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06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式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式墨水瓶,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墨水容器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墨水容器组的技术对新式墨水瓶的需要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李文卿申报的,授权公告为CN2223202Y中国专利号(ZL)为ZL95212487.4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歪嘴双口墨水瓶》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墨水容器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墨水瓶双口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式墨水瓶以解决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主要由挂钩、瓶盖、瓶、开关、弹簧、门、漏水口、吸气口、抽气机、电池、导线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瓶盖的里面螺纹连接在瓶的上部,瓶的前面粘贴连接在商标的背面,结合成钢笔水瓶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装墨水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门的根部用弹簧安装在漏水口的开口,漏水口的上端粘贴连接在瓶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钢笔漏水不用人吸的作用。吸气口的根部粘贴连接在抽气机的开口,抽气机的根部粘贴连接在瓶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将钢笔中的气吸走的作用。开关的接头用导线连接在电池的接口,电池的整体安装在瓶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控制的作用。这样就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墨水容器组的技术相比有三处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门的根部用弹簧安装在漏水口的开口,漏水口的上端粘贴连接在瓶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钢笔漏水不用人吸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吸气口的根部粘贴连接在抽气机的开口,抽气机的根部粘贴连接在瓶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将钢笔中的气吸走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开关的接头用导线连接在电池的接口,电池的整体安装在瓶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控制的技术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电路图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各部位的标号说明
1挂钩2瓶盖3瓶 4开关 5弹簧 6门7漏水口 8吸气口 9抽气机 10电池 11导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为实现解决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阅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主要由挂钩1、瓶盖 2、瓶 3、开关 4、弹簧 5、门 6、漏水口 7、吸气口 8、抽气机 9、电池 10、导线 11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挂钩 1、瓶盖 2、瓶 3、开关4由市场选用。它的门6是圆形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热成型加工制造。它的漏水口7是圆柱形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热成型加工制造。它的吸气口8是圆柱形形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铸塑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瓶盖2的里面螺纹连接在瓶3的上部,瓶3的前面粘贴连接在商标的背面,结合成钢笔水瓶形状的整体结构,功能是起装墨水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门6的根部用弹簧安装在漏水口7的开口,漏水口7的上端粘贴连接在瓶3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钢笔漏水不用人吸的作用。吸气口8的根部粘贴连接在抽气机9的开口,抽气机9的根部粘贴连接在瓶3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将钢笔中的气吸走的作用。开关4的接头用导线11连接在电池10的接口,电池10的整体安装在瓶3的中上部,结合成长方体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控制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新式墨水瓶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抽气的时候,根据物理原理,首先将笔尖插入吸气口8,然后打开开关4,再然后抽气机9将笔中的气抽出,从而完成抽气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灌水的时候,根据物理原理,首先将笔移向漏水口7,然后笔推动门6将门6打开漏出笔头,再然后将笔抽出门6有弹簧5作用,从而完成灌水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的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塑料为材料,利用日用加工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小量成批生产,以供应教育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新式墨水瓶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新式墨水瓶,它是由挂钩(1)、瓶盖(2)、瓶(3)、开关(4)、弹簧(5)、门(6)、漏水口(7)、吸气口(8)、抽气机(9)、电池(10)、导线(11)构成,它的瓶盖(2)的里面螺纹连接在瓶(3)的上部,瓶(3)的前面粘贴连接在商标的背面,其特征是门(6)的根部用弹簧安装在漏水口(7)的开口,漏水口(7)的上端粘贴连接在瓶(3)的中上部,吸气口(8)的根部粘贴连接在抽气机(9)的开口,抽气机(9)的根部粘贴连接在瓶(3)的中上部,开关(4)的接头用导线(11)连接在电池(10)的接口,电池(10)的整体安装在瓶(3)的中上部。
专利摘要新式墨水瓶,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墨水容器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吸水不用人工操作;自动抽气的问题。它主要由挂钩、瓶盖、瓶、开关、弹簧、门、漏水口、吸气口、抽气机、电池、导线构成。其特征是门的根部用弹簧安装在漏水口的开口,漏水口的上端粘贴连接在瓶的中上部,吸气口的根部粘贴连接在抽气机的开口,抽气机的根部粘贴连接在瓶的中上部,开关的接头用导线连接在电池的接口,电池的整体安装在瓶的中上部。
文档编号B43L25/00GK2920694SQ20062012383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伟阳, 刘勇 申请人:刘伟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