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洒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46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洒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储存器皿,尤其是一种能够防止内部液体外洒的新式墨水瓶。
背景技术
目前,钢笔仍是人们最喜爱的书写工具之一,因此墨水瓶也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必备的配套工具。但是现在的墨水瓶虽然具有储存墨液功能,却无法防止液体的外漏。在瓶盖开启状态下,一旦发生倾倒现象,瓶内的液体就会快速从瓶口流出,污染桌面或衣物。为了有效避免这类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在瓶体翻倒情况下减小或避免墨水涌出的新式墨水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洒墨水瓶,用于解决普通包装瓶无法防止内部液体外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洒墨水瓶,包括瓶体、瓶口以及瓶盖,从瓶口下开口处向瓶体内延伸一个管体;在瓶口内固定一个与瓶口内壁直径相等的弹性橡胶垫,且橡胶垫只是小部分与瓶口连接;管体与瓶体底面之间的距离极小;管体下端开口处为斜面开口;管体一端与瓶口相连,另一端采用渐窄式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橡胶垫由于弹性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处在伸展状态下,横在瓶口内发挥密封作用;而从瓶口下延的管体与瓶体底面的距离极小,一旦瓶体发生翻倒现象,瓶内液面也发生变化,液体不会全部流出,因此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外形美观、造价低廉,还能有效缩小瓶口流量,减小或避免墨水流出,有效保持卫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洒墨水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洒墨水瓶,包括瓶体1、瓶口2以及瓶盖,从瓶口2下开口处向瓶体1内延伸一个管体3;在瓶口2内固定一个与瓶口2内壁直径相等的弹性橡胶垫4,且橡胶垫4只是小部分与瓶口2连接;管体3与瓶体2底面之间的距离极小;管体3下端开口处为斜面开口;管体3一端与瓶口2相连,另一端采用渐窄式结构。其中,管体3与瓶口2可采用粘贴方法进行连接;橡胶垫4也可粘贴固定在管体3内,正常情况下橡胶垫4与管体3之间不存在缝隙,当钢笔笔尖插入时,橡胶垫4的非连接处向下移动。当使用时,使用者可正常把钢笔插入瓶口2吸取墨水;当瓶体1发生翻倒时,假设瓶体翻转90度,瓶内的液面也翻转90度,对于原有的墨水瓶来说,瓶口2较大,液体很容易流出,而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通过管体3的作用,缩小了瓶口2的直径,因此只能有少量的液体流入管体3,而管体3内部的橡胶垫4不可能完全敞开,所以也可发挥一定的阻挡作用。通过这双重的保护措施,能有效减小或避免瓶内液体外流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防洒墨水瓶,包括瓶体(1)、瓶口(2)以及瓶盖,其特征是从瓶口(2)下开口处向瓶体(1)内延伸一个管体(3);在瓶口(2)内固定一个与瓶口(2)内壁直径相等的弹性橡胶垫(4),且橡胶垫(4)只是小部分与瓶口(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洒墨水瓶,其特征是管体(3)与瓶体(2)底面之间的距离极小;管体(3)下端开口处为斜面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洒墨水瓶,其特征是管体(3)一端与瓶口(2)相连,另一端采用渐窄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洒墨水瓶,包括瓶体、瓶口以及瓶盖,从瓶口下延一个管体;瓶口内固定橡胶垫。使用时,人们可正常把钢笔插入瓶口吸取墨水;当瓶体翻转时,瓶内的液面也翻转,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通过管体的作用缩小了瓶口直径,因此只能有少量的液体流入管体,而管体内部的橡胶垫不可能完全敞开,也可发挥一定的阻挡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外形美观、造价低廉等优点,还能有效缩小瓶口流量,减小或避免墨水流出,有效保持卫生。
文档编号B43L25/00GK2895100SQ20062009108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0日
发明者姜晓晨 申请人:姜晓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