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手写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000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盲文手写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人文具,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便于盲人手工书写盲文的用具。
背景技术
现在盲人普遍使用的文字是以六个凸点为基本结构的盲文,手工书写时需借助特殊的点字板和点字笔,目前盲人所用的点字板主要为反写板,需“反写正摸”,这给盲人的书写带来许多不便,对此,中国专利CN03207179.5便公开了一种《手工正写盲文用具》,其正写底板上分布有若干组凸点,凸点端部与书写窗边缘之间留有适当间隙,盖板的书写窗口处有与正写底板每组凸点数量相同、并分立窗口左右两侧的导向槽,写字笔的笔尖为中空状,笔尖端部内径大于正写板的凸点外径,这种书写用具虽实现了盲文正写,但仍存在如下缺陷1、盲文用纸需特制且价格昂贵;2、由于盲文是盲文纸受挤压而在面形成的凸点,因此怕潮、怕挤压,尤其是初学者会下意识地用力触摸,容易将凸点摸平;3、使用寿命短,不能长期保存;4、只能单面书写,造成严重的浪费;5、邮寄和保存时需采取防压措施,装订成册的书籍一般都很厚很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盲文手写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盲文手写用具,包括点字笔和点字板,点字笔由相互连通的空心笔尖和空心笔杆组成,笔杆内装有书写原料,笔尖内设有出料笔芯,点字板由盖板通过合页机构与底板在一侧铰接而成,底板为一平板,盖板上设有若干组具有一定深度的书写窗口,各书写窗口的底面上开设有盲文通孔,盲文通孔与书写窗口的边缘之间留有适当间距。
所述笔尖的前端内腔呈锥形,笔芯分前笔芯和后笔芯两部分,前笔芯末端从笔尖孔中向外伸出,其上具有与笔尖锥形内腔相封闭的锥面,后笔芯通过尾部的弹簧抵靠在前笔芯上,弹簧另一端抵靠在笔杆内的支撑结构上。
所述笔杆内腔由一挡板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各腔室内分别装有用于混合使用的书写原料,挡板底部具有用于安装笔芯弹簧的空心圆柱体,后笔芯上设有与左、右腔室底部开口相对应的闭合瓣体。
所述笔杆左、右腔室的底部开口呈锥面状,闭合瓣体的形状与之相对应。
所述闭合瓣体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原料孔。
所述笔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刮除盲点的刮刀。
所述刮刀通过弹性伸缩结构安装在笔杆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普通的书写纸夹固在点字板的盖板与底板之间,然后将点字笔的笔尖顺着书写窗口探入盲文孔中,然后按压笔芯,此时,弹簧受压,原料便通过笔芯与笔尖的环形缝隙向外溢出,并在盲文孔中迅速凝固,形成凸起的盲点,提笔后,前笔芯锥面与笔尖内锥面压紧闭合,原料既停止外流。
本实用新型使不仅可实现正面书写,而且正反两面均可书写,由化学原料形成的盲点与纸张结合牢固,不怕挤压、不怕潮湿、坚久耐用,无需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用纸可根据书刊的价值,选用高、中、低档的纸张或布,不受现有盲文专用纸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字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点子笔笔芯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点字笔上安装刮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点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点字板的侧视图;图7为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点字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为点字板展开后夹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手柄 2--笔尖3--前笔芯4--后笔芯5--弹簧 6--挡板7--空心圆柱体8--闭合瓣体
9--原料孔 10--弹性伸缩结构11--刮刀12--盖板13--合页机构14--底板15--书写窗口16--盲文通孔如图1、图2、图3所示的点字笔,该点字笔由圆球形的手柄1和笔尖2组成,笔尖2安装在手柄1的前端,两者均为空心结构且相互贯通,笔尖2的前端内腔呈锥形,笔芯分前笔芯3和后笔芯4两部分,前笔芯3的末端从笔尖孔中向外伸出,其上具有与笔尖锥形内腔相封闭的锥面,后笔芯4通过尾部的弹簧5抵靠在前笔芯3上,弹簧5安装在挡板6底部的空心圆柱体7内,挡板6将笔杆内腔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各腔室内装有不同的书写原料,后笔芯4上设有与左、右腔室底部的锥面形开口相对应的锥面闭合瓣体8,闭合瓣体8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原料孔9,以便于瓣体被顶起时,原料向外流出并充分混合。如图4所示,手柄1的尾部通过弹性伸缩结构10安装有刮刀11,不用时可按回手柄中,使用时再将其弹出既可,刮刀11的尺寸以能进入盲点为宜,便于将点错的凸点刮掉,当然,也可以安装能将写错的凸点抽吸掉的装置,起到橡皮擦的作用。
如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点字板由盖板12通过合页机构13与底板14在一侧铰接而成,底板14为一平板,盖板12上设有若干组具有一定深度的书写窗口15,各书写窗口的底面上开设有盲文通孔16,盲文通孔16与书写窗口的边缘之间留有适当间距,以便于探入笔尖。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点字笔和点字板,点字笔由相互连通的空心笔尖和空心笔杆组成,笔杆内装有书写原料,笔尖内设有出料笔芯,点字板由盖板通过合页机构与底板在一侧铰接而成,底板为一平板,盖板上设有若干组具有一定深度的书写窗口,各书写窗口的底面上开设有盲文通孔,盲文通孔与书写窗口的边缘之间留有适当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的前端内腔呈锥形,笔芯分前笔芯和后笔芯两部分,前笔芯末端从笔尖孔中向外伸出,其上具有与笔尖锥形内腔相封闭的锥面,后笔芯通过尾部的弹簧抵靠在前笔芯上,弹簧另一端抵靠在笔杆内的支撑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内腔由一挡板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各腔室内分别装有用于混合使用的书写原料,挡板底部具有用于安装笔芯弹簧的空心圆柱体,后笔芯上设有与左、右腔室底部开口相对应的闭合瓣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左、右腔室的底部开口呈锥面状,闭合瓣体的形状与之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瓣体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原料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刮除盲点的刮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盲文手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通过弹性伸缩结构安装在笔杆的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盲文手写用具,包括点字笔和点字板,点字笔由相互连通的空心笔尖和空心笔杆组成,笔杆内装有书写原料,笔尖内设有出料笔芯,点字板由盖板通过合页机构与底板在一侧铰接而成,底板为一平板,盖板上设有若干组具有一定深度的书写窗口,各书写窗口的底面上开设有盲文通孔,盲文通孔与书写窗口的边缘之间留有适当间距。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正面书写,而且正反两面均可书写,盲点与纸张结合牢固,不怕挤压、不怕潮湿、坚久耐用,无需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不受现有盲文专用纸的限制。
文档编号G09B21/02GK2935304SQ20062011826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6日
发明者励印龙, 刘海霞 申请人:励印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