各码线触区位置中无码线(BIT为0)的码线触区位置,就没有电流从甲感应排14上与这些无码线的码线触区位置相对应的感应线流回进入两片4021的并行输入脚,两片4021读得的甲感应排14的数据最后以串行数据形式被MCU获取,其它有关通断代名码数形式,读码时感应线与码线的正对,跨接以及导电码的水平轴向与甲感应排14的水平轴向有夹角等情况的处理与本说明书前面述的用交叉方式感应排去读多个码段甲方式导电码相同,具体检测过程也可参考前面对甲方式导电码读码的相关技术阐述,而且此例读码头上一个感应排14上的感应线的数目一般应该比图53示的单排码线单码段甲导电码的码线区上码线触区位置的数目多几个,以便当读码头的感应排14与导电码的码线触区位置有向左或向右的一个或几个码线触区位置的水平移位时,仍能读进各码线触区位置的值来,并且可让图53示的甲导电码的码线区的左边第1个码线触区位置恒有码线恒作为码的起始标志位。为了检测更可靠,可以在两片4021的并行输入脚的各脚加下拉100K电阻。此例单码段码字有14个码线触区位置,且码线区采用通断代名码数,且左边第1个码线触区位置恒有码线恒作为起始标志位,而且码线区表示的通断代名码数没使用校验位,从通断代名码数换算过来约可表示10个有效BIT,可用于表示约1千个语音的语音编号值。
本实施例的外接数据存储器6,是图54中的SR008(8M BIT存储空间),可以把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比如诸语音数据中的各语音数据都是ADPCM格式的录音数据)存放在外接数据存储器6上(其它的拾音器运行主控及读码等程序还是放在SNC710片内),外接数据存储器6可做成插数据卡形式(即把数据存储器6做在外插的数据卡上),卡可插入拾音器主体并可从拾音器主体拔出(当然这种插数据卡方式的与卡配合使用的拾音器主体要做有卡的插槽,并且一般是把插槽做在拾音器主体的机体上)。与此数据卡配套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每个导电码(如图53示形式的单排码线单码段甲导电码)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使用时在拾音器主体里插入数据卡,使拾音器主体与数据卡合为拾音器,并读取与此数据卡配套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单排码线单码段甲导电码(形如图53示),MCU利用读码头读得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的码值后,再按这一个导电码的码值来处理播放语句发音(比如MCU根据一个导电码的值里的一个语音编号值,调数据卡上的诸语音数据里的此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来播放语句发音),采用本实施例这种外插数据卡的方式,数据卡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在本实施例的叙述中提及的各有声读物是指同一本有声读物)本实施例提及的拾音器,是指数据存储器6做成插数据卡形式,那本实施例如图54电路除数据存储器6以外的部分,就是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卡插入此拾音器主体使卡与此拾音器主体合为本实施例提及的拾音器。所以,本实施例可被看成是拾音器的实施例。
对于采用插卡方式的有声读物和拾音器,那可采取措施使各种不同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和各种不同出版社的有声读物可互相通用兼容,本段以拾音器是采用播放诸语音数据方式的为例来说明;数据卡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存放在数据卡上,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各导电码的值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具体的措施,可事先定好统一规范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各导电码的形式(比如用如图5所示形式),导电码的尺寸,导电码的码值格式,数据卡里的诸语音数据的存放格式,数据卡的接插口的尺寸,拾音器主体上卡插槽的尺寸,拾音器主体这边读码头的形式及尺寸等,然后各出版社的各有声读物都按照此统一规范来在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形成(比如印刷)导电码,按此统一规范来做与有声读物配套的数据卡,各拾音器生产厂按此统一规范来制造拾音器主体,那任一出版商的有声读物都可与任一种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即把与有声读物配套的数据卡插入拾音器主体,再由拾音器来读取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并根据码值里的语音编号值来播放语句发音),且任一种拾音器主体可与任一出版商的有声读物配合使用。当然如是只有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部分码字是采用本段前面述的统一规范来形成的(另一部分码字不采用此规范),那就可以做到各拾音器主体与各有声读物的部分通读(即一个拾音器主体可读一本有声读物的部分码字)上几段说的插卡方式拾音器及实例,是把读码头,发音器件,单片机芯片等都包括在拾音器主体内部的;对于插卡方式,还有一种变形,就是把原拾音器主体内的部件(包括读码头,发音器件,单片机芯片;此单片机芯片是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中的一些部件也可做在数据卡上而另一些部件仍做在拾音器主体内(即把这些部件分散布置在拾音器主体内和数据卡上,极端的,甚至可把这些部件都布置在数据卡上而拾音器主体里只有一些诸如供电电路的东西,使用时仍把卡插入拾音器主体);比如可把发音器件做在卡上,甚至主MCU,读码头等都可做在卡上,当然卡的接插口与拾音器主体的卡插槽需有这些部件的连接脚(卡插入拾音器主体的卡插槽后,使得拾音器主体内的部件与卡上的部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电路);可把这种有部件的数据卡称为部件式数据卡,拾音器主体的卡插槽也可相应被称为部件式卡插槽,这种拾音器主体可被称为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本段以下所提及的拾音器主体就是此种拾音器主体);单片机芯片内可以有或没有存储器,单片机芯片外拾音器主体内可以有或没有存储器,部件式数据卡上仍有存储器(如卡上有单片机芯片,那卡上的存储器可以就是单片机芯片内的存储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和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这些存储器里,并且这卡仍可以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比如卡上存储有与有声读物需播放的语句发音有关的数据比如诸语音数据)或者这卡也可看成是与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比如卡上存储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其使用的辅助数据);这种方式的读码头仍可以是机电式导电码读码头或光电式读码头;读码使用时,需把卡插入拾音器主体,这时卡与拾音器主体合为一个拾音器,拾音器主体内的部件与卡上的部件连接成一个完整电路,再用读码头读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播放语句发音。权利要求31或32是与这种方式有关的,在权利要求31或32中有关导电码的形式,存储器的布置,以及在读码使用时单片机芯片与读码头和发音器件的意向连接,存储器的读取,用读码头读导电码等技术点的含义与权利要求1,2,13和14中涉及的这些技术点的含义相同。把卡插入拾音器主体使这两者合为一拾音器后,此拾音器在使用时仍需用到存储器集,此存储器集,是指拾音器在读码发音使用时(是在把部件式数据卡插入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后),作为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此单片机芯片本来可能在拾音器主体内或卡上)能读取的所有存储有有用信息的存储器(有用信息是供单片机芯片使用的);可以包括在存储器集里的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内的存储器,拾音器主体内(非单片机芯片内)的存储器,部件式数据卡上(非单片机芯片内)的存储器等。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集里;对于在拾音器主体内的有些存储器,如没存储有用信息,那这些存储器不属于存储器集;但部件式数据卡一定有存储器存储有有用信息所以此存储器一定属于本段前面述的存储器集。如单片机芯片没位于部件式数据卡上而在拾音器主体内,那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一般是存储器芯片,如单片机芯片位于部件式数据卡上,那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单片机芯片外的存储器芯片或就是单片机芯片内的存储器或是指单片机芯片片内加上片外的存储器。(本发明文件本段以外各处提到的其前面没加‘部件式’来修饰的‘数据卡’是默认指卡上没部件的数据卡;本说明书本段以外所提到的插卡方式拾音器是指插数据卡方式的拾音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到的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是指既不插数据卡也不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的拾音器;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到的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是指既不插数据卡也不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的拾音器主体;如阐述的那一段落无特别指明,本说明书本段以外的各段落有关拾音器的各技术阐述是默认只针对非插卡方式或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而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的拾音器的各项技术特征都可参考本说明书对非插卡方式或插数据卡方式的拾音器的各项技术特征的描述,本说明书本段以外各处提及的其前面没加‘部件式’来修饰的‘卡插槽’是指数据卡的插槽)。为使叙述直观,本发明文件各处仍将这种方式的部件式数据卡插入拾音器主体后使用时单片机芯片(指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用到的程序和数据称为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和拾音器涉及的数据;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至少存储有部分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部分拾音器涉及的数据。
对于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上段所述的那些部件(读码头,发音器件,单片机芯片)显然也都是在拾音器主体内的。
如是把与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或其它数据等都存储在一个拾音器主体内,另有一个卡,这个卡上只有一个或多个部件(比如一个发音器件),其它部件放在此拾音器主体里,使用时把这个卡插入拾音器主体,这种方案这个卡应看成是与拾音器主体配套的,且这种方案显然与把全部部件和全部程序和全部数据都装在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内的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方案是等同替换。
(以上12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本说明书除本段外所说的插数据卡方式(或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的拾音器,是一个拾音器主体插一个卡,实际上(本段以下可看成是按插数据卡方式来阐述的且本段以下所说的卡是指数据卡,但本段以下所述内容也适合于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拾音器主体可插多个卡(相应的一个拾音器主体上需有多个卡插槽),一个拾音器主体插多个卡后这一个拾音器主体与多个卡合为一个拾音器,这多个卡可以全部是与拾音器主体配套的(这时这多个卡等同于一个卡),这多个卡也可以全部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这时这多个卡等同于一个卡),也可能这多个卡中的部分是与有声读物配套的而另一部分是与拾音器主体配套的。但这三种情况的拾音器的结构功用是等同的;此拾音器与插一个卡方式拾音器的技术特征及使用是相同的,不同在于在销售时多个(而不是一个)卡作为各自独立的产品是与有声读物配套销售及与拾音器主体配套销售的(而这与拾音器的技术特征无关);所以有关插多个卡的拾音器的读码发音等技术特征,与有声读物的配合使用,产品外型,与其它电子产品集成等都可参照本说明书对插一个卡的拾音器的相关介绍。
在使用时,插入一个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的所有数据卡中的存储器,都属于与拾音器(插入后,此拾音器主体与这些卡合为一个拾音器)有关的存储器集。在使用时,插入一个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主体的所有部件式数据卡中的存储有有用信息的存储器,都属于与拾音器(插入后,此拾音器主体与这些卡合为一个拾音器)有关的存储器集。
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其中的‘数个’是修饰‘数据卡’的,‘所述’是修饰‘数个数据卡’的,‘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是指这数个数据卡上的所有存储器的总和;同理,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其中的‘数个’是修饰‘部件式数据卡’的,‘所述’是修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的,‘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是指这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所有属于存储器集的存储器的总和。
以上对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读取都是机电式的,另外如对前述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采用颜色与导电码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不同的导电油墨印刷(如采用印刷,涂敷其它的颜色与载体平面不同的导电物质的方式是与印刷颜色与载体平面不同的导电油墨方式同理),那么可用光电式读码头读取(读码时,需用光电式读码头接触或接近导电码)由导电油墨形成的条空而得到码值;即采用颜色与载体平面不同的导电油墨印刷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既可由具有机电式读码头的拾音器的MCU利用机电式读码头读取,也可由具有光电式读码头的拾音器的MCU利用光电式读码头读取。以下以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为读物的页面,读物的页面的颜色是白色的,导电码码字的质材是导电油墨,其颜色是黑色的为例,光电式读码头比如光笔,具体的,对光笔硬件可不作改动,仍利用其光电原理读出导电码码线区的码线的黑白条空表示的码值,在软件上需再加软件析读其码值,这软件的解码析读过程是按照前述导电码编码原理来解的,并且这软件一般是需要可解析前述通断代名码数或模数代名码数的(除非此光电式读码头读的导电码都不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或模数代名码数)。
光电式读码头的读码属于成熟公知技术,其硬件系统模块及处理顺序为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放大-》滤波整形-》译码器-》读码结果输出如使用光电式读码头去读导电码,以上模块中需要改动的是译码器,可根据情况改动其硬件或软件,以适应导电码的译码;其余模块可不变。
如图42,是一个使用光电式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因不插数据卡,也不插部件式数据卡,所以此拾音器主体也即拾音器)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其读码头使用光笔,读的码是导电码,3是MCU,此MCU型号仍选用SNC5A9,发音器件显然是由喇叭和8050和1K电阻构成的喇叭电路;与此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有声读物以如图27示的有声读物为例,此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甲导电码10,甲导电码10是如图4示的形式,此有声读物的页面的颜色是白色的,甲导电码10的质材是导电油墨,其颜色是黑色的,此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各单个甲导电码10的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光笔是成熟共知技术,实际可参考公知电路;这里给出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电路,以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读码时,用光笔接触此有声读物的页面上的导电码,使光笔与导电码的码线区接触并拖动光笔沿水平方向匀速扫过码线区。D1是发光二极管用于照射导电码,D2是光敏二极管,用于感受从导电码码线区回来的光(码线区有导电油墨的地方是黑的不反射光,无导电油墨的地方是白的反射光,这是常识),O1运放是信号的第1级放大,O2运放组成滞回比较器,用于信号整形成方波输出,其中Rx的阻值可以调节,D4,D5是稳压管,Qb组成开关回路,提供适合MCU读取的方波输出。这个实施例,将解码的工作放在MCU里面进行,光笔的输出在Out那里是方波输出,方波波形的波峰波谷宽度与导电码的码线区的黑白条空比宽度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在MCU里记录从P12脚进来的方波波形的每个波峰的高电平持续时间及每个波谷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即可得到导电码的码线区的0,1原始码值,再据导电码的码线区的相应的编码形式(比如通断代名码数),用软件解出其最后码值来,当然软件里需有对从P12脚进来的方波的波形误差的处理;对高低电平持续时间的计时可使用MCU的中断来做。
本实施例的拾音器涉及的读码,拾音器运行主控,发音等程序存储在SNC5A9片内的存储器里,与本实例前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比如诸语音数据中的各语音数据都是ADPCM格式的录音数据)也存储在SNC5A9片内的存储器里(本实施例的拾音器主体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主体);使用时,MCU利用读码头读得本实例前述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码值后,再从码值得到一个语音编号值,并调SNC5A9片内存储器里的与本实例前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里的此语音编号值对应的语句的语音数据(录音数据)来播放语句发音。
对于有两排码值的导电码,如拾音器主体只有一个光笔的话,用户可以依次拖动扫过上下两排码线;另也可在拾音器主体上并排装两个光笔,两个光笔的信号输出同时分别进入MCU,分别解读,读码时用户一次拖动就可用两个光笔分别扫到导电码的上下两排码线。
本实施例的光笔还可由其它种类的光笔代替,也可由其它类型的光电式读码头代替,比如用ccd读码头(读码时的ccd读码头不需在码字上拖动扫过)。
本实施例提及的‘拾音器’就是指‘拾音器主体’。
按光电式读码头的常规技术范畴,比如条形码,其码字两边需有起始条或结束条以供光电式读码头识别定位,所以如导电码(通断式或模数式)要适于用光电式读码头读取的话,在实际中也需考虑这点,最简单的可以将导电码码字最前边的一个或多个BIT恒置为1(其BIT对应的码字最边上的码线触区位置有码线),以作码的起始条以供光电式读码头识别定位,而且这些起始BIT同样在被机电式读码头读取时也对定位有效;另外也可在导电码旁专门印刷码的起始条专供光电式读码头读取定位,总之关于码的起始条空的技术点没什么新意,一般技术人员按技术常识即可自行解决。
关于通断代名码数,有点补充,这点也可由一般技术人员自行推出如果甲导电码一排码线(含多个码段)共64位,每10位BIT通断代名码数表示8个有效BIT,那最后会多出4个位,解决方式可有一是舍去这4位,可以把甲导电码一排码线定为60位,每一个通断代名码数占10位BIT,二是可以对这多余4位建立另一种替代对应关系,即用4位码线构成另一种通断代名码数来表示2个有效BIT。对于有两排码线的,显然可直接将通断代名码数码值在中间折断,再分别放在上下排码线中,因只要满足码线区里是相邻码线间都有空的条件即可。
另外,本发明文件所涉及的机电式或光电式拾音器,一般情况用一个MCU完成读码,读键及播放语句发音等任务即可;但如分开使用多个mcu也可,比如使用两个mcu,互相通讯,一个mcu(假设为主控mcu)完成读码及其它(如读键等)主要控制任务,另一个mcu(假设为从mcu)从通讯线接受主控mcu命令(比如主控mcu通过通讯线向从mcu传输其读码得到的语音编号值)来完成播放语句发音动作,也是可以的,从mcu具有语音播放能力比如可按语音数据播放语句发音,而且存储有语音数据(比如与一本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的存储器需能被从mcu读取以用于播放语句发音(此存储器可位于从mcu片内,或者此存储器是位于从mcu片外的存储器芯片并与从mcu连接使用);此分开使用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mcu方案,因这多个mcu可分别看成是一个大的MCU的各个部分,可把这多个mcu一齐当成一个大的MCU,所以此分开使用多个mcu方案的本质与一个MCU方案同,是一个MCU方案的等同替换,属于权利要求13或28或31的范围。甚至还一种方案拾音器里有一个主控mcu和一个播放语句发音的从mcu(这两个mcu的性能使用及搭配及语音数据存储器配置等情况如本段前面述的两个mcu的情况),读码头里也有一个小mcu,读码头的小mcu完成读导电码并将读码结果传给主控mcu,主控mcu通过通讯线向从mcu传输读码得到的语音编号值,由从mcu播放语句发音,同样可把此主控mcu和从mcu当成一个mcu,并可把此mcu与读码头里的小mcu又当成一个大的MCU(这时可把原读码头里除去小mcu外的部分当成读码头),即把主控mcu,从mcu和读码头里的小mcu一齐当成一个大的MCU,所以此方案的本质与一个MCU方案同,是一个MCU方案的等同替换,属于权利要求13或28或31的范围。(本段所提及的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因本段前面提到的两个mcu可被当成一个MCU,所以本段提及的存储器仍是可被作为主处理芯片的MCU读取使用的存储器)另有一个有关机电式读码的技术点,就是有些MCU内部已包括模数转换器,所以如用这种MCU的话,读码头可与MCU直接相连,比如甲方式的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或乙方式的模数转换器就可省略。不过这都是常规技术,与使用电平通断检测电路或模数转换器的方式的本质是同样的。
由本说明书前面述可推出本段内容如果一个导电码仅表示如前所述的一个语音编号值,因其一般最大值不过几千,所以导电码的形式可用单排而不用双排,如图3的甲方式码,甚至码段数还可从8个减到4个,一共表示20多个BIT即可(码段的多少取决于位数的需要,当BIT位数越多时,码段应越多),这一来,读码头这边可省略一个感应排14,只需一个感应排14,配上旁边的一个甲扫描排15来读码,相应的电平通断检测电路的路数也减少,处理更容易,然后其余的通断代名码数格式,电路原理,读码原理,读码步骤等还是同于双排的形式;对于乙方式的码字及读码头也同理可做成单排的,其检测原理同于双排;如用光电式的如光笔来检测甲乙两种单排式导电码,那只需一个光笔即可而不需并排两个光笔。
并且每个码段里的码线触区位置数量也可调整(这是显然的),如图49,是4码段的甲方式码字,每码段单排码线区的的码线触区位置有10个,读此种码的甲读码头,仍可采取交叉走线,即把感应排上的感应线,第1,11,21,31条连接一起到D_0,第2,12,22,32条连接一起到D_1,。。。第10,20,30,40条连接一起到D_9,从D_0,D_1至D_9是检测端,(这里仅是为了简要说明原理,假设没有为适应读码接触时平行移位而两边延展附加的感应线),至于读码原理过程与前面述的每码段每单排码线区的码线触区位置为8个的类似,可参看前述。本段内容可由优先权申请文件推出。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作为有声读物主体的读物(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等),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一般一本读物是含有多个页的(也即一本读物含有多个页面),对一本含多个页面的读物,其中的多个页面上可以同时有导电码(如某书的第2,3,5,6几个页面都印有导电码,当然各导电码码字的码值一般是不同的),而任一个页面可没有或有一个或有多个处在不同位置的导电码,当然各页面的导电码的码值一般是各异的,如其单个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那么各码字的值上的语音编号值一般是不同的;每个码字可被相应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每个码字的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甚至每页面都可有码,有的页面如不需发音可没导电码;一本含多个页面的读物里面,也可能只有其中一个页面有导电码码字,此页面的码字数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显然,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可能是读物的每个页面上都有导电码,也可能是只有读物的部分页面上有导电码;甚至一本读物本身只有一个页面(只有一个页且只使用单面),在这一个页面上有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码字;可把一张卡片当成一本只有一个页面或有正反两个页面的读物,在一个或两个页面上有导电码;对于一叠卡片,可把一叠卡片当成一本读物,也可把一叠卡片中的每张卡片分别当成一本只有一个页面或有正反两个页面的读物;各页面上的导电码码字,是可由拾音器读取并处理发音的。(本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关于本发明文件各处所阐述的具有机电式或光电式读码头的拾音器主体与有声读物的形状,这仅是机械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形状没必要硬性规定,使用本发明文件阐述的有声读物及拾音器主体的原理,可以把有声读物与拾音器主体做成多种形式,比如一种方式是把拾音器主体做成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把MCU和发音器件和按键模块做在机体内(如为外插数据卡方式,卡的插槽也可做在机体上),读码头可做成移动的,并通过导线与机体连接,把大的机体连读码头当成拾音器主体,大机体的外型可以是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的,使用时,将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使用,移动读码头去读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由机体内的MCU取得读码值并发音;另外,大机体的外型也可以是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的,使用时,将有声读物(如图27所示为有声读物示例)放在机体上使用,移动读码头去读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由机体内的MCU取得读码值并发音。另一种方式不做大机体,而把MCU和读码头和发音器件和按键模块等集成在一个小壳体里成为适于手持的拾音器主体(当然读码头一般需露出在小壳体外以便读码,如为外插数据卡方式,卡的插槽也可做在小壳体上;并可把小壳体看成是拾音器主体的小机体),而有声读物是与小壳体独立的,有声读物可仍是以读物为主体(如图27所示或图57中的下半部分所示为有声读物示例),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码字,读物的整页面上各码字的位置是随意的,使用时有声读物可放在桌面不动,手持小壳体,移动小壳体用小壳体上的读码头去接触或接近(如为机电式读码头时可以用接触的方式,如为光电式读码头时可用接触或接近的方式)在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码字以读码发音,当有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有多个导电码时,可实现想读哪个码字就读哪个码字;另一种方式还可把读码头做成移动的,将MCU和发音器件集成在一个小壳体里,此小壳体可放在桌面上,读码头与小壳体用导线连接,把小壳体连读码头当成拾音器主体(可把小壳体看成是拾音器主体的小的机体);使用时,移动读码头去读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由小壳体内的MCU取得读码值并发音;除以上几种拾音器主体的外型形式外,还可以有其它的拾音器主体的外型形式。
如图55,是一个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和有声读物的实例图,拾音器主体是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即把MCU和发音器件和按键模块等集成在一个机体里,读码头可做成移动的,并通过导线与机体连接,把大的机体连读码头当成拾音器主体,本实例不需外插数据卡和部件式数据卡,所以机体上没有做卡插槽和部件式卡插槽),机体的外型是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的,5是机电式的乙读码头,4是按键模块(即两个按键,此按键模块是由两个按键组成的,按键不是必需的可省略),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书的页面上有乙导电码30,使用时,将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手持移动乙读码头5,用乙读码头5去接触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乙导电码30以读码,机体内的MCU取得读码值并根据码值播放语句发音。(本实例的读码头显然可以换成光电式读码头比如光笔或CCD读码头以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乙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也可以是甲导电码,相应的也需把拾音器主体的读码头换成甲读码头或光电式读码头)。因不插卡,本段说的拾音器主体就是拾音器。
如图56,是一个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和有声读物的实例图,拾音器主体是大机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即把MCU和发音器件和按键模块等集成在一个机体里,读码头可做成移动的,并通过导线与机体连接,把大的机体连读码头当成拾音器主体,本实例不需外插数据卡和部件式数据卡,所以机体上没做卡插槽和部件式卡插槽),机体的外型是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的,1是机电式甲读码头,4是按键模块(即两个按键,此按键模块是由两个按键组成的,按键不是必需的可省略),有声读物的形式可如图27所示,此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使用时,将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手持移动甲读码头1,用甲读码头1去接触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甲导电码10以读码,机体内的MCU取得读码值并根据码值播放语句发音。(本实例的读码头显然可以换成光电式读码头比如光笔或CCD读码头以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甲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也可以是乙导电码,相应的也需把拾音器主体的读码头换成乙读码头或光电式读码头)如图57,是一个手持式拾音器主体和页面上印有导电码的有声读物的实例图,有声读物与拾音器主体是独立的,图57上半部分示的是一个可手持的拾音器主体(即把MCU和读码头和发音器件和按键模块等集成在一个小壳体里成为适于手持的拾音器主体,读码头一般需露出在小壳体外以便读码,本实例不需外插数据卡和部件式数据卡,所以本拾音器主体上没有做卡插槽和部件式卡插槽),1是机电式的甲读码头,4是按键模块(即两个按键,此按键模块是由两个按键组成的,按键不是必需的可省略),图57中的下半部分示的是一个有声读物实例,此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使用时,手持移动拾音器主体,用拾音器主体上的甲读码头1去接触图57中的下半部分示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甲导电码10,读码并根据码值播放语句发音。(本实例的读码头显然可以换成光电式读码头比如光笔或CCD读码头以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甲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也可以是乙导电码,相应的也需把拾音器主体的读码头换成乙读码头或光电式读码头)。因不插卡,本段说的拾音器主体就是拾音器。
如图58,是一个小壳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和有声读物的实例图,拾音器主体是小壳体连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主体(即把MCU和发音器件和按键模块等集成在一个小壳体里,此小壳体可放在桌面上,读码头可做成移动的,并通过导线与小壳体连接,把小壳体连读码头当成拾音器主体,本实例可外插数据卡,所以小壳体上做有卡插槽),45是光笔读码头,4是按键模块(即两个按键,此按键模块是由两个按键组成的,按键不是必需的可省略),6是外插的数据卡,有声读物的主体是书,使用时,手持移动光笔读码头45,用光笔读码头45去接触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甲导电码10以读码,小壳体内的MCU取得读码值并根据码值播放语句发音。(本实例的读码头显然可以换成机电式导电码甲读码头以读取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甲导电码;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也可以是乙导电码,相应的也可把拾音器主体的读码头换成乙读码头)上面五段内容都属常识。以上五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
注为了突出有声读物的页的概念,在图27,57,58中示的有声读物,其各页是明显分开的,实际在读码使用时,因读码头(比如机电式读码头)的按压作用,使有声读物的各页是紧靠在一起的(平常普通的书放在桌上,其各页也是紧靠在一起的),这是常识。
一般机电式读码头上有有弹性的导电胶条(比如本说明书前面述的甲方式读码头或乙方式读码头),读码时用导电胶条去接触导电码,导电胶条要被按压,对于采用机电式导电码读码头的手持式拾音器,为了减小手的用力,可将手持式拾音器的结构做布置将重量大的元件集中到读码头附近,使其在使用时重量比较集中在读码头的导电胶条上,使用时,由于拾音器的重量起到了一些对导电胶条的按压作用,所以用户使用起来就比较省力。
本发明文件前面所述的一个码字的值,有或涵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比如数个语音编号值或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数个其它形式的语句发音信息值),如编码者将这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再进行码变换,比如加密处理等后得到新的值(即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变换值),此值仍可放在码字里,在MCU读码处理时,此值经相应转换(逆变换)后仍可得到这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并依此来处理播放语句发音,新的值表示的信息应仍然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仍可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码字中的新的值来播放语句发音。(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是默认指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
本说明书以上所述码字的值有或涵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或是有或涵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变换值)主要是针对一个码字来说的,一般情况,一个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拾音器读取一个码字就可处理播语句发音;也可以根据需要把表示一个语音编号值涉及的BIT(指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此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分开放在多个码字里,这多个码字在读物的页面(比如书的页面)上一般是印刷排得比较近的,这些码字所处页面位置一般也是需播放这些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拾音器需按约定(可以在各码字的码值里开一个或多个BIT标志表示需读多个码)读取这多个码字(拾音器一般是依次读取这多个码字),然后把读得的这多个码字的值组合起来,得到一个语音编号值涉及的BIT,再处理播放语句发音。这种情况各码字仍然是可被相应拾音器读取以用于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各码字的值所表示的信息仍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仍可由拾音器根据读得的导电码的码值来播放语句发音(只不过是拾音器需读多个码字后才播放语句发音)。关于多个码字的技术点,对于在码字里需放置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其变换值)或需放置其它形式的语句发音信息值的情况是与以上述的需放置语音编号值的情况类似的。权利要求4或5里有关需多个码字被拾音器读取才能使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技术点,以及权利要求14或29或32里有关需读多个码字才能使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指拾音器的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也就是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技术点都与本段内容有关;并且本段所述的需读多个码字才能使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方案可被看成是只需读一个码字就能使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的方案的等同替换。(上两段各处提及的导电码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的‘码字携带’的含义就是指‘码字的值有或涵有’。
按本说明书的内容可知,本说明书各处所说的‘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中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各导电码是既可被拾音器的读码头读,而且其码值表示的信息又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即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所以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如还有另外的导电码,但如其码值表示的信息不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此码字就不属于本说明书各处所说的‘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中的‘诸个导电码’的范围;比如,在有些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可能有另一些特殊的导电码,比如码字携带的是向前的控制信息,如拾音器读取此码字后,就把刚才播放的拾音器中的语句发音的前一句语句发音播放出来,此种码字携带的是与语句发音本身无关的信息(码字的值不是与某个具体的语句内容有关的),所以此种码字不属于本说明书各处所说的‘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中的‘诸个导电码’的范围。
本说明书各处所说的导电码,是针对两种层次的,1层(低层)的导电码可以是通断式,模数转换式,甲方式,乙方式等码字,还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码字,小块纸上的码字,反贴方式码字,非平面式码字等,这层的导电码是不管其携带什么码值信息的,本说明书在阐述读码原理时主要述及的是1层导电码;2层(高层)的导电码是指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而其具体的码字形式还是用的前面述的1层的那几种(也即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的1层导电码就是2层导电码);如本说明书在提及导电码时有注明其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或有说明此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那就是指2层的导电码,本说明书各处提及的没作此注明的导电码,就是泛指1层的那几种码字。独立权利要求1,13,28或31中,所说的导电码都是指2层的导电码,依此推理,各权利要求项中所说的导电码都是指2层导电码(比如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的通断式导电码就是2层导电码)。本段所述是显而易见的。
本说明书前面主要述及的导电码,其码字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即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并且单个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可以是同一种导电物质,或者,单个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例如图5(或图44),图中点状阴影部分是覆有导电物质的,图中的8码段甲导电码码字上的覆有导电物质(导电油墨)的点状阴影部分是覆盖块组,且这个码字的全部阴影部分(即涂印部分)都是点状阴影部分,所以这个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另外,也可在载体平面上,使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比如既印刷或涂敷导电物质也印刷或涂敷非导电物质来组成导电码),这是导电码的另外一种形式,这种导电码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本段说的非导电物质既指平常意义的绝缘物质(如非导电油墨),也指电阻率很大的物质,其存在与否对机电式读码头的读码没什么影响,可把非导电物质印刷或涂敷在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上形成载体平面上的导电码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一般是平面式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各部分的厚度相同或相差不大),即比如可用一次印刷非导电油墨形成,(当然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可以是非平面式的,比如可多次重叠印刷非导电油墨形成以使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各部分的厚度相差明显,只是没什么必要;而且组成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非导电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并且多种也可等同看成是一种)。本段以下以导电油墨作为导电物质的例子来说明,以非导电油墨作为非导电物质的例子来说明;本发明文件中所称的‘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例如图28中的点状阴影覆盖块组的组成物质是导电油墨,例如图28中的横线状阴影覆盖块组的组成物质为非导电油墨。码字上含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通断式导电码以如图28的甲方式码为示例(假设此例的有声读物的主体以书为例,码字的载体平面为书的页面),其中点状阴影部分是导电油墨覆盖块组,横线状阴影区域是非导电油墨覆盖块组,图28中,码字上的非导电油墨覆盖块组含有左右两个横线阴影状非导电油墨覆盖块,两个非导电油墨覆盖块互不相连也不接触;码字上含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以如图29的乙方式码为示例(假设此例的有声读物的主体以书为例,码字的载体平面为书的页面),其中点状阴影部分是导电油墨覆盖块组,横线状阴影部分是非导电油墨覆盖块组;在图28,29中,非导电油墨在原来导电油墨的码线所处位置也形成类似于导电油墨的码线(横线状阴影部分向上下延伸的线,与导电油墨的码线宽度相同),通过不同的非导电油墨的码线组合来表示附加的二进制信息(此非导电油墨的码线表示的信息可被光电式读码头读取);其余点状阴影部分(导电油墨覆盖块组)是原来全部由导电油墨组成的导电码的导电油墨覆盖块组,此码字上的触区的定义方式也与全部由导电油墨组成的导电码的触区的定义方式是一样的(但表示某一码值的码字上与其它触区位置无连通的触区位置,或什么也没覆盖或覆盖有非导电物质;而表示某一码值的码字上与其它触区位置有连通的触区位置仍有导电物质覆盖),这样一来,读取此码字的机电式读码头的硬件可不变,码字区域内的非导电油墨覆盖块组对机电式读码头是不起作用的,只有码字区域内的导电油墨覆盖块组对机电式读码头起作用;其中由导电油墨组成不同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的码值的方式,仍是用本说明书前面反复叙述的导电码的原理,而且这样形成的码字形式及读码方式仍可以是通断式(由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组合来表示码值)或模数转换式(由各触区位置上和各触区位置间导电物质所形成的电路网络来表示码值),甲方式的通断代名码数,乙方式的模数代名码数都仍可使用,只是甲方式码有些BIT位置可能被非导电油墨覆盖块组占据了,所以在软件作分析码值时需作相应考虑,而如是用其颜色与读物的页面颜色不同的非导电油墨来印刷非导电油墨覆盖块组,且用非导电油墨组成条空来表示信息,这样一来,码字就可被光电式读码头读取,导电油墨(如其颜色是与读物的页面颜色不同的)组成的条空和非导电油墨组成的条空都能表示能被光电式读码头读取的信息(即用光电式读码头读此码字得的码值的信息位比用机电式读码头读此码字得的码值的信息位多几个BIT;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在本发明文件中各处提及这种码字的码值默认是用机电式读码头读的,即只由导电物质覆盖块组表示的码值,比如在权利要求2,3,14,15,16,17,19,29或32中提及的这种码字的码值就是这样的)。图28和图29仅是示例,在原来的质材都是导电物质的导电码码字上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方式还可有别的方式。如采取印刷方式,这种码一般需分别将导电油墨和非导电油墨印上去,其余有关这种导电码的性能(尺寸大小,编码方式,读取等)与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码是一样的。对于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情况(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其单个码字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可以是同一种导电物质,或者,单个码字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如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是不同的导电物质,这些不同的导电物质仍能形成表示码值的电路组合,这样的码字仍是导电码,而且这样形成的码字形式及读码方式仍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如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此种导电码就仍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对于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导电码(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在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可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并采用重叠的方式(比如重叠印刷,上面印刷的导电物质可完全覆盖或不完全覆盖下面印刷的导电物质)来形成码字,这些不同的导电物质仍能形成表示码值的电路组合,这样的码字仍是导电码,而且这样形成的码字形式及读码方式仍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如其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此种导电码就仍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对于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码字(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还可以把金属薄膜或金属箔纸,经剪裁后,再粘贴在不导电的读物的页面上来形成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甚至还可把不导电的且颜色与读物的页面颜色不同的纸张,经剪裁后,再粘贴在不导电的读物的页面上来形成导电码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如果此种导电码的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此种导电码就仍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另外,这种方式导电码(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还可包括这种情形即仍是在不导电的载体平面上,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但导电物质的颜色与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颜色相同或相似,而非导电物质的颜色与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颜色不同,可用导电物质组成表示码值的线路,而用非导电物质指示码字的位置以方便读码时读者移动读码头来接触码字,这样在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上就看不到导电物质形成的线路了,而只能看到指示码字位置的非导电物质形成的形状,(当然读物的整页面上原来的文字内容仍是可见的),如果此种导电码的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此种导电码就仍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这种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导电码(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重叠印刷或涂敷以形成码字(比如先在载体平面上印刷一大块导电油墨,在此导电油墨层上面再印刷一小块非导电油墨,非导电油墨不完全覆盖导电油墨),对这种码字,不好严格区分导电物质覆盖块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但此码字仍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是用导电物质组成不同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的码值,组成码字的各部分导电物质仍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在码字区域内仍有触区(全部或部分触区处于露出在外的导电物质表面部分),读码时,使拾音器的机电式读码头与码字接触,读码头与触区接触,由码字区域内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读码头进行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读码),而且这样形成的码字形式及读码方式仍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对其读码仍可以是按前面述的原理,如果此种导电码的码值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此种导电码就仍属于权利要求2所述导电码的范围。
对于上段所说的几种形式的其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导电码(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可以是平面式导电码(也即其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即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厚度相同或相差不大)或非平面式导电码(也即其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即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厚度相差明显)。
本说明书前面述及的(也是优先权申请文件述及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形式,是采取印刷导电油墨或涂敷导电物质等方式,在读物的任一页面(比如书的页面,读物的页面是不导电的)上形成导电码码字(是把读物的页直接作为导电码载体,把读物的页面作为导电码的载体平面),本段补充一种方式,是把一小块表面不导电的平面材料(以纸为例,比如一小块纸)作为导电码的载体,此平面材料的表面作为导电码的载体平面,这一小块纸的形状可为长方形或其它形,面积能容下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即可,再采用前面述及的方式,采用印刷导电油墨或涂敷导电物质等方式,在这一小块纸表面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码字,再把这一小块纸粘贴到读物的任一页面(比如书的页面)上,对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其它导电码都可这样做,这也是一种有关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的形式;一种等同替换形式,是把读物各页面用的许多个导电码,一齐形成(比如印刷)到一张或数张大的纸张上,再剪成一些小块纸,每小块纸表面上含有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码字,再把各小块纸粘贴到各页面其需要发音的地方;还可采用其它形式,比如可把各小块表面没有导电码的纸先粘贴到读物各页面上,再在各小块纸的表面上采取印刷或涂敷等方式形成一个或多个导电码码字。采用这种导电码形式时,码字仍然可如前面所述,单个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或者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即,比如在小块纸上印刷导电码时,也使用非导电物质印刷码字的某一部分),或者单个码字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混合重叠形成的(上段有述)。采用本段述的导电码形式后,读物的页面就不必要非得是不导电的了,比如可以是导电的金属箔纸,因为导电码是在小块纸上(导电码的载体是这小块纸,而不是读物的页),对其读码与读物的页面导不导电没关系。采用本段述的导电码形式后,导电码码字仍可以是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形式,其具体实例仍可以是前面述的甲方式码字或乙方式码字,对其读码的过程显然仍按本说明书前面所述;此方式类似于百货商场里,把条形码打印到一小块纸质标签上,再把标签粘贴到商品表面。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码字的载体平面(也即导电码的载体平面),显然是指码字的载体的一个平面,而且此码字处于这个平面上。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指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一个导电码的形式,可以是直接把读物的页面当成载体平面的导电码的形式(这是本说明书其它页主要述及的导电码的形式,也是优先权申请文件里述及的导电码的形式,比如在读物的页面上用导电油墨直接印刷导电码),也可以是如上段述的小块平面材料的表面上有此导电码(这一小块平面材料的表面上只有此导电码或有包括此导电码在内的多个导电码)且这一小块平面材料是粘贴在读物的页面上的形式(此处所说的有关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导电码形式是小块平面材料的表面上有导电码且小块平面材料是粘贴在读物的页面上的形式的技术点不要求优先权);且这两种形式导电码都可以是其码字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
导电码的形式,除了可以是由印刷或涂敷导电物质等方式形成外(可称为正贴形式,正贴形式包括前面述的采用印刷导电油墨等方式在小块纸上形成导电码再贴到读物的页面上的形式),本段补充一种形式,不要求优先权,本申请文件将此种形式称为反贴形式,本说明书前面和优先权申请文件述的是导电码的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是不导电的,印刷或涂敷上去的导电物质是导电的,而反贴形式是,导电码的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用导电的比如金属箔纸做成,再用不导电的物质覆盖导电码码字区域内不导电的部分,比如可用非导电油墨用印刷方式盖住页面上导电码码字区域内不导电的部分,而裸露的区域正是金属箔纸,是导电的且是原来正贴形式印刷导电油墨的区域,这样也形成了导电码(并且导电码码字区域以外的载体平面上的不需导电的区域也都可用非导电油墨印刷覆盖);原来正贴形式的导电码的导电区域(导电物质覆盖块)是向外凸的,反贴形式的导电码的导电区域是向内凹的,只要印刷的非导电油墨的厚度很薄,并不影响对导电码的读取,但采用反贴形式后,一般只适用于通断式导电码(不适用于模数转换式导电码),而且需使用单码段的码字,因多个码段时各码段是导通的相当于是一个码段,采取通断式单码段形式的反贴形式的导电码采用的码字定义,码字形状,机电式读码头的结构,读取方式都可与正贴形式相同(比如与前面述的甲方式码相同)。采用反贴形式,可把读物(比如书)的整页都用导电的比如金属箔纸做成,在上面印刷非导电油墨形成导电码码字,也可事先在小块的金属箔纸上印刷非导电油墨(除了需在要形成的导电码的码字区域内印刷非导电油墨外,箔纸上凡是不需导电的地方比如箔纸边缘也都可用非导电油墨印刷覆盖)形成导电码码字,再将这小块金属箔纸粘贴到读物的页面上(读物的页面可以是普通纸质的,读物比如是书),或者在普通纸质的读物的页面上先用导电油墨印刷,印刷的平面块的面积与导电码面积相等或比其略大使平面块面积能容下导电码,然后再在导电油墨平面块上印非导电油墨而形成反贴形式导电码码字。采用反贴形式时,在码字上,仍可用颜色与底面不同的非导电油墨另印刷一些条空(此条空信息可被光电式读码头读取),来与裸露的颜色与覆盖面不同的金属箔纸混合组成码字(即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可参看往前第4段述)。采用反贴形式时,甚至还可在金属箔纸页面上先印刷的非导电油墨上面,再印刷导电油墨,由反贴和正贴形式来组成更复杂的导电码码字。反贴形式导电码码字的举例如图43的甲方式码,外框线围起来的是一小块金属箔纸,点状阴影的区域都是裸露的金属箔纸,而其余的在框线内的非阴影的白色区域是印刷覆盖有非导电油墨的区域(箔纸上凡是不需导电的地方比如箔纸边缘都是用非导电油墨印刷覆盖的),裸露的金属箔纸即形成反贴形式导电码,可再将这小块金属箔纸粘贴到读物的页面上。且各种反贴形式的导电码都可以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
以下一段有关非平面式导电码的技术点不要求优先权;因采取印刷或涂敷方式,所以载体平面上(比如读物的页面上)的导电物质层一般很薄,导电物质层(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应看成是平面的(包括重叠印刷但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各区域的厚度相差不大的情况),这种导电码可称为平面式导电码,平面式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即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厚度相同或相差不大),本说明书前面以及优先权申请文件里也是这样阐述的;本发明文件约定凡是其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导电码,都是平面式导电码,而不管其码字上是否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另外如在读物的页面上采用多次重叠印刷或涂敷导电物质,会造成一个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导电物质厚度不同,如在毫米量度这种厚度差别较大(如1毫米),再称导电物质在形状上是平面式的就不太合适,所以可称为非平面式导电码,非平面式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即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各部分的厚度相差明显);本发明文件约定凡是其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导电码,都是非平面式导电码,而不管其码字上是否有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但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各部分的厚度相差明显并不影响原码字的平面形状;对于通断式的非平面式导电码,由于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各部分的厚度相差明显并不影响覆盖块组的导电性(当然各导电物质覆盖块不能太薄以致于不能导电或使导电性变的很差),所以其码字形式,机电式读码头的电路结构,读码时导电码与机电式读码头的接触方式,读码原理及读码步骤等都可与通断式的平面式导电码相同(如以书作为读物的例子,书的页面上的导电码比如是选用平面形状如图4示的非平面式甲导电码,其码盘,码线区的定义仍如平面式甲导电码,选用图8,图7所示的甲读码头电路形式,读码头与导电码在使用接触时的空间位置分解仍可参阅图2示,读码时,使读码头与导电码接触,读码时的电流流动情况可参阅图24示,使用如图26示的拾音器主体的实施电路,其余读码原理及读码步骤仍同于对平面式导电码的读码原理及步骤,请参考本说明书前面述),只是连接介质(斑马条)一般需改进,可把原斑马条7的底部与导电码接触的接触面改成明显的尖针状(可做成一排尖针形式,尖针的质材应还是导电的胶),以防止因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个部分厚度不平造成不能连接或连接错位,如图45,是读码时读码头压在导电码上的情况,斑马条底部为尖针状,各尖针41因码线厚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压缩程度;实际中斑马条可用T字型的,如图46是底部为尖针状的T字型斑马条的形状示例(为一排尖针形式,本示例含8个尖针41),其针尖的宽疏密度与图45的斑马条的针尖的宽疏密度不同,都仅为示例。对于模数转换式的非平面式导电码,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各部分的厚度变化改变了覆盖块组的电阻阻值,但仍可看成是电阻网络(并且可通过改变覆盖块组各部分的厚度来表示不同的码值),所以其码字形式,机电式读码头的电路结构,读码时导电码与机电式读码头的接触方式,读码原理及读码步骤等都可与模数转换式的平面式导电码相同,连接介质一般也需按前述改进,也可使用尖针状的T字型斑马条。(比如选用平面形状如图31示的非平面式乙导电码,其码盘,码线区的定义仍如平面式乙导电码,选用图33所示的乙读码头电路走线,读码头与导电码在使用接触时的空间位置分解图仍可参阅图30示,读码时,使读码头与导电码接触,使用如图39的拾音器主体的实施电路,其余读码原理及读码步骤仍同于对模数转换式的平面式导电码的读码原理及步骤,请参考本说明书前面述)。采用非平面方式,是可以适用于正贴形式码字的,对反贴形式码字同理同样适用;采用非平面方式,是可以适用于在小块纸上形成非平面方式导电码再贴到读物的页面的形式;采用非平面方式的导电码,仍可以是,其码字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或者单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此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可以是平面式的或非平面式的);并且非平面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可使用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并且非平面式导电码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可使用不同的导电物质并采用重叠印刷或涂敷的方式来形成。且各种非平面式导电码都可以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
本发明前面所阐述的拾音器主体,实际上是可以和其它电子类产品集成在一起的,比如与MP3播放机或与复读机(比如播放磁带的那种)或与手机集成在一起,可有多种方式集成,以与手机集成为例(其它与MP3播放机等的集成类似),其集成方式有一手机其内部原来就有作控制的MCU,仍可用此MCU兼作为读码发语音主处理用的MCU,那就可把读码头(可以是机电式导电码读码头或光电式读码头等)装在手机上,读码头与MCU意向连接(MCU与原来手机的元器件的连接仍可不变),MCU能读取的存储器里存储有比如诸语音数据或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其使用的辅助数据等(如采用插卡方式,那可以是用插入手机的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来存储诸语音数据),手机原来的按键可兼作读码发音控制(比如调节音量)的按键,手机原来的发音器件也可兼用于读码后播放语句发音,手机原来的电路不变,这样一来原来手机的MCU既可完成原来通讯的功能,又可读码并发音;二可在手机机体内,分别布置手机原来的电路和拾音器模块的电路,两个电路独立(供电可公用),各有各的MCU,各有各的按键,各有各的发音器件,读码头也装在手机上并与读码发音主处理用的MCU(也即拾音器模块的MCU)意向连接,这样集成后就同时具备原来通讯的功能和读码发音的功能,且这两功能互不干扰;还可有其它集成的方式。可把这些种集成方式的电子产品(本段以下所说电子产品是指其内部集成有MP3播放机或复读机或手机等模块且可读码播放语句发音的电子产品)都看成是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包括权利要求13或28的技术特征,所以前述任一种集成方式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可看成是拾音器主体)应属于权利要求13或28所述的拾音器主体的范围。(本段所说的拾音器模块包括MCU,读码头,发音器件这些部件,这也是本段以外述及的非插卡方式拾音器包括的部件,拾音器模块在必要时可能还包括存储器)。本段前面述的各种电子产品,其是不带数据卡或带数据卡但数据卡上只有存储器没有部件(部件是指MCU,读码头,发音器件)的;而如是电子产品带数据卡而且数据卡上有存储器和部件(比如读码发语音这边用的发音器件)的方式也可(在数据卡上有的部件,在电子产品上就不用再有),仍可把按这样集成起来的各种电子产品看成是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包括权利要求31的技术特征,所以按这样集成起来的任一种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可看成是拾音器主体)应属于权利要求31所述的拾音器主体的范围。使用本段前面所述的各种电子产品,显然可用于读取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述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的导电码并发音。本段所说的被看成拾音器主体的电子产品,如其读码发音时本身不用插数据卡和部件式数据卡,那它本身就可看成是拾音器,如读码发音时需插数据卡(或部件式数据卡),那插了数据卡(或部件式数据卡)后的电子产品就可看成是拾音器。
本发明文件在涉及叙述拾音器的MCU利用光电式读码头读取导电码时,要求导电码码字的质材(比如导电油墨)的颜色与导电码载体平面(比如读物的页面)的颜色不同,实际上一般是需显著不同,比如导电油墨的颜色是黑色,读物的页面的颜色是白色,这样才能提高用光电方式读码的分辨效率,这是常识。
对本发明文件涉及的各种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其码字上与其它各触区位置都不需连通的触区位置上,可不覆盖导电物质,也可覆盖导电物质但与其它各触区位置上的导电物质不接触,显然覆盖导电物质方式是不覆盖导电物质方式的等同替换,为使本发明文件的简洁,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各处涉及的导电码是以其码字上与其它各触区位置都不需连通的触区位置上都不覆盖导电物质为例的(而如码字上与其它各触区位置都不需连通的触区位置上有覆盖导电物质且与其它各触区位置上的导电物质不接触,这样形成的导电物质的覆盖块可视为不属于导电物质覆盖块组,而可归属于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
对本发明文件涉及的通断式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如其每个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也可每个码字本来没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如在表示某一码值时,如某个原来可由导电物质覆盖的触区位置在表示某一码值时是与其它触区位置不需连通的,按常规此触区位置是空白不需覆盖导电物质的(可称此触区位置为空白触区位置),如在此触区位置覆盖与载体平面颜色不同的非导电物质(此非导电物质形成的覆盖块可视为属于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或导电物质(此导电物质与其它触区位置不连通,此导电物质形成的覆盖块也可视为属于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那此非导电物质或导电物质可组成条空形状来形成BIT值,此BIT值可由光电式读码头读取,而此非导电物质或导电物质的存在对机电式读码头读由导电物质覆盖块组表示的码值并无影响;(本段前面以一个空白触区位置为例,数个的情况与一个的情况类似);本段所述导电码,等同于其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导电码,所以本段所述导电码仍属于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导电码的范围,用机电式读码头对其读值的原理方式也同于对不在空白触区位置覆盖非导电物质或导电物质的导电码读值的原理方式(即用机电式读码头对其读值的原理方式同于对本段以外述的导电码读值的原理方式)。
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导电码上用于光电式读码头读取的条空(除有关图42拾音器实施例的阐述提到的条空外),并不局限于象图5(或图4)所示码字的码线区那样按一个方向排列的条空,可以是由导电物质(或非导电物质)组成各种平面形状(比如条和空按环形排列)的条空组合(在码字区域内,由导电物质或非导电物质形成的覆盖块可被看成条,其余空余区域可被看成空),当然光电式读码头需能适应读取相应的条空形状表示的信息。
在权利要求27中提及的‘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是指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本身就是诸语音数据,或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含有诸语音数据;同理,在权利要求27中提及的‘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是指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本身就是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或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含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本段所述也是显然的。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到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其辅助数据),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等所涉及的语句语音生成的方式,可以是如本发明人申请的另一发明申请(200510200358X)里阐述的用音码来拼合语句发音的方式。
本申请文件里的‘甲码盘’与优先权申请文件里的‘甲码盘区’是相同所指,本申请文件里的‘乙码盘’与优先权申请文件里的‘乙码盘区’是相同所指,本申请文件里的‘乙馈盘’与优先权申请文件里的‘乙馈盘区’是相同所指。
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作为连词的‘及’是与连词‘和’的意思相同的,这是常识。
在权利要求2,14,29或32中的一段话‘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这段话以中间的‘或者’为界分成前后两部分,这个‘或者’表示这段话的前后两部分是或的关系,这段话里提到的几个‘此导电码’是指这段话往前提到的‘任一导电码’。
在权利要求3中提及的一段话‘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非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立体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非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立体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这段话里的3个‘或者’是用于把这段话分成4个小段的,这4个小段之间是或的关系,这段话里提到的十几个‘此导电码’是指这段话往前提到的‘任一导电码’。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读物’概念(其前面没加‘有声’两字来修饰的)与‘有声读物’概念是有点区别的,‘读物’是指书籍,杂志等本身(读物的各页面上本身是没有码字的),如在读物(如书籍,杂志等)页面上形成(比如印刷)有诸个导电码(对诸个导电码概念的解释在本说明书前面)后,此读物就成为‘有声读物’。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导电码,是指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的导电码。
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有声读物的整页面’默认包括有声读物的所有页面(对于只有一个页面的有声读物,其所有页面就是这一个页面),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读物的整页面’默认包括读物的所有页面(对于只有一个页面的读物,其所有页面就是这一个页面)。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有声读物的页面’,默认是指有声读物的某个具体的页面;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读物的页面’,默认是指读物的某个具体的页面;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读物的页’,默认是指读物的某个具体的页。
在权利要求书各处所说的读物(其前面没加‘有声’来修饰的),是指用作有声读物主体的读物。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说的码字被拾音器读取,默认是指每次一个码字被一个拾音器的一个读码头读取(每个拾音器只有一个读码头);如有每次多个码字被一个拾音器的多个读码头读取与每次一个码字被一个拾音器的一个读码头读取是等同替换。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读码头显然默认是指单个的读码头。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拾音器显然默认是指单个的拾音器。
在权利要求书中有多处提到的‘部诸导电码中的任一导电码’,是指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诸个导电码(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中的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比如部诸导电码中含有3个导电码(导电码1,导电码2和导电码3),那部诸导电码中的任一导电码就是指导电码1或导电码2或导电码3。
在任一权利要求项中出现的‘前述’都是指本权利要求项内的前面所述。
在权利要求书中各处提及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前述’与‘部诸导电码’是默认搭配,即只要‘前述’后面出现‘部诸导电码’,那此‘前述’就是只修饰这个‘部诸导电码’的,而不修饰‘部诸导电码’后面跟的其它内容,‘前述部诸导电码’是指本权利要求项内前面述及的‘部诸导电码’;与此类似,权利要求书中各处提及的‘前述诸个导电码’,‘前述有声读物’,‘前述读物’,‘前述拾音器’,‘前述任一导电码’,‘前述读码头’,‘前述发音器件’,‘前述部件式卡插槽’,‘前述单片机芯片’,‘前述拾音器主体’,‘前述数个数据卡’,‘前述数个卡插槽’,‘前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前述数个部件式卡插槽’,‘前述机电式读码头’,‘前述有声读物’或‘前述部件式数据卡’中的各提法中的‘前述’与此提法中此‘前述’后面的部分(比如‘前述’与‘拾音器’)都是默认搭配,即这些提法中的各提法中的‘前述’词是只用于修饰此提法中此‘前述’后面的部分(比如‘前述拾音器’中的‘前述’是只用于修饰此‘前述’后面的‘拾音器’的)。
在本说明书中有述及‘在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而部诸导电码是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或部分导电码(即部诸导电码是诸个导电码的子集),所以由此推理,就可在权利要求13,28或31中写成‘在前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部诸导电码’。
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录音数据’是指语音录音数据。
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语句默认是指单个语句;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及的播放语句发音默认是指播放单个语句发音。
本来一个码字可以是与数个(一个或多个)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比如一个码字的值里有多个语音编号值),而如一个码字是与多个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就可推出此码字是与其中一个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所以本发明文件为使内容简洁,在各处叙述时,有时是只取其下位概念,即说成一个码字是与语句发音信息有关的(这里的语句是指某一个语句);同理,(本段以下所提到的码字都是在同一本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如一个拾音器可读取一个码字后播放一个或多个语句发音(比如一个码字的值里有多个语音编号值),且此拾音器也可读取多个码字后播放一个或多个语句发音(这句话里的两个‘多’不一定是相同数值;拾音器读取多个码字后播放多个语句发音的例子比如语音编号值1分成三部分分别放在码字1和码字2和码字3里,语音编号值2也放在码字3里,拾音器读码字1和码字2和码字3后,将这三个码字的值合起来得到语音编号值1,从码字3又可得到语音编号值2,然后拾音器可播放语音编号值1对应的语句发音和语音编号值2对应的语句发音),就可推出此拾音器读取一个或多个码字后有播放某一个语句发音(还可能有播放别的语句发音),所以本发明文件为使内容简洁,在各处叙述时,有时是只取其下位概念,即说成拾音器读取一个或多个码字后可播放语句发音(这里的语句是指某一个语句)。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到的‘数个’是指‘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到的句子(其前面没加‘部分’来修饰的)是默认指完整句子,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到的部分句子是指一个完整句子的部分。
本发明文件各处述的一个码字的值有数个语音编号值中的‘有’的意思是指码字的值中除了有这数个语音编号值外,不再有别的与语音有关的信息(比如别的语音编号值或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和别的与语音无关的附加信息(比如语速信息);本发明文件各处述的一个码字的值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中的‘涵有’的意思是指码字的值中除了有这数个语音编号值外,不再有别的与语音有关的信息(比如别的语音编号值或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但有别的与语音无关的附加信息;本发明文件各处述的有关一个码字的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部分,以及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以及有或涵有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以及有或涵有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以及有关一个码字的值有或涵有其它表示语句发音信息的值等叙述中的‘有’及‘涵有’的意思,也是按本段前面所述类推理解。(本段说的数个是指一个或多个)。至于在一个码字的值里既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又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的部分这类情况,或一个码字的值里既有语音编号值又有语句发音生成信息值的这类情况,其码值所表示的信息也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可看成是有或涵有数个语句发音信息值这种情况的等同替换,拾音器读数个码字后根据这数个码字的值得到各语句发音信息值分别作相应处理发音即可。显然放在一个码字的值里的多个语句发音信息值,一般是顺序排列,也可按约定交叉排列。在一个码字里怎么放以及放哪些语句发音信息值,是属于常识,而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在于导电码及其读码。
如提及时无特别指明,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存储器,是指在某拾音器(此拾音器可以为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或为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或为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使用时,能被作为此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的存储器。
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到的‘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其意是此导电码的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权利要求书中其它类似表达按此类推理解。
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或部分导电码’,是以一整个导电码为最小单位的,比如诸个导电码中含3个导电码(码1,码2,码3),那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就是这3个导电码,诸个导电码中的部分导电码的可能情况是(码1)或(码2)或(码3)或(码1,码2)或(码1,码3)或(码2,码3);对于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部诸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或部分导电码’或其它类似说法,也是按此类推理解,比如部诸导电码中含3个导电码(码1,码2,码3),那部诸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就是这3个导电码,部诸导电码中的部分导电码的可能情况是(码1)或(码2)或(码3)或(码1,码2)或(码1,码3)或(码2,码3)。
在权利要求15,29或32中的一段话‘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直接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或者,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经过连接介质与所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中的‘或者’仅是用于把被此‘或者’分开的这段话的前后两部分是或的关系。
显然,本发明文件各处提到的与某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每个数据卡或每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总是存储有有用信息的(否则不称为与此拾音器主体配合使用的数据卡或部件式数据卡),这些有用信息是可被作为主处理芯片的单片机芯片使用的。
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中的‘部分’是用于修饰‘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的,‘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是指拾音器涉及使用的所有程序的一部分;本发明文件各处所提及的‘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中的‘部分’是用于修饰‘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的,‘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是指拾音器涉及使用的所有数据的一部分。
显然,在任一权利要求项中提及的‘前述读物’是指本权利要求项内前面提到的‘读物’,而不是指本权利要求项内前面提到的‘有声读物’。
由于本申请文件比优先权申请文件增加了插卡方式,卡又可以与有声读物或优先权申请文件所称的拾音器配套,使这几者关系复杂起来,所以为理清关系本申请文件引入了拾音器主体的概念,在非插卡方式时拾音器主体就是指原优先权申请文件所称的拾音器。
在权利要求32中提到的‘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发音器件和所述单片机芯片’,显然这数个是一个或两个,一般不会超过两个,否则发音器件和所述单片机芯片只两个东西不能放到3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权利要求32中还有类似表达,也可依此类推理解。
注在本发明文件的说明书中,有些地方有提及的‘本段以上’,‘本段前面’等,显然都是指本段范围内前面所述;同理,如有些地方有提及到的‘本段以下’,是指本段范围内后面所述。
注在本说明书中各处所称‘本申请文件’包括本次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各处所称‘优先权申请文件’包括优先权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各处所称‘本发明文件’是既包括优先权申请也包括本次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如提到时无特别指明,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中各处提到的‘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或权利要求项(比如提到的‘权利要求1’)显然是指针对本申请文件的。
注本申请是电子申请,本说明书有些地方有对其它页内容的引用(比如说‘**页有述’,**是数字),如使用不同版本的CPWORD编辑器或编辑阅读时使用不同的页面参数或申请文件公布印刷时使用不同的页面参数,可能会造成每页的行数或每行的字数有差别,从而使得原来有些页的内容移动到附近其它页,所以请阅读者在阅读时,如发现被引用的某页的内容找不到时,可在那页的前后几页查找或在说明书全文里直接按被引用的内容查找。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声读物,其主体为读物,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诸个导电码,前述诸个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诸个导电码中有部诸导电码;前述部诸导电码是所述诸个导电码中的全部导电码或部分导电码;所述诸个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前述部诸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对于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都可被一个拾音器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是通过前述拾音器的读码头被前述拾音器读取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可被前述拾音器读取以用于前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是非插卡方式拾音器,或是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或是插部件式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所述拾音器包括有一个所述读码头,一个发音器件,一个单片机芯片,此单片机芯片是所述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在所述拾音器里此单片机芯片与前述读码头意向连接,在所述拾音器里此单片机芯片与前述发音器件意向连接,所述拾音器在使用时,需用到存储器集,此存储器集用于存放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和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此存储器集里的各存储器可被前述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所述拾音器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所述拾音器的前述读码头是机电式读码头;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一小块平面材料,所述载体平面是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是不导电的,并且此平面材料是粘贴在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的;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对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非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立体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平面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且此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是非平面式的,此导电码是非平面式导电码,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立体形状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所述任一导电码可通过所述拾音器的前述机电式读码头被所述拾音器读取,在读码时使前述机电式读码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接触,在所述任一导电码的码字上还有触区,在读码时触区的用处是与前述机电式读码头接触并由所述任一导电码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前述机电式读码头作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只需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被所述拾音器读取就可使所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或者需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多个导电码被所述拾音器读取才可使所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所述任一导电码,对其读值的方式可以是通断式,此导电码是通断式导电码,相应读码用的所述机电式读码头是通断式读码头,在通断式导电码上有超过一个的触区,由各触区间的通断组合来表示码值,在读码时触区的用处是与通断式读码头接触并由通断式导电码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通断式读码头作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读码时,使一个通断式读码头与一个通断式导电码接触,由通断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通断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通断式导电码上,再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触头检测是否有电流从通断式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回来,以得出表示码值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情况,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得到码值;在所表示码值的通断式导电码上与其它触区位置有连通的触区位置是有导电物质覆盖的;需要连通的覆盖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由导电物质连通或由覆盖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本身互相紧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只需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被所述拾音器读取就可使所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或者需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多个导电码被所述拾音器读取才可使所述拾音器播放语句发音;所述任一导电码,对其读值的方式可以是模数转换式,此导电码是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相应读码用的所述机电式读码头是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在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有超过一个的触区,由各触区上和各触区间导电物质所形成的电路网络来表示码值,在读码时触区的用处是与模数转换式读码头接触并由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全部触区或部分触区与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作电流交流以检测码值;读码时,使一个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与一个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接触,由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经过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形成的电路网络,最后从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流回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再检测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形成的电路网络的组成情况,并进而换算得出码值;在所表示码值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与其它触区位置有连通的触区位置是有导电物质覆盖的;需要连通的覆盖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由导电物质连通或由覆盖有导电物质的触区位置本身互相紧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平面式或非平面式的通断式导电码;所述通断式导电码可以由多个码段组成;含有多个码段的通断式导电码可通过所述拾音器的所述通断式读码头按矩阵扫描方式被所述拾音器读取;所述通断式导电码的码段上表示码值的码线区可有单排或上下两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平面式或非平面式的通断式导电码;所述通断式导电码可以由一个码段组成;所述通断式导电码上表示码值的码线区可有单排或上下两排。
8.根据权利要求4,6或7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其表示码值的码线区的形成可以采用通断代名码数;通断代名码数是二进制形式,特点是通断代名码数内的BIT位不存在连续的1,通断式导电码的码线区上表示通断代名码数BIT位的码线触区位置之间不需留空;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时,对所述通断式导电码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可按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来分组,或者,对所述通断式导电码码字实际要表示的值可按各组的BIT个数不全相同的方式来分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是平面式或非平面式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可以由多个码段组成;含有多个码段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可通过所述拾音器的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按一码段一码段轮流被所述拾音器读取;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相邻两码段的两条回馈线(38)可以用于测连接介质(7)电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其表示码值的码线区的形成可以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模数代名码数是二进制形式,特点是在原码值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位,并建立新的码值对应关系,使得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来表示的各码值的码线区在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段上形成的测值网络的等效电阻值相互之间相差明显以保证测量准确。
11.根据权利要求2,3,4,5,6,7或9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是处在所述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导电码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所述任一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导电物质可以是导电油墨,导电涂料,或是用于镀膜的金属;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将导电油墨印刷或涂敷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将导电涂料印刷或涂敷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将导电物质镀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把金属薄膜或金属箔纸,剪成或裁成导电码形状,再粘贴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一小块平面材料,所述载体平面是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是不导电的,此平面材料的表面上采取印刷或涂敷导电物质方式形成有所述任一导电码,此平面材料是粘贴在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的,或者,可采取反贴方式以形成所述载体平面上的所述任一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可以是平面式导电码或非平面式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此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或者,此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或多个页;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面或多个页面;所述读物,只在一本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有导电码,或者,在一本读物的多个页面上同时有导电码;所述读物的任一个页面上或没有导电码,或有一个导电码,或有多个处在任意不同位置的导电码;所述有声读物,没有配数据卡,或者,所述有声读物配有数据卡,数据卡上有存储器,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存储有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涉及的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或者存储有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其它涉及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或者存储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的全部或部分,与此数据卡配合使用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有数据卡插槽,在读码使用时,将此数据卡插入与其配合使用的具有数据卡插槽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数据卡插槽里,此数据卡上无部件;所述任一导电码,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部分,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部分,或者,所述任一导电码,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的部分,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有声读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是处在所述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导电码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所述任一导电码,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和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可把非导电物质印刷或涂敷在所述载体平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的非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导电物质可以是导电油墨,导电涂料,或是用于镀膜的金属;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将导电油墨印刷或涂敷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将导电涂料印刷或涂敷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将导电物质镀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可以是把金属薄膜或金属箔纸,剪成或裁成导电码形状,再粘贴在此页面上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一小块平面材料,所述载体平面是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是不导电的,此平面材料的表面上采取印刷或涂敷导电物质方式形成有所述任一导电码,此平面材料是粘贴在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的,或者,可采取反贴方式以形成所述载体平面上的所述任一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可以是平面式导电码或非平面式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此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全部的组成物质是同一种导电物质,或者,此码字上的导电物质覆盖块组的不同部分的组成物质可以是不同类的导电物质或是同类导电物质的不同品种;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或多个页;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面或多个页面;所述读物,只在一本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有导电码,或者,在一本读物的多个页面上同时有导电码;所述读物的任一个页面上或没有导电码,或有一个导电码,或有多个处在任意不同位置的导电码;所述有声读物,没有配数据卡,或者,所述有声读物配有数据卡,数据卡上有存储器,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存储有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涉及的程序的全部或部分或者存储有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其它涉及的数据的全部或部分或者存储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的全部或部分,与此数据卡配合使用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有数据卡插槽,在读码使用时,将此数据卡插入与其配合使用的具有数据卡插槽的插数据卡方式拾音器的数据卡插槽里,此数据卡上无部件;所述任一导电码,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部分,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部分,或者,所述任一导电码,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数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的部分,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或者,其码值有或涵有数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的部分。
13.一种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声读物配合使用播放语音的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在读码使用时不需外插数据卡,也不需外插部件式数据卡,此拾音器主体也就是拾音器,此拾音器包括有一个读码头,一个发音器件,一个单片机芯片,此单片机芯片是前述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此单片机芯片与前述读码头意向连接,此单片机芯片与前述发音器件意向连接,前述拾音器在使用时,需用到存储器集,此存储器集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此存储器集里的各存储器可被前述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前述有声读物的主体为读物,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部诸导电码,前述拾音器的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部诸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对于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所述单片机芯片与所述读码头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与所述发音器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存储器集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集里;所述单片机芯片只需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就可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所述单片机芯片需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多个导电码才可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一小块平面材料,所述载体平面是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是不导电的,并且此平面材料是粘贴在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的;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所述任一导电码上有触区;所述读码头是机电式读码头,此机电式读码头上有触头,读码时,使此机电式读码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接触,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直接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或者,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经过连接介质与所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所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一小块平面材料,所述载体平面是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是不导电的,并且此平面材料是粘贴在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的;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所述读码头是光电式读码头,用以形成所述任一导电码的导电物质的颜色是与所述任一导电码的载体平面的颜色不同的,可以用此光电式读码头接触或接近所述任一导电码以读取由所述任一导电码上的导电物质形成的条空来表示的码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是通断式导电码,所述机电式读码头是通断式读码头,此通断式读码头是用于读取此通断式导电码的,此通断式导电码上有超过一个的触区,此通断式读码头上有超过一个的触头,在读码时,使此通断式读码头与所述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此通断式导电码接触,由此通断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此通断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此通断式导电码上,再在另外的一个或多个触头检测是否有电流从此通断式导电码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回来,以得出表示码值的各触区位置间的通断情况,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此通断情况检测结果得到导电码码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平面式或非平面式的通断式导电码;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工作方式可以是矩阵扫描式的;所述通断式读码头里有感应排(14),以测各路回来的电流有无;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由多个码段组成的;所述通断式读码头里感应排(14)里的各感应触头(18)的连线是交叉方式的;所述通断式读码头读码时,读码头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接触,轮流升高各扫描触头(22),电流从升高的扫描触头(22)流向导电码的码盘(12),再到码线区(13),再回到感应排(14),然后从感应排上(14)各感应触头(18)上的电流是否有回来判各位是0或1;所述拾音器里有通断检测电路,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感应触头(18)是接到电平通断检测电路的,测各感应触头(18)在工作时是否有电流回来,是由电平通断检测电路完成的;所述感应排(14)有两排,中间是扫描排(15),这样以读取具上下两排码线区形式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或者,所述感应排(14)只有一排,旁边是扫描排(15),这样以读取具单排码线区形式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各扫描端和各扫描触头(22)是一对一连接的;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扫描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IO脚直接连接,是由所述单片机芯片的IO脚来对扫描端和扫描触头(22)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的,或者,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扫描端与中间芯片的IO脚连接,是由所述单片机芯片驱动中间芯片来对扫描端和扫描触头(22)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是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所述机电式读码头是模数转换式读码头,此模数转换式读码头是用于读取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有超过一个的触区,在读码时,使此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与所述有声读物的整页面上的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接触,由此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一个或多个触头向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的一个或多个触区输出高电平,电流流到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经过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形成的电路网络,最后从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上别的一个或多个触区流回此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再检测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此模数转换式导电码形成的电路网络的组成情况,并进而换算得出导电码码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介质可以是导电胶条(7),所述通断式读码头中,有导电胶条(7)与感应排(14)紧贴装配在一起,还有另外的导电胶条(7)与扫描排(15)紧贴装配在一起,作读码操作时,导电胶条(7)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接触;所述感应排(14)向两边缘延展,并且延展出的感应触头(18)的连线也是交叉方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使用时所述通断式读码头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接触的位置的水平偏移。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平面式或非平面式的通断式导电码;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是只有一个码段的,所述通断式读码头在读码时不需使用多个扫描触头扫描,只需使用一个扫描触头作电流输出,其检测结果的输出可以用或不用并入串出芯片级联;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硬件形式是只可以用其读取单排码线区形式的一个码段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或者,所述通断式读码头的硬件形式是可以用其读取有上下两排码线区形式的一个码段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7,18,20或21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芯片利用所述通断式读码头可以读取解析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方式的所述通断式导电码,通断代名码数是二进制形式,特点是通断代名码数内的BIT位没有相邻的1,通断式导电码的码线区上表示通断代名码数BIT位的码线触区位置之间不需留空,通断代名码数可用于所述通断式导电码码线区的形成;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时,对所述通断式导电码实际要表示的值可按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来分组,或者,对所述通断式导电码实际要表示的值可按各组的BIT个数不全相同的方式来分组;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大机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里,使用时,将所述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使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大机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使用时,将所述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使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手持式的拾音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小壳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小壳体可放在桌面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用所述通断式读码头读所述通断式导电码时,当1根扫描触头呈输出高时,其余的扫描触头输出低,以避免电流串扰;所述电平通断检测电路可以是三极管方式或电压比较器方式或模数转换器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码字上只含有导电物质覆盖块组;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是平面式或非平面式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内有电阻导棒(9);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附有连接介质(7),连接介质(7)与电阻导棒(9)是紧贴装配的,此连接介质(7)是有电阻的,有另外的连接介质(7)与扫描排(35)及感应排(36)也是紧贴装配的;有ADC器件检测流回的电流的参数;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读码时,一个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与一个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接触,升高一个扫描触头(23),电流从扫描触头(23)经过连接介质(7),流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的码盘(32),到码线区(33),再经过连接介质(7),流回读码头的电阻导棒(9),然后电流经衰减后再经过连接介质(7),流到回馈线(38),再到馈盘(34),再经过连接介质(7),流到读码头的感应触头(24),再由ADC器件检测回来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测值网络的阻值,并进而换算得出相应的此码段码线区的码值;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读码时,一个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与一个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接触,连接介质(7)位于导电码与电阻导棒(9)之间,电阻导棒(9)通过连接介质(7)与导电码的码线区(33)和回馈线(38)接触,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扫描排(35)通过连接介质(7)与导电码的码盘(32)接触,升高扫描触头(23)让扫描触头(23)输出电流,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感应排(36)通过连接介质(7)与导电码的馈盘(34)接触,再由ADC器件检测从感应排(36)回来电流的参数,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测值网络的阻值,并进而换算得出相应的此码段码线区的码值;扫描触头(23)和感应触头(24)分段以适应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段的分段;用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在检测时需测连接介质(7)的电阻阻值,测试连接介质(7)电阻阻值时,升高感应排(36)上的一个感应触头,电流从感应触头,通过连接介质(7),流向一个馈盘(34),再流向与此馈盘连接的回馈线(38),再经过连接介质(7),流到电阻导棒(9),再经过连接介质(7),流回到旁边的回馈线(38),再到馈盘(34),再经过连接介质(7),流回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感应排(36),再由ADC器件检测电流参数,检测结果被所述拾音器的所述单片机芯片取得,单片机芯片根据检测结果换算得出连接介质(7)的电阻阻值;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各扫描端和各扫描触头(23)是一对一连接的;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扫描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IO脚直接连接,是由所述单片机芯片的IO脚来对扫描端和扫描触头(23)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的,或者,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的扫描端与中间芯片的IO脚连接,是由所述单片机芯片驱动中间芯片来对扫描端和扫描触头(22)作升高或置低或置高阻态输入操作的。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4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芯片利用所述模数转换式读码头可读取解析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方式的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模数代名码数是二进制形式,特点是在原码值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位,并建立新的码值对应关系,模数代名码数可用于所述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线区的形成,使得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来表示的各码值的码线区在导电码码段上形成的测值网络的等效电阻值相互之间相差明显以保证测量准确;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大机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里,使用时,将所述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使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大机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使用时,将所述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使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手持式的拾音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小壳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小壳体可放在桌面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芯片利用所述光电式读码头可以读取解析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方式的通断式导电码,通断代名码数是二进制形式,特点是通断代名码数内的BIT位没有相邻的1,通断式导电码的码线区上表示通断代名码数BIT位的码线触区位置之间不需留空,通断代名码数可用于通断式导电码码线区的形成,采用通断代名码数时,对通断式导电码实际要表示的值可按各组的BIT个数相同的方式来分组或对通断式导电码实际要表示的值可按各组的BIT个数不全相同的方式来分组,或者,所述单片机芯片利用所述光电式读码头可以读取解析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方式的模数转换式导电码,模数代名码数是二进制形式,特点是在原码值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位,并建立新的码值对应关系,模数代名码数可用于模数转换式导电码码线区的形成,使得采用模数代名码数来表示的各码值的码线区在读码时在导电码码段上形成的测值网络的等效电阻值相互之间相差明显以保证测量准确;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大机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里,使用时,将所述有声读物放入机体里使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大机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机体的外型适于让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使用时,将所述有声读物放在机体上使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手持式的拾音器,或者,可把所述拾音器做成小壳体带读码头形式的拾音器且小壳体可放在桌面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4,15,16,17,18,19,20,21,24或26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或多个页;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面或多个页面;所述读物,只在一本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有导电码,或者,在一本读物的多个页面上同时有导电码;所述读物的任一个页面上或没有导电码,或有一个导电码,或有多个处在任意不同位置的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是处在所述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导电码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对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一个语音编号值调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相应语音数据,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多个语音编号值分别调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相应语音数据,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相应的各语句的语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部分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的部分,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读取包括此导电码在内的多个导电码,并把这多个导电码的码值合起来得到一个语音编号值,并根据这一个语音编号值调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相应语音数据,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程序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调用所述涉及的程序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程序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调用所述涉及的程序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分别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多个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部分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的部分,所述涉及的程序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读取包括此导电码在内的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并把这多个导电码的码值合起来得到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并调用所述涉及的程序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28.一种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声读物配合使用播放语音的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在使用时是与前述有声读物和数个数据卡配合使用的,此数个数据卡中的每个数据卡上有存储器,前述拾音器主体上有数个卡插槽,前述拾音器主体包括有一个读码头,一个发音器件,一个单片机芯片,在读码使用时,需将前述数个数据卡插入与前述拾音器主体的前述数个卡插槽里,使前述拾音器主体与前述数个数据卡合为一个拾音器,在前述拾音器里,前述单片机芯片与前述读码头意向连接,在前述拾音器里,前述单片机芯片与前述发音器件意向连接,前述单片机芯片是前述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前述拾音器在使用时,需用到存储器集,此存储器集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此存储器集里的各存储器可被前述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前述有声读物的主体为读物,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部诸导电码,在读码使用时,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部诸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对于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前述任一导电码上有触区;所述读码头是机电式读码头,此机电式读码头上有触头,读码时,使此机电式读码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接触,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直接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或者,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经过连接介质与前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在读码使用时,将所述数个数据卡插入所述拾音器后,所述单片机芯片与所述读码头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与所述发音器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数个数据卡是一个数据卡且所述数个卡插槽是一个卡插槽且此数据卡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或此数据卡是与所述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或者,所述数个数据卡是多个数据卡且所述数个卡插槽是多个卡插槽且这些数据卡全部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或这些数据卡全部是与所述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或这些数据卡中的部分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而另一部分是与所述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所述存储器集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集里;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每个数据卡的存储器里至少存储有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在读码使用时,将所述数个数据卡插入所述拾音器后,所述单片机芯片只需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就可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所述单片机芯片需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多个导电码才可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可以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所述载体平面是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此页面是不导电的,或者,所述载体可以是一小块平面材料,所述载体平面是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此平面材料的表面是不导电的,并且此平面材料是粘贴在所述读物的一个页面上的;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或多个页;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面或多个页面;所述读物,只在一本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有导电码,或者,在一本读物的多个页面上同时有导电码;所述读物的任一个页面上或没有导电码,或有一个导电码,或有多个处在任意不同位置的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是处在所述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导电码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对于所述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一个语音编号值调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相应语音数据,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多个语音编号值分别调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相应语音数据,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相应的各语句的语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部分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音编号值的变换值的部分,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读取包括此导电码在内的多个导电码,并把这多个导电码的码值合起来得到一个语音编号值,并根据这一个语音编号值调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诸语音数据中的相应语音数据,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程序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调用所述涉及的程序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或是有或涵有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所述涉及的程序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此导电码的码值中的多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调用所述涉及的程序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分别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多个语句发音,或者,此导电码的码值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部分或是有或涵有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的变换值的部分,所述涉及的程序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涉及的数据里有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所述单片机芯片读取包括此导电码在内的一个或多个导电码,并把这多个导电码的码值合起来得到一个语句语音生成信息值,并调用所述涉及的程序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及所述涉及的数据里的语句语音生成处理程序使用的辅助数据来作语句语音生成处理,并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存储有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且此数个数据卡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或者,所述数个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没有存储与所述有声读物有关的诸语音数据而存储有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其它涉及的数据且此数个数据卡是与所述拾音器或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
31.一种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声读物配合使用播放语音的拾音器主体,此拾音器主体在使用时是与前述有声读物和数个部件式数据卡配合使用的,此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中的每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存储器,前述拾音器主体上有数个部件式卡插槽,在读码使用时,需将前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插入与前述拾音器主体的前述数个部件式卡插槽里,使前述拾音器主体与前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合为一个拾音器,此拾音器包括有一个读码头,一个发音器件,一个单片机芯片,在此拾音器里,前述单片机芯片与前述读码头意向连接,在此拾音器里,前述单片机芯片与前述发音器件意向连接,前述单片机芯片是此拾音器的主处理芯片,前述拾音器在使用时,需用到存储器集,此存储器集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此存储器集里的各存储器可被前述单片机芯片读取使用,前述有声读物的主体为读物,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读物的整页面上有部诸导电码,在读码使用时,前述单片机芯片利用前述读码头可以读取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每个导电码的码值所表示的信息是与语句发音有关的信息,前述单片机芯片根据读得的前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导电码的码值使前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拾音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主体内有所述读码头和所述单片机芯片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发音器件,或者,所述拾音器主体内有所述读码头和所述发音器件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单片机芯片,或者,所述拾音器主体内有所述发音器件和所述单片机芯片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读码头,或者,所述拾音器主体内有所述读码头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发音器件和所述单片机芯片,或者,所述拾音器主体内有所述单片机芯片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发音器件和所述读码头,或者,所述拾音器主体内有所述发音器件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单片机芯片和所述读码头,或者,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有所述发音器件和所述读码头和所述单片机芯片;所述部诸导电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导电码;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对于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任一导电码,此导电码可以是全部由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或者,此导电码可以是由导电物质和非导电物质组成的,此导电码,是在导电码的载体平面上由导电物质组成不同的形状以形成不同的电路组合来表示不同码值的;前述任一导电码上有触区;所述读码头是机电式读码头,此机电式读码头上有触头,读码时,使此机电式读码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接触,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直接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或者,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经过连接介质与前述任一导电码的触区接触并由此机电式读码头上的触头与前述任一导电码作电流交流以检测导电码码值;在读码使用时,将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插入所述拾音器后,所述单片机芯片与所述读码头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单片机芯片与所述发音器件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是一个部件式数据卡且所述数个部件式卡插槽是一个部件式卡插槽且此部件式数据卡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或此部件式数据卡是与所述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或者,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是多个部件式数据卡且所述数个部件式卡插槽是多个部件式卡插槽且这些部件式数据卡全部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或这些部件式数据卡全部是与所述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或这些部件式数据卡中的部分是与所述有声读物配套的而另一部分是与所述拾音器主体配套的;所述单片机芯片位于拾音器主体内,所述存储器集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者,所述单片机芯片位于一部件式数据卡上,所述存储器集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单片机芯片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或可以是所述拾音器主体内的数个存储器加上所述单片机芯片外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拾音器涉及的程序及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集里;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中的每个部件式数据卡上的存储器里至少存储有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程序或部分所述拾音器涉及的数据;在读码使用时,将所述数个部件式数据卡插入所述拾音器后,所述单片机芯片只需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一个导电码就可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或所述单片机芯片需读取所述部诸导电码中的多个导电码才可使所述发音器件播放语句发音;所述读物可以是书籍,地图,报纸杂志或印有图文的卡片;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或多个页;所述读物,含有一个页面或多个页面;所述读物,只在一本读物的一个页面上有导电码,或者,在一本读物的多个页面上同时有导电码;所述读物的任一个页面上或没有导电码,或有一个导电码,或有多个处在任意不同位置的导电码;所述任一导电码是处在所述读物的整页面上需播放此导电码码字对应播放的语句发音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有声读物的解决方案,此方案主要采取在读物页面上用导电油墨(或类似的导电涂料)印刷一些表示通断信息的线路码字,每个码占的面积约为4CM*1CM。使用时,用拾音器的读码头接触导电油墨码,由导电油墨的通断组合信息析出码字,再由拾音器发出语音。所说读物可以是一般普通书籍或卡片或报刊,在其页面上导电油墨的印刷可采取常规印刷方式,拾音器一般包括读码头,发音器件,MCU等,MCU是主处理芯片。
文档编号G09B5/00GK1877597SQ20061020055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
发明者游旭 申请人:游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